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离开后,石城的剑士按白起的布置,组织了百来支弓箭队,每队十人,于夜半时分趁着月色下山,潜到壁外赵军老弱军营中,于暗中呐喊放箭。得到机会还放火烧营。这里虽说集中的都是老弱,但也毕竟是军营,基本的军事制度是有的。一有情况,立即敲梆子示警,壁垒上也鼓声大作,士卒上壁准备作战。经夜不息。



    经过一夜的折腾,南边的人都疲惫不堪,露宿于壁垒之外的所谓老弱更是迭遭打击,今天再想让他们像昨天一样填堑是不可能了!赵括只能让他们立即挖土。相对精壮的昨天都已经被送去填了堑,九死一生,剩下的人身体更加虚弱。——筐也比昨天破旧,土也不如昨天容易挖。一直到中午,二千五百筐土也没有备齐。赵括派出列阵的赵军第一批四阵正兵六千人,以及没有列阵,埋伏在壁垒内的奇兵四千人,在秋天的山野里站了一上午,也没有下达作战命令;不得已,只得原地坐下休息。



    命令下达不久,赵括就看见南边十几里外的莒山东麓,隐隐涌现大批人群。赵括大惊,立即派人前往哨探,不多时哨探回报,从山口中涌出的正是秦军援军!他们好像也发现了十几里外的赵军营垒,正在准备攻守之具。



    赵括心中一阵绝望:秦军又来援军了。眼前的这股秦军已经够让他为难了,又来了一批,这要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他从壁垒中调了一队奇兵前往查看,要他们侦察清楚秦军到底有多少人。



    在一千奇兵向着莒山东麓前进时,瞭望哨通报,莒山西麓也出现了大批人众。赵括的视线受到莒山的遮挡,看不大清楚。他也爬上瞭望哨,向远处观望,果见在山麓边有人影在晃动,而且人影越来越多。赵括心里更发毛了,秦军摆出的阵势,有效牵制了赵军进攻秦壁的兵力:东边的部队指向赵军的出击阵地,西边的部队则指向进攻部队的侧背,可以说,不消除这两支秦军的威胁,赵军已经不可能对秦壁发动进攻!



    可是,粮食,粮食,粮食!赵军的存粮不允许他按部就班、有计划地作战。他必须在月底前打败秦军,否则,失败的就是他!他给作战部队下发了十天的粮食,这就是底线,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天,战事毫无进展,秦军还加强了力量。最为可怕的是,秦军竟然采取了防御的姿态:两支秦军明显是以攻为守,目的是挫败赵军对秦壁的进攻!



    赵括简单计算了一下:击败两处秦军,就算一切顺利,也需要五天时间;剩下三天要突破秦壁完全不可能。如果同时与多处秦军作战……赵括也希望能够做到,但问题是眼前这片战场容不下多线作战的兵力,他只能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完成,而且完成每一个目标都没有压倒的兵力优势!



    那一千奇兵走近了秦军大营。在距离约一里时,一群人从营中拥出,远远似乎可以听到鼓声。那群奇兵返身就退,被秦军追击了三五十步,没有遭受损失。



    这是从高都调来的军队!赵括眼前一亮,如果白起把高都的部队全都调往长平,自己是不是有机会袭击高都呢?如果索性放弃上党,全力攻打高都……



    想到这里,赵括将已经列好阵的千人将以上官员都叫过来,和他们商议向山口秦军进攻的可能性。



    现在,四面山麓下秦军的形迹已经越来越清晰。几名门客伸出拇指测量了一下,道:“本处至二地路途相近,约二三十里……”又瞄了瞄谷口秦军方向,道:“与秦壁亦二三十里。”



    那名万人将说出自己的观战:“彼三敌距我似,互为犄角。我攻其,余二必至。”



    赵括道:“卿其言其详!”



    那名万人将一一列举道:“吾攻东路,西路截吾侧,秦壁截吾后;吾攻西路,东路、秦壁皆截吾后;吾攻秦壁,西路击吾侧,东路截吾后。是以难为也。”



    赵括道:“吾以大军临之,奈何?”



    那名万人将道:“阵距百步,军距十里,率也。今二三十里,三军足矣。多则无能为也!”



    赵括道:“吾将趁彼方至而袭之,奈何?”



    那名万人将道:“敌至而坚壁,是无虚可乘也。愿将军裁之!”



