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黑娃-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起点中文网
第136章 黑娃-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起点中文网-签到诸天从四合院开始-十月阅读
签到诸天从四合院开始
作者:维斯特帕列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鹿村的学堂中,孩子们正在跟随徐秀才读书,经过几年的发展,白鹿村学堂已经成了整个白鹿原乃至滋水县最好的蒙学。
不光是白鹿村自家的孩子,还有许多邻村的都把孩子送了过来,就像当年白鹿村把孩子送到隔壁神禾村一样。
原本清廷取消科举之后,倒是有些家长觉得既然不能考功名,那读书就没用了,想把孩子接回去,让他们帮家里干活。
不过很快,他们就改变了这一想法,因为保富机器织布厂招工的时候,读书识字的明显比不读书的更容易进去,拿到的工钱也更多。
而且现在虽然不能科举,但只要学得好,李明浩也会推荐他们去关中书院和后来的陕西大学堂参加考试,只要通过即可入学读书。
从关中书院毕业的学生,要么进了衙门,要么留校教书,要么出国留洋,要么去厂子里拿高额薪酬,这些都让他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
所以那些原本不打算让孩子进学堂读书的家长又把孩子送了回去,那怕孩子将来考不上西安城的大学堂,让他去织布厂工作也比在家里种地强多了,大不了家里多辛苦两年,只要孩子有奔头,当父母的都不怕吃苦。
李明浩也对学堂做了一番调整,徐秀才依旧担任山长,并负责教授《三字经》等启蒙科目,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读书识字。
然后又从关中书院请了两位学新学的老师回来,负责教孩子们算数、物理等基础知识,同时还有体育等科目锻炼他们的身体。
如此以来,继续把学堂放在祠堂里就有些不够用了,所以李明浩又在村外盖起了更大规模的新学堂。
对此,村里人都十分支持,兴建学校的时候捐钱捐物,出力气干活儿,好多人都清楚,自己这一辈也就这样了,很难有大的变化,但都希望孩子能比自己过得好一些。
不求他们能像李明浩一般考上举人,去省城教书、当官,只要能多挣点钱,不用像自己这么辛苦,再早点娶个媳妇儿继承香火,那就足够了。
一批批的学生毕业,得益于新的教学规范,这些学生里每年都要去关中书院、宏道书院等大学堂读书的。
而那些没能考上的,也都在李明浩的产业里获得了不错的就业机会,比起在土里刨食赚得多多了,说出去也好听,娶媳妇儿也比其他人家容易。
学生们也知道读书的好处,所以徐秀才讲课的时候,他们听的都很认真,唯独有一个例外,就跟板凳上长了钉子一样怎么也坐不住,在凳子上扭来扭去,一回对这个挤眉弄眼,一会儿对那个做鬼脸。
“鹿兆谦,不想听了出去!”徐秀才黑着脸说道,他其实早就放弃鹿兆谦,也就是黑娃了,只要他不影响别人读书,那怕在课堂上睡觉也没事,可他这样,旁边白孝文、鹿兆鹏他们怎么听得进去?
“嘿嘿!”黑娃也没不好意思,反倒觉得这对他来说是解脱,于是挠挠头便兴冲冲地出去了。
放学回到家里,一进门就看见他爹鹿三在修理一根树枝,黑娃下意识捂住了自己的屁股。
每次在学校调皮捣蛋回来,鹿三总会砍一根树枝,狠狠地抽他,不把树枝抽断不算完,黑娃不知道挨了多少次打,每次挨打的时候都哭着喊着求饶,说今后一定好好听课,奈何只要去学堂里一坐,就把这些忘到脑后了。
“当年你嘉轩叔给我说让你去读书,我说你不是这块料,花钱买书买纸就是白撂钱;你嘉轩叔说那怕学不到啥,坐到学堂盘一盘你的野性子也好;我就把你送去了,这些年在你身上没少花钱,结果你这性子一点儿都没变!”
