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 】

    第八十三章 一“脸”幽梦

    二十世纪初

    话说萧木在东京一家医院当实习医生,一晃二年过去了由于时局吃紧,他在东京的留学生涯看似要结束了因为父亲萧先生接连从上海发出几封急信,有的是通过在上海的日籍朋友,如三木的朋友转交来的

    说起三木与萧先生两人,似乎是八杆子挨不到边的,他们的认识,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呢

    三木自从与东海彼岸来游学的高僧彻夜长谈后,他对世间一系列看似扑朔迷离的现象有了新看法,他对这片养育他的岛屿,毫无疑问是十分眷恋的;不过现在他茅塞顿开了,他对世间的万事万物运行之道有了新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噢,宇宙,自然,世事原来是怎么回事啊!一切都是有缘而起呵!”他心底开始对大海彼岸的那片土地充满神秘感,他心念道:地球本是茫茫宇宙中一叶不沉之舟,人类在地球相遇也是因缘际会,不是吗?正如佛陀所言:“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

    这还算是好的呢不管怎样千世绝尘,世间最大的感情问题总算还有个归宿;更多的亡灵还有外星球来地球“淘宝”“洋插队”的“灵体们”,他们抑或一不小心触犯了“天条”,投胎不成,反成了人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比如华山上一瞬间凝固的双碑峰;有的抑或因为情感问题找不到归宿,如人间的牛郎织女,最后还是天上人间,每年七月才有一次鹊桥相会,正是“年年岁岁花不同,岁岁年年人依旧”他或她能哭到长城,但是哭不到风雪夜归人呵;有的更是成了沙漠荒野中的胡杨,百年不倒,千年不死,他们昂然挺立在无人问津的亘古荒原,坦然地等待下一世文明的苍海桑田和情感归宿

    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上苍没有规定xx 后的大树不能成精”,物我之间来去自由,咎由自取;付出就有回报,不付出就是零收益靠吃权力,坐享其成,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

    古人云:看天象测人事地球无非是大千世界中一颗并不耀眼的星体,一切都是宇宙大师的“作业”啊

    谓予不信,试看地质学研究:现今世界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这些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曾几何时,那里可能是人间的“香格里拉”呵……

    自然(界)在变这个世界没有一成不变的永恒,永恒的是变化只有变化才能生存

    宇宙如此,人是宇宙之子,深得宇宙大神的宠爱,只不过在伊甸园玩过了头,才被“下放”到地球,成了大神精心培育的生物世界产业链的高端地球是宇宙的“物业”,生物世界界的“会所”生物,尤处于高端的人类,自以为交上桃花运,做梦也能拣到“大黄鱼小黄鱼,”(沪语 旧时指金条),所以他们一到“会所”仿佛回到曾经姿意享乐的伊甸园,为所欲为原来的天性—真善美,在与兽性的博奕中,一败再败,被逼得几无藏身之地只是在人生命临终,或受到命运惩罚时,才会良心发现,绝地抢生时地喊一句:“我的天啊!”或my

    人是宇宙的精灵,人的上家是宇宙大神但人非神,人是神的玩偶,神手中的一张牌 ,或说是神来之笔,弃之可惜的一个“工具”玩偶与工具是要被折腾的,这就是人的宿命所在,由此,决定人只是宇宙的过客宇宙的存在和运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是宇宙的一种现像,是字宙某个阶段出现的现像如此而已

    中央之国有一部传世经典:易经讲的是宇宙之道,俗称天道有研究者认为此书系上届地球文明在行将崩溃时保留下来的一部阐述“天道”的书

    易经阐述的是天之道

    天道就是宇宙运行的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规矩也不会有宇宙出世和存在

    易经用八幅图像俗称“八卦”(后又演化成八八六十四卦),将天地人及万物的来龙去脉,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则诠释得清清楚楚,先人为何要写易经?并以此种莫名的方式保存并留传下来?说到底,就是用心良苦,将宇宙方方面面的规矩提前告知后人,让后人按规矩而行

