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不久,长洲尤西堂侗(即尤侗)又作了一部《钧天乐》,也是讲考试行贿买通关节之事,此书在京师传得满城风雨。
当时,“尤侗、汤传楹高才不第,隐姓名为沈白、杨雪,描写主考何图,尽态极妍,三鼎甲贾斯文、程不识、魏无知,亦穷形尽相”。
虽然在满清当朝以往的科考过程中,也避免不了大大小小的舞弊之举,但顺治十五年的这一次科场丑闻闹得实在是太过于惊天动地,尤其是是南闱之弊,影响太坏,流传太广,不予严惩,难平民愤和士心。
江南一带,历来便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物华天宝,非其它地区所能相比,自大清开科取士之后,每一次会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多为江浙才子所得。
因此,若是因为科场舞弊一案凉透了整个江南士子的功名进取之心,使得真才得不到选拔,势必使朝廷难觅良才。
而那些怀才不遇的士人难免滋生不满和对抗情绪,甚至诋毁朝政,动摇民心,因此,福临下决心一定要严惩这些不法考官。
不过,他对于江南的这些文人士子的明嘲暗讽也颇为的不快,科场舞弊,自有朝廷的法度制裁,如何轮得到这些民间士子的冷嘲暗讽!
再说,在江南一带,由于受明末东林党、复社的流风遗韵的影响,文人士大夫们始终不肯与大清合作,还有不少宿儒硕彦甚至在行动上坚决反清,这些人以前明遗臣自居,坚持不肯出仕,实在是让人头痛的很!
其中最典型最有影响的莫过于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三位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了。
正如《清史稿》中所写的那样:“天命既定,遗臣逸士,犹不惜九死一生,以图再造。及事不成,虽浮海入山,而回天之志,终不少衰,……呼号奔走,逐坠日以终其身,至老死不变,何其壮欤!”
“陛下若设身处地略加体味,此事此情实在不足为怪。
得民心得士心,确非一日之功,科举本是得士心的大事,万不可掉以轻心。
君臣如父子,陛下何不训诫臣下以为后戒?”
“本来这几日,我正想下一道训诫谕旨,又觉得不够分量。看来……”
说到这里,福临停了停,连舀了几匙子,把一碗冰糖银耳吃下一大半,随后把玉碗往炕桌上一顿,目光闪闪,同时暗自打定了主意,不仅要严惩了南闱科场一案,而且还要找个机会,微服探访各地进京赶考的士子儒生们的态度和想法……
此时,董小宛的话好像还回荡在福临的耳边,他凝望着眼前的这几位见识不凡的饱学之士,眼中透过一丝欣慰之色,谁说自己这些年来的辛劳勤政无功?
老百姓是最公平的,无论是满族人,还是汉族人,都期望天下承平,安居乐业,如今人心向背,四海靖平在即,大清的朝阁当中,如果有这些汉族读书人的菁英加入,肯定会更加的生机勃勃……
福临的思绪,正自天马行空的遐想着,却被楼梯口传来的一番对话给打断了。
“哟,我说这位大师,敢情您没走错地儿吧?喏,顺着门前的大街往东走再拐个弯,那才是您该去的地方。”
店小二一声响亮的吆喝,吸引了徐元文等人的目光。
“阿弥陀佛!小二哥说笑了,贫僧虽然是出家人,难道就只能去报国寺吗?咱们三人路经墨香轩,难道就不能顺路进来喝杯茶?”
“呵呵!瞧您说的,欢迎欢迎!隆盛轩今儿个宾客如云,连大师也进来捧场了。得,您里面请!”
