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变幻莫测有定律(第二更)-带系统回大唐 小说李易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变幻莫测有定律(第二更)-带系统回大唐 小说李易-带着系统来大唐-十月阅读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关尹德认真学,他的心暂时放下一大截。
“并不是你们带百姓富裕起来,百姓种大棚,技术从报纸上学,与你等无关……”
李易给讲道理,为什么说你们拿的钱多了。
种大棚的技术,由关尹德等官员提供,关尹德拿二百六十五缗,少了。
他们没有实际叫百姓富裕,只是学了行政手段,并把手段用出来。
贡献最大的属于种大棚的人,不过物流提高,大棚蔬菜能够外销,价钱也高。
当地官员仅仅是用行政手段拿一方的钱来进行基础建设,钱捞得便显得有一点多。
“你们分五百缗,在我心理位置上。既然分完了,也别再往回拿,明年不准拿钱。”
李易还是谈钱,不说征税行为对错。
法理上要抓起来一批收拾,没毛病。
实际操作中,当地官员自己拿好处,顺便把基础设施给修了。
利弊需要分清楚,今天收拾一大批官员,明天其他地方的官员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有利益牵扯在其中。
“已经拿回来三千缗,不然修路不够,百姓们很能吃。”关尹德小声嘟囔。
“百姓干活还卖力气呢,百姓相信你们,所以努力把路给修好,你以为百姓不知道你们拿钱了?”
李易摇摇头,他觉得有的人想的事情跟正常人不一样。
总以为别人是傻子,就自己聪明。
在说话的时候也要占点便宜,明明自己理亏,还狡辩,看对方不出声,以为自己狡辩成功。
实际上对方看透你这个人了,说什么?
官员啥情况,百姓不明白?
百姓只是在很多情况下找不到真正能帮着解决问题的官员,各部门互相踢皮球。
百姓不懂?百姓是无奈。
这些部门的官员还以为自己能耐,把责任成功推卸掉了。
责任掉不掉的先不提,公信力是一定掉了。
“他们……他们……”关尹德只重复了两次‘他们’,其他的再无法说出口。
“关尹德县令。”李易直呼其名与职务。
“李大夫。”关尹德称呼李易散官。
“当官就是做买卖,你觉得俸禄少,你能力强,你直接说,要多少的收入才能把地方治理清楚。
价钱可以谈,双方谈妥,钱给你,事情你办好了。
你现在就说,你有多大的本事,你能带领弘农县的百姓过上什么样的日子。
然后咱们说价钱,我衡量一下,钱不是问题。
但你拿了钱,事情,没!做!到……”
李易像个商人一样,不言说忠君爱大唐的话。
你们当官的不是喜欢钱嘛!行,有多大本事赚多少钱。
划出道来,雇你们帮着大唐的百姓过好日子。
关尹德这辈子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委婉一些?不含蓄一点?你李东主也是文化人啊。
永穆公主在旁边眨着长长眼睫毛的大眼睛,她同样是头一回知道跟官员说话直接说好处。
“李东主,我,我不知道。”关尹德怂了,一旦利益量化,他无法给出数据。
他看李易的眼神中带着浓浓的惧意,怕!
摆明了说,他发现自己拿五十缗都不够格。
他哪知道百姓的收入提高怎般计算?百姓赚钱,修路能赚多少?
