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爷在李家受辱的消息瞒不住人,京城中一时议论纷纷,御史们准备了好些天,终于等到这出大戏落幕,尘埃落定之后纷纷上书,弹劾崔家门风不正,家风不清,出此等悖逆人伦惨剧。
措辞严厉,劲头十足。
崔家一时被推在风口浪尖,连素来名声不错的汾阳王妃也被牵连,被人戳脊梁骨说她其实是默认纵容崔三爷的行为,而且在崔三爷出事后还为崔三爷奔走。
汾阳王妃病了。
淳安郡主听见消息冷笑一声。
底下的人小心翼翼的看着她,压低声音哄劝她:“郡主,王妃到底是您的母亲,母女之间哪里来的仇恨?她正是难过的时候,您若是去哄哄她,误会就消融了。”
没有误会,哪里来的误会?
淳安郡主嗤之以鼻,装作没有听见。
她自父亲那里还能得到关爱,可是母亲却从来都只有冷言冷语。
既然母亲不喜欢她这样的女儿,她又何必对着母亲卑躬屈膝?
她出了门去崔家老宅为崔三爷上香。
从崔家回来,淳安郡主的侍女忽然轻声说:“郡主,我才刚好像看见了长宁县主。”
长宁?
淳安郡主微微一怔才反应过来长宁是苏邀的封号,她蹙了蹙眉,立即追问:“在哪里?”
侍女小心的指了个方向,淳安郡主毫不迟疑的让人跟上,远远的果然看见苏邀下了马车,扶着丫头的手进了一家店铺的门。
“那是什么地方?”淳安郡主掀开帘子看了一眼,对着底下的护卫扬了扬下巴。
不一会儿护卫便回来回禀:“郡主,那是一家布庄,是贺家的产业,长宁县主似乎是去查账的。”
淳安郡主心里厌恶不屑。
真是什么好处都被苏邀占尽了,一个姓苏的,在商户家里长大,听说那商户对苏邀也极好,现在贺家的产业都能让她染指,苏家人也对苏邀言听计从。
她冷冷的吩咐:“回家!”
远远的,苏邀看着那辆十分华丽的马车转头走了,收回目光问胡英:“事情都办好了?”
汾阳王府送她这么大一个礼,她当然要回一个大礼,这才算是礼尚往来。
胡英急忙应是:“姑娘,您放心吧,聚海庄那里我们盯了很久了,他们那里的花娘总是隔一阵子便有新的补上。原本京城其他青楼,选这些小娘子都要从各处买人,这也是难免-----总有过不下去卖儿卖女的,但是聚海庄却很少从外头买人,查了这么久,终于有了进展......”
他捧着一沓纸递给苏邀。
苏邀展开,看了一眼就皱起眉头来,挑眉诧异的道:“他们连官员之女都敢动?!”
真是吃了豹子胆了。
“是啊。”胡英到底是在战场上拼杀过的,如今听见这样的事也是十分气愤:“真是丧心病狂,若真是按照陈冲奏章中所写,那这些东南豪族可真是为了银子通敌卖国,无所不用其极了!”
这种人真是该死,无论如何都该死。
苏邀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面上没有任何表情的将桌上所有的信都给看完,而后她深深的吸了口气。
原来聚海庄的花娘全都是从各地掳来的,他们看到好看的女孩子便掳走,因为他们掳人一般都是在东南沿海,而那边又是豪族一手遮天,多方遮掩之下,这种事竟然成了一种惯例。
若不是这一次事情闹得太大,弄的一个知县要舍命上告,这件事还不会被捅破。
那么多花一样年纪的女孩子,被当成牲畜物品,被买卖,被送到聚海庄或是被他们送给海盗当作礼物......
怪不得如此丧心病狂都要阻止萧恒登位了。
他们犯下的罪过,足以让他们永世不得超生。
苏邀静默一瞬,又平静下来。
根据目前他们拿到的线索,最多也就是能把那个惠州知府拉下水,可是绝不可能再牵扯出更多人了。
这样简直太便宜了他们。
胡英在她边上站着,见她皱眉沉思,不敢出言打扰。
屋里安静的只剩下几个人的呼吸声。
直到苏邀忽然轻声问:“拦住陈冲奏折的人,是莲城知府徐凤青?”
胡英记得很清楚:“是徐凤青,他将奏折截住了,这件事才按住了。”
“徐凤青这么喜欢帮人灭火,那就看看徐凤青自家若是起火该怎么办吧。”苏邀目光转冷,思量片刻就写了一封信递给胡英:“替我送给广平侯府。”
胡英应是,伸手接了苏邀的信,马不停蹄的去办事。
晚间苏杏仪跟苏老太太听了苏邀的话,都忍不住目瞪口呆,苏老太太更是觉得匪夷所思:“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不打海盗,反而还给海盗送官家之女......他们在想什么?!”
苏邀扯了扯嘴角:“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祖母,您应当也听说过,当年没有禁海的时候,光是泉州港一年的收入便是二百多万两银子,这还只是一个泉州港而已......现在朝廷禁海,可其实出海的船从来没停过,区别只在于,从前钱还是要上缴一部分给国库的,如今却全都在东南豪族那堆人手里,您说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沈海如今是新一代的海上霸王,为了跟他合作,送官员的女儿算什么?说得再耸人听闻一些,若真是沈海敢开口,只怕就算是沈海要打县主郡主乃至于公主的主意,那些豪族都敢铤而走险。
无他,利益巨大罢了。
苏老太太听的手脚冰凉,忍不住有些发怵,她如今已经隐约反应过来了,当年太子被算计,也有因为太子赞同开海港的原因吧?抢了人家的财路......
她深吸了一口气,莫名觉得害怕:“那幺幺,这么大的事......”
苏嵘跟萧恒才走不久,他们根本无法帮忙。
而这件事难道他们能捅给元丰帝?
元丰帝还没下旨彻查,苏家先要被那些人一拥而上要撕碎了。
“圣上只怕也是在等。”苏邀想到前世发生的事,再想到元丰帝的行事,轻声道:“他在等的契机,我们送给他。”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