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对峙的两军,都在观望。 更新最快袁尚与逢纪想着如何引义渡河,义也在观望河南能不能让他渡过去。在过往的战争中,义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不论守备还是征伐,一切战役到义手里都能做成攻势,这一次也不例外。明明是袁军率先渡河侵夺燕氏治下的平原郡乐陵,义固守南皮不去理会已有近两个月,但自他发兵起,便仿佛成了他所统帅的渤海郡驻军要去攻打青州一般。
乌泱泱两三万兵马屯驻在黄河北岸,扯地连天的大营泛着誓不罢休的气氛,整个营地中都流传着麴将军要带着他们打过黄河杀进青州的消息。
原本作为进攻方的袁氏,却仿佛攻守势易,竟像是守备方般固守河滩,收拢船只不再北进。
这是被夺气了。
“嘁,河对面就是软蛋!”义立在山坡上观望着对岸十几座军寨布防,啐出一口歪歪脖子,转头没好气地说道:“老大人,您要过去,麴某现在便派出走轲将您家眷全送走,再晚些时候可就不行了!”
在义身后立着的,是从邺都被燕北发配到战场的杨彪。对这件事义是颇有微辞,好端端的把这尊大神送到战场算怎么回事,还是送到他义军中……周围那么多匈奴人,送去多好啊?
烫手的山芋!
杨彪似乎已经认命,看都不看对岸,只是对义拱手道:“麴将军,有劳了。”
“诶!”义瞪大了眼睛,杨彪对他而言之所以是烫手山芋,便因为他不能丢出去,燕北就杨彪一事专门写信给他便说明没让他管这闲事,可他却不能不管。“老大人我问你,你们去了对岸,还回得来么?换言之,袁本初见到阁下,还能让您回来么?”
燕北在京中倒行逆施骂名的来源,义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就是因为这个杨彪。义也觉得杨彪有过错,这一班朝廷旧臣受燕氏大恩于危难之际,现在吃干抹净了打算抬屁股另起炉灶,不合适。但义更认为杨彪不能就这么推给袁绍,更不能因为这事死了,尤其不能死在他义手上!
他不是姜晋,若换了姜晋在渤海驻军,燕北把杨彪送到渤海,姜晋保准让杨彪刚走出魏郡地界路上就被宰了,但他义不是那样的人。
“这便不劳麴将军费心了,大司马的诏令已经下来,要老夫过河劝降本初,老夫自当领命。”提起燕北,杨彪露出轻蔑的笑,“唯死而已!”
“可拉倒吧,唯死而已,你想死麴某肯定不拦着,大郎何辜?你们渡河不回来,杨德祖那竖子在邺都便也是唯死而已,三日前他帮麴某处置军务,麴某不能眼看他死。”都说人上了岁数,耳朵就顺了。可义看杨彪这满脸胡子一大把年纪,还是张口闭口死来死去,活着也忒没意思,遂抬臂指着大河南岸道:“老大人过去任职地方,又做过卫将军与太尉,料想应当是知兵的,您看看对岸的营寨布防,麴某不信看不出点什么。”
杨彪仍旧没有向对岸看,义却自顾自说着:“这七座营寨还算稳固,但中间那五个至少千人的军寨就不行了,驻扎在垒墙壕沟之后却一片平坦的草地上,我的骑兵虽少,一个时辰就能把它们攻破。你再回头看看麴某的军队,老大人,主公废除三公真是太对了,你向皇帝的建议,愚蠢至极。”
杨彪没有说话,只是脸上狠狠地抽动了几下。燕氏部将的侮辱,他早有预料,哪怕义先恭后倨,也在预料之中,预料之中。
“你以为皇帝能在邺都找到民夫修筑宫室、百官公卿能在邺城过上清平日子,是因为人心向汉?连袁本初这样四世三公的达官贵胄都敢进攻朝廷,您以为你们为什么能好好活着呢?您啊,如果忠于皇帝就三日一斋沐,求太一神让仲卿公长命百岁吧!”义说完这句话,怪笑两声,带着军卒走下山岗,这才让杨彪难以保持那副冷静模样,失声问道:“麴将军,你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您不明白?”
