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咪咕阅读免费下载安装新时代乡村阅读季
第697章 不招人妒是庸才-咪咕阅读免费下载安装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灵犀戒-十月阅读
灵犀戒
作者:雪恋198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风听到李书福的话,也不由得愣了一下,觉得有些意外。(小说阅读文学网)
他倒是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直接的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大概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似乎都不是很合适的,毕竟两个人初次见面,这么一来算得上是交浅言深了。
不过江风也比较能够理解李书福的心理,毕竟一直以来,李书福在市场上如同蛟龙翻江,在政府面前却战战兢兢。
他的那张从监狱工厂转来的许可证不但来路可疑,而且按严格规定只能生产卡车和两厢汽车,吉利要做大,一定要一个合法正式的准生证,这成为李书福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
根据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所有的资源及政策都将向一汽、二汽及上汽三大国有汽车集团集中,吉利获合法准生的概率非常渺茫。
因此2000年的时候,主管工业的国院曾副总理到台州调研,专程去吉利视察。李书福当面请命,请求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讲到激动处,李书福说,如果失败的话,也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斯言慷慨,闻者无不动容。
对于这样一个真性情的人,江风觉得实在不能责怪他什么,也不能回避他的问题。
好在,在2001年的时候,他终于拿到了想要的东西,吉利也可以光明正大的生产汽车了。
而随着这个证件的到手,吉利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2003年1月28日,规划年产30万台轿车的台州吉利轿车工业城总装厂竣工,被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论坛评为“中国工业设计创新特别奖”的吉利-美人豹跑车在此下线。
2003年3-11月,吉利先后被评为“中国汽车质量放心用户满意十佳诚信企业”、“东海省首届市民最喜爱的轿车”、“东海省百强企业”、排名第28位、“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2003年中国机械企业500强”排名第60位、“2003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第171位。
2003年11月,“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由首都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吉利全胜。法院驳回了日本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的全部诉讼请求。
2004年3月,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明珠站比赛,华普飙风车队荣获s2组冠军,吉利车队荣获s2组亚军。s2组前五名中,吉利荣获四位。
2004年5月21日,第21万辆吉利轿车用户产生,在台州吉利汽车城举行交车仪式,同日举行吉利控股集团被授予“中国汽车工业50年50家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奖”,李书福董事长被授予“中国汽车工业50年50位杰出人物奖”的颁奖仪式,李书福董事长、徐刚总裁、沈奉燮副总裁、顾伟明副总裁、刘金良副总裁、潘巨林副总裁参加仪式。以及省、市政府有关领导参会。
2005年通过市场的精耕细作和品牌的有效推广,吉利汽车销售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全年共销售各类吉利轿车近15万辆。同比增长50%以上;出口近7,000辆,同比增长6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近66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实现利税近9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全国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5%。经济型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78%;全国轿车销量排名第九,5l以下轿车销量排名第二。自2001年吉利汽车正式列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并开始市场销售以来,累计销售各类吉利轿车近45万辆,所销售的轿车均属于自主创新产品。2004年,吉利牌系列轿车被授予浙江省名牌产品;2005年,吉利商标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2005年10月。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3年,吉利汽车开始开拓海外市场,2004年出口整车达到了5000辆。占全国轿车整车出口量的7%,2005年的出口量超过了7000辆,2006年的出口目标是突破1万辆。而按照“狂人”李书福为吉利规划的宏伟蓝图:到2015年,吉利的年销售量将达到2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销往国际市场。
江风沉吟了一眸子。然后才说道:“被人恨又不是什么坏事儿,正所谓不遭人嫉是庸才嘛。吉利能够坚持走自己的低价车道路。实现中国人家庭购车的梦想,对于全体国民而言,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江氏学习的。”
如今江风的身份地位相当显著,因此他一说话,也就相当于是商界对于李书福的正视与否了,从此之后吉利就得到了江氏财团这样的超级大财团的承认和肯定,积极意义是相当大的。
江风很清楚这一点,也明白李书福在大庭广众之前询问自己对于他们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想要走出这个被同行儿鄙视的怪圈儿,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业界面前,说起来,自己是被他给利用了。
但是江风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儿,相对于那些技术上依靠引进,生产上依靠合作,政策上依靠垄断的汽车国企们,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好脸色给他们,因为他们实在就是依靠纳税人的钱和资源来实行自己的行业垄断,不但不思进取,还堵死了民营企业的造车之路。
多少年来的实践,他们不但没有实现自主研发和制造,反倒是抚杀了很多希望通过自行摸索实现民族造车梦的草根阶层的理想,这是很让人感到愤懑的。
你自己不行,还不允许别人成功,占着茅坑不拉屎,典型的官不是官,商不是商,整个一伙儿寄生在国家体制上的蠢虫,依靠侵吞国有资产来度日,这样的行为是很令人憎恶的。
江风始终认为,依靠行业垄断去盘剥人民的血汗而造成的虚假繁荣,其实质是反动的,其行为是可恶的,其心理是恶毒的,其下场也是可以预料的。
因此江风不由自主的又多说了几句:“当时某些专家们说,没有上百亿资金就不要奢谈造车,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李总只用了一个亿的启动资金,不但造出了车,而且看上去还不错,更值得肯定的是价格相当便宜,很多家庭都是通过吉利车实现了家庭的汽车梦,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当时某些专家们还说,造车要先进的技术,一汽、二汽、上汽都没有能力单干,你一个老农民发什么癫啊?可是李总不信这个邪,就是用榔头也能够把汽车给敲出来,这可是中国的手工车,放在外国,可是相当于纯手工的劳斯莱斯了!”