他的腿又弯了,他终于晓得李易的厉害,随便一句话扔出来,自己无法回答。
“我给你们作个表吧,按照表上的数据来对比和操作。”李易发现现在官员的缺点。
他们对数据不够敏感,换成自己卖医疗器械的时候,代理商吃多少个回点,都有具体数据的。
官员一样能够数据化,以后税收全面展开,看地方赋税总额。
然后看物价,不同商品的价格表现出不同的地方发展状况。
粮价便宜,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购买力,一个是粮食产量。
购买力下降,粮食价格升不上去,升上去百姓没钱买,其他地方的粮食要补充过来。
粮食产量高,对外销售不够好,本地粮价则低。
粮食价格不可以直接反应出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在这个情况下怎么办?看副食。
副食价格也低,就不是两种考量了,猪可以赶去别的地方卖,羊也是如此。
价格低,在物流方面不存在问题的时候,证明当地的粮食确实多,能用来养牲畜了。
到时候作个统计,看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存栏量,还有秋收后的亩产与耕地面积、作物品种。
这些数据综合到一起,李易都不用操心,有现成的公式。
像统计局,一般都是省直管,走国家行政级别。
市里呢不是,归省直管,却需要听市里的话。
地方行政职务在于实职,国家行政级别在于位置。
国家级正处,是市局局长,地方的市,可以让国家级副处当局长。
享受的待遇是正处级别,这就是两套标准。
李易对这方面很熟悉,市里要求出成绩,经济数据额外作出来,表现非常好。
第二个月,国家要补贴,经济数据总量不能变,还要拿这个补贴。
那么就再作一套针对补贴方面的弱项数据,把补贴拿到手。
怎么弄啊?又要数据好、又要数据差。
好办,整体数据提高,国家要补贴三个产业。
不是同时补贴,有时间差。
补贴第一产业的时候,工业指数上升、服务业指数上升,农牧业数据下降,拿到补贴的。
转眼要补贴第二产业,赶紧改数据,工业指数受技术研发投入量增加,利润下降,补贴拿到了。
半个月之后,说要补贴第三产业。
数据给出来,旅游和金融等服务行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变多,成本压力过大,未来前景可期,补贴拿到了。
那么本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向稳,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和技术储备投入,在转换过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短板正在积极补缺。
这就是流程,数据化,以为数据化不可以操作,哈!简直是开玩笑。
李易就愿意数据化,他要给官员打样。
同一个游戏规则下,你数据怎么变,李易都能看出来问题。
这样他方便监督,你作假,没毛病,但是到我这里,我要看民生,民生不好,数据一下子就偏离了,有公式。
当地官员不懂啊,还开开心心数据造假呢,李易瞅一眼,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并不是你们带百姓富裕起来,百姓种大棚,技术从报纸上学,与你等无关……”
李易给讲道理,为什么说你们拿的钱多了。
种大棚的技术,由关尹德等官员提供,关尹德拿二百六十五缗,少了。
他们没有实际叫百姓富裕,只是学了行政手段,并把手段用出来。
贡献最大的属于种大棚的人,不过物流提高,大棚蔬菜能够外销,价钱也高。
当地官员仅仅是用行政手段拿一方的钱来进行基础建设,钱捞得便显得有一点多。
“你们分五百缗,在我心理位置上。既然分完了,也别再往回拿,明年不准拿钱。”
李易还是谈钱,不说征税行为对错。
法理上要抓起来一批收拾,没毛病。
实际操作中,当地官员自己拿好处,顺便把基础设施给修了。
利弊需要分清楚,今天收拾一大批官员,明天其他地方的官员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有利益牵扯在其中。
“已经拿回来三千缗,不然修路不够,百姓们很能吃。”关尹德小声嘟囔。
“百姓干活还卖力气呢,百姓相信你们,所以努力把路给修好,你以为百姓不知道你们拿钱了?”
李易摇摇头,他觉得有的人想的事情跟正常人不一样。
总以为别人是傻子,就自己聪明。
在说话的时候也要占点便宜,明明自己理亏,还狡辩,看对方不出声,以为自己狡辩成功。
实际上对方看透你这个人了,说什么?
官员啥情况,百姓不明白?
