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波三折

    (雅安加油!金泽滔加油!惯例感谢昨天打赏的刘定凯、心有层云、愤怒小鸟子,感谢llppff1203、igor的月票支持!)

    办公室坐了一会,沈伟跃就邀请金泽滔到钱湖边上的茶室坐坐。

    正是六月季节,钱湖的荷花竞相怒放,别样红荷连天碧,虽然有些闷热,但湖风拂面,心安神宁,竟有股清凉从心底油然而生。

    沈伟跃自己带了一包茶叶,让服务员泡了两杯,说:“都说明前虎泉茶最佳,其实这六月茶味才最厚,来,尝尝,若是喜欢,带些回去。”

    金泽滔除了酒,也没什么特别的口腹之好,即便饮茶,也不太讲究,不过就算他这门外汉,也觉得六月虎泉茶无论从形、色、香、味各方面来看,也绝非凡品,特别在玻璃杯用沸水冲开后,形如雀舌,在绿水中翻滚煞是好看。

    金泽滔端起杯闻了闻,只觉未饮先醉,赞道:“果然不错。”

    沈伟跃大喜:“带盒回去,这茶叶虽不珍稀,可市场上也不多见。”

    金泽滔说:“那就多谢了,师兄最近怎么样?”

    沈伟跃正为如何开口踌躇,听得金泽滔主动询问,也不作态,一五一十将厅里正推行的聘任制事情说了,对自己的处境很是担心,希望师弟能施以援手。

    金泽滔也正有意和他结交,说:“我这次来是应邀参加部里召开的财政体制研讨会,明天将和苏厅长一起赴京参会,如果有机会,一定为师兄说项。”

    沈伟跃大喜过望,对于金泽滔和苏厅长的关系,厅里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的,若是金泽滔能从中穿针引线,自己在预算处的位置自是稳如泰山。

    说起来,沈伟跃也是性情中人,尽管在省机关厮混多年,不免沾有机关官僚的诸多恶劣习气,但从和他的几次交往中可以看出,他还葆有青年干部的朝气和原则底线,作为机关干部,趋利避害,附炎趋热,也无可厚非。

    沈伟跃词不达意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金泽滔说:“沈师兄,咱兄弟就不见外了,上次的滩涂项目资金的申请师兄一路绿灯放行,我还没有谢过,自己人就不矫情了。”

    一句自己人,让沈伟跃心花怒放,恰如湖畔的映日荷花,分外红。

    晚饭的时候,金泽滔还是婉转辞了沈伟跃的留饭,苏厅长今天还出差在外,估计回来也很晚,拜会了师母,闲聊几句,也就早早地回了省厅招待所休息。

    第二天,他准时在招待所门口相候,苏厅长的座驾如期而至,同行的还有办公室的陈崇捷副主任,此时他看金泽滔目光和昨天截然不同,本来陈崇捷安排另一辆车送金泽滔去机场,但苏厅长执意要亲自迎接让陈崇捷大为意外。

    金泽滔和苏厅长既有师生之谊,又在财经科研上多次助了老师一臂之力,两人的关系已不仅仅局限在师生或上下级,在金泽滔的眼里,苏教授亦师亦父,在苏教授及宋雅容的心里,却渐渐地把他当作家人。

    这次研讨会,金泽滔作为《振兴财政的战略思考》一文的共同撰稿人,也只是受邀当个听客,主要还是苏子厚教授作该课题的主题发言,和原文相比,苏教授修改增补后,文章的理论性和大局观明显提升了一个层次。

    研讨会两天,金泽滔受益匪浅,国内财经界的知名专家教授果然是名不虚传,尽管金泽滔有着二世为人的优势,平日尚算勤奋,博学多思,但论理论功底和专业视野,和大师级的专家相比,那不是以道里计的。

    当然,金泽滔也并非仅当个看客,在苏教授的引见下,也在分量最重的几个教授专家面前混了个脸熟,并讨要了联系方式,这对于他今后在财经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学习都大有裨益。

    这或者是这次研讨会最大的收获,第三天一早,金泽滔和苏厅长一样拒绝了东道主的考察安排,待金泽滔回到浜海已经大半夜了。

    第二天一早醒来,金泽滔的传呼机就哔哔地叫个不停,金泽滔看是东源的电话,吃了一惊,还只有六点多钟,连忙回电,接电话的是文元旦。

    文元旦听是金泽滔的声音,心里就象卸了千斤巨石一样,只觉浑身发软。卢水港堤坝的围筑进展很不顺利,文元旦这几天焦头烂额处求爷爷告奶奶,但事情就这样不紧不缓地拖着。

    事情还是出在涂水村,卢水港附近北洋几个村庄地质地貌以平原丘陵为主,最近的合乎工程要求的砂石取用山正毗邻涂水村,按说,这石山也有北洋几个村庄集体所有的山地,在这里炸山取石并没有侵害涂下村的利益。