义接过战马缰绳,这才回头对杨彪道:“东归之所以能成功,不是幽冀五百万生民迎接皇帝,不是十万兵马迎接皇帝,甚至不是州郡长吏迎接皇帝,他们追随的是以辽东征半壁天下的仲卿公,否则你以为因为什么朝廷东迁后麴某不曾踏入所谓的‘邺都’半步?”
不知好歹!
这四个字便是义对朝廷的全部感受,要他是杨彪,还不知要多么感激老天没把燕北收走呢。“看在杨德祖的份儿上,某家给你指条明路,仲卿公让你去招降袁氏,那你便一定得去,但没说非要你渡过黄河。老老实实去乐陵,那儿有袁氏大将韩猛,招降成与不成,回头给朝廷上表,给大司马府低头认错,主公宽宏大量未必真杀你,就算要杀你,也不会灭你满门。”
话音一落,义便领着部将头也不回地打马而走,山坡自上而下卷起几道激扬的土龙,留杨彪与几个家眷望向河南。为汉室操劳半生的杨彪在义走后心中五味陈杂,其实他知道义所说才是实情,只是他不愿承认。
年轻的袁姓妇人方才义在时不敢说话,此时见义走了才对杨彪撇嘴,道:“燕氏部将各个粗蛮,对朝廷毫无恭敬之心。夫君,还是投袁氏去吧,燕氏子未必敢杀害德祖。”
“老夫汉臣,从未想过投奔袁氏!”杨彪浑浊的眼中老泪纵横,衣袖露出干枯的手臂攥紧了拳头,“尔等张口闭口袁氏燕氏,袁氏燕氏,这天下,是汉室啊……”
在那片远去的烟尘中,骑手肆意地喊着呼哨,麴演策马呼喊着问道:“兄长,你不曾踏足邺都,这是为何?”
“什么狗屁朝廷?不去不去!”义瞥了一眼,奔出几步才勒马停下,回头自言自语随后说道:“回头你代我传信主公,可要小心别为旁人所害……你瞧着吧,只要主公无虞,咱们麴氏将来总是要出个大将军!”
乌泱泱两三万兵马屯驻在黄河北岸,扯地连天的大营泛着誓不罢休的气氛,整个营地中都流传着麴将军要带着他们打过黄河杀进青州的消息。
原本作为进攻方的袁氏,却仿佛攻守势易,竟像是守备方般固守河滩,收拢船只不再北进。
这是被夺气了。
“嘁,河对面就是软蛋!”义立在山坡上观望着对岸十几座军寨布防,啐出一口歪歪脖子,转头没好气地说道:“老大人,您要过去,麴某现在便派出走轲将您家眷全送走,再晚些时候可就不行了!”
在义身后立着的,是从邺都被燕北发配到战场的杨彪。对这件事义是颇有微辞,好端端的把这尊大神送到战场算怎么回事,还是送到他义军中……周围那么多匈奴人,送去多好啊?
烫手的山芋!
杨彪似乎已经认命,看都不看对岸,只是对义拱手道:“麴将军,有劳了。”
“诶!”义瞪大了眼睛,杨彪对他而言之所以是烫手山芋,便因为他不能丢出去,燕北就杨彪一事专门写信给他便说明没让他管这闲事,可他却不能不管。“老大人我问你,你们去了对岸,还回得来么?换言之,袁本初见到阁下,还能让您回来么?”
燕北在京中倒行逆施骂名的来源,义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就是因为这个杨彪。义也觉得杨彪有过错,这一班朝廷旧臣受燕氏大恩于危难之际,现在吃干抹净了打算抬屁股另起炉灶,不合适。但义更认为杨彪不能就这么推给袁绍,更不能因为这事死了,尤其不能死在他义手上!
