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病榻上的郑伯姬趸,抓着自己儿子姬胜的手,意味深长的道:“儿啊,晋人靠不住。”
????????“而今晋侯姬午死于洛邑,晋国那边,主少国疑,又有六卿专权……”
????????“寡人估计,晋国,说亡也便亡了。”
????????“……”
????????姬胜瞪着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作为老牌的霸主晋国,怎会轻易灭亡?
????????姬胜不太相信。
????????姬趸则是语重心长的说道:“当此大争之世,弱肉强食。”
????????“大国灭小国,小国欲存国,唯有依附于霸主大国……”
????????“吴王庆忌,乃是一代雄主,吴国的崛起之势已经不可阻挡。”
????????“胜儿,你知道君父所言何意否?”
????????闻言,姬胜暗暗思索了一下,然后皱着眉头道:“君父,你……你是说,让我郑国,从此以后,臣服于吴国?”
????????“不错。”
????????回光返照的姬趸,此时意识十分的清醒。
????????晋国的六卿,地位宛如诸侯一样,已经在实际上架空了晋侯的权柄。
????????现在,随着晋侯姬午的英年早逝,幼主当立,六卿势必会趁机瓜分原先属于晋侯的地盘,进行一轮大洗牌……
????????甚至是六卿自立国家,请周天子给一个诸侯的名分,也不是不可能的。
????????一个团结的晋国,固然不是吴国所能比拟的。
????????但是一个分裂的晋国,如何比得上朝气蓬勃,有雄主当政,人才济济的吴国?
????????……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十二年,即公元前502年,农历六月末。
????????继晋侯姬午遇刺身亡不久,郑伯姬趸也跟着撒手人寰。
????????不论是晋国也好,或是郑国也罢,在中原之地的影响力都不是一般的大。
????????两位国君突然薨逝,可想而知,会给天下格局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姬午遇刺身亡后,士鞅、赵鞅等公卿大夫,就连忙将他的遗体带回晋国,妥善安葬。
????????原本屯驻于新郑一线,跟吴军对峙的晋军,也不得不撤回国内。
????????得知晋军已经撤退的消息,庆忌这才稍微放下心来。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就跟吴国君臣预料之中的一样。
????????晋侯姬午一死,晋国的六卿都忙着回去争权夺势,已经没有余力跟吴军在郑地争锋了。
????????此时的庆忌,正在洛邑王城的行辕当中,接见郑国的世子姬胜。
????????只见姬胜头上扎着白色的孝带,穿孝服,步履蹒跚,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很是哀伤。
????????刚刚丧父的姬胜,的确应该哀伤。
????????“吴王!”
????????姬胜一进入大堂,就连忙朝着台阶之上的庆忌下跪,泣不成声的道:“侄儿姬胜,参见吴王!”
????????侄儿?
????????也不是不行。
????????庆忌与姬胜同宗同源,数百年前还是一家子。
????????二人都是姬姓,一个吴氏,一个郑氏。
????????姬胜非要拉关系的话,自称为庆忌的“侄子”,也不是不行。
????????从岁数上来看,姬胜还不及弱冠之年,而庆忌年长他十几岁。
????????“贤侄,你这是?”
????????庆忌装作一副不知情的样子,勃然变色。
????????其实,早在昨日,他就已经知道历史上的郑定公姬趸病逝的消息。
????????“呜呜呜呜。”
????????姬胜抹着眼泪,朝着庆忌躬身作揖道:“吴王,侄儿是来奔丧的。”
????????“昨夜,家父薨逝……”
????????“什么?”
????????庆忌连忙走下台阶,将姬胜扶了起来。
????????“贤侄,还请节哀顺变。生老病死,乃万人之常情也。”
????????“多谢吴王安慰。”
????????姬胜一脸感激的神色,说道:“吴王,实不相瞒,我君父临终前,留下遗诏,命侄儿率领郑国,向吴王你称臣纳贡。”
????????“自此之后,郑国当为吴国之附庸。”
????????“侄儿年少,不及亲政的年纪,听说吴国多大贤,还请吴王择一大贤入郑,任正卿!”
????????“郑国,多年来亦是饱受晋人凌辱,为保证郑国的权益不受到侵犯。”
????????“还请吴王派遣精兵强将,屯于新郑之侧,以备不时之需。”
????????“……”
????????看不出来。
????????郑伯姬趸和姬胜,这对父子是真的上道。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吴国对待附庸国的传统,就是以大臣进入附庸国执政,再派遣兵马屯驻于其国都附近。
????????这样一来,能让吴国在潜移默化当中,消化自己的附庸国。
????????为日后的吞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对待郑国,这样的办法不一定奏效。
????????因为郑国不同于一般的小国,有底蕴,有国力,不可能被吴国轻易消化掉。
????????“难得贤侄和郑伯有这份心。”
????????庆忌拍了拍姬胜的手背,意味深长的道:“从今往后,有寡人在,有吴国在,哪怕是晋国都不能动郑国分毫!”
????????“汝父郑伯的在天之灵,应该得到安息矣!”
????????一听这话,姬胜也是装作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躬身道:“多谢大王!”
????????……
????????姬胜离开后,庆忌就将治粟内史范蠡、御史大夫伍子胥,以及廷尉伯噽都传召到行辕的大堂议事。
????????庆忌缓声道:“郑人已经决定,向我吴国称臣纳贡。”
????????“尔等认为,我吴国应当如何对待郑国?”
????????闻言,伍子胥、伯噽和范蠡对视了一眼。
????????范蠡沉吟片刻后,首先道:“大王,臣以为可以将之前占领的郑国的城邑土地,归还于郑人。”
????????“郑国毕竟不是小国,底蕴颇为雄厚,驻军也是不必,没有太大的必要。”
????????“大王可派遣一能臣,入郑担任正卿,与荆地、洛邑成首尾呼应之势,以此来钳制晋国。”
????????“不妥!”
????????范蠡的话音一落,伍子胥就皱着眉头,反驳道:“郑国南部的城邑土地,那是我军将士付出了极大流血牺牲的代价换来的,怎能轻易拱手让人?”
????????“新郑城或许可以还回去,但是没必要将全部的城邑土地都让给郑人。”
????????听到这话,庆忌只是摆了摆手道:“寡人的想法,与少伯不谋而合。”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郑地,距离我吴国本土到底是太远了。鞭长莫及!”
????????“也不必太过在意这一城一地的得失。能控制住郑国,遏制晋人南下之势,对于我吴国而言,更为重要。”
????????什么是战争?
????????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而已。
????????战争是为政治而服务的。
????????就算得到郑国南部的几座城邑,对于吴国来说,其实弊大于利。
????????至少郑人都感到很膈应,不会配合吴国一起对付晋国。
????????(本章完)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