    人是集天地之精华而生,是宇宙的精灵,但人不是万能的人的软肋在人是创世主肌肤上的一根“毫毛”,与神形影不离,如身相随,但人终究做不了神的主创世主造人说到底是神的“游戏”离开神,和神所制订的规则,人什么都不是人抑或就是一堆土,一粒尘

    易经说“天”,当然不是气象学上的天空是指宇宙伟大的创造力,即人们形象化,人格化称“创世主”

    “地”即为地球,宇宙的一个星体

    “人”指古今中外的人类,集天地精华而生,实际是神在世间的化身和变种

    据现代科学推演,宇宙形成于150亿年前,地球也有45亿年历史在此之前则是一片混沌,无时间空间宇宙诞生,宣告生命世界产生生命轮回,意识创造物质,物质不灭,

    迄今为止,地球文明的演化均在易经的描述之中这种发生在五千前,华夏文明刚开化之时,就能对宇宙文明作出整体化,高度抽象的概括,并最终用卦(挂)图形式固化下来,让后世人未卜先知,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除了神,谁能担当此大任?

    问题的关键是这个世界谁来传承创世主对万物的关爱?这个“密码”不预设好,地球文明就不会产生西方哲学大家说:一切都是有为而来

    五千年历史演化的事实,让充满偏见的西方对积贫积弱的中华文明萧然起敬:华夏先人堪当此大任,因为他们的儿女承受了相当于本届地球文明有史以来的全部苦难,天将降大任于期人矣,必将先苦其心智,其肌体……

    唯有如此待见历史,人们才不会被历史的表象所迷惑上苍对历史的“按排”自有其深意,这就是三木感兴趣的原因

    此刻,三木再想起那些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千奇百怪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如同久旱的土地遇到干露一样,他不再狭隘地认为自已仅是某某国的子民,仅与生他养他的故土保持着“一元化”关系:生离死别他思道,“世界远不止如此简单!”他开始研习易经之道

    尤其在北海道听了邻邦来的神秘僧人讲关于徐福的故事后,三木的思想顿时天马行空:“难不成我三木还真与海对面那片古老而又神奇大地有割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哩?”他记起自已身上会出现一种莫名的感觉,就象犯单相思的恋爱一方,只要有人提起“大海对面”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自已就像掉了魂似的着迷,他心道:“连日本天皇都承认徐福是他的先祖,何况我们庶民呢?”

    三木冷静之后,决定再次返回大海对面那片神奇大地他放不下令他起心动念,美丽而虚无缥缈的传说:据传在中华盛世的大唐时代,一位准备渡海去东瀛弘扬佛法的高僧,准备了一批礼品;后高僧因故未行,这批礼品被尘封了,但佛教还是经由那儿传到东瀛

    作为中华文典宝藏的倾慕者,他想去打探一下宝典的风彩和下落,

    “我要做个先行者”

    三木做出了决定,心里已有献身准备

    此时的岛国已走上扩张主义的快车道,一个微不足道的北海道草根,竟然要另僻蹊径,在战火和刀光剑影中寻找一批子虚乌有的佛教经典?似乎有点荒唐

    世界无奇不有,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呵

    他从东京坐船来到上海,开始了寻访之旅

    二十世纪初的上海,如同一个挽起衣袖和裤管的少女,刚从农村田野款款走出少女丰腴的身体预示着青春的活力……

    1845年开埠的上海她的发迹和“堕落”与纽约,巴黎,伦敦一样,缘于她的“水性杨花”上海也是因为她的“国色天香”和美仑美奂,没有例外地步世界大都会的后尘,吃她的“青春饭”了

    十九世纪后期,清庭与太平天国战事奋起,江南一带起义军与清庭政府军激战,素为鱼米之乡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民众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昔日富甲一方的鱼米之乡,兵匪猖獗有钱人顾不得钱庄兴隆的财源和富得流油的田产,一夜间卷起细软,带上家小出逃近在咫尺的上海

