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如此说来,道长今年已经四十有余了?”
“也才四十二,仅此而已。”那小道士依然大言不惭的夸着海口。
“这白虎年岁果真已过百年?”回眼扫了一眼那静静卧于山道之中的猛虎,明溯觉得心中还是有些疑惑的。
按照常理说,老虎的寿命通常不过二三十年,就算是有个别长寿些的,也不会过了百年还会这么活蹦乱跳。毕竟人力有时而尽,动物的活力也不可能一如即让的旺盛下去。
“本真人年幼时,小白已经是家祖的坐骑了,那时家祖已经年过半百。”虽然言语有些荒谬,可那小道士依然是有问必答。
“会不会是贵家祖刚刚收服此虎,当时你又年幼……”
“不可能,本道人记得当时小白都已经有重孙了。”
老虎一般五六岁成年,之后开始择偶繁殖下一代,若是这个小道士所言非虚的话,那这名为小白的猛虎的确应该有百余岁了。
“它……”明溯仔细想了想,似乎为了确认心中所想,便有问了一声:“那它的后辈可还健在?”
“大多都不在了,目前最老的那只应该是小白的重重孙……不过近些年步履蹒跚,估计也到了天命之年了。”
“可是,它却是如此的矫健……”
“小白跟随家祖年月甚久,通习吐纳之法,虽然速度已经不比当年,却还是要比寻常的老虎迅猛得多。”
“如此说来,这是一只通灵的老虎?”
“错!”尽管明溯已经不吝赞美之词了,可那小道士似乎还不满意的批驳道:“小白是护道神虎,些许凡间溢美之辞又如何配得上它?!”
似乎是为了应和那小道士的说法一般,那小白本来在旁边趴得好好的,此时却是突然一跃而起,仰天咆哮一声,顿时山鸣谷应,远近无数的飞鸟惊吓而起,至于那山谷侧面的密林之中,树叶婆娑,显然其中停留的野兽畏惧其威严,一只只争先恐后的远遁而去时却是慌不择路的一头撞上了旁边的树干。
那小白表现的是百兽之王的威严,不过落到明溯眼中却是如同孩童一般淘气。微笑着探出一只手,迅速的在那小白背上一按,明溯便收回了手,依然站在原地面含微笑,丝毫不搭理那突然脚下一软,被按到在地的小白爬了起来,又惊又惧的低声刨地咆哮着。
之前,明溯是因为需要将自己的身体稳在这小白身上,只能空出一只手出来,而且因为脚不着实地,难以使上足够的气力。此时自己已经歇息完毕,暗自缓缓的运足了力道,又是打了个突然袭击,那小白自然无法抵御自己的神力。
当然了,明溯这也是给那小白一个警告,免得以为先前稍许在气势上盖住了自己,便可以在自己面前肆意妄为。畜生到底是畜生,明溯警告它的意思,它是充分领略到了,可是任它再通灵,或者说是“神”吧,区区一个畜生的智商又怎么可能与人相比。
不过,小白不清楚若是真正对上去,明溯尽管有如此大的气力,却还是无法彻底压制住它,然而旁边一直风淡云轻的与明溯闲拉着家常的小道士心中却是十分清楚。
不过此时双方已经没有了争执,他也没有必要因为心中的一时争强好胜去惹出甚么不必要的麻烦。事实上,若不是自己恰好深入此山中采药,也不可能与明溯等人照得上面。
换个地方,就算是小白不能对付面前这么多的人,可只要自己振臂一呼,恐怕立马面前诸人就要被漫山遍野,铺天盖地的狂热信徒们给淹没了。
就在小道士心中盘衡定了双方实力对比,满是胜券在握模样的得意一笑时,旁边明溯却是骤然口气淡淡的连续抛出了两个重磅炸弹:“如此说来,你便是那张鲁了……贵家祖便是鬼道的创世人,世人称之为天师张道陵的正一道人张陵?”
