赵匡胤收拾心情向复州城而行,近午夜时投宿一家客栈,冷风吹起,吹散了儿女情长,这才打开兵法观看,孙子兵法十三篇本就传世许久,他已看过多遍,看到八十二篇时,更觉得兵法奥妙无穷,变化多端,不觉竟看到东方破晓。

    怀揣兵法和衣而眠,醒来已是过午时分,赵匡胤特意置办了新衣,买了些果品来到防御使府,复州防御使是他父亲赵弘殷同僚好友,通报姓名后,王彦超热情出门迎接。

    虽然王彦超只比赵匡胤大十三岁,但是他与其父交好,待之以礼说道:“王叔叔,多年不见,越发意气风发了。”

    “贤侄过誉了,军务繁忙,操劳过甚,已经有了老态,那还有与你父同在岳州为官时的身子骨呢。”

    “王叔叔,我前来…”

    “不急,你先安顿下来,看看复州山水,让部下带你品尝复州美食,比起岳州汴梁,复州饮食自成一派,看是否合你胃口?”

    “那就有劳王叔叔费心了。”

    一连多日,复州城已经逛了不知多少遍,山水大同小异,也没有特别可观之处,终日无所事事。

    赵匡胤在这秋日难见的暴雨中,思念着夏文白,又想及离开家已久,仍毫无建树,心中郁郁。

    雨水渐止时,有兵卫过来禀报:“赵公子,中午王将军设宴款待,不知公子有空吗,我好回禀将军。”

    “禀王将军,我准时赴宴。”赵匡胤认为王彦超和父亲本就交好,而且自己和他在幼时也有交情,他定然知道我来投奔的目的,可为何来了许多日,竟然毫无安排,难道是嫌没带礼物不成。

    只是自己从随州时被董遵海陷害,没有带多少银两,又在复州用度过多,身上已无多少资财了,怎么买贵重礼品呢。

    突然想起王将军带兵打仗,最大的宝贝不是兵法吗?可将孙子兵法八十二篇献与他,自然会安排职务了。想及此,心中舒畅许多,稍微打理下,就去赴宴了。

    宴席菜肴自然很是丰盛。

    “贤侄,我一直忙于公务,只让部下带你玩耍,今日正好有闲暇时光,你我叔侄正好畅聊一番。你上次说从随州来的?”

    “是的,我从汴梁出来投奔了随州刺史董大人。”

    “为何这么快离开随州了呢。”

    这倒把赵匡胤问住了,他不可能说是董刺史的儿子董遵海因妒陷害他,致使他不好再回随州了。

    只好编个理由,说道:“在随州水土不服常常生病,所以想换个地方。”

    “哦?我记得你小时喜欢舞枪弄棒,拳术也好,应该身体强健,怎么能那么轻易生病。”

    “在汴梁养尊处优久了,初去随州就生病,王叔叔,我敬你,祝你身体康健,百战百胜。”

    “好好好,既然身体弱了,少饮酒。”

    “王叔叔,我得一本孙子兵法,献于你,助你保家卫国…”

    “我家中许多版,不夺贤侄之爱。”王彦超居然看也没看桌上兵法书籍。

    赵匡胤本就不舍献出,只因王彦超品性端正,带兵有方,绝不似别的将领侵扰百姓,拥兵自重,这才决定献出,算是为国出了力,同时是为谋一官半职的敲门砖。

    王彦超的不屑,让赵匡胤不悦,为了兵法,义弟失踪,以命相博而来,也不再过多解释是八十二篇,重把书揣入怀中。

    “你父亲身体如何?”

    “家父身体尚好,只是家中人口多了,我又新婚,家父俸禄难以为继家中开销。男子汉大丈夫,理应出门闯荡,为家分忧。”

    “说的好,年轻人就要有所作为,不可只靠祖荫福泽,碌碌无为一生。”

    “王叔叔,我想建功立业,愿追随王叔叔,成就一番伟业。”

    “不急不急,你还年轻,应该多些磨砺才好,能有这番心思就很好了。”

    赵匡胤几次想张口说出心意,王彦超也明白,每次都阻挡回去。

    赵匡胤只有举杯屡屡向他敬酒,以待时机再说。

    “王叔叔,我来多日,你仍是温和恭谨,器度不凡,礼贤下士。在你治下游玩,真的是百姓安居乐业,防务有方,军容整齐。”

    “贤侄,奉承话不要多说了,你看我治下,有无看到、听到不合宜的事情?”

    赵匡胤不知何意,说道:“没有,无论走到哪里,都听到一片对你的夸赞之声。那天我爬山经李家庄时…”

    王彦超摆手打断道:“贤侄外面天寒,再饮杯水酒暖暖身子吧。”

    “王将军,刘大人来访。”有兵士通报。

    王彦超歉意起身,说道:“贤侄,适才还说偷得半日闲,这又有公务了,你慢吃,我若忙的快了,即便再来。”

    赵匡胤起身相送。

    这顿宴席吃的莫名其妙,王将军问的看似随意,好像又有深意,让他无所适从,总感觉好像说错了什么。也不再管他,自斟自饮几杯后,心情更是烦恼,看来王叔叔不会再来了。

    他刚离席要走,有一兵士端着菜盘走来。

    赵匡胤想,难道还有饭菜没上?”王叔叔真是盛情。

    兵士将菜盘放至桌上,说道:“公子,这是王将军临走时交待小人呈与你的。”

    赵匡胤心中一凉,瘫坐在凳上。

    良久,他面红耳赤地瞥向菜盘,菜盘里赫然放着十贯铜钱。

    本来投奔,王彦超没安排一官半职倒也罢了,还不顾情谊地下了逐客令。

    赵匡胤心中翻滚,想我赵匡胤也是世代忠臣良将之后,只值十贯铜钱吗?

    这般瞧我不起,心中羞愧,愤而离席。走出房间,想想现在囊中羞涩,又复还取走铜钱,冲入秋雨夜色。

    雨湿面庞,浇不灭屈辱之火,右手紧握铜钱,心道怪不得王彦超离开时,让他再饮杯水酒,暖暖身子,他的想法早就定下。他没有回防御使府,而是找了家小客栈住宿。

    赵匡胤躺在床榻久久难眠,他在省察今日是否言语过于阿谀奉承让王彦超反感?还是王彦超对自己的考察,自己顾及面子没敢说出来?抑或是在随州水土不服,认为体质太弱,不能担任军职?

    但是无论如何,如此被辱没,以后飞黄腾达之日,就是王彦超竖子大祸临头之时。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大宋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好饮易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五十三章逐客之辱-大宋风云01,大宋风云录,十月阅读并收藏大宋风云录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