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陛下所言甚至,的确该提高防备。”
“陛下说的对,白莲教众擅长蛊惑人心,提高防备是有必要的,另外,臣觉得应该把他们集于一处,方便管理。”
“......”
对于朱厚照的提议,群臣大都赞同。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未出声的王守仁,站了出来,一脸肃然的说道。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厚照见到是王守仁,心头顿时来了兴趣,当即就说道:“有什么话大可说出来,朕不会责怪你。”
“多谢陛下。”
王守仁微微躬身,随即朗声道:“臣以为,白莲教之事,眼下固然根除,但也不是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臣觉得山东之地的罪犯,押解到甘肃去做工并无不可。但此法终究是暂时应对的策略,等甘肃之事结束,这些人的去处,也会成为新的麻烦。”
“是以,臣以为,以罪犯代工也罢,加大防备也好,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唯一能一劳永逸之事,乃是教化。”
教化。
这个字眼的出现,让朱厚照心头一震。
在历史上,这位能文能武的全才,可是被称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甚至于对陈朱理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此外,王守仁被刘瑾迫害远走他乡时,以独特的方式教化了一地。
然,随着朱厚照的出现,历史已经发生的改变,朱厚照也绝不舍得将这位放逐出去。他本以为,受自己的影响,王守仁的道路可能会发生无法预料的改变,却不想,今时今日,却让他从后者的口中,听到了这样的字眼。
这对于朱厚照而言,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何为教化。”
朱厚照面带笑意,开口问道。
“所谓教化,是让未开化之民,走上明理,多知的道路。陛下可曾想过,这些白莲教众,是经历的什么,才让他们有了今日。固然,这其中一些人,天生就是脑后长了反骨之辈,但大多人,定是在生活不如意的情况下,受了蛊惑才投身其中的。”
“至今,白莲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最早时,他们信奉真理,倡导良善。此后数百年里,在经历了诸多起落后,才成了邪教,为朝廷所不容。”
“臣以为,白莲教能到今天这个地步,乃是众多的因素结合起来的导致的,而并非说,他们都是向恶之辈,忤逆之徒。归根结底,外界的环境,对他们有了很大的影响,而其中大部分教众,也是因为生活多艰,本身认知有限,才走上了这条路。”
“陛下不愿大兴杀戮之举,乃是陛下仁德。臣可以料想到,在不久之后,这些罪犯可能就会回归到平常的生活中。假若他们再度经历了不公,踏上邪路也并非不可能。是以,在释放之前,该施以教化,让他们明白是非对错......”
王守仁一席话,朱厚照心中大为赞叹。
虽然,他在话里话外,隐晦的提到了以往朝廷的苛刻问题,但朱厚照没有丝毫生气的感觉。恰恰相反,对于王守仁的敢说敢言,他很是佩服。这无疑是一位,敢于去探索,改变的人才。
反观这朝堂上站着的过百文武,虽然都没有出言,但从这些人的表情中,朱厚照就看到了很多东西。
一部分人,表现的很愤怒,对王守仁的言论很不满,这其中,以文官最多。此外,部分人面色冷淡,似乎完全不关心这事的结果,说白了,就是打酱油的角色,成不了大器。
“陛下所言甚至,的确该提高防备。”
“陛下说的对,白莲教众擅长蛊惑人心,提高防备是有必要的,另外,臣觉得应该把他们集于一处,方便管理。”
“......”
对于朱厚照的提议,群臣大都赞同。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未出声的王守仁,站了出来,一脸肃然的说道。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厚照见到是王守仁,心头顿时来了兴趣,当即就说道:“有什么话大可说出来,朕不会责怪你。”
“多谢陛下。”
王守仁微微躬身,随即朗声道:“臣以为,白莲教之事,眼下固然根除,但也不是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臣觉得山东之地的罪犯,押解到甘肃去做工并无不可。但此法终究是暂时应对的策略,等甘肃之事结束,这些人的去处,也会成为新的麻烦。”
“是以,臣以为,以罪犯代工也罢,加大防备也好,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唯一能一劳永逸之事,乃是教化。”
教化。
这个字眼的出现,让朱厚照心头一震。
在历史上,这位能文能武的全才,可是被称为心学的集大成者,甚至于对陈朱理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此外,王守仁被刘瑾迫害远走他乡时,以独特的方式教化了一地。
然,随着朱厚照的出现,历史已经发生的改变,朱厚照也绝不舍得将这位放逐出去。他本以为,受自己的影响,王守仁的道路可能会发生无法预料的改变,却不想,今时今日,却让他从后者的口中,听到了这样的字眼。
这对于朱厚照而言,无疑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何为教化。”
朱厚照面带笑意,开口问道。
“所谓教化,是让未开化之民,走上明理,多知的道路。陛下可曾想过,这些白莲教众,是经历的什么,才让他们有了今日。固然,这其中一些人,天生就是脑后长了反骨之辈,但大多人,定是在生活不如意的情况下,受了蛊惑才投身其中的。”
“至今,白莲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最早时,他们信奉真理,倡导良善。此后数百年里,在经历了诸多起落后,才成了邪教,为朝廷所不容。”
“臣以为,白莲教能到今天这个地步,乃是众多的因素结合起来的导致的,而并非说,他们都是向恶之辈,忤逆之徒。归根结底,外界的环境,对他们有了很大的影响,而其中大部分教众,也是因为生活多艰,本身认知有限,才走上了这条路。”
“陛下不愿大兴杀戮之举,乃是陛下仁德。臣可以料想到,在不久之后,这些罪犯可能就会回归到平常的生活中。假若他们再度经历了不公,踏上邪路也并非不可能。是以,在释放之前,该施以教化,让他们明白是非对错......”
王守仁一席话,朱厚照心中大为赞叹。
虽然,他在话里话外,隐晦的提到了以往朝廷的苛刻问题,但朱厚照没有丝毫生气的感觉。恰恰相反,对于王守仁的敢说敢言,他很是佩服。这无疑是一位,敢于去探索,改变的人才。
反观这朝堂上站着的过百文武,虽然都没有出言,但从这些人的表情中,朱厚照就看到了很多东西。
一部分人,表现的很愤怒,对王守仁的言论很不满,这其中,以文官最多。此外,部分人面色冷淡,似乎完全不关心这事的结果,说白了,就是打酱油的角色,成不了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