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最近几天,皇帝虽然还在东巡之中,可留守京城的大臣们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
为什么?争夺人才而已。
按理说每三年一次的春闱,所有进士都得先在翰林院磨一磨,再下放到地方逐步加以历练,慢慢升迁。
可正德朝前些年扩充太快,人才奇缺,很多新扩充的疆域,往往一个县的面积顶得上内地七八个县大。
毕竟边境之地,人口少,暂时也可以忍受,很多地方直接交给军队托管,文臣政务部门也没啥意见。
可随着持续不断的移民,好多地方再也不是不毛之地,渐渐繁华更甚于内地。
省级单位就算了,可是府、县、镇、乡各单位就不得不进一步细化。
好嘛,这么一来,每年就得多出百多个县,千多个镇、四五千个乡来。
划分只不过是上级单位的图上作业,容易的很,可哪来那么多的各级官员呢?
所以每三年上榜的进士不但成了香馍馍,除了极个别的进了翰林院、补进京城各衙门之外,大半人立马就分下去了。
可这还远远不够,于是,那些参加了秋闱,屡次会试不中,失去了信心的举人也有了直接做官的希望。
只要你愿意去边远地区,个人能力又通过了吏部的考核,那让你当个县丞甚至当县令都不算难事。
可这样还是解决不了人才匮乏的问题,于是大家又盯上了每年堪称庞大的转业军人。
在正德朝之前,凡事招入军队的士兵,升迁与否先不管。基本是从十六七岁进入部队,一直就服役到你走不动路为止,然后发个一二两银子让你滚蛋!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培养一个训练有素的军人成本高昂,朝廷不可能几年之后就让你退役,你走了还不得发一笔钱啊?
那时候岁入才三四百万,投入军队不过百来万,哪里折腾得起?
有人问了,上了岁数的老兵,还有什么利用价值?长途行军都带喘的,更被说作战了!
其实各级军队也有自己的招儿,都是没钱给逼出来的!
上了岁数的,可以充作二线兵源嘛,站岗放哨总行吧?当炊事兵,后勤辎重兵,甚至放出去帮人走镖或者看家护院,留着给上官吃空饷也行。
毕竟到了一定的年岁,就不可能领取跟青壮兵丁一样的饷银了,在当时的军队中,这是各级军官心照不宣的事情。
可正德朝就不一样,义务兵没有入军校,或者转为军官,一般五年就得转业了。
当初朝廷上一帮大佬还对这每年二十多万退伍军人的安置伤脑筋呢。
可民间商业繁荣,特别是海军的退役官兵,早就被各地藩王部队或者商船提前预定了!
陆军的也不愁去向,毕竟都是接受了五年的严格训练,很多人甚至是参加过战斗的老兵。
朱厚照直接就下了圣旨,县一级的监察等,优先从退役军人中挑选。
一开始,各地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毕竟老眼光看来,军人就意味着兵痞,不好管理!
可一旦接收了,从上至下才发现经过新式训练的退役军人和军官简直就是宝贝啊。
人家从军五年,也等于读了五年的书,好多旧时代读书人充当的吏员,抡起实务,根本赶不上人家呢!
更别说退役官兵一个个的主业还是军事能力和一板一眼的规矩,放到哪儿都是一块好钢!
这下不得了,兵哥哥一下子成了抢手货。除了极个别的只想带着家人移民当个富家翁,其他的根本就不够分!
一年退下了二十多万,十年这数字就更庞大了!
可如今的大明朝可有着几百个府,三千多个县呢,三分之一都是新扩展的。
一个县的乡镇和各级部门,没有上千人去管理,根本就玩不转。
所以,哪怕有二百多万陆陆续续的退役军人,还是填不满人才奇缺的大坑!
当一直没啥存在感的左都御史毛纪,在接到圣天子改组都察院的圣旨之后,一下子成了朝堂上嗓门儿最大的那一个!
其实他跟杨廷和一样,也是朱厚照当东宫太子时候的老师。
弘治皇帝在世的时候,看似没啥大作为,却给儿子留下了一大批人才。
至少看人的眼光,朱厚照还是很佩服他那个便宜老爹的!
毛纪之所以以前一直默默无闻,并不是他没本事,而是朱厚照需要他压制都察院那些风闻奏事的瞎胡闹。
你们干不了实务,那就老老实实领着俸禄作壁上观好了,朕还不差那点养闲人的钱。
其实,最委屈的当属左都御史毛纪了,手下大猫小猫没几只,近十年来,他也算是被挂起来了。
可谁叫他是帝师呢,多少委屈也得受着。
但毛纪是有大本事的人,是人才就有发光发热的时候。
现在好了,圣天子一道圣旨,改组都察院,由二三百人的扩大到二十万人以上,一跃而成为超越锦衣卫的实权部门!
都察院分督查、纠察、廉政三部,权利甚至比锦衣卫这样的天子亲军还犹有过之!
朝廷各部门还得密切配合都察院的重组,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文臣们咬着牙不敢推诿,毕竟新的都察院可以很好的制约军队和锦衣卫。
虽说文武分治,互不干涉。
可涉及到反腐倡廉,就连军队也必须接受都察院的监督,这一点,军方都没法反对!
如果人家掌握了真凭实据,不再是风闻奏事,你敢反对这些人的介入么?
军队说白了还是大明朝的,是皇帝的,并不是某个总督、军长的一言堂,并非水泼不进的自家后院。
你想不接受调查?可以,你能保证所有军官都是廉洁的?大公无私的么?
怎么可能?
那你能保证军方自己的调查部门就能保证军队这一亩三分田上,就一点问题都不出?
以后连锦衣卫都得接受都察院的监督调查了,凭什么军队就独立在外?
