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
石闵被陈氏的家主陈亮请到了主位上。这里虽然是陈氏的地盘,但石闵乃是当朝丞相,大赵国的魏王,身份显赫,他又怎能屈居下位?
整个宴席的人其实不多,除了石闵带来的几名将领,就是颍川陈氏的重要人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陈亮举杯道:“魏王,来!鄙人敬你一杯!”
“陈大人客气了。来,同饮!”
一杯饮尽。
陈亮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小心思,说道:“魏王,鄙人深知魏王乃是成大事者。然,自古以来成大事者,莫无英杰辅佐!如今魏王已经执赵国之牛耳,临朝称制,朝野上下莫不拜服,但是魏王不觉得少了一些什么吗?”
“家主此言何意?”石闵放下了酒杯,眯着眼睛,似乎想听一听陈亮有何高论。
陈亮垂手道:“魏王,恕我直言。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则兵,二则名,三则权,四则人才!如今魏王已经具备了兵名和权,但唯独少了一个人才!实在让人抱憾!”
“噢?不见得吧?”石闵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人才遍地都是!如今孤王贵为当朝丞相,朝廷之兵则孤王之兵,朝廷之名则孤王之名,朝廷之权则孤王之权,朝廷之人才则孤王之人才!家主何以言道孤王少了人才?”
“呵呵,魏王,只怕不尽然吧?”
陈亮淡淡的道:“魏王文治武功,皆乃天下一绝,莫说当世,就是往上推及一千多年,只怕能与魏王之文治武功并驾齐驱的人都不多。但是,鄙人相信以魏王的眼光,一定能够看出大赵国的不足之处。”
“适才魏王说道朝廷的兵、名、权和人才,即魏王自己的兵、名、权和人才,对此鄙人深表赞同。但是魏王应该知道,大赵国现如今的不足之处!否则,魏王也不会在全国各地贴出唯才是举的招贤令,也不会设置稷下学宫,开设招贤馆大力招贤纳士了。魏王,不知道鄙人说得对否?”
“不错。陈公何以教我?”石闵没有隐瞒,而是老老实实地交代了。
闻言,陈亮肃然道:“魏王,既然已经得知赵国现在的弊端所在,就应该对症下药!大赵强兵,雄霸天下,列国莫敢与之争锋!但兵力之强,兵力之盛,只能使国家强盛一时,而无法长治久安,乃至于一统天下!就好似战国时的魏国,原先魏国本来是有横扫八荒,一统天下的实力,奈何四面开战,最终将自己的元气消耗得干干净净的。”
“如今的大赵,与战国初期的魏国何其之相似也?同样是处四战之地,同样是人口众多而土地肥沃,同样是拥有强兵劲旅!但,要想长治久安,要想一统天下,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
“愿闻其详。”
陈亮又道:“昔日汉末分三国,魏蜀吴三足鼎立,而魏一家独大,无论是疆域、人口还是财富或者是兵力,都远胜于弱小的吴国和蜀国,但魏国依旧不能吞并吴蜀两国。魏王可知道是何缘故?”
石闵微微颔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魏国虽坐拥天下大半的疆土,人口、土地、兵力和财富是吴国和蜀国的两倍有余,但是疆域太大,需要防御的地方就多,所以魏国虽然一家独大,但实质上在前期并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此外,吴国坐拥长江天堑,蜀国也有一道秦岭作为屏障,故而魏国想要吞并吴国和蜀国,就必须要拥有更为强大的国力!”
“不错!”
石闵了解得十分的透彻。
三足鼎立,其实吴国和蜀国绑在一起都干不过魏国。只不过当时的天下战乱不断,魏国需要发展,需要更强的国力而已。
其实打从一开始,魏国一统天下已经是必然的趋势。
首先,蜀国与吴国都偏安一隅,无论是从人口数量、还是马匹、还是粮草方面都无法与魏国抗衡。
其次,诸葛亮其实早就看出来了这一点,所以在三顾茅庐时就说了“待天下有变才可以出兵”,这说明诸葛亮看问题很透彻,也对蜀地的实力心知肚明。
再次,蜀国与吴国都位置偏僻,不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四川和江南的人口,在三国时期江南和四川都是人口稀少之地,中原占据了十分之六七的人口,而且中原历来就是人才的集中地,而蜀国和吴国属于偏远地区。
综上所述,战争其实是一个国家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所以蜀国和吴国的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陈亮肃然道:“彼时之魏国,与今日之大赵何其之相似也,只不过情况更为复杂!魏王想要一统天下,就少不了贤才的辅佐,少不了让赵国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
“难道孤王身边的贤才还不够多吗?”石闵故意有此一问。
陈亮不禁沉声道:“魏王,鄙人说的贤才,并不一定是你身边的贤才。普天之下,贤才有大才和小才,在魏王身边的谋臣自然都是大才,但光有大才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小才!”