鹿三一边抽打一边骂着,这些年他跟着李明浩在厂里帮忙,比给人当长工挣得多多了,如今也算是白鹿村里的殷食人家,黑娃读书上学这点开销对他来说不是算什么,可长期养成的习惯让他依旧珍惜每一枚铜钱。
黑娃在学堂的表现实在是让他伤透了心,照这么下去咋的了么,就黑娃现在的样子,让他去厂里干活他都干不了!
“三哥,咋又在打娃么?下这么狠的手,也不怕把娃打坏了?”李明浩正好从他门口经过,听到动静赶紧进来拦着鹿三。
“嘉轩啊,我也不想打他,谁让他太不给我争气了!哎!”鹿三气恼地将树枝丢在地上,苦恼地揪住了自己的头发。
“这鱼能游水,鹰鸟能飞,人也是一样,黑娃虽然不喜欢读书,也不能就说是不争气,只能说暂时没找到合适的路子;鹿家太爷当年干庄稼活也不比人好,当时谁能想到他老人家能成天下第一勺来着?”
“既然黑娃不想念书,那就莫让他念了!明天去学堂跟徐先生还有孝文、兆鹏他们告个别,去厂里找我,我安排人带带他,看看他适合干啥。”李明浩说道。
黑娃学文不成,学武似乎不错,就先去厂里各个地方晃悠晃悠,最后把他安排在护厂队算了,先跟人学本事,等将来时机合适了,就把他推荐给井勿幕,瞅瞅新军中能不能安排下。
“你个瓷锤,赶紧给你稼轩叔磕头道谢!”鹿三心中百般感激,可一看到黑娃傻愣愣的样子,又气不打一处来,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
黑娃进厂之后,果然如同李明浩预料的那般,不管是进货卖货,还是在厂房里忙活,他都不感兴趣,唯独到了护厂队,见了刀枪立刻就来劲了,天天缠着他们教自己武艺。
看得鹿三担忧不已,喃喃地念叨着,“我该不是生了个杀星吧?”
又过了几年,白孝文、白孝武、鹿兆鹏、鹿兆海都去西安城里念书去了,黑娃在村里又少了几个伙伴。
这时候黑娃也十七岁了,鹿三便琢磨着给他说个媳妇儿,“子长十五夺父志。黑娃,你今年交上十七岁了,也该成家了。”
黑娃却没这个想法,“我今年出门熬活呀。我早都盼着哩!我给我妈已经说好了。”
不光是白鹿村自家的孩子,还有许多邻村的都把孩子送了过来,就像当年白鹿村把孩子送到隔壁神禾村一样。
原本清廷取消科举之后,倒是有些家长觉得既然不能考功名,那读书就没用了,想把孩子接回去,让他们帮家里干活。
不过很快,他们就改变了这一想法,因为保富机器织布厂招工的时候,读书识字的明显比不读书的更容易进去,拿到的工钱也更多。
而且现在虽然不能科举,但只要学得好,李明浩也会推荐他们去关中书院和后来的陕西大学堂参加考试,只要通过即可入学读书。
从关中书院毕业的学生,要么进了衙门,要么留校教书,要么出国留洋,要么去厂子里拿高额薪酬,这些都让他们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
所以那些原本不打算让孩子进学堂读书的家长又把孩子送了回去,那怕孩子将来考不上西安城的大学堂,让他去织布厂工作也比在家里种地强多了,大不了家里多辛苦两年,只要孩子有奔头,当父母的都不怕吃苦。
李明浩也对学堂做了一番调整,徐秀才依旧担任山长,并负责教授《三字经》等启蒙科目,让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读书识字。
然后又从关中书院请了两位学新学的老师回来,负责教孩子们算数、物理等基础知识,同时还有体育等科目锻炼他们的身体。
如此以来,继续把学堂放在祠堂里就有些不够用了,所以李明浩又在村外盖起了更大规模的新学堂。
对此,村里人都十分支持,兴建学校的时候捐钱捐物,出力气干活儿,好多人都清楚,自己这一辈也就这样了,很难有大的变化,但都希望孩子能比自己过得好一些。
不求他们能像李明浩一般考上举人,去省城教书、当官,只要能多挣点钱,不用像自己这么辛苦,再早点娶个媳妇儿继承香火,那就足够了。
一批批的学生毕业,得益于新的教学规范,这些学生里每年都要去关中书院、宏道书院等大学堂读书的。
而那些没能考上的,也都在李明浩的产业里获得了不错的就业机会,比起在土里刨食赚得多多了,说出去也好听,娶媳妇儿也比其他人家容易。
学生们也知道读书的好处,所以徐秀才讲课的时候,他们听的都很认真,唯独有一个例外,就跟板凳上长了钉子一样怎么也坐不住,在凳子上扭来扭去,一回对这个挤眉弄眼,一会儿对那个做鬼脸。
“鹿兆谦,不想听了出去!”徐秀才黑着脸说道,他其实早就放弃鹿兆谦,也就是黑娃了,只要他不影响别人读书,那怕在课堂上睡觉也没事,可他这样,旁边白孝文、鹿兆鹏他们怎么听得进去?