    勤于劳作,过惯小康日子的江南农家,见大户人家为了保命抛家弃业,拍拍屁股走人了,“我伲农民的命不是命吗?”一向明哲保身的江南农人们,终于也从苏南苏北浙江各个方向走上了通往上海的各条陆路和水路,应了西方的一句格言:“条条大路通罗马”

    “上海,不管我来自何方?我无法不爱你”富人和穷人心里都默默地说

    殖民者看到上海具有如此得天独厚,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民心所向是意料中事用一句中国话叫:“风景这边独好”各国洋人不禁呼之欲出:未来的东方明珠,喷薄欲出

    鸦片战争后,英国等殖民主义者用炮舰轰开中央之国大门,用所谓的贸易(做生意)来盘剥此间百姓的真金白银他们首先将目光定格在沿海交通便利的口岸,从清庭手中取得沿海五城市的通商口岸权上海是其中之一

    19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设立上海英租界,此后,美,法租界相继产生

    在英美法俄等帝国主义国家在上海大肆建立“国中之国”时,一向对东方睡狮虎视眈眈,且唾手可得的日本,走的是“沉默精进”路线,换句上海味道的话叫:“闷声大发财”

    大批日本人来到上海,居住在虹口地区,这里成为名副其实日本在沪的“影子租界”

    三木到上海也是情理中事他记忆中的东北的旅顺,在他心里已与之“by—”了,因为那里留下他命运中侥幸,然而也是不堪回首的一页

    “上海,我来了!”

    三木在十六铺码头下船,只见码头上人声鼎沸,各种吆喝声不绝于耳各路旅客踏进上海后,大多匆匆地各奔前程,唯有他像一只离群的孤鸟,不知往哪里去他也没有太多兴趣去采风,观察上海市井生活的街头巷尾;虽肌肠辘辘,但也没有拦住一位上海人问:“啥地方买烘山芋(北方叫烤红薯)?”

    像大多数过路客一样,他首先是要找一个落脚的地方

    正当他被上海典型的轧闹猛,弄得七昏八素,六神无主;对周遭的人轧人,车轧人,车轧车的杂乱无章感到匪夷所思,一筹莫展,脑子一片空白时,突然,一个念头灵光乍现:“到上海日本大和株式会社去?”

    他在路边苏北人摆的大饼油条摊上用零碎角子买了一付大饼油条,喝了一碗咸豆腐浆,然后匆匆拦了辆空的黄包车,对车夫道:“到上海日本大和株式会社!”

    车夫是常在外滩虹口间来回拉客的苏北难民,来沪也有年把了,“老家打仗打得一塌湖涂,啥人有心思种田,就带着老婆孩子逃到上海,”车夫对三木说

    三木上了摇摇晃晃的车身,问:“这老爷车,吃得消吗?”三木在东北混过一段辰光,汉语口语已对答如流

    车夫道:“先生,侬放心坐,笃定泰山”车夫又道,“车行老板还是蛮讲良心格,伊格破车子统统淘汰了,留下来用的都是‘叫关牢’(沪语结实)的车子伊讲性命交关个事体,勿好‘打朋’格(沪语 开玩笑)”车夫又道, 阿拉老板讲闲话“刮拉松脆”(沪语 铿锵有力),伊对我讲阿拉晓得侬是江北来的逃难朋友,伊还讲,他乡遇故人,两眼泪不断,伊讲“现在是打仗辰光,除非是西洋人东洋人,只要是中国人大家脚碰脚,错勿多”老板还讲,“阿拉勿管侬是东北来的还是西北来的,只要侬付得起份子钱,阿拉黄包车就归侬用,交脱份子钱,赚头统统归侬,侬乌兴伐(沪语 开心)?” 车夫引述老板半生不熟的上海话,语音中既然也夹着苏北腔,真是世界变小了,逃难也会碰到老乡呵

