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两人应该不会有矛盾,因为左都御史带领1群人,负责监督文武百官,对皇帝处理国事谏言,同时参与1些重大案件;右都御史带领1群人,负责管理地方大小事务,监察地方官员。

    但身为部门老大,旁边有吴中这样的人,肯定让陈瑛很不舒服。这正应了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恩怨最多的地方就是官场,吴中就莫名其妙的躺枪了。

    陈瑛无时无刻不想着把吴中踢出都察院,当然,陈瑛不可能朝吴中直接下手,只能从吴中身边的人下手。吴中是右都御史,俞士吉是右佥都御史,妥妥地是吴中的小弟。

    官场上斗争,手段百出,花样繁多。打击对手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谗言诋毁、借刀杀人、挑拨离间、网罗罪证等等。

    陈瑛用的这招叫做“去忠”,借打击俞士吉,让吴中的拥趸们跟他离心离德,道理很简单,跟着吴中混,出了事吴中不帮忙,那些忠于吴中的人肯定心理犯嘀咕,这样的老大值不值得跟?1旦下属离心离德,那么吴中就会被孤立,想做出成绩来,就难于登天。

    就算有朱棣护着吴中,也难掩悠悠之口。

    p<,

    现在有人给了钱,顺便还能打击吴中,陈瑛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至于陈瑛为什么笃定朱棣会治罪俞士吉和袁复?这就是陈瑛的牛叉之处了!

    陈瑛本来就是朱棣放出来的1条狗,专门咬那些靖难期间,跟朱棣作过对的人,陈瑛会找各种把柄,罗织罪名,安插在这些人头上,让朱棣好有借口处置那些人。

    俞士吉和袁复都是文官,在朱棣靖难期间,两人正好在山东任职,俞士吉是兖州府学训导,袁复是山东按察司佥事,要知道,靖难之役打得最惨烈的就是山东,朱棣在山东吃了很多次瘪,所有山东出来的官员,都在朱棣的小黑本上。

    分析完所有收集的信息,李云睿长舒了1口气,心里竖了两根中指,送给了皇宫方向。

    后世人都说朱棣功盖3皇、德过5帝、雄才大略、用兵机变、机智如神的千古1帝,但在李云睿看来,朱棣就是1个心眼比针鼻还小的老阴比。

    这就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李云睿穿越而来之时,就站在了朱棣的对立面,只要朱棣1日不死,李云睿就会1日不安,李云睿就会用最阴暗的思想,去诠释朱棣所有的行为。李云睿不会关心朱棣做了什么伟大的举措,造福了多少百姓;他只关心,朱棣会用什么阴招对付曹国公府,对付他李云睿。

    皇权从不可信!

    放下手中的资料,李云睿开始纠结起来。

    夏原吉让李云睿搭救俞士吉和袁复,1来是怕两人的事情牵扯到夏原吉自己,2来是因为俞士吉和袁复两人确有干才。

    洪武十3年,袁复被授为中书舍人,后改吏科给事中,然后转山东佥事。但是山东水旱频繁,山贼横行,田地荒芜,民不聊生,袁复到任后,“除强翼孺,扶绥惠保、不1其事”,经过多年努力,将山东打理的井井有条,当地百姓对袁复很是爱戴。

    永乐元年,出任大理寺丞,吴浙大水,袁复亲往吴淞口探查,制定策略,带人“浚吴淞诸浦港,泄壅淤,以入于海;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大海,常熟白泖港径入大江,吴淞江南北两岸安定等浦港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泖2港,使直注海;松江大黄浦旁有范家滨,至南仓浦口接大黄浦口,以达泖湖之水,浚之便”。经过袁复两年多的努力,吴浙水泄,农田大利。

    因此,去年湖州、苏州等地水灾,朱棣才让袁复出马。

    至于俞士吉,不仅仅文思超群、举止清雅,更是1位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为国为民的好官,尤其在断刑狱方面,更是1把好手。