    赵括道:“愿卿勒兵往战,孤将续发援军,以为后应,邂逅不如意,即退而就之,勿得伤也。”



    万人将道:“喏!”当即给各千人将、五千人将发出变阵的指示。



    军队要调转攻击的方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狭窄的地方。那名万人将还算是有经验的,采用各队依次而进的方法,在前进了五里之后,将正面从向西调整到南,沿丹水两岸向下游而去。



    当这名万人将出发后,赵括立即派军使进城传令,第二支赵军出城列阵,目标是南面的秦军。



    壁垒内的山地比赵括所在小山包要高一些,秦军出丹水谷口的动静立即就被城上的士兵观察到,并报告了自己的万人将。那几名万人将也分别派人将此事报告给赵括,只是赵括在得到报告前,自己也看到了。



    赵军第一批部队出发时,赵括也进入了壁垒中,从壁内观察秦军的动静。他把邻近的几名万人将都叫过来,和他们商议调整作战方案的事。那些万人将们都感到没有把握,但也没有拒绝。略微经过一番争议,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赵括早已为今天的作战准备了三万赵军,第一批四阵,目标是秦壁。现在转向南面,赵括让在山包两侧也排出一阵,掩护赵军侧翼,万一有秦军杀过来,可以抵挡一阵子,为壁垒内备战、出击的部队撤退,争取时间。第二批赵括排出了五阵的阵势,在第一批赵军后十里跟进,以为后援。如果前军作战不利,则掩护他们退回本阵。



    安排已定,赵括重新回到小山包上,指挥作战。这里毕竟视野开阔,向各处联络距离都短。



    赵军前军前进了十五里,赵军后军也已经组织完毕,开始前进。赵括看到秦军内部旌旗招展,似有鼓声而来。少时,秦军皆出营地,列阵于两山之间。



    时值仲秋,昼时日短,夜时日长。当秦赵两军渐渐接近时,天色渐暗,那边的情形有些看不大清。赵括心中有些不祥的感觉,但又说不出到底是什么。他看见赵军似乎射出了箭,而秦军似乎缺乏盾牌,一步步往后退,似在避箭;赵军一步步前进,不断用弓箭袭击秦军。



    赵括感到更加不妙了。秦军为什么没有盾牌呢?一个弩,一个盾,那都是秦军最为看重的装备!



    赵括还在疑惑之际,赵军已经前进了三十多步,秦军已经转入山谷中看不见身影了。然后就看见赵军突然退了出来,而赵军的两侧出现大批秦军。赵括恍然明白秦军的战术:正面退后,而在两翼埋伏下伏兵;当赵军进入后,从三面夹击赵军。看来万人将还是有经验,没有上当,及时将第一阵退了出来。



    这支秦军完全不遵守基本的战术原则,拥出来的两翼竟然就绕到赵军的侧方,不与赵军正面接触。赵军被迫向两侧伸延,以免被两翼包抄。而这时后退的秦军又杀出,将正在变阵的赵军突破。好在赵军的第四阵及时赶到,一阵箭雨阻拦了秦军的冲击,秦军依然后退避箭。



    但秦军的两翼依然向两侧拉扯,似乎在回避与赵军的战斗,又似乎在引诱赵军进入某个陷阱。



    第一军的万人将及时中止了行动,鸣金收兵。大军在弓箭的掩护下,且战且退,秦军也不再追击,两军脱离接触。赵括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看见各军有秩序地回营,赵括迫不及待地找来两名万人将,询问情况。



    第一军的万人将道:“彼非秦人,实楚人也!所布者乃陷阵,若不能识,深入机窍,则不能出也。以是臣不敢入。待退时,两侧秦军大出,吾军颇有伤者。”



    赵括道:“幸赖卿有卓识,否则危矣!”



    另一名万人将在十里之外接应,对战场的情况并不了解,只感觉秦军行伍不整,旗帜不严,似与秦军有很大区别。今闻万人将言系楚人,乃释然。



    赵括一面询问各种作战细节,一面对楚人进入战场感到十分不解。秦楚交好到这种程度,楚人竟然出兵帮助秦人作战了?他当然听说过秦太子娶了一名楚王女,而秦王女也嫁给了楚太子,两家算是亲上加亲。秦把楚的郢都给占了,祖坟给毁了,这也能忍?还出兵帮秦人打仗?赵括百思不得其解。



    应该将此事报告赵王,争取外交解决。赵括在心里决定了。但眼前的难题是,长平通往邯郸的道路几乎被秦人截断,这情报要怎么才能送回邯郸呢?

章节目录

长平长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楚秦一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71章 楚人参战,长平长平,十月阅读并收藏长平长平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