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彭道莲自从与这班名不见经传的芝麻绿豆官打过交道后,  一连又歇了几日,重整策略,再调方针,  这班人都怕事情牵连自身,谁肯掺这浑水?于是便预备着还是从上着手为好。

    正打算传问柏仲,  不想这日还未开堂,  何盏先走到内堂中来,与之商议:“我看,大人还是先提升席泠为好,什么事情直接问他,看他怎么答,  或许案子就清晰明了呢?”

    彭道莲又将乌纱搁回案上,拂了袍子在椅上与他对坐,  饧涩着眼,有些轻蔑态度,  “何大人终归还是年轻呐,敢问何大人,自从任了佥都御史,  拢共办了几桩大案?”

    何盏松松眼皮,  笑着,  “何某不才,  只办过一桩盐税案,就是前不久刚刚呈递北京结案那一桩。”

    “怪道了。”彭道莲拂拂腿上的灰,长长叹了口气,  “何大人办案甚少,  与这些犯官打交道也少,  哪里晓得这些人的无耻之处?这些人,  在官场混得久了,哪儿有空子就往哪儿钻,你不把证据办得扎扎实实地搁在他们眼前,他们是不会认的。何必与他们费这些时间,押他在牢里,冷他一阵子,他反倒慌了阵脚漏洞百出。”

    “彭大人言之有理。只是,人与人怎可同一而论?总是不一样的吧?或许一问,席大人就是肯认呢?”

    “那他图个什么?”彭道莲阔笑两声,把手边的空茶盅翻来翻去,“临到刀口,不挣扎一下,除非是死人。好了,不说这些没要紧的话了,派人请柏大人来问一问吧。切记,叫底下的差役千万客气着点儿。”

    何盏冷眼含笑,挑起来望他一会。也罢了,他要绕弯路耍威风,就随他吧。便点头应下,蹙出内堂,招呼人去请柏仲来问话。

    柏仲又比别人不一样,两京府尹,三品大员,自有一股凛然威势。彭道莲虽是京官,到底才是四品佥都御史,在柏仲跟前,也不得不放低了态度,亲自下堂相迎。

    这厢将柏仲引到案下的一根太师椅上,拱了拱手,“有劳柏大人百忙之中来一趟,我原也不想打搅,奈何此案牵涉过广,还不甚明朗,想请大人来问两句话,叨扰叨扰。”

    茶几上还备了清凉解暑的凉茶,柏仲瞥一眼,端起来呷一口,方道:“哪里哪里,大人也是为公务,柏某忙来忙去,也是公务,况且大人这里办的是钦案,比旁的事情,又要紧许多,自然先赶着来回大人的话。”

    “哎唷您可千万别这样说,千万别这样说,都是皇差。”彭道莲赔笑了半晌,踅回案后去,正要拍案,又把那惊堂木望望,悄无声息地搁了回去,“叫大人来,是想问问那座堤堰,怎么相关的公文上头,都不见大人的落款,只有府丞席泠的?按说这样个工程,又牵涉到户科工科,府尹也该落款才是,是否大人是有些什么怀疑,有意避忌着?”

    柏仲半耷着眼皮,把盅里的茶汤望着。汝窑盅上起了层薄薄的霜,握在手里,清爽得他吁了口气,“我能怀疑些什么?不过是兴起这椿事时,句容县出了些事,我忙着那头的事情,这一桩事就全权交由席大人担着。再说,这席大人是一府的府丞,若他不能替我分担,还要他做什么?大人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拢共四五十万银子的工程,他都做不了主,他也算无能,如何担得起府丞这个官职?总不能叫朝廷出着俸禄,养这样一班无用的官员。”

    “大人所言极是。”彭道莲干涩地笑笑,又将户科的账本递与他,“那头一年修堰所用的七万开销,可是从应天府的库里拨出的?”