最近几天,皇帝虽然还在东巡之中,可留守京城的大臣们已经吵得不可开交了。
为什么?争夺人才而已。
按理说每三年一次的春闱,所有进士都得先在翰林院磨一磨,再下放到地方逐步加以历练,慢慢升迁。
可正德朝前些年扩充太快,人才奇缺,很多新扩充的疆域,往往一个县的面积顶得上内地七八个县大。
毕竟边境之地,人口少,暂时也可以忍受,很多地方直接交给军队托管,文臣政务部门也没啥意见。
可随着持续不断的移民,好多地方再也不是不毛之地,渐渐繁华更甚于内地。
省级单位就算了,可是府、县、镇、乡各单位就不得不进一步细化。
好嘛,这么一来,每年就得多出百多个县,千多个镇、四五千个乡来。
划分只不过是上级单位的图上作业,容易的很,可哪来那么多的各级官员呢?
所以每三年上榜的进士不但成了香馍馍,除了极个别的进了翰林院、补进京城各衙门之外,大半人立马就分下去了。
可这还远远不够,于是,那些参加了秋闱,屡次会试不中,失去了信心的举人也有了直接做官的希望。
只要你愿意去边远地区,个人能力又通过了吏部的考核,那让你当个县丞甚至当县令都不算难事。
可这样还是解决不了人才匮乏的问题,于是大家又盯上了每年堪称庞大的转业军人。
在正德朝之前,凡事招入军队的士兵,升迁与否先不管。基本是从十六七岁进入部队,一直就服役到你走不动路为止,然后发个一二两银子让你滚蛋!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培养一个训练有素的军人成本高昂,朝廷不可能几年之后就让你退役,你走了还不得发一笔钱啊?
那时候岁入才三四百万,投入军队不过百来万,哪里折腾得起?
有人问了,上了岁数的老兵,还有什么利用价值?长途行军都带喘的,更被说作战了!
其实各级军队也有自己的招儿,都是没钱给逼出来的!
上了岁数的,可以充作二线兵源嘛,站岗放哨总行吧?当炊事兵,后勤辎重兵,甚至放出去帮人走镖或者看家护院,留着给上官吃空饷也行。
毕竟到了一定的年岁,就不可能领取跟青壮兵丁一样的饷银了,在当时的军队中,这是各级军官心照不宣的事情。
可正德朝就不一样,义务兵没有入军校,或者转为军官,一般五年就得转业了。
当初朝廷上一帮大佬还对这每年二十多万退伍军人的安置伤脑筋呢。
可民间商业繁荣,特别是海军的退役官兵,早就被各地藩王部队或者商船提前预定了!
陆军的也不愁去向,毕竟都是接受了五年的严格训练,很多人甚至是参加过战斗的老兵。
朱厚照直接就下了圣旨,县一级的监察等,优先从退役军人中挑选。
一开始,各地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毕竟老眼光看来,军人就意味着兵痞,不好管理!
可一旦接收了,从上至下才发现经过新式训练的退役军人和军官简直就是宝贝啊。
人家从军五年,也等于读了五年的书,好多旧时代读书人充当的吏员,抡起实务,根本赶不上人家呢!
更别说退役官兵一个个的主业还是军事能力和一板一眼的规矩,放到哪儿都是一块好钢!
这下不得了,兵哥哥一下子成了抢手货。除了极个别的只想带着家人移民当个富家翁,其他的根本就不够分!
一年退下了二十多万,十年这数字就更庞大了!
可如今的大明朝可有着几百个府,三千多个县呢,三分之一都是新扩展的。
一个县的乡镇和各级部门,没有上千人去管理,根本就玩不转。
所以,哪怕有二百多万陆陆续续的退役军人,还是填不满人才奇缺的大坑!
当一直没啥存在感的左都御史毛纪,在接到圣天子改组都察院的圣旨之后,一下子成了朝堂上嗓门儿最大的那一个!
其实他跟杨廷和一样,也是朱厚照当东宫太子时候的老师。
弘治皇帝在世的时候,看似没啥大作为,却给儿子留下了一大批人才。
至少看人的眼光,朱厚照还是很佩服他那个便宜老爹的!
毛纪之所以以前一直默默无闻,并不是他没本事,而是朱厚照需要他压制都察院那些风闻奏事的瞎胡闹。
你们干不了实务,那就老老实实领着俸禄作壁上观好了,朕还不差那点养闲人的钱。
其实,最委屈的当属左都御史毛纪了,手下大猫小猫没几只,近十年来,他也算是被挂起来了。
可谁叫他是帝师呢,多少委屈也得受着。
但毛纪是有大本事的人,是人才就有发光发热的时候。
现在好了,圣天子一道圣旨,改组都察院,由二三百人的扩大到二十万人以上,一跃而成为超越锦衣卫的实权部门!
都察院分督查、纠察、廉政三部,权利甚至比锦衣卫这样的天子亲军还犹有过之!
朝廷各部门还得密切配合都察院的重组,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文臣们咬着牙不敢推诿,毕竟新的都察院可以很好的制约军队和锦衣卫。
虽说文武分治,互不干涉。
可涉及到反腐倡廉,就连军队也必须接受都察院的监督,这一点,军方都没法反对!
如果人家掌握了真凭实据,不再是风闻奏事,你敢反对这些人的介入么?
军队说白了还是大明朝的,是皇帝的,并不是某个总督、军长的一言堂,并非水泼不进的自家后院。
你想不接受调查?可以,你能保证所有军官都是廉洁的?大公无私的么?
怎么可能?
那你能保证军方自己的调查部门就能保证军队这一亩三分田上,就一点问题都不出?
以后连锦衣卫都得接受都察院的监督调查了,凭什么军队就独立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