世上最令人心生惊恐的莫过于正在装着神秘,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家底已经被人连窝都端起来了。一听明溯这话,那小道士面上一片慌乱,再也不复先前的沉静。
做人莫装逼,装逼遭雷劈。明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彻底将那疑为张鲁的小道士优越的心理优势顿时打击到了谷底。一看其神态,明溯顿时嘴角扯开了一道弯弯的弧度:看来自己这次果真是押对宝了。
此人正是张鲁。鬼道祖师爷张陵之孙,同样也是后世五斗米道系师,割据于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短暂的政教合一的反动政权。
张鲁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同时张鲁创立了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凭借着这种以教治民的手段,张鲁一举跃为东汉末年一支颇有实力的割据势力,从而统治巴、汉长达三十年。
不管张鲁现在有没有成就气候,对于这个人,明溯都不敢去轻视他。
正如后世一般,官二代、富二代哪怕不想庇护于长辈的羽翼之下,最终也因为先天上的优势往往要比一般人少奋斗多少年。这种与生俱来的富贵不是寻常百姓家子弟所能比拟的,更何况其祖父张陵所创立的鬼道此时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说起张陵,不得不佩服他那个卓有远见的父亲。尽管张陵的父亲姓名已无实考,可这个人却是凭借着超级敏锐的政治敏感性为张陵日后的举动赢得朝廷的支持。
张陵字辅汉,就像后世的爱国、卫国一般,这个字一定下来,顿时张陵的名声便宣扬了出去。当然了,这里更多推波助澜的还是当地的官吏。
张家世居沛国丰县,这里是高祖的祖籍,也是龙兴之地。不过因为家族势力盘根错节,高祖在老家遗留下来的七大姑八大姨有时候仗着身份的尊贵,便对那长安、洛阳之中高居龙椅的侄儿辈人物颐指气使,吆声喝气了起来。
天子是天下人之共主,地方封王的诸侯因为继承的关系,很多辈分又高过了天子,如此一来,两汉时期老刘家内部矛盾便不断激化了起来。
作为天下共主,天子自然不可能随意的向这些远方亲戚让步,在手下大臣的鼓动之下,便有心去慢慢的削弱这些封王的权力,比如说税赋中央统管,比如说驻军朝廷委派,如此一来,那些老刘家开枝散花的旁系便觉得自己的脑袋也端放得不安稳了,于是反王四起,最出名的当属那七国之乱。
应该说,当初高祖的想法还是好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他的那些亲戚却是故土难离,只能将就点封在原地为王。
大家伙都知道,为了避免绝对的**和拉帮结派,凡是地方主官都应该异地委任。现如今,老刘家的旁系都在老家任职,而且这个职务的地位声望还要远远超过当地的行政长官,最终必然的结果就是祸起萧墙,几乎每一次叛乱都是从沛国一片开始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祖老家有人高调出来支持朝廷,而且以取字“辅汉”励志,这样的典型当地官吏又如何能不去支持呢。
事实上,张陵也的确比较争气。他少年时就精通《道德经》,曾经在太学学习。汉明帝时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令。后来隐居洛阳北邙山,学习长生之道,朝廷又征他为博士,但是称病不去。汉和帝时又征为太傅,连下三道诏都没有出山。汉顺帝时,张陵的道学可谓是再上新台阶,当时,他在鹤鸣山创建了五斗米道,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编纂了道书二十四篇。
从张道陵这一脉传承下来的天师道,以符箓见长,故世称符箓派,也叫正一派。正一就是太极虚道的别称,同时也含正宗、正统、规整的意思。
理论成就系统之后,张陵开始将之付诸于实践。除造作符书以外,张陵更是广收门徒,先后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道民定期赴治学道,祭祷。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巴蜀之民为了便于记忆,便将其称之为五斗米道。
恰好当时巴蜀地区瘟疫流行,张陵的符箓虽然不具备治病救人的效果,当时却是因为其动作的神秘色彩,能够安定民心,授予百姓以希望,因而很多关于张陵与恶鬼大战的传说便流传了开来。鬼道一说便由此而生。
“也才四十二,仅此而已。”那小道士依然大言不惭的夸着海口。
“这白虎年岁果真已过百年?”回眼扫了一眼那静静卧于山道之中的猛虎,明溯觉得心中还是有些疑惑的。
按照常理说,老虎的寿命通常不过二三十年,就算是有个别长寿些的,也不会过了百年还会这么活蹦乱跳。毕竟人力有时而尽,动物的活力也不可能一如即让的旺盛下去。
“本真人年幼时,小白已经是家祖的坐骑了,那时家祖已经年过半百。”虽然言语有些荒谬,可那小道士依然是有问必答。
“会不会是贵家祖刚刚收服此虎,当时你又年幼……”
“不可能,本道人记得当时小白都已经有重孙了。”
老虎一般五六岁成年,之后开始择偶繁殖下一代,若是这个小道士所言非虚的话,那这名为小白的猛虎的确应该有百余岁了。
“它……”明溯仔细想了想,似乎为了确认心中所想,便有问了一声:“那它的后辈可还健在?”
