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望无际的草场上,几千名魏军铁骑兵使用神臂弩遍布箭雨,几乎弹无虚发地射中稻草人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冲了过去。
“锥形阵!”
随着为首的将领一声令下,身后的铁骑就跟随着他的大纛迅速结阵,宛如蚂蚁大军一样密集地散布在草场之上,一个全然不同的锥形阵就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这些训练有素的铁骑兵很厉害,但怎么能保证这种骑兵方阵足够整齐划一呢?
其实方法真的很简单,而且不需要操练太多次。
就用一根长杆子,挑着一块布,士兵们看着这块布前进,这就是“旗”的本意。
一个将军领一支军马,那么多的士兵怎么能够分清是跟着哪一个将军呢?
就在旗帜上写字,这面旗帜就叫做“认军旗”,简称“认旗”。
比如,冉恪的士兵跟着有“冉”字的旗帜,卫辽的士兵跟着有“卫”字的旗帜。
而在所有的冲锋阵形中,最常用的就是方阵和锥形阵。
而魏军的铁骑兵惯用锥形阵而不是方阵,其原因不外乎方阵尽量密集一些,这种阵型有一个问题,如果最后阶段速度提得太快,必然导致阵型散乱,无法保持密集状态。
反之,密集的阵型也会对骑兵产生桎梏,使得后者很难把速度提得太快。
若骑兵纪律性不够强的话,这种阵型很难保持足够的密集程度!
而锥形阵的话适合突破,由于有最前面的勇士,或者说倒霉蛋在前引领,所以阵型可以保持较为密集的状态。最后的冲锋速度应该比方阵要快。
众所周知,骑兵除了追逃时大杀特杀抢人头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关键时刻撕裂敌人,以此迅速击溃敌军一部,扭转战局。
为此,骑兵冲锋时的阵型应以突破为主,故而冉闵在锥形阵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改。
传统的锥形阵,中间和靠后的人很难起到积极作用,当前方的骑兵与敌人接触时,后面的骑兵并不能对敌人造成威胁,反而在冲锋被步兵阻挡后,严重影响前面的骑兵机动,造成拥堵。
所以根据冉闵的要求,魏军铁骑兵把锥形阵弄成两排,并在中后部留了一些骑兵应急。
如果前两排的骑兵冲锋时阵型变得松散,导致某处的步兵没有受到冲锋,应急的骑兵就可以冲上去补位,避免没受到攻击的步兵杀伤前两排的骑兵。
这效果还是不错的,铁骑兵冲锋到距离稻草人那里不足一百步的时候,那个为首的魏将便喊道:“上枪!”
所有铁骑兵顿时把挂在马鞍边上的长枪取出,横在手中。
终于抵达稻草人的面前,便狠厉地一枪刺过去,顿时戳破了稻草人的身子,穿体而过!
“好!”
“彩!~”
看到将士们这般英勇的身姿,在场的魏国文武都叫好喝彩起来,脸上都洋溢着骄傲的神色。
这就是我大魏帝国的不败之师!
但战斗还没有结束,等所有铁骑兵都往稻草人身上戳上一枪的时候,又回过身来继续结阵。
“上刀!”
这一回,铁骑兵们是把腰间的战刀取出,随着大将的一声令下,顿时砍翻了稻草人的头,跃马而起。
这时,在一侧观战的魏军方阵那里,顿时轰然叫好。
“大魏威武!魏军威武!大魏威武!魏军威武!……”
这心潮澎湃的一刻,这些魏军的铁骑兵终于退下了。
紧接着出场的,就是魏国的重甲骑兵。
每个重骑兵的装甲坚固,全身完全覆盖,甚至连眼睛也完全防护,这种装备很显然不利于近身搏斗。
他们的眼睛视野很小,基本上限制在正前方。这种制造模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重装甲骑兵在战场上的使用方式——冲锋,掉过头来再冲锋,但是绝对不能停下来肉搏!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些出现在草场上的魏军的重甲骑兵,一个个好似坦克一般,面对稻草人直接横推过去,瞬间就将稻草人冲击得七零八落的!
看得在场的各国使者是面色发白。
看着一侧的高句丽使者铁世文,冉闵笑着道:“铁世文,朕听说你们高句丽的重骑兵也很厉害,不知道跟我大魏的重骑兵一比,孰强孰弱?”
