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白自来到夏老头家并没有比要饭好哪里去,要饭有时还能要到鸡鸭骨头,吮吸几口,咂摸出香味,在家只是暖和些,吃饭仍是干饼咸菜,如果老夏头生意好些,会带些熟食。

    此时街面上多了乞讨二人组,正如夏文白所说,这出奇制胜的手段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真情实感的演唱,博得不少人同情,商户路人对癞子乞丐们只会围攻要钱的手段嗤之以鼻,不予理会。

    所以二人每天吃饱饭外还有结余,除了感叹才艺的重要性,会早早的跑出城,找夏文白玩。

    夏文白虽然把他们当成好友,但是毕竟他的心理年龄已经十八岁,远非二人能比,所以也聊不出什么特别话题。

    夏文白告诉他们:“你们要扩大范围不能局限一地,不然日子久了,百姓会麻木,而且和癞子他们有了矛盾,难以收场。”

    “好好好,听你的,你就是我们的狗头军师哈哈。你读的什么书籍?”

    “中庸。”

    “不懂。夏老头要回来了,我们要走了。”

    其实夏文白对四书五经,从小就滚瓜烂熟,对于师傅的教导,只是假装醍醐灌顶。

    这日夏老头回来的早,脸上挂着笑说道:“文白,今天有位夫人,说为师句句如未卜先知,甚得她心,留下烧鸡作为馈谢,咱们爷俩今天有口福了。”

    “师傅,你是神机妙算,胸中自有丘壑。”

    “哈哈,只是夫人丫鬟丢失,主母着急,我猜想少女不见踪影,可能被卖,所以告诉她,往西南方向寻找,她果然找到。”

    “为何是在西南方向?”

    “西南方向有烟花之地。”

    “师傅高论,如果西南方向找不到呢?”

    “我告诉她三日内在西南方向。如若找寻不到,是因为他们找的不细致,已经超出三日了,与我何干?”

    夏文白笑着说道:“看来师傅算对了。”

    “不但算对了,夫人还说有幸结识到一位汴梁城来的公子,非他勇力过人,狭义心肠,即使发现丫鬟行踪,也难以解救。”

    “汴梁城来的?不知公子姓氏?”

    “这个倒未曾问到,明天她还会带她夫婿前来卜算,我再问不迟。今日我布置给你的任务可曾会背。”

    夏文白背诵的很是熟练,只是在某处故意打愣,不然夏老头毫无教导机会,也就没有了成就感。

    夏老头点点头道:“背的尚可,还需用功,知道其意思吗?”

    “徒儿不知。”

    “好,我讲给你听。”

    夏老头讲课,比起系主任,简直天壤之别,但是仍要装作一副恍然大悟表情,直到夏老头困倦。

    第二天下午鬼头和瘸三又来了,泄气道:“没想到,我们的方法在别的地方被人模仿了,而且那边的乞丐比我唱的还凄惨。”

    “什么曲子?”

    “就是你教我我唱的,被人偷去了,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瘸三道:“是啊,那个人唱的我都想把我的钱施舍给他了,让想起我的娘亲了。”

    鬼头道:“别长他人威风,二狗,还有良策吗。”

    “以后叫我文白,记住了,不然不理你们了。”

    “好,好,文白,有何良策?”

    “三个计策,你们自己选:

    一,可以再去别的区域尝试,总有没有用这种方法的。

    二,苦练技巧方法,就是提高技艺,从实力上碾压他们。

    三,演而优则导,他们演,你们可以帮助他们编排,让气氛场景更具感染力,就是能让更多人看,到时平分讨金。”

    “文白,自你生病,你的词总是古怪的很,听不懂,听天书一般。”

    夏文白举起书,解释道:“我看的书多了,以后你们也要多读圣贤书。你们怎么选?”

    鬼头说道:“我选三。不过我们哪能教授得了他们呢。”

    “我可以再教你两首歌,你们跟着学习。”

    “最近随州城里,街头巷尾都在传一个公子,才比子建貌如潘安。”

    “你这词也不像要饭的说出来的。”

    “我是听说书的听多了。”

    “这个公子姓什么?是不是从汴梁城来的?”

    “正是,姓甚名谁,还无人谈起,竞相传颂的,他和刺史公子常一起游玩。

    刺史公子本就玉树临风,也被这位公子给比了下去。”

    夏文白说:“抓紧学歌,我师傅要回来了。我给你们拿鸡腿吃。这叫苟富贵勿相忘。”

    鬼头和瘸三吃完,吮吸了手指,开始学习唱歌。

    夏老头回来时,两人早已学的差不多走了。

    “师傅,打探出来了吗?”

    “这位公子姓赵,名匡胤,世代军职,刺史董大人和他父亲是好友。”

    夏文白猛地一惊寻思着,赵匡胤?赵匡胤!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他现在在刺史府任职。那我也要前往。以后扬名立万,建功立业要靠他了。

    “你怎么了,文白,看你如此高兴。”

    “师傅,你今天给我布置的学业我都会了,所以高兴,我背给你听。”

    直听的夏老头嘴巴合不上,喜道:“把整本书都背了下来,你知何意?”

    “知道,我说的不妥的地方,请师傅指出。”

    有些句式解意连夏老头也是第一次听到,眉飞色舞说道:“神童啊。无师自通,我果然没看错。”

    此时的夏文白要给自己造势,扩大影响力,古人对新奇之事会添油加醋,说不准就会传播到刺史府,进而见到赵匡胤。

    “徒儿,等我,鸡腿给你留着,我去酒肆打酒,为师今日要饮酒庆祝。”

    第二日夏老头逢人就说,我徒儿是神童,八岁的年纪,熟背四书五经,做诗张口立就。

    甚至有人找他求神问卦,他也恨不得先做一柱香广告,我徒儿…

    包子老板说道:“你说的二狗那么厉害,明天让他来,我命题,给我做首诗,如果能,我免费送你半笼屉包子。”

    夏老头看着包子咽着口水说道:“我岂能图你几个包子?”

    不过还是把夏文白带来了。

    包子店老板说道:“诗就不做了,你做我也不懂,你给我店起个好听的名号,好记又好听。”

    文白大气道:“准备纸墨。”

    只见字体苍劲有力,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写了三个大字:狗不理。

    夏老头带头叫好:“好!名字乍看粗俗,细品后,韵味悠长,更与你的货品相符。”

    周围人亲见八龄孩童有高超书法,更是赞叹不绝。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大宋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好饮易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章神童身份-大宋风云录之满江红,大宋风云录,十月阅读并收藏大宋风云录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