    但涂下村世代在此繁衍生活,几乎家家户户漫山遍野都有祖公坟安营扎寨。

    涂下村民提出,炸山可以,每眼坟迁葬费一万元,必须一分不少。涉及到开山挖石的山体至少也有成百上千的坟地,很多都已零落成无主坟,但此刻,孝子贤孙应声而出,家家户户都有一至二眼祖公坟。

    涉及到坟地事情,就连汤军贤镇长都觉得棘手,派出所出面做过几次工作,但都无功而返,东源刚出一系列恶**件,镇政府也不敢用强。

    眼看离台风季节越来越近,罗才原和汤军贤嘴唇都快急出血泡,文元旦这几天在这附近跑了几个山包,但无一例外都碰到类似的问题,再远到镇区附近察看,成本及各种社会矛盾让文元旦等人望而却步,事情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文元旦这几天睁眼闭眼都要打上一个传呼,虽然他知道金泽滔远在京城,无法收到留言,但这已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金泽滔通完电话,早饭都没用,乘早车直接回了东源,到东源时,还刚刚上班。

    金泽滔先向罗才原和汤军贤报了个到,两人都有些头大,金泽滔笑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不是天灾,总有人力可以解决的,我马上就去涂下村,请镇驻村干部和管片领导一起做工作。”

    汤军贤苦笑说:“驻村干部已经月余没来上班,身体一直不好在家休养,管片领导是杜昌永副镇长,你确定请他一起?”

    杜昌永分管农林渔水,镇党委会上对产业办的滩涂开发改造方案持否认态度,金泽滔摇了摇头,有些无奈:“不管怎样,总要找个人带路,我们人生地不熟的,直接闯进去,估计连村长书记的面都不一定见得到。”

    罗才原主动打了电话让杜昌永来他办公室,杜昌永年纪偏大,和副书记卢荣归不相上下,他也是土生土长的东源人,仕途一直坎坎坷坷,最早转业安置在县城工作,提拔后就在乡镇打转起伏,直到撤区并乡后,他才算是叶落归根。

    他现在年纪虽大,但一直在外任职,无论资格还是威信自然不能和老书记卢荣归比肩,回东源后,他也一直比较低调,本来在滩涂开发改造工作上,他并不想站在东源镇两大巨头的对立面。

    但事不凑巧,一来,卢荣归漏夜来访,请求他在党委会讨论滩涂开发改造事宜上能与他站在一道,他无法拒绝,能来回东源镇工作,卢荣归出了大力,这个人情得还。

    二来,杜昌永的妻子涂下村人,年轻当兵那会找的对象,数十载沉浮起伏,老妻总是默默跟随身后,荣也好辱也好,从来没半句怨言,涂下村现任村长蔡长征,算起来也是老妻至亲的堂侄,是个精明人。

    说起来,谢凌也好,杜昌永也好,之所以反对滩涂开发改造方案,为的都是替乡亲乡邻争一份利益,只是谢凌老家北洋村村长是个糊涂虫,受人蒙蔽还浑然不知,闹了出笑话,让谢凌堂堂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毕业的大学生,竟然连公开招标的招标书都没有读过,就急匆匆地赤膊上阵,作了别人的马前卒。

    而相反,杜昌永老妻的堂侄却精明过人,在农村也算是腹有锦绣的能人,早早地就了解到在卢水港外海筑坝,取石用工没有涂下村的份。

    他是个不甘人后,很有坚持的人,北洋村设路障阻挠工程队进场,通过老姑找到杜昌永从中说和,最后他通过发动全村老少打起石山老坟的主意。

    杜昌永对罗书记和汤镇长很是恭敬,对罗书记下达的任务也没有半点勉强,欣然接受。

    但从罗才原办公室出来直到车程都快过半,杜昌永始终没有正眼看过金泽滔。

    金泽滔苦笑:“杜镇长对我意见很大。”

    杜昌永不冷不热:“不敢,金主任一手抓绣服,一手抓滩涂,东源镇里外一把手,我们都很钦佩。”说是钦佩,语气带暗讽。

    金泽滔倒是奇怪了,滩涂开发改造从立项到筹备,因为杜昌永分管着农林渔水,金泽滔也没少到他办公室汇报过,虽然关系还没到亲热的地步,但至少也还和谐。

    金泽滔坐正了身子,倒也被杜昌永挑起了脾气:“杜镇长,你钦佩也好,鄙视也好,滩涂开发改造工程从招标到施工,完全是在阳光下进行,至少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做到了公开公正,你倒说说,又哪儿做差了?”

    杜昌永闭目不语,胸口却起伏得厉害,想必内心激荡,只是他一惯慎言慎语,即便心有不平,还是强自抑制。

    【文学网提供无广告弹窗小说阅读】

章节目录

非常官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金泽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波三折,非常官道,十月阅读并收藏非常官道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