“接着说下去。”
“魏王,你是军旅出身,应该知道如何选将选兵。而大才是大将,小才是小兵,没有大将的军队是一盘散沙,而连小兵都没有,大将何以功成名就?所以这两者是相对的,现在魏王实质上缺的,就是小才。”
石闵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着陈亮的眼睛。
陈亮躬身道:“魏王前些日子在大梁的所作所为,天下皆知,上至王公,下到黎庶,无不拍手称快!但是如何安置大梁的官场,想必魏王也有些头疼吧?”
说到这里,石闵就不得不佩服这个陈亮犀利的眼光了。没错,石闵惩处了一大批的贪官污吏是爽了,但是接下来的麻烦也不小。
少了这么多的官吏,一时之间大梁根本无法正常运转。赵国的人才储备本来就很差,这么大规模的整肃吏治的行动,更是让石闵能拿得出手的地方官吏捉襟见肘。
“陈大人,你有什么就直说吧。”
“大王,我颍川陈氏愿意拥戴你,对大王鼎力支持!”
这是要表忠心了吗?
陈亮郑重其事地道:“大赵国的官吏,本就捉襟见肘,甚至还有一些买官卖官的现象存在,官吏贪污受贿不作为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而这,就是任用寒士,任用粗鄙之人为官的弊端!”
“……”
石闵的手指在桌案上敲了敲,颇有兴趣地道:“陈大人,据孤王所知,你们颍川陈氏在我大赵国入仕为官的,没有一百都有八十吧?孤王能让你们恢复往日颍川陈氏的威望,甚至是让你们颍川陈氏桃李满天下都不成问题。但是,这样做对孤王有什么好处呢?”
“大王能得到我颍川陈氏的全力支持!”
陈亮信誓旦旦地道:“若有需要,只要大王开口,我颍川陈氏可以出人出钱出粮!鄙人知道现在大王力行改革,欲富国强兵,但是国库拮据,可能无力于改革,所以,只要大王愿意,我颍川陈氏可以资助国库钱六百万贯!米粟谷物三十万石!而且是无偿资助!此外,若是大王准许的话,我颍川陈氏可派出家族中的青年才俊三百人,可为地方官吏,可为朝臣干吏,任凭大王差遣!”
石闵微微颔首。
这本就是一场交易,属于政治交易。
国库的钱粮告罄,而各地的官吏良莠不齐,对于石闵又有异心,很难保证这些地方官吏不会对石闵推行的诏令阳奉阴违。
而与陈氏达成合作就不一样了。
陈氏有钱有人有粮,是一个绝佳的合作对象。石闵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同样的,也能给予颍川陈氏足够的回报,这注定是一场双赢的合作!
石闵被陈氏的家主陈亮请到了主位上。这里虽然是陈氏的地盘,但石闵乃是当朝丞相,大赵国的魏王,身份显赫,他又怎能屈居下位?
整个宴席的人其实不多,除了石闵带来的几名将领,就是颍川陈氏的重要人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陈亮举杯道:“魏王,来!鄙人敬你一杯!”
“陈大人客气了。来,同饮!”
一杯饮尽。
陈亮终于按耐不住自己的小心思,说道:“魏王,鄙人深知魏王乃是成大事者。然,自古以来成大事者,莫无英杰辅佐!如今魏王已经执赵国之牛耳,临朝称制,朝野上下莫不拜服,但是魏王不觉得少了一些什么吗?”
“家主此言何意?”石闵放下了酒杯,眯着眼睛,似乎想听一听陈亮有何高论。
陈亮垂手道:“魏王,恕我直言。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则兵,二则名,三则权,四则人才!如今魏王已经具备了兵名和权,但唯独少了一个人才!实在让人抱憾!”
“噢?不见得