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杀了一夜,逃奔了一夜,景缺终于率领楚军杀出重围,直往宛城而去。
只不过,他身边的将士一个个都倒在了血泊之中,二万兵马,转眼之间只剩下不到一半,可能只有七八千人了!
就在景缺欲哭无泪,准备率领军队渡过汉水之际,忽而在汉水的对面出现大股烟尘,登高望远之下,不难看到出现在大股烟尘当中的“秦”字的黑色旌旗,以及长条形的天命玄鸟的旌旗!
秦军!
是秦军!
景缺默默地低下头,楚军已经陷入了绝境,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前有虎,后有狼,楚军如何能杀出重围?
强渡汉水的话,估计楚军全成了活靶子,最终的结果就是十不存一。
终于,没过多久,已经会师的嬴华与魏冉就率军赶到汉水。
景缺调转马头,看着对面黑压压一大片的秦军,心中极度压抑。
秦军分为四个巨大的军阵,每一军阵由八千兵将组成。
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嬴驷所在的中军大纛。
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秦军锐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方阵。
他们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腰佩阔剑,是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是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手机端 一秒記住笔\趣\阁→.\b\\\\.\\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或者长戈,是为短兵相接的甲士。
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
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吴钩的低级将领;有头戴鶡冠,身着黑色或者红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尉!
更让人感到震撼的是,这偌大的方阵,数万人马,除了战马不时的打着响鼻之外,竟然再无一丝杂音!
中军大纛之下,嬴华驱动胯下的汗血宝马出阵,朝着心丧若死的楚军喊道:“楚军的将士们!尔等已近绝路!放下武器,向我秦军投降!我嬴华可以饶你们不死!”
“放下武器!放下武器!……”附近的秦军纷纷叫喊起来,声势一时之间震天动地。
闻言,景缺看着周围低着头,战意全无的楚军将士,心里暗自叹气。
景缺的内心深处是抗拒向秦军投降的,但是眼下的这种困境,他们如何打破?
一众秦军都一脸期冀的看着景缺。
“降,降了!”景缺一气之下,就将手中的青铜剑扔到地上,下了马。
四周的楚军将士见状,都如蒙大赦,纷纷放下武器,慢慢的向着秦军那边靠拢。
当秦军大破楚军于伏牛山的消息传回咸阳的时候,秦王荡大喜过望。
“好,好啊!哈哈哈哈,嬴华的这一仗打得漂亮!景缺所率的二万南阳之师,可谓是精锐,没想到他居然能打得楚军全军覆没!”
“恭喜王上,贺喜王上!”身边的樗里疾与甘茂都是一脸笑意,一起向秦王荡道贺。
秦王荡点了点头,随即站起身踱步了几下,暗自思衬,又道:“立即派出使者,再次将寡人的亲笔信递给楚王。这一回,楚王若是不来武关,寡人就打到他心服口服为止!”
“王上英明!”
郢都。
几乎同一时间,楚王熊槐也接到了战败的消息,脸皮一耸拉,如丧考妣。
他看着陛台之下的群臣,长叹一声,问道:“秦军已经全据邓地,又在汉水杀伤我楚军二万人,景缺已经被俘。二三子,当前之形势,我楚国应当何为?请二三子畅所欲言!”
换做以前,听到战败的消息,楚王熊槐肯定会勃然大怒,而后再次调兵遣将,与敌国进行规模更为庞大的战事,直至将对方击败为止。
譬如丹阳、蓝田之战,楚王就是倾国之兵发动的。
不过那时候的他已经昏了头,恼羞成怒之下,不顾群臣的劝谏,硬是举国之力发动那一场战事,差点将楚国的精锐兵马全部赔光了!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熊槐在用兵上实在不得不慎之又慎。
大司马昭睢出列道:“大王,臣请调遣十万步骑收复邓地。秦军适才攻取邓地,立足未稳,邓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楚的地盘,楚军一至,邓地之民当可闻风而动,里应外合,配合咱们收复邓地!”
楚王熊槐微微颔首,不置可否。
这时,公子子兰又有不同的意见。
“父王,儿臣不敢苟同大司马的对策!”子兰朗声道:“秦军一鼓作气夺取邓地,又败我楚军于汉水,士气高涨,且大司马扬言只需要十万兵马,就能收复邓地,未免太过痴人说梦了!”
“子兰,你是什么意思!是在针对老夫吗?”昭睢吹胡子瞪眼地道。
“呵呵,本公子别无他意,更没有针对大司马的意思。而是在实事求是!”
子兰肃容道:“父王,儿臣窃以为,此时不可再向邓地增兵,妄动兵戈!一旦我楚国再次出兵,便会惹怒秦国,秦王必发大军伐楚也!如今我楚国的劣势在于,去年攻取越地之后,固然了灭了越国,辟地千里,但是越人桀骜不驯,不服王化,父王虽以分化拉拢的方法,暂时平息了越地的战乱,但是一旦楚国倾国之兵大战秦军,则越地必生大乱!”
“再者,就是齐国还在作壁上观!”
“自徐州之战后,齐人便不满于我楚国吞并越国,连番鏖战,父王甚至不惜将太子送到临淄为质子,暂时化解了一场兵戈。但是,一旦齐王看见秦楚大战,当真能不闻风而动吗?”
“父王,齐人可是觊觎我楚国的淮泗之地久矣的!若是秦齐两国来犯,越地又生大乱,以一敌三,楚能敌否?”
闻言,楚王熊槐点了点头。
没想到子兰居然还有这般见识!