百姓只是在很多情况下找不到真正能帮着解决问题的官员,各部门互相踢皮球。
百姓不懂?百姓是无奈。
这些部门的官员还以为自己能耐,把责任成功推卸掉了。
责任掉不掉的先不提,公信力是一定掉了。
“他们……他们……”关尹德只重复了两次‘他们’,其他的再无法说出口。
“关尹德县令。”李易直呼其名与职务。
“李大夫。”关尹德称呼李易散官。
“当官就是做买卖,你觉得俸禄少,你能力强,你直接说,要多少的收入才能把地方治理清楚。
价钱可以谈,双方谈妥,钱给你,事情你办好了。
你现在就说,你有多大的本事,你能带领弘农县的百姓过上什么样的日子。
然后咱们说价钱,我衡量一下,钱不是问题。
但你拿了钱,事情,没!做!到……”
李易像个商人一样,不言说忠君爱大唐的话。
你们当官的不是喜欢钱嘛!行,有多大本事赚多少钱。
划出道来,雇你们帮着大唐的百姓过好日子。
关尹德这辈子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委婉一些?不含蓄一点?你李东主也是文化人啊。
永穆公主在旁边眨着长长眼睫毛的大眼睛,她同样是头一回知道跟官员说话直接说好处。
“李东主,我,我不知道。”关尹德怂了,一旦利益量化,他无法给出数据。
他看李易的眼神中带着浓浓的惧意,怕!
摆明了说,他发现自己拿五十缗都不够格。
他哪知道百姓的收入提高怎般计算?百姓赚钱,修路能赚多少?
他的腿又弯了,他终于晓得李易的厉害,随便一句话扔出来,自己无法回答。
“我给你们作个表吧,按照表上的数据来对比和操作。”李易发现现在官员的缺点。
他们对数据不够敏感,换成自己卖医疗器械的时候,代理商吃多少个回点,都有具体数据的。
官员一样能够数据化,以后税收全面展开,看地方赋税总额。
然后看物价,不同商品的价格表现出不同的地方发展状况。
粮价便宜,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购买力,一个是粮食产量。
购买力下降,粮食价格升不上去,升上去百姓没钱买,其他地方的粮食要补充过来。
粮食产量高,对外销售不够好,本地粮价则低。
粮食价格不可以直接反应出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在这个情况下怎么办?看副食。
副食价格也低,就不是两种考量了,猪可以赶去别的地方卖,羊也是如此。
价格低,在物流方面不存在问题的时候,证明当地的粮食确实多,能用来养牲畜了。
到时候作个统计,看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存栏量,还有秋收后的亩产与耕地面积、作物品种。
这些数据综合到一起,李易都不用操心,有现成的公式。
像统计局,一般都是省直管,走国家行政级别。
市里呢不是,归省直管,却需要听市里的话。
地方行政职务在于实职,国家行政级别在于位置。
国家级正处,是市局局长,地方的市,可以让国家级副处当局长。
享受的待遇是正处级别,这就是两套标准。
李易对这方面很熟悉,市里要求出成绩,经济数据额外作出来,表现非常好。
第二个月,国家要补贴,经济数据总量不能变,还要拿这个补贴。
那么就再作一套针对补贴方面的弱项数据,把补贴拿到手。
怎么弄啊?又要数据好、又要数据差。
好办,整体数据提高,国家要补贴三个产业。
不是同时补贴,有时间差。
补贴第一产业的时候,工业指数上升、服务业指数上升,农牧业数据下降,拿到补贴的。
转眼要补贴第二产业,赶紧改数据,工业指数受技术研发投入量增加,利润下降,补贴拿到了。
半个月之后,说要补贴第三产业。
数据给出来,旅游和金融等服务行业的基础设施投入变多,成本压力过大,未来前景可期,补贴拿到了。
那么本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向稳,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和技术储备投入,在转换过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短板正在积极补缺。
这就是流程,数据化,以为数据化不可以操作,哈!简直是开玩笑。
李易就愿意数据化,他要给官员打样。
同一个游戏规则下,你数据怎么变,李易都能看出来问题。
这样他方便监督,你作假,没毛病,但是到我这里,我要看民生,民生不好,数据一下子就偏离了,有公式。
当地官员不懂啊,还开开心心数据造假呢,李易瞅一眼,该抓的抓,该杀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