“嘿嘿!”黑娃也没不好意思,反倒觉得这对他来说是解脱,于是挠挠头便兴冲冲地出去了。
放学回到家里,一进门就看见他爹鹿三在修理一根树枝,黑娃下意识捂住了自己的屁股。
每次在学校调皮捣蛋回来,鹿三总会砍一根树枝,狠狠地抽他,不把树枝抽断不算完,黑娃不知道挨了多少次打,每次挨打的时候都哭着喊着求饶,说今后一定好好听课,奈何只要去学堂里一坐,就把这些忘到脑后了。
“当年你嘉轩叔给我说让你去读书,我说你不是这块料,花钱买书买纸就是白撂钱;你嘉轩叔说那怕学不到啥,坐到学堂盘一盘你的野性子也好;我就把你送去了,这些年在你身上没少花钱,结果你这性子一点儿都没变!”
鹿三一边抽打一边骂着,这些年他跟着李明浩在厂里帮忙,比给人当长工挣得多多了,如今也算是白鹿村里的殷食人家,黑娃读书上学这点开销对他来说不是算什么,可长期养成的习惯让他依旧珍惜每一枚铜钱。
黑娃在学堂的表现实在是让他伤透了心,照这么下去咋的了么,就黑娃现在的样子,让他去厂里干活他都干不了!
“三哥,咋又在打娃么?下这么狠的手,也不怕把娃打坏了?”李明浩正好从他门口经过,听到动静赶紧进来拦着鹿三。
“嘉轩啊,我也不想打他,谁让他太不给我争气了!哎!”鹿三气恼地将树枝丢在地上,苦恼地揪住了自己的头发。
“这鱼能游水,鹰鸟能飞,人也是一样,黑娃虽然不喜欢读书,也不能就说是不争气,只能说暂时没找到合适的路子;鹿家太爷当年干庄稼活也不比人好,当时谁能想到他老人家能成天下第一勺来着?”
“既然黑娃不想念书,那就莫让他念了!明天去学堂跟徐先生还有孝文、兆鹏他们告个别,去厂里找我,我安排人带带他,看看他适合干啥。”李明浩说道。
黑娃学文不成,学武似乎不错,就先去厂里各个地方晃悠晃悠,最后把他安排在护厂队算了,先跟人学本事,等将来时机合适了,就把他推荐给井勿幕,瞅瞅新军中能不能安排下。
“你个瓷锤,赶紧给你稼轩叔磕头道谢!”鹿三心中百般感激,可一看到黑娃傻愣愣的样子,又气不打一处来,一巴掌拍在他脑袋上。
黑娃进厂之后,果然如同李明浩预料的那般,不管是进货卖货,还是在厂房里忙活,他都不感兴趣,唯独到了护厂队,见了刀枪立刻就来劲了,天天缠着他们教自己武艺。
看得鹿三担忧不已,喃喃地念叨着,“我该不是生了个杀星吧?”
又过了几年,白孝文、白孝武、鹿兆鹏、鹿兆海都去西安城里念书去了,黑娃在村里又少了几个伙伴。
这时候黑娃也十七岁了,鹿三便琢磨着给他说个媳妇儿,“子长十五夺父志。黑娃,你今年交上十七岁了,也该成家了。”
黑娃却没这个想法,“我今年出门熬活呀。我早都盼着哩!我给我妈已经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