看来,他这个貌似软弱无能的儿子,已经开始成长起来了……
只不过,他身边的将士一个个都倒在了血泊之中,二万兵马,转眼之间只剩下不到一半,可能只有七八千人了!
就在景缺欲哭无泪,准备率领军队渡过汉水之际,忽而在汉水的对面出现大股烟尘,登高望远之下,不难看到出现在大股烟尘当中的“秦”字的黑色旌旗,以及长条形的天命玄鸟的旌旗!
秦军!
是秦军!
景缺默默地低下头,楚军已经陷入了绝境,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前有虎,后有狼,楚军如何能杀出重围?
强渡汉水的话,估计楚军全成了活靶子,最终的结果就是十不存一。
终于,没过多久,已经会师的嬴华与魏冉就率军赶到汉水。
景缺调转马头,看着对面黑压压一大片的秦军,心中极度压抑。
秦军分为四个巨大的军阵,每一军阵由八千兵将组成。
右侧为一个巨大的方阵,左前方为一个大型疏阵,左后方则是嬴驷所在的中军大纛。
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秦军锐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方阵。
他们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手持弓弩,腰佩阔剑,是为冲锋陷阵的锐士;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是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手机端 一秒記住笔\趣\阁→.\b\\\\.\\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或者长戈,是为短兵相接的甲士。
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
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吴钩的低级将领;有头戴鶡冠,身着黑色或者红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尉!
更让人感到震撼的是,这偌大的方阵,数万人马,除了战马不时的打着响鼻之外,竟然再无一丝杂音!
中军大纛之下,嬴华驱动胯下的汗血宝马出阵,朝着心丧若死的楚军喊道:“楚军的将士们!尔等已近绝路!放下武器,向我秦军投降!我嬴华可以饶你们不死!”
“放下武器!放下武器!……”附近的秦军纷纷叫喊起来,声势一时之间震天动地。
闻言,景缺看着周围低着头,战意全无的楚军将士,心里暗自叹气。
景缺的内心深处是抗拒向秦军投降的,但是眼下的这种困境,他们如何打破?
一众秦军都一脸期冀的看着景缺。
“降,降了!”景缺一气之下,就将手中的青铜剑扔到地上,下了马。
四周的楚军将士见状,都如蒙大赦,纷纷放下武器,慢慢的向着秦军那边靠拢。
当秦军大破楚军于伏牛山的消息传回咸阳的时候,秦王荡大喜过望。
“好,好啊!哈哈哈哈,嬴华的这一仗打得漂亮!景缺所率的二万南阳之师,可谓是精锐,没想到他居然能打得楚军全军覆没!”
“恭喜王上,贺喜王上!”身边的樗里疾与甘茂都是一脸笑意,一起向秦王荡道贺。
秦王荡点了点头,随即站起身踱步了几下,暗自思衬,又道:“立即派出使者,再次将寡人的亲笔信递给楚王。这一回,楚王若是不来武关,寡人就打到他心服口服为止!”
“王上英明!”
郢都。
几乎同一时间,楚王熊槐也接到了战败的消息,脸皮一耸拉,如丧考妣。
他看着陛台之下的群臣,长叹一声,问道:“秦军已经全据邓地,又在汉水杀伤我楚军二万人,景缺已经被俘。二三子,当前之形势,我楚国应当何为?请二三子畅所欲言!”
换做以前,听到战败的消息,楚王熊槐肯定会勃然大怒,而后再次调兵遣将,与敌国进行规模更为庞大的战事,直至将对方击败为止。
譬如丹阳、蓝田之战,楚王就是倾国之兵发动的。
不过那时候的他已经昏了头,恼羞成怒之下,不顾群臣的劝谏,硬是举国之力发动那一场战事,差点将楚国的精锐兵马全部赔光了!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熊槐在用兵上实在不得不慎之又慎。
大司马昭睢出列道:“大王,臣请调遣十万步骑收复邓地。秦军适才攻取邓地,立足未稳,邓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楚的地盘,楚军一至,邓地之民当可闻风而动,里应外合,配合咱们收复邓地!”
楚王熊槐微微颔首,不置可否。
这时,公子子兰又有不同的意见。
“父王,儿臣不敢苟同大司马的对策!”子兰朗声道:“秦军一鼓作气夺取邓地,又败我楚军于汉水,士气高涨,且大司马扬言只需要十万兵马,就能收复邓地,未免太过痴人说梦了!”
“子兰,你是什么意思!是在针对老夫吗?”昭睢吹胡子瞪眼地道。
“呵呵,本公子别无他意,更没有针对大司马的意思。而是在实事求是!”
子兰肃容道:“父王,儿臣窃以为,此时不可再向邓地增兵,妄动兵戈!一旦我楚国再次出兵,便会惹怒秦国,秦王必发大军伐楚也!如今我楚国的劣势在于,去年攻取越地之后,固然了灭了越国,辟地千里,但是越人桀骜不驯,不服王化,父王虽以分化拉拢的方法,暂时平息了越地的战乱,但是一旦楚国倾国之兵大战秦军,则越地必生大乱!”
“再者,就是齐国还在作壁上观!”
“自徐州之战后,齐人便不满于我楚国吞并越国,连番鏖战,父王甚至不惜将太子送到临淄为质子,暂时化解了一场兵戈。但是,一旦齐王看见秦楚大战,当真能不闻风而动吗?”
“父王,齐人可是觊觎我楚国的淮泗之地久矣的!若是秦齐两国来犯,越地又生大乱,以一敌三,楚能敌否?”
闻言,楚王熊槐点了点头。
没想到子兰居然还有这般见识!
看来,他这个貌似软弱无能的儿子,已经开始成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