众人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都说江总说话幽默走出了名的,果不其然。
“当时专家们还说了,国内汽车的利润空间太售价降不下来了,可是实际情况如何呢?”江风接着说道,“实际情况就是,自从李总的汽车一出世,十万块的低档车降到了三万八!这里面的利润空间很小吗?显然,这些所谓的专家们都是在满口胡柴,睁着眼睛说瞎话!”
听到江风说这个问题,在场的很多人都沉默了下来,毕竟这些人当中确实也有一部分业冉人士的。对于价格这个敏感问题,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提起,毕竟这里面的问题多多,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而且这里面的水也很深,顾忌很多。
“我是很佩服李总的,三万块以下的汽车还会有吗?”江风反问道,然后又自己回答道,“我相信迈会有的。在造车的门槛被李总给拉低之后,会有更多的民营车企出现,而当车价普遍降下来之后,拼的就是质量和服务,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十年之后,四五万元一线的家用轿车将会成为主流。”
“那江总您造的车为什么都是中高价位的呢?”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江风哈哈一笑,说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所谓高价低价,不过是针对同一档次的车型而言的,而针对不同档次的车型,再去讨论什么高价低价的,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我们江氏汽车虽然有低档次,但我们盯紧的主要还是中高档车以及豪华车市场,主要的竞争目标是日韩和欧美的企业,自然价位也不会太低了。但是平心而论,无论是从价格、质量和服务的任何一方面来讲,我们的车型都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如果是经济实惠,当然是李总的车比较合适,不过如果大家口袋里面比较趁钱的话,我们江氏的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还可以定制,就是价格要高一些了。”
在这边和这些精英们耽搁了一阵子,江风就告辞离开了。
他倒是没有想到对方会如此直接的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大概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似乎都不是很合适的,毕竟两个人初次见面,这么一来算得上是交浅言深了。
不过江风也比较能够理解李书福的心理,毕竟一直以来,李书福在市场上如同蛟龙翻江,在政府面前却战战兢兢。
他的那张从监狱工厂转来的许可证不但来路可疑,而且按严格规定只能生产卡车和两厢汽车,吉利要做大,一定要一个合法正式的准生证,这成为李书福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
根据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所有的资源及政策都将向一汽、二汽及上汽三大国有汽车集团集中,吉利获合法准生的概率非常渺茫。
因此2000年的时候,主管工业的国院曾副总理到台州调研,专程去吉利视察。李书福当面请命,请求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讲到激动处,李书福说,如果失败的话,也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
斯言慷慨,闻者无不动容。
对于这样一个真性情的人,江风觉得实在不能责怪他什么,也不能回避他的问题。
好在,在2001年的时候,他终于拿到了想要的东西,吉利也可以光明正大的生产汽车了。
而随着这个证件的到手,吉利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
2003年1月28日,规划年产30万台轿车的台州吉利轿车工业城总装厂竣工,被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论坛评为“中国工业设计创新特别奖”的吉利-美人豹跑车在此下线。
2003年3-11月,吉利先后被评为“中国汽车质量放心用户满意十佳诚信企业”、“东海省首届市民最喜爱的轿车”、“东海省百强企业”、排名第28位、“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2003年中国机械企业500强”排名第60位、“2003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第171位。
2003年11月,“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由首都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吉利全胜。法院驳回了日本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的全部诉讼请求。
2004年3月,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明珠站比赛,华普飙风车队荣获s2组冠军,吉利车队荣获s2组亚军。s2组前五名中,吉利荣获四位。
2004年5月21日,第21万辆吉利轿车用户产生,在台州吉利汽车城举行交车仪式,同日举行吉利控股集团被授予“中国汽车工业50年50家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奖”,李书福董事长被授予“中国汽车工业50年50位杰出人物奖”的颁奖仪式,李书福董事长、徐刚总裁、沈奉燮副总裁、顾伟明副总裁、刘金良副总裁、潘巨林副总裁参加仪式。以及省、市政府有关领导参会。