    柏仲翻也未翻,仍旧搁回上案,“噢,那倒不是,应天府没有那么多钱。当时我让体谅体谅咱们府衙的难处,他就去找了户部侍郎闻新舟。大人有所不知,为什么这椿事我不揽,这里头还有个缘故。那年江南巡抚林戴文到南京办案,十分赏识席大人,席大人在那桩案子里,出了不少力,后头升任府丞,还是林大人向内阁举荐的。这林大人与闻新舟有些关系,满朝文武皆知,席大人去寻他,倒比我去要管用些。嗨,都是林大人的亲朋嘛,相互间,大约会给几分面子。”

    席泠是林戴文向内阁举荐,这个彭道莲倒有所耳闻,听说是那年林戴文到南京办案,调用地方官员,其中席泠才干醒目,于是才受了提点。

    可说到“亲朋”,倒是头回听见是这么近的干系。彭道莲心内的弦绷了一绷,额上逐渐浮起些细汗,“这席泠与林大人是如何认得的呢?当时皇上钦点林大人到南京来,并没有点谁陪审。我记得,林大人是到南京才拣了礼部的何大人陪审,这席泠,又是如何与林大人搭上的干系?”

    柏仲呵呵笑两声,在彭道莲与何盏之间来回慢睃,“这话说起来,可就长囖。大人要问,我自然该答。可我答了,大人敢不敢听下去,大人可得想清楚。”

    他慢悠悠拔座起来,踱了几步,踱到彭道莲的案前,将案点一点,压下声去,“大人再往下追问,那可不就单单是南京堤堰的案子了。问出来,再往上报,皇上会怎么想?内阁又会怎么想?大人久居北京,大概晓得的,皇上与内阁中间,可是林大人在调和斡旋。我偶然听到些风,林大人的江南巡抚干了七八年,算起来,也该换个地方干一干。接下来,皇上会将他调任何处呢?我倒是猜,是调任北京。您猜呢?”

    彭道莲闷头沉吟半晌,柏仲又笑,“贵表兄在北京担任要职,有多要紧?是内阁还是六部?当今世道,是握着权的要紧还是掌着事的要紧,大人不防好好思量思量。”

    何盏在斜面坐着,也不知柏仲说了些什么,只见彭道莲额上的细汗串联成了珠子,一颗一颗往案上砸。柏仲刮着唇上的须,悠哉悠哉落回椅上去,“大人还要问什么?再想想。”

    彭道莲脑子一团乱麻,只得下令散堂,转回内堂里,歇了半日凉,对何盏吩咐,“今日先不审了,天气暑热,何大人暂且归家歇一歇,明日再说吧。”

    何盏刚要转步,又被他叫住,“我问何大人一句,这不是公堂,私衙里,盼望何大人对我说句实话。林大人当初在南京,到底与这席泠,是什么干系?时常往来?”

    “没有干系。”何盏笑了笑,反而剪起手问他,“我想,当初林大人向内阁举荐席大人的文书上,必定是说他是可用之才,会说他是亲是友么?况且他们也的确非亲非友。彭大人,恕下官直言,这个世道,为什么都不愿相信士能以才任官?”

    彭道莲望他良久,仍旧不信他这一套说辞。但信不信都不要紧,好在他今朝心里的警钟敲了敲,不算错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他不由心叹,南京啊南京,真是一个巨浪,险些淹没前程……

    于是,他十万汗毛都警惕地竖立起来,用来试探这官场上,朝夕巨变的风云,狡猾地笑了笑,“我没什么话了,大人归家歇息吧。啧,这南京,闷热得很,不知这狱里热不热,给席大人送碗梅汤吧,咱们审案子,可不要落个虐待犯官的罪名,回头他的亲眷闹起来,咱们可不好开交。”

    一碗冰镇梅汤是个讯号,不到一月,彭道莲就转换了思想。席泠端着这碗满怀示好的梅汤,呷了一口,又酸又甜。

    他只浅尝一口,就搁在斜了角的桌上,请何盏坐到对案掉了漆的杌凳上。何盏也是满脸无奈的笑意,“碎云,你想为这世间立法,立是非分明的界限,看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这些日把你的话翻来覆去地想,倒忽然想起我爹说的一句话来。”