店小二很会做生意,嘴里吆喝着,忙不迭赶上楼收拾整齐了一张空桌子。
伴随着这个清亮的嗓音的传过,楼上的众人只见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中年和尚,带着两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出现在了楼梯口。
这个和尚年逾四旬,长眉疏髯,宁静清瘦的面容,从容和蔼的表情,一双细长的眸中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异样光芒。
后面的两位年轻书生,左边的一位大约十七八岁,八字眉两边分开,清瘦的脸庞上,有着两只明亮的大眼睛,透着对什么都看得穿,又对什么都不在乎的神气,穿着一件十分破旧的夹袍,却没有丝毫的寒酸气,反而掩饰不住那一股轩昂的气质。
而右边的这一位,则年纪更幼,大约不会超过十四五岁,一张略显稚气的清秀面容,配上一双深的不见底的瞳仁,显出一丝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沉稳与气度。
此时上楼来的这三人,正是玉林禅师与吕岳以及周培公,他们昨日晚间到了京城之后,并没有直接去安亲王府上觐见,而是先在报国寺中安顿了下来。
因为吕岳与周培公都是第一次进京,所以吃过晚饭之后,玉林特地带了他们两个到前门一带溜达了一圈,见识了一番京城的繁华盛景.
三人行至墨香轩门前时,都觉得有些倦累,在吕岳的提一下,大家决定先上楼喝一杯清茶,顺便歇歇脚,再回去也不迟。
周培公紧跟着玉林禅师,也上了二楼,目光在整间茶室当中略一环顾,突然发现了正在临窗那一桌坐着的熊赐履,他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喜之色,随即赶紧上前了两步,兴奋的叫道:
“咦!敬修兄!你怎么也在这里?莫非也是来京城赶考的?”
“啊!是周昌贤弟,这真是他乡遇故知啊!本来去年冬天在武昌匆匆一别,咱们还相约一同进京赴考,开春的时候我到荆门去寻你,龚嬷嬷却说你已经先动身了,弄的愚兄还好一阵子惆怅,没想到竟然会在这偶遇!这真是太好了!”
此时熊赐履也已经认出了周培公来,同样一脸高兴地站起身来,紧接着挽着周培公的手,转过身子朝在座之人介绍道:
“诸位,这是我的小老乡周昌,字培公!
莫看他年纪虽小,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才子,经史子集无一不通,更为难得是的,这位培公老弟胸有文武之才,自幼熟读兵书,精通武略,乃是当代公瑾!”
当时,“尤侗、汤传楹高才不第,隐姓名为沈白、杨雪,描写主考何图,尽态极妍,三鼎甲贾斯文、程不识、魏无知,亦穷形尽相”。
虽然在满清当朝以往的科考过程中,也避免不了大大小小的舞弊之举,但顺治十五年的这一次科场丑闻闹得实在是太过于惊天动地,尤其是是南闱之弊,影响太坏,流传太广,不予严惩,难平民愤和士心。
江南一带,历来便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物华天宝,非其它地区所能相比,自大清开科取士之后,每一次会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多为江浙才子所得。
因此,若是因为科场舞弊一案凉透了整个江南士子的功名进取之心,使得真才得不到选拔,势必使朝廷难觅良才。
而那些怀才不遇的士人难免滋生不满和对抗情绪,甚至诋毁朝政,动摇民心,因此,福临下决心一定要严惩这些不法考官。
不过,他对于江南的这些文人士子的明嘲暗讽也颇为的不快,科场舞弊,自有朝廷的法度制裁,如何轮得到这些民间士子的冷嘲暗讽!
再说,在江南一带,由于受明末东林党、复社的流风遗韵的影响,文人士大夫们始终不肯与大清合作,还有不少宿儒硕彦甚至在行动上坚决反清,这些人以前明遗臣自居,坚持不肯出仕,实在是让人头痛的很!
其中最典型最有影响的莫过于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三位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了。
正如《清史稿》中所写的那样:“天命既定,遗臣逸士,犹不惜九死一生,以图再造。及事不成,虽浮海入山,而回天之志,终不少衰,……呼号奔走,逐坠日以终其身,至老死不变,何其壮欤!”
“陛下若设身处地略加体味,此事此情实在不足为怪。
得民心得士心,确非一日之功,科举本是得士心的大事,万不可掉以轻心。
君臣如父子,陛下何不训诫臣下以为后戒?”