铁世文顿时苦笑道:“陛下还是莫要取笑了。我高句丽虽以重骑兵闻名于世,但比起大魏的重甲骑兵,那是远远不如啊!大魏的重骑兵,都是百里挑一的魁梧的勇士,身穿重甲,刀枪不入,甚至连战马的器具都一一齐全,就连战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高句丽的重骑兵哪里能跟大魏的重骑兵相比较呢?”
冉闵笑而不语。
重骑兵下场之后,接着出场的是万众瞩目,备受关注的神机营。
神机营的炮手们操控着一百门红衣大炮,目标是二百步之外的土墙。一轮炮击,整个土墙就被炸裂了,夷为平地了!
看到红衣大炮的威力这么大,使者们更是战战兢兢,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有这种利器,难怪魏军攻城略地,无往不利,无坚不摧。
接下来出场的就是魏军的步卒。
步卒演练的方式不是稻草人,不是土墙,而是实打实的“打群架”!
他们手持木刀木棍,染了一层白灰,打在人的身上可以留下痕迹,说明这人阵亡了,不能动了。
先是正面野战,两军厮杀,然后是攻防战,攻守互换。
魏军的步卒十分的强悍,跟他们的骑兵一比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这一场演练死了三个士卒,重伤十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虽然不是实战,不是真刀真枪地干,但还是会死人的。由此可见魏军是有多么凶悍了。
哪有这样操练士卒的?
每一场演练都死人啊!
陆战基本上告一段落,接下来的就是水战了。
冉闵就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河边。
水师的演练其实很简单,一个是炮击河里的障碍物,一个是登陆,一个是靠船厮杀。
魏军的水师也是很厉害的,至少大和国的水师被狠狠地教训过。尤其是在吸纳了东晋的一大批水师精英之后,魏国的水师迅速壮大,已经成为了亚洲第一,不知道是不是世界第一的规模了。
观看了魏国的这一场大阅兵,在场的使者都噤若寒蝉。
有这样的强军,有这样的国力,再加上有这样英明神武的君主,这么强盛的大魏帝国,根本不是他们能招惹得起的。
这些使者已经在心里暗暗决定了,回国之后,一定要好好规劝自己的国君或者酋长好好侍奉魏国,千万不要三心二意,更不要生出什么叛逆之心。
不然,那死在雁门、河西一带的几十万内迁的胡人,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锥形阵!”
随着为首的将领一声令下,身后的铁骑就跟随着他的大纛迅速结阵,宛如蚂蚁大军一样密集地散布在草场之上,一个全然不同的锥形阵就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这些训练有素的铁骑兵很厉害,但怎么能保证这种骑兵方阵足够整齐划一呢?
其实方法真的很简单,而且不需要操练太多次。
就用一根长杆子,挑着一块布,士兵们看着这块布前进,这就是“旗”的本意。
一个将军领一支军马,那么多的士兵怎么能够分清是跟着哪一个将军呢?
就在旗帜上写字,这面旗帜就叫做“认军旗”,简称“认旗”。
比如,冉恪的士兵跟着有“冉”字的旗帜,卫辽的士兵跟着有“卫”字的旗帜。
而在所有的冲锋阵形中,最常用的就是方阵和锥形阵。
而魏军的铁骑兵惯用锥形阵而不是方阵,其原因不外乎方阵尽量密集一些,这种阵型有一个问题,如果最后阶段速度提得太快,必然导致阵型散乱,无法保持密集状态。
反之,密集的阵型也会对骑兵产生桎梏,使得后者很难把速度提得太快。
若骑兵纪律性不够强的话,这种阵型很难保持足够的密集程度!
而锥形阵的话适合突破,由于有最前面的勇士,或者说倒霉蛋在前引领,所以阵型可以保持较为密集的状态。最后的冲锋速度应该比方阵要快。
众所周知,骑兵除了追逃时大杀特杀抢人头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关键时刻撕裂敌人,以此迅速击溃敌军一部,扭转战局。
为此,骑兵冲锋时的阵型应以突破为主,故而冉闵在锥形阵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修改。
传统的锥形阵,中间和靠后的人很难起到积极作用,当前方的骑兵与敌人接触时,后面的骑兵并不能对敌人造成威胁,反而在冲锋被步兵阻挡后,严重影响前面的骑兵机动,造成拥堵。
所以根据冉闵的要求,魏军铁骑兵把锥形阵弄成两排,并在中后部留了一些骑兵应急。
如果前两排的骑兵冲锋时阵型变得松散,导致某处的步兵没有受到冲锋,应急的骑兵就可以冲上去补位,避免没受到攻击的步兵杀伤前两排的骑兵。
这效果还是不错的,铁骑兵冲锋到距离稻草人那里不足一百步的时候,那个为首的魏将便喊道:“上枪!”