    席泠拂着袖口,摆了个手势请他往下说。

    墙上头窄窄的窗口折在地上一块四四方方的阳光,光束里的浮尘格外多,落在积满灰的粗墁地转上,辨不明了。

    何盏望着满地难辨的尘埃,无奈地展了眉,“那天夜里,我爹对我说:‘你不能奢望世事都如你想的一样好,总要给世俗人留点余地。’我想他说的是对的,没有贪嗔痴,人还是人么?如彭道莲、白丰年、林戴文甚至于你我这些人,皆难免俗,总有贪念,尤其是在这一滩浑水里,想身不染尘,是不大可能的。我看这回,倒不是我想徇私枉法保你,是超乎国法的世法不叫你死。”

    局势仿佛又往一头偏了偏,席泠却坚持不偏不倚地立在中间,比以往任何一刻,更为清明,“伯父说的也不无道理,可这‘余地’该如何留?留多大?正如你所说,是人总有贪念,倘或不去约束它,它又将会膨胀到几何?我还是从前所想,不论罚得多重我都认,一是对世人,二是对我自己,都是个惩戒。”

    何盏无奈的笑意渐渐豁然开朗起来,把监房环顾了一圈,高声叹气,“哎呀我看这间房,比你幼年时住的那西厢也不差哪里,只是行走不方便些。”

    “倒好。”席泠摆手笑笑,转而问:“箫娘可好?”

    “不见什么异样。”何盏想起来,不禁发笑,“还是那样子,半点不见慌张,只是担心着被抄家,托我打听房子。我看如今也没这个必要了,连彭道莲的态度也含混暧昧起来,抄家倒不至于。”

    席泠也笑,一只手翛然地握在膝上,“这会能带她来探监了么?”

    “我估摸着,不成问题。”

    隔日果然告诉箫娘可以探望,不得了,阖家都忙活起来。又是预备吃的喝的,又包了些袍子衣裳。箫娘在镜前梳妆,总嫌这件衣裳颜色艳了,那件又浅,换了四五身,才勉强拣了件桃粉的对襟长衫,黛紫的抹胸与罗裙,梳拢蓬松的乌发,带着晴芳,跟随差役往监房来。

    这一处拢共四五间监房,却是清清静静的,只押了席泠一人。箫娘两个进去,见三个差役在前头案上吃酒,忙使晴芳拿了银子包出来,一人分发了五两银子,不住招呼,“有劳你们有劳你们,我们老爷在这里常吃常住的,亏得你们照顾。”

    几个差役要推,箫娘一径往他们手上塞,“拿着拿着,推来推去哪里好看呀?不要讲这个客气!”

    “嗨,老夫人说这些话,伺候老爷,是我们哥几个的福分!”

    说话引着过去,开了监房的门,作揖退下去。箫娘一跨进门,却不先瞧席泠,忙着把四壁细望一番,又去翻那石头砌的炕床。

    往下摁一摁,硬得硌人,摸那被褥,倒好,是家里头拿来的,还暗印芙蓉。她甩着绢子在口鼻前扇一扇,“哎唷,好大的灰,也不扫扫?”

    席泠跟在后头转悠半日,总算听见她说话,一颗心像是那年初发,猛地悸动,两步转到她面前来,认真窥她的脸,“这监里来来往往都是些大男人,谁留心到这里?叫我瞧瞧,你像是丰腴了几分。”

    “是嚜,在家吃得好睡得好的,我又刻意留心着吃喝,太医说下的,我要好生保养保养。”箫娘嗔他一眼,旋裙到墙根底下那杌凳上坐,摇着一柄扇剔他一眼,“你呢?好不好?”