“大多都不在了,目前最老的那只应该是小白的重重孙……不过近些年步履蹒跚,估计也到了天命之年了。”
“可是,它却是如此的矫健……”
“小白跟随家祖年月甚久,通习吐纳之法,虽然速度已经不比当年,却还是要比寻常的老虎迅猛得多。”
“如此说来,这是一只通灵的老虎?”
“错!”尽管明溯已经不吝赞美之词了,可那小道士似乎还不满意的批驳道:“小白是护道神虎,些许凡间溢美之辞又如何配得上它?!”
似乎是为了应和那小道士的说法一般,那小白本来在旁边趴得好好的,此时却是突然一跃而起,仰天咆哮一声,顿时山鸣谷应,远近无数的飞鸟惊吓而起,至于那山谷侧面的密林之中,树叶婆娑,显然其中停留的野兽畏惧其威严,一只只争先恐后的远遁而去时却是慌不择路的一头撞上了旁边的树干。
那小白表现的是百兽之王的威严,不过落到明溯眼中却是如同孩童一般淘气。微笑着探出一只手,迅速的在那小白背上一按,明溯便收回了手,依然站在原地面含微笑,丝毫不搭理那突然脚下一软,被按到在地的小白爬了起来,又惊又惧的低声刨地咆哮着。
之前,明溯是因为需要将自己的身体稳在这小白身上,只能空出一只手出来,而且因为脚不着实地,难以使上足够的气力。此时自己已经歇息完毕,暗自缓缓的运足了力道,又是打了个突然袭击,那小白自然无法抵御自己的神力。
当然了,明溯这也是给那小白一个警告,免得以为先前稍许在气势上盖住了自己,便可以在自己面前肆意妄为。畜生到底是畜生,明溯警告它的意思,它是充分领略到了,可是任它再通灵,或者说是“神”吧,区区一个畜生的智商又怎么可能与人相比。
不过,小白不清楚若是真正对上去,明溯尽管有如此大的气力,却还是无法彻底压制住它,然而旁边一直风淡云轻的与明溯闲拉着家常的小道士心中却是十分清楚。
不过此时双方已经没有了争执,他也没有必要因为心中的一时争强好胜去惹出甚么不必要的麻烦。事实上,若不是自己恰好深入此山中采药,也不可能与明溯等人照得上面。
换个地方,就算是小白不能对付面前这么多的人,可只要自己振臂一呼,恐怕立马面前诸人就要被漫山遍野,铺天盖地的狂热信徒们给淹没了。
就在小道士心中盘衡定了双方实力对比,满是胜券在握模样的得意一笑时,旁边明溯却是骤然口气淡淡的连续抛出了两个重磅炸弹:“如此说来,你便是那张鲁了……贵家祖便是鬼道的创世人,世人称之为天师张道陵的正一道人张陵?”