所有铁骑兵顿时把挂在马鞍边上的长枪取出,横在手中。
终于抵达稻草人的面前,便狠厉地一枪刺过去,顿时戳破了稻草人的身子,穿体而过!
“好!”
“彩!~”
看到将士们这般英勇的身姿,在场的魏国文武都叫好喝彩起来,脸上都洋溢着骄傲的神色。
这就是我大魏帝国的不败之师!
但战斗还没有结束,等所有铁骑兵都往稻草人身上戳上一枪的时候,又回过身来继续结阵。
“上刀!”
这一回,铁骑兵们是把腰间的战刀取出,随着大将的一声令下,顿时砍翻了稻草人的头,跃马而起。
这时,在一侧观战的魏军方阵那里,顿时轰然叫好。
“大魏威武!魏军威武!大魏威武!魏军威武!……”
这心潮澎湃的一刻,这些魏军的铁骑兵终于退下了。
紧接着出场的,就是魏国的重甲骑兵。
每个重骑兵的装甲坚固,全身完全覆盖,甚至连眼睛也完全防护,这种装备很显然不利于近身搏斗。
他们的眼睛视野很小,基本上限制在正前方。这种制造模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重装甲骑兵在战场上的使用方式——冲锋,掉过头来再冲锋,但是绝对不能停下来肉搏!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些出现在草场上的魏军的重甲骑兵,一个个好似坦克一般,面对稻草人直接横推过去,瞬间就将稻草人冲击得七零八落的!
看得在场的各国使者是面色发白。
看着一侧的高句丽使者铁世文,冉闵笑着道:“铁世文,朕听说你们高句丽的重骑兵也很厉害,不知道跟我大魏的重骑兵一比,孰强孰弱?”
铁世文顿时苦笑道:“陛下还是莫要取笑了。我高句丽虽以重骑兵闻名于世,但比起大魏的重甲骑兵,那是远远不如啊!大魏的重骑兵,都是百里挑一的魁梧的勇士,身穿重甲,刀枪不入,甚至连战马的器具都一一齐全,就连战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高句丽的重骑兵哪里能跟大魏的重骑兵相比较呢?”
冉闵笑而不语。
重骑兵下场之后,接着出场的是万众瞩目,备受关注的神机营。
神机营的炮手们操控着一百门红衣大炮,目标是二百步之外的土墙。一轮炮击,整个土墙就被炸裂了,夷为平地了!
看到红衣大炮的威力这么大,使者们更是战战兢兢,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有这种利器,难怪魏军攻城略地,无往不利,无坚不摧。
接下来出场的就是魏军的步卒。
步卒演练的方式不是稻草人,不是土墙,而是实打实的“打群架”!
他们手持木刀木棍,染了一层白灰,打在人的身上可以留下痕迹,说明这人阵亡了,不能动了。
先是正面野战,两军厮杀,然后是攻防战,攻守互换。
魏军的步卒十分的强悍,跟他们的骑兵一比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这一场演练死了三个士卒,重伤十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虽然不是实战,不是真刀真枪地干,但还是会死人的。由此可见魏军是有多么凶悍了。
哪有这样操练士卒的?
每一场演练都死人啊!
陆战基本上告一段落,接下来的就是水战了。
冉闵就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河边。
水师的演练其实很简单,一个是炮击河里的障碍物,一个是登陆,一个是靠船厮杀。
魏军的水师也是很厉害的,至少大和国的水师被狠狠地教训过。尤其是在吸纳了东晋的一大批水师精英之后,魏国的水师迅速壮大,已经成为了亚洲第一,不知道是不是世界第一的规模了。
观看了魏国的这一场大阅兵,在场的使者都噤若寒蝉。
有这样的强军,有这样的国力,再加上有这样英明神武的君主,这么强盛的大魏帝国,根本不是他们能招惹得起的。
这些使者已经在心里暗暗决定了,回国之后,一定要好好规劝自己的国君或者酋长好好侍奉魏国,千万不要三心二意,更不要生出什么叛逆之心。
不然,那死在雁门、河西一带的几十万内迁的胡人,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