“本来这几日,我正想下一道训诫谕旨,又觉得不够分量。看来……”
说到这里,福临停了停,连舀了几匙子,把一碗冰糖银耳吃下一大半,随后把玉碗往炕桌上一顿,目光闪闪,同时暗自打定了主意,不仅要严惩了南闱科场一案,而且还要找个机会,微服探访各地进京赶考的士子儒生们的态度和想法……
此时,董小宛的话好像还回荡在福临的耳边,他凝望着眼前的这几位见识不凡的饱学之士,眼中透过一丝欣慰之色,谁说自己这些年来的辛劳勤政无功?
老百姓是最公平的,无论是满族人,还是汉族人,都期望天下承平,安居乐业,如今人心向背,四海靖平在即,大清的朝阁当中,如果有这些汉族读书人的菁英加入,肯定会更加的生机勃勃……
福临的思绪,正自天马行空的遐想着,却被楼梯口传来的一番对话给打断了。
“哟,我说这位大师,敢情您没走错地儿吧?喏,顺着门前的大街往东走再拐个弯,那才是您该去的地方。”
店小二一声响亮的吆喝,吸引了徐元文等人的目光。
“阿弥陀佛!小二哥说笑了,贫僧虽然是出家人,难道就只能去报国寺吗?咱们三人路经墨香轩,难道就不能顺路进来喝杯茶?”
“呵呵!瞧您说的,欢迎欢迎!隆盛轩今儿个宾客如云,连大师也进来捧场了。得,您里面请!”
店小二很会做生意,嘴里吆喝着,忙不迭赶上楼收拾整齐了一张空桌子。
伴随着这个清亮的嗓音的传过,楼上的众人只见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中年和尚,带着两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出现在了楼梯口。
这个和尚年逾四旬,长眉疏髯,宁静清瘦的面容,从容和蔼的表情,一双细长的眸中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异样光芒。
后面的两位年轻书生,左边的一位大约十七八岁,八字眉两边分开,清瘦的脸庞上,有着两只明亮的大眼睛,透着对什么都看得穿,又对什么都不在乎的神气,穿着一件十分破旧的夹袍,却没有丝毫的寒酸气,反而掩饰不住那一股轩昂的气质。
而右边的这一位,则年纪更幼,大约不会超过十四五岁,一张略显稚气的清秀面容,配上一双深的不见底的瞳仁,显出一丝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沉稳与气度。
此时上楼来的这三人,正是玉林禅师与吕岳以及周培公,他们昨日晚间到了京城之后,并没有直接去安亲王府上觐见,而是先在报国寺中安顿了下来。
因为吕岳与周培公都是第一次进京,所以吃过晚饭之后,玉林特地带了他们两个到前门一带溜达了一圈,见识了一番京城的繁华盛景.
三人行至墨香轩门前时,都觉得有些倦累,在吕岳的提一下,大家决定先上楼喝一杯清茶,顺便歇歇脚,再回去也不迟。
周培公紧跟着玉林禅师,也上了二楼,目光在整间茶室当中略一环顾,突然发现了正在临窗那一桌坐着的熊赐履,他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喜之色,随即赶紧上前了两步,兴奋的叫道:
“咦!敬修兄!你怎么也在这里?莫非也是来京城赶考的?”
“啊!是周昌贤弟,这真是他乡遇故知啊!本来去年冬天在武昌匆匆一别,咱们还相约一同进京赴考,开春的时候我到荆门去寻你,龚嬷嬷却说你已经先动身了,弄的愚兄还好一阵子惆怅,没想到竟然会在这偶遇!这真是太好了!”
此时熊赐履也已经认出了周培公来,同样一脸高兴地站起身来,紧接着挽着周培公的手,转过身子朝在座之人介绍道:
“诸位,这是我的小老乡周昌,字培公!
莫看他年纪虽小,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才子,经史子集无一不通,更为难得是的,这位培公老弟胸有文武之才,自幼熟读兵书,精通武略,乃是当代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