世上最令人心生惊恐的莫过于正在装着神秘,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家底已经被人连窝都端起来了。一听明溯这话,那小道士面上一片慌乱,再也不复先前的沉静。
做人莫装逼,装逼遭雷劈。明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彻底将那疑为张鲁的小道士优越的心理优势顿时打击到了谷底。一看其神态,明溯顿时嘴角扯开了一道弯弯的弧度:看来自己这次果真是押对宝了。
此人正是张鲁。鬼道祖师爷张陵之孙,同样也是后世五斗米道系师,割据于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短暂的政教合一的反动政权。
张鲁继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诚信不欺诈,令病人自首其过;对犯法者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惩处;若为小过,则当修道路百步以赎罪。又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又禁酗酒。同时张鲁创立了义舍,置义米肉于内,免费供行路人量腹取食,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凭借着这种以教治民的手段,张鲁一举跃为东汉末年一支颇有实力的割据势力,从而统治巴、汉长达三十年。
不管张鲁现在有没有成就气候,对于这个人,明溯都不敢去轻视他。
正如后世一般,官二代、富二代哪怕不想庇护于长辈的羽翼之下,最终也因为先天上的优势往往要比一般人少奋斗多少年。这种与生俱来的富贵不是寻常百姓家子弟所能比拟的,更何况其祖父张陵所创立的鬼道此时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说起张陵,不得不佩服他那个卓有远见的父亲。尽管张陵的父亲姓名已无实考,可这个人却是凭借着超级敏锐的政治敏感性为张陵日后的举动赢得朝廷的支持。
张陵字辅汉,就像后世的爱国、卫国一般,这个字一定下来,顿时张陵的名声便宣扬了出去。当然了,这里更多推波助澜的还是当地的官吏。
张家世居沛国丰县,这里是高祖的祖籍,也是龙兴之地。不过因为家族势力盘根错节,高祖在老家遗留下来的七大姑八大姨有时候仗着身份的尊贵,便对那长安、洛阳之中高居龙椅的侄儿辈人物颐指气使,吆声喝气了起来。
天子是天下人之共主,地方封王的诸侯因为继承的关系,很多辈分又高过了天子,如此一来,两汉时期老刘家内部矛盾便不断激化了起来。
作为天下共主,天子自然不可能随意的向这些远方亲戚让步,在手下大臣的鼓动之下,便有心去慢慢的削弱这些封王的权力,比如说税赋中央统管,比如说驻军朝廷委派,如此一来,那些老刘家开枝散花的旁系便觉得自己的脑袋也端放得不安稳了,于是反王四起,最出名的当属那七国之乱。
应该说,当初高祖的想法还是好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他的那些亲戚却是故土难离,只能将就点封在原地为王。
大家伙都知道,为了避免绝对的**和拉帮结派,凡是地方主官都应该异地委任。现如今,老刘家的旁系都在老家任职,而且这个职务的地位声望还要远远超过当地的行政长官,最终必然的结果就是祸起萧墙,几乎每一次叛乱都是从沛国一片开始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祖老家有人高调出来支持朝廷,而且以取字“辅汉”励志,这样的典型当地官吏又如何能不去支持呢。
事实上,张陵也的确比较争气。他少年时就精通《道德经》,曾经在太学学习。汉明帝时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任巴郡江州令。后来隐居洛阳北邙山,学习长生之道,朝廷又征他为博士,但是称病不去。汉和帝时又征为太傅,连下三道诏都没有出山。汉顺帝时,张陵的道学可谓是再上新台阶,当时,他在鹤鸣山创建了五斗米道,自称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编纂了道书二十四篇。
从张道陵这一脉传承下来的天师道,以符箓见长,故世称符箓派,也叫正一派。正一就是太极虚道的别称,同时也含正宗、正统、规整的意思。
理论成就系统之后,张陵开始将之付诸于实践。除造作符书以外,张陵更是广收门徒,先后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道民定期赴治学道,祭祷。因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巴蜀之民为了便于记忆,便将其称之为五斗米道。
恰好当时巴蜀地区瘟疫流行,张陵的符箓虽然不具备治病救人的效果,当时却是因为其动作的神秘色彩,能够安定民心,授予百姓以希望,因而很多关于张陵与恶鬼大战的传说便流传了开来。鬼道一说便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