    可以这么说,袁复和俞士吉都是实干型人才,比朝廷中大多数官吏,强上十倍都不止。

    人才难得,李云睿有些心动……

    但两人跟朱棣有嫌隙,尤其是袁复,当年铁铉在济南跟朱棣硬刚时,袁复就是铁铉的手下,可以说是反抗朱棣的先锋任务,铁铉被朱棣用铁锅炖成了大鹅,袁复的下场估计不会很好;至于俞士吉,虽说朱棣造反时,他在山东,但只是个府学训导,相当于初中的副校长,没啥实权,搞不好这次只是受了池鱼之灾……

    李云睿猜得很对,俞士吉确实是被袁复给株连了。在历史上,俞士吉和袁复下狱之后,袁复莫名其妙地死在了昭狱中,而俞士吉则被放了出来贬为事官,跑到了苏州、松江治理水患,后来复职,又转为襄阳府知府、山东左参政,直到刑部侍郎致仕。

    纠结,李云睿很纠结:救人,可能让朱棣心里不舒服;不救人吧,难得夏原吉这老东西开1次口,如果这次自己帮了夏原吉,以后需要夏原吉帮忙时,老东西就不能推脱。

    思来想去,李云睿还是决定冒险1试。

    当然,李云睿不会明晃晃的挑战朱棣的底线,他准备用1种比较迂回的策略。

    李云睿写了1封奏折给朱高炽,说自己找到了1种可以解决江南水患的长期方法,想请朱高炽推荐3、5个治水的高手,共同研究并实践1下。奏折里面,李云睿明确提出,治水的高手1定要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不能是嘴炮,就差明晃晃地点袁复和俞士吉两人的名……

    其实,李云睿对治水也不是很懂,但他知道1点,水泥能在治水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古代治水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类:1是在湖泊、河道等关键节点疏浚泥沙及杂物,提高水流速度;2是沿着河岸建堤防护岸,不让水流溢出;3是修建分叉水道,塞支强干,理顺水流。

    到了后世,建拦河大坝,用人工调节流量,以削减洪峰成了1个主要手段,而拦河筑坝,则需要水泥……

    搞基建,能拉动不少内需,朱棣大笔1挥,凭空创造了5十亿,李云睿正愁没地方花呢!

    至于这事能不能帮到袁复和俞士吉两人,只能看天意了,李云睿1点把握都没有,毕竟李云睿不可能硬刚朱棣!

    折子进了东宫,朱高炽看了之后,也不敢擅专,毕竟他还在观政阶段,如果越俎代庖,朱棣会怀疑朱高炽是不是有篡位之心。在这点上,朱高炽很有分寸。

    拿着李云睿的奏折,朱高炽去了朱棣处理政事的武英殿,跟朱棣做了汇报。

    朱棣听完之后,低头沉思起来。

    p>  江南地区是大明粮仓的重要基地,但江南地区的水患也是让历朝历代朝廷感到头疼。整个太湖流域的地势总体呈浅碟形,这里不但是百川汇聚,农田也多在低洼之处,有人曾断言“浙西之天,低于天下;苏松之天,又低于浙西”,“而列泽中汇,太湖为最”。

    这种地形,河湖之水不易排泄,1旦下大雨,就极易形成水灾。

    而江南地区又有1个特殊气候——梅雨,每当梅雨季节到来,少则十几天,多则1个月,整日大雨连绵,就会导致江河溢满,继而引发洪灾,淹没农田,导致粮食绝收。另外,沿海地区还经常遭受台风袭扰,1场大雨下来,也能让江河溢满,百姓颗粒无收。

    如果李云睿真能解决江南水患,朱棣当然求之不得,但朱棣觉得事有蹊跷,但又没想出哪里不对?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大明小公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锦衣卫佥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690章 人才难得,大明小公爷,十月阅读并收藏大明小公爷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