    蓦地一见,两个人好似有些生疏起来。那样一种生分,莫名地带着些少年少女似的羞涩。

    席泠原想碰她一碰,这会却跼蹐地,落到另一根杌凳上坐。隔着一张方桌,他频频睐目窥她,“我倒好,我住哪里都是一样。”

    箫娘想起来,把眉一提,“我给你带了几本书,你常翻的,可到前头,被拦去了,说是这里头不许夹带纸张一列的东西。这里头,还讲究这些?”

    “怕纸张里夹带信函之列的东西,与外头串供。”

    “噢……”箫娘矜持地把发髻抚一抚,隔着手臂,也暗窥他。他清瘦了些,胡子倒是剃得干干净净,还是凌厉的下颌线,分明不讲话,一个喉结还是在脖子上无所依托地滚来滚去。

    安静过小小一阵后,箫娘陡地噗嗤笑了声,用扇面羞怯地挡着。席泠也渐渐跟着笑出来,睐目于她,一颦一笑照旧是那样生动鲜明。他伸出只手悬在桌上,向她温柔地沉下声,“过来叫我抱一抱。”

    箫娘把手交托在他的手掌,便捉裙起来。几步路走得好似半生跨到另半生,分明是心急火燎的,面上却谨慎端庄。当落在他膝上,嗅见他身上隐隐的水墨香,一切熟悉的感觉就兜头袭来。

    啊……原来他们不是初始,已同渡过许多年了。

    那些一日一日退潮的记忆在她脑中浮现,他们在转不开的小院里,在那漏着风的灶台上,猜疑揣度,嬉笑怒骂地过了好几个春秋。想起这些,令她有种华梦初醒后,原来是真实的庆幸。那么幸运。

    “笑什么?”席泠兜着她的腰,认真凝望她,“在家到底好不好?说实话。”

    箫娘用扇遮住下半张脸,浮起来一对亮晶晶的眼,四下里转转,听他的,说了实话,“好嚜也说不上,惦记着你呀,向人打听,说你在这里不曾受苛待,放心了些。可夜里睡觉,你不在,我就有些不大惯。天气热起来,我夜里都开着窗户睡觉,前几天晚上,爬进来一条蛇,哎唷吓得我!好在它是打你书案那头的窗户爬进来的,落在窗户底下的椅子上,咚地一声,我就醒了,点着灯去瞧,哎呀浑身翠绿翠绿的!”

    席泠也不由心惊一下,“那是竹叶青,有毒,挨着咬了么?”

    “那倒没有。它见着灯,一下又打窗户爬出去了。大约是打咱们竹林里爬过来的。倒怪,往年么也不见,偏你不在家,蛇虫鼠蚁就作了乱了!我忙把窗户关了,第二天睡起来,迷迷糊糊的,还当是做了个梦,从此夜里再不开窗了。”

    “这时候暑热,屋里放了冰,它贪凉快,也往屋里爬。”席泠把她腰肢晃一晃,“你回去,使小厮买些蛇虫鼠蚁的药来,绕着屋子前前后后撒一圈,等过了夏就好了,记住了?”

    箫娘撤了扇,撅起嘴来,“过了夏天,你还不回家么?”

    “谁知道呢……”席泠抬起手,手指把她下唇轻轻摁一摁,旋即亲了上去,黏黏糊糊的,舌尖在她口里打了个温柔的转,声音愈发有些哑沉起来,“不是说好了么,什么结果你都不怕。”

    “不怕是不怕,还是盼着你回家嚜。”箫娘别开脸,眼里隐隐噙了些泪花。默了会,她将泪星搵了,又转而剜他一眼,“不要哭哭啼啼的!”

    席泠没奈何地笑,“我没哭啊。”

    “都是你惹的我!我一向是不爱哭的。”

    箫娘倒打一耙,把脸转过去,那紫水晶的珥珰打着晃,晃进席泠心里去。他把她的下巴拨回来,凑来亲她的嘴,“别说这些没要紧的话了,叫我好好亲一亲。”

    监房隔着厚木板的门,粗陋的罅隙里,尽头好像开着门,光线有些亮,席泠从她的肩头窥望,一干差役好像都退到了大门外头去。他放心大胆地亲,一手卷进她的裙,“你又没穿里袴?”