2005年通过市场的精耕细作和品牌的有效推广,吉利汽车销售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全年共销售各类吉利轿车近15万辆。同比增长50%以上;出口近7,000辆,同比增长60%以上;实现销售收入近66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实现利税近9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全国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5%。经济型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78%;全国轿车销量排名第九,5l以下轿车销量排名第二。自2001年吉利汽车正式列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并开始市场销售以来,累计销售各类吉利轿车近45万辆,所销售的轿车均属于自主创新产品。2004年,吉利牌系列轿车被授予浙江省名牌产品;2005年,吉利商标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2005年10月。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3年,吉利汽车开始开拓海外市场,2004年出口整车达到了5000辆。占全国轿车整车出口量的7%,2005年的出口量超过了7000辆,2006年的出口目标是突破1万辆。而按照“狂人”李书福为吉利规划的宏伟蓝图:到2015年,吉利的年销售量将达到2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销往国际市场。
江风沉吟了一眸子。然后才说道:“被人恨又不是什么坏事儿,正所谓不遭人嫉是庸才嘛。吉利能够坚持走自己的低价车道路。实现中国人家庭购车的梦想,对于全体国民而言,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江氏学习的。”
如今江风的身份地位相当显著,因此他一说话,也就相当于是商界对于李书福的正视与否了,从此之后吉利就得到了江氏财团这样的超级大财团的承认和肯定,积极意义是相当大的。
江风很清楚这一点,也明白李书福在大庭广众之前询问自己对于他们的看法。实际上就是想要走出这个被同行儿鄙视的怪圈儿,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业界面前,说起来,自己是被他给利用了。
但是江风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儿,相对于那些技术上依靠引进,生产上依靠合作,政策上依靠垄断的汽车国企们,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好脸色给他们,因为他们实在就是依靠纳税人的钱和资源来实行自己的行业垄断,不但不思进取,还堵死了民营企业的造车之路。
多少年来的实践,他们不但没有实现自主研发和制造,反倒是抚杀了很多希望通过自行摸索实现民族造车梦的草根阶层的理想,这是很让人感到愤懑的。
你自己不行,还不允许别人成功,占着茅坑不拉屎,典型的官不是官,商不是商,整个一伙儿寄生在国家体制上的蠢虫,依靠侵吞国有资产来度日,这样的行为是很令人憎恶的。
江风始终认为,依靠行业垄断去盘剥人民的血汗而造成的虚假繁荣,其实质是反动的,其行为是可恶的,其心理是恶毒的,其下场也是可以预料的。
因此江风不由自主的又多说了几句:“当时某些专家们说,没有上百亿资金就不要奢谈造车,实践证明这是错误的,李总只用了一个亿的启动资金,不但造出了车,而且看上去还不错,更值得肯定的是价格相当便宜,很多家庭都是通过吉利车实现了家庭的汽车梦,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当时某些专家们还说,造车要先进的技术,一汽、二汽、上汽都没有能力单干,你一个老农民发什么癫啊?可是李总不信这个邪,就是用榔头也能够把汽车给敲出来,这可是中国的手工车,放在外国,可是相当于纯手工的劳斯莱斯了!”
众人听了不由得哈哈大笑,都说江总说话幽默走出了名的,果不其然。
“当时专家们还说了,国内汽车的利润空间太售价降不下来了,可是实际情况如何呢?”江风接着说道,“实际情况就是,自从李总的汽车一出世,十万块的低档车降到了三万八!这里面的利润空间很小吗?显然,这些所谓的专家们都是在满口胡柴,睁着眼睛说瞎话!”
听到江风说这个问题,在场的很多人都沉默了下来,毕竟这些人当中确实也有一部分业冉人士的。对于价格这个敏感问题,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提起,毕竟这里面的问题多多,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而且这里面的水也很深,顾忌很多。
“我是很佩服李总的,三万块以下的汽车还会有吗?”江风反问道,然后又自己回答道,“我相信迈会有的。在造车的门槛被李总给拉低之后,会有更多的民营车企出现,而当车价普遍降下来之后,拼的就是质量和服务,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十年之后,四五万元一线的家用轿车将会成为主流。”
“那江总您造的车为什么都是中高价位的呢?”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江风哈哈一笑,说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所谓高价低价,不过是针对同一档次的车型而言的,而针对不同档次的车型,再去讨论什么高价低价的,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我们江氏汽车虽然有低档次,但我们盯紧的主要还是中高档车以及豪华车市场,主要的竞争目标是日韩和欧美的企业,自然价位也不会太低了。但是平心而论,无论是从价格、质量和服务的任何一方面来讲,我们的车型都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如果是经济实惠,当然是李总的车比较合适,不过如果大家口袋里面比较趁钱的话,我们江氏的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还可以定制,就是价格要高一些了。”
在这边和这些精英们耽搁了一阵子,江风就告辞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