    车夫见三木的装束和脸相,像个外地人,就用苏北上海话现开销,仿佛他是个本土上海人了,他与三木搭腔,道:“阿拉在苏州河边用芦苇搭个滚地龙,遮风挡雨现在的时势是国已不国,家已无家阿拉运道勿推板,额角头高,在难民如潮的英租界寻事体做,养家小好在阿拉凭着身强力壮,很快在在车行租到了一部黄包车,老板也没过分为难我,老话说‘抢炮一响黄金万两’上海这个地方真是弄勿懂,外头打仗打得糊天野地,上海照样灯红酒绿;有铜钱有办法的人钞票照样赚得‘莫劳劳’(沪语 盆满钵满)”

    说着车夫拉起吱吱呀呀的车子跑将起来,嘴里还咭哝:“乖乖隆地东,上海大和株式会社,侬迪张车牌子硬得吓煞人呵!”

    说起大和株式会社,在上海是个大名鼎鼎的外资日企,在日本也如雷贯耳它背后实际有日本官方的影子日本军部高层早就对上海垂涎三尺,上海天时地利和上海身后的华东腹地像是日本军部大员们眼中一只美丽的天鹅和一片青翠欲滴,令人神往的湖光山色这对国土狭窄的日本,无疑像是一个饿汉见了一碗红烧肉那样的“吼势”(沪语,穷凶极恶的样子)无奈看中这块风水宝地的洋人多了去了,日本不得不佯装斯文,在自已羽毛未丰之前,只能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所以日本表面上不与老牌英美法殖民者在上海抢租界,暗地里大肆鼓动日人移民上海,在上海近外滩一带的虹口地区占地造屋,一时间此地成了上海的“银座”

    上海虽没有日租界,但在上海的日本人不比西方的欧美人少

    大和株式会社干的就是日本官方不便干的事,帮助来华日人抢占各地资源英国人已将外滩的滩头拿走了(即如今的英国驻沪领事馆),万吨级的外轮可直驶进黄浦江的外滩码头,西方殖民者看中的就是这条黄金水道从遥远的欧美直抵上海外滩—长江口,再经长江进入中国的内陆腹地—四川重庆勿要太便当噢!

    日本人随即跟进,在离著名的外滩仅一步之遥的虹口安营扎寨,大兴土木;一时间,虹口仿佛成了上海的“银座”

    在虹口的一块地方,有一幢兼有日式风格和上海石库门建筑特色的二层小楼门外带有一个小花圃,用红砖砌起的围墙约半人高,上面架起半人多高的铸铁的花纹栅栏,一看便知这不是华人住的,是“东洋人”住的地方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海大和株式会社

    进出弹簧门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男人西装革履,头上抹的生发油贼亮,头势清晰,一丝不乱;脚上蹬着长统马靴,一步一个声音;有的女人将自已的头发盘得像上海滩上司空见惯的油条或麻花,穿着沪上街头巷尾罕见的宽袖上衣,下身像包着一块布,将极有杀伤力的臀部与要命的大腿裹得严严实实,令那些想入非非的男人们的形象思维大放异彩他们血脉贲张,心里立马会爆出“交关”(沪语 很多的意思)腻腥的想法:“哪能加有噱头势啦!”不其然间,发现自已的裆部瞬间膨胀起来,像顶个什么东西似的

    三木低调地走进会所一名“小八喇子”(沪语,意思是不带“长”字号的一般工作人员接待了他)

    “请问阁下有何贵干?如何称呼?”小八喇子直接用日语问

    “我是北海道来的三木,”他自我介绍说,“上海大和株式会社在驻沪日本会所中如雷贯耳,敝人在国内已有所闻经友人介绍,在下来贵社请教中华文化和中日文化交交流事宜,请予赐教”三木中规中矩地说