    箫娘搂着他的脖子,把眼角暗昧地飞一飞,“便宜你嚜。”

    席泠依旧把手往里卷,卷到最底最底的地方,目光穿透她的眼睛,与他的手,在她的心里汇集。他无限遗憾地低叹,“真可惜,我都好些日子不曾洗澡了,脏兮兮的,倘或给你带累上什么病,就不好了。”

    箫娘也同样遗憾地剜他一眼,好在在他的手上,她也同样盛放。

    好一会,他整理好她的裙角,一再不放心地嘱托,“倘或真有什么,你千万不要到衙门闹事。”

    箫娘枕在他颈窝里,才刚软的气又不服地提起来,“我就跟泼妇似的?我晓得斯文的呀,不用你三番五次嘱咐。我都打算好了,要是咱们家被抄了,我就托何小官人别处买个宅子;要是你,你死了,我就给你守寡,能受几年算几年吧。倘或我守不住了,往后改了嫁,你也不要托梦来怨我,我尽心了。”

    席泠好笑起来,“这倒是一律的实话。”

    “或许……”因有前车之鉴,箫娘说起诺言来,不得不谨慎些,“我能为你守一辈子呢?谁说得准?我也不是那一概的没良心。”

    “或许,我不会死呢?”

    “那再好不过了,咱们还是活着过一辈子的好。”

    说了会话,便听见晴芳在监房外头催。箫娘只得留恋不舍地起身,扒在那粗劣的木板门上,朝他回望一眼。该说的早说尽了,好像没什么再可说的,她便对他笑一笑。

    席泠送了两步,也对她笑笑。后头听见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他散漫地折回凳上,盯着面前四四方方的一块阳光。从前一切芜杂与矛盾的思想都似尘埃落定,而理想却浮起清晰的脉络。

    或许他改变不了世道,但他要约束自我,因此他比任何时刻都具有不悲不喜的冷静,去等待命运的任何裁夺。

    而彭道莲却久久不能冷静,审到这地步,梳理起来,人人都摘干净自己,将手指向南京户部。这就叫强龙不压地头蛇,他们都指着他去碰林戴文这个硬钉子,然后等着瞧他碰得头破血流的笑话。

    可问到这地步,不问也得问了。彭道莲思前想后,问是问,却不能在公堂上问。于是将闻新舟请到了内堂,茶果点心,无不殷勤款待,一连打了小半个时辰的官腔。

    那一套话里,既寒暄了闻新舟,又隐隐问候了林戴文,连带着将席泠也褒扬了几句。闻新舟听了半日,渐渐笑起来,“大人不必讲这些客气了,我还当大人老早就要传我来问话,一直静候,不想拖延了这些日才传我。那就别耽搁大人的皇命了,有什么话,明来明往地问吧。”

    彭道莲在椅上跼蹐一会,拇指把胡须刮了刮,堆着笑问:“就是席大人这桩案子,往前传了应天府一班人来问,都说席大人那笔钱,是打户部批来的。席大人一心为民,闻大人也是……”

    “嗳,过誉过誉。”不想闻新舟并不接他的话,反抬手截断,“这银子,你怎么不先问问席大人是打哪里来的?连犯官都未有供词,大人反倒先臆断了案子,盘问起别的人来,这可不是绕弯子?”

    彭道莲心内振一振,愈发摸不清头脑。这林戴文闻新舟与席泠既是一党,怎么不帮着他说话,这话怎的还有些模棱两可?

    急得彭道莲额上冒汗,握着帕子揩了揩,“大人说得是,说得是……倒是我的失职。”

    闻新舟搁下茶盅就要动身出去,临行剪着条胳膊望住他笑,笑得彭道莲满头雾水。

    当夜,彭道莲带着一头雾水在枕上翻来覆去,到天明还琢磨不透,索性便耍起滑头。这日开堂前,走到何盏面前与他商议:“我看,今日提审犯官,还是何大人主问吧。”

    何盏在斜案上提着笔惊骇一瞬,逐渐笑起来,“不是一向是大人主问,何某记录么?大人今日怎么客气起来了?何某只是个陪审官,大人才是皇上钦点的主审,何某怎好喧宾夺主?”

    “嗳,你不要讲这些话。”彭道莲脑子稍转,想了个十分拙劣的由头,“这几日,问来问去的,问得我嗓子十分不爽利。此番到南京来,也估摸着是有些水土不服的缘故。何大人就叫我歇一歇,你去上头坐着问话,我在旁记录,都是一样的。”

    何盏只好搁下笔,坐到主案上,吩咐提带席泠。

    席泠穿着件干干净净的墨绿素纱圆领袍,只戴了手镣,阳光穿透他臂上的纱,照得颜色浅了一层,恍如一泓绿波,手镣哗哗地响,好似他一寸一寸向岸上拍来。

    或许是为官多年的敏锐,彭道莲一眼看见他,电光火石间便醒悟,这桩小小的案子能呈递到皇上眼皮底下,绝不是虞家从中斡旋的缘故。是有人要让皇上认得这个人,或是要让这个人的姓名振荡整个朝野官场。

    他不由为这刹那的醒悟冷汗直流,忙抢在何盏前,指了指差役,“搬根凳子来席大人坐。”

    席泠倒是惊诧一瞬,便向他作了个揖,“多谢大人。”旋即拂衣落座,朝上对何盏笑了笑,“请何大人问吧。”

    何盏也对他笑笑,开口便是:“照元三十二年,席大人下令修筑上元县向西玉儿庄与钱林庄两处的堤堰,可否属实?”

    “属实。”

    “因何起意要在此处修筑堤堰?”

    席泠将两手握在膝上,不疾不徐地论述,“此处河道经由西北面汇入南京城,临河两岸共计上千良田,每逢春夏汛期,由此处潮起,必淹两岸田地,波及至上元县内多条河道。农户商户年年所遭损失,各户均为不下十两白银,若雨暴雨频发之年,高达二十两。在此处修筑堤堰,可减百姓之患,也可解应天府之忧。”

    何盏睐目看彭道莲,见他游笔不歇,安下心来,继续问道:“当时拢共出资七万两白银,由户科批放,据户科账目记载,该项银款是席大人向南直隶户部侍郎闻新舟索批而来,是否属实?”

    “不属实。”

    “那可是出自应天府银库?”

    “不是。”

    “那这七万两白银,因何得来?”

    何盏单刀直入,席泠的话也不多,连个坎也不打。彭道莲心惊半日,提着笔将二人望望,满头发着冷汗,向何盏提醒一声,“何大人……”

    不想何盏将手一抬,不做理会,又问了一遍:“这七万两白银,何处得来?”

    席泠稍稍垂下眼皮,复坦然地抬起来,“是从照元三十二年补收的火耗银两中贪墨而来。”

    何盏默了默,稍稍放软了声音,“不是经由户部应天府批准,抽调而来?”

    闻言,彭道莲暗里稍稍喘口气,摸了帕子搽了搽汗。谁知心还未放平,席泠却平声道:“不是,是犯官私自贪用。”

    彭道莲心一抖,抬眼看席泠。他坐在椅上,背立得直直的,哪里返照进来的一点光斑落在他的鬓下的腮角上,使他那刀锉的下颌线平缓许多,像是摧磨了一点年轻人的血气方刚,平添了些历经沧桑后对一切悲难苦痛的澹泊从容。

    这种从容,彭道莲简直太熟悉了,那是内阁阁员们老态而睿智的目光,是那年在北京驳斥四方苛政的林戴文脸上的笑,是当权者一种凌驾于众生险难之上的平和。因为平和,不陷个人情绪上的悲与喜,反而对世间痛苦善恶,有种近于冷漠的悲悯。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娇养祸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再枯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千重变(二),娇养祸水,十月阅读并收藏娇养祸水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