他不是姜晋,若换了姜晋在渤海驻军,燕北把杨彪送到渤海,姜晋保准让杨彪刚走出魏郡地界路上就被宰了,但他义不是那样的人。
“这便不劳麴将军费心了,大司马的诏令已经下来,要老夫过河劝降本初,老夫自当领命。”提起燕北,杨彪露出轻蔑的笑,“唯死而已!”
“可拉倒吧,唯死而已,你想死麴某肯定不拦着,大郎何辜?你们渡河不回来,杨德祖那竖子在邺都便也是唯死而已,三日前他帮麴某处置军务,麴某不能眼看他死。”都说人上了岁数,耳朵就顺了。可义看杨彪这满脸胡子一大把年纪,还是张口闭口死来死去,活着也忒没意思,遂抬臂指着大河南岸道:“老大人过去任职地方,又做过卫将军与太尉,料想应当是知兵的,您看看对岸的营寨布防,麴某不信看不出点什么。”
杨彪仍旧没有向对岸看,义却自顾自说着:“这七座营寨还算稳固,但中间那五个至少千人的军寨就不行了,驻扎在垒墙壕沟之后却一片平坦的草地上,我的骑兵虽少,一个时辰就能把它们攻破。你再回头看看麴某的军队,老大人,主公废除三公真是太对了,你向皇帝的建议,愚蠢至极。”
杨彪没有说话,只是脸上狠狠地抽动了几下。燕氏部将的侮辱,他早有预料,哪怕义先恭后倨,也在预料之中,预料之中。
“你以为皇帝能在邺都找到民夫修筑宫室、百官公卿能在邺城过上清平日子,是因为人心向汉?连袁本初这样四世三公的达官贵胄都敢进攻朝廷,您以为你们为什么能好好活着呢?您啊,如果忠于皇帝就三日一斋沐,求太一神让仲卿公长命百岁吧!”义说完这句话,怪笑两声,带着军卒走下山岗,这才让杨彪难以保持那副冷静模样,失声问道:“麴将军,你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您不明白?”
义接过战马缰绳,这才回头对杨彪道:“东归之所以能成功,不是幽冀五百万生民迎接皇帝,不是十万兵马迎接皇帝,甚至不是州郡长吏迎接皇帝,他们追随的是以辽东征半壁天下的仲卿公,否则你以为因为什么朝廷东迁后麴某不曾踏入所谓的‘邺都’半步?”
不知好歹!
这四个字便是义对朝廷的全部感受,要他是杨彪,还不知要多么感激老天没把燕北收走呢。“看在杨德祖的份儿上,某家给你指条明路,仲卿公让你去招降袁氏,那你便一定得去,但没说非要你渡过黄河。老老实实去乐陵,那儿有袁氏大将韩猛,招降成与不成,回头给朝廷上表,给大司马府低头认错,主公宽宏大量未必真杀你,就算要杀你,也不会灭你满门。”
话音一落,义便领着部将头也不回地打马而走,山坡自上而下卷起几道激扬的土龙,留杨彪与几个家眷望向河南。为汉室操劳半生的杨彪在义走后心中五味陈杂,其实他知道义所说才是实情,只是他不愿承认。
年轻的袁姓妇人方才义在时不敢说话,此时见义走了才对杨彪撇嘴,道:“燕氏部将各个粗蛮,对朝廷毫无恭敬之心。夫君,还是投袁氏去吧,燕氏子未必敢杀害德祖。”
“老夫汉臣,从未想过投奔袁氏!”杨彪浑浊的眼中老泪纵横,衣袖露出干枯的手臂攥紧了拳头,“尔等张口闭口袁氏燕氏,袁氏燕氏,这天下,是汉室啊……”
在那片远去的烟尘中,骑手肆意地喊着呼哨,麴演策马呼喊着问道:“兄长,你不曾踏足邺都,这是为何?”
“什么狗屁朝廷?不去不去!”义瞥了一眼,奔出几步才勒马停下,回头自言自语随后说道:“回头你代我传信主公,可要小心别为旁人所害……你瞧着吧,只要主公无虞,咱们麴氏将来总是要出个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