    “三木君,礼言过重大家都是日本人,不必客气”小八喇子将三木引进一个日式封闭小间,拉上移动门,然后脱鞋,道: “请坐”,接着他率先垂范地坐在塌塌米上为三木上了茶

    三木见这位雇员干练热情,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暖流,心道,虽身在异乡为异客,但四海之内皆兄弟呵;三木客随主便,也脱了鞋坐在年青雇员的对面,拿起茶几上的小盅茶喝将起来

    “我们这个上海大和文化会所开在上海虹口,送来迎往的人很多”雇员打开话匣子道,“大部份都是来华的日本人有的在上海搞文化,有的在此搞实业,与日本国内的产业界互通有无,局面搞得很红火呀!近期也有一些上海人来访,有做生意的,也有搞文化的你知道,上海开埠不久,此间人的信风水,上海是长江的龙头,长江流域所经之地,全是中央之国的风水宝地,雨米之乡呵1

    他们也是来搞交流的三木先生,你虽然一身洋服,但你一推弹簧门进入我的眼帘,我就知道你是喝日本的海水长大的你是日出之国的国民啊!

    现在国内当局力挺大东亚共荣圈,许许多多像你这样地处边远地区的日本青壮年投身海外,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有的在东北,像此间的山东人闯关东那样,只身或拖家带口在异国的土地开创自已的事业;有的在这里的城市落脚,如旅顺,北平,天津,南方的上海是个个香饽饽大批的日本人来上海找机会,上海虹口快成了东京的银座啦”小八喇子又说,“按此间待人之道的逻辑,‘来者都是客’,身在异乡为异客,我们就是老乡啦!”小八喇子接着说,“这里的人有句老话说的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还有几句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亲不亲,故乡情,’‘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类似这样的口头语,在此地民众中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小八喇子“眼乌珠”滴溜一转,又顺手牵羊地说,“其实世界是动态的,我们眼前立足的地方,依世界发展趋势,未来这里很可能是世界的中心不出100年,上海会发展成世界最大都会城市,与现在的伦敦,巴黎,纽约有一拼你来闯世界,我们是同伴上海人也是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句口头禅:阿拉叉麻将,正好三缺一,今朝凑‘搭子’(沪语 陪伴,一起玩的意思),大加来白相他们还会说:今朝侬赢了,请阿拉三加头(沪语三个人)吃碗扬春面;侬输了,明朝再来翻本东边日出,西边雨,黑了南方有北方侬总归会捞一艾回来,勿会让侬输得当裤子,卵朝天格说完他们会像平民皇帝那样肆无忌惮地格格笑个人仰马翻”

    三木听了对方的介绍,觉得眼前这个日本小伙有反客为主之嫌,他在替上海这个刚拔地而起的渔村在做广告,三木心想:“喂,朋友,帮帮忙好伐,侬勿要踢乌龙球呵!小心被军部盯上,‘事业单位’的饭碗敲脱,弄得勿好还要吃官司哩”

    雇员似有所悟,赶紧掉转方向,道:“话归正传阁下如有什么问题,或需要帮助,我们会所将设法助你一臂之力这是上峰的指示”

    “好吧,我就谈谈我的‘一脸幽梦’吧!”三木说,“依眼前我们立足的上海为例,这个小鱼村起家的滩涂拔地而起,成为世界级大都市也就是眼前的事,上海人有句俗话:‘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这个古老的大国,有五千年完整的历史,在地球上是个奇迹地球上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如印度,希腊,埃及都相继烟没在历史画卷中,唯有他们,我们眼立足的这片土地和他们的人民,亡而不死,生生不息他们靠什么凝聚自已的国民?依我看,他们的文化有强大的亲和力我们日本人要走出去,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哩”

    雇员听了来访者三木君的一番言论陷入了若有所思的沉默中……

    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章节目录

来自地球村的报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陆浩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八十三章 一脸幽梦-来自地球村的报告 /周荣华,来自地球村的报告,十月阅读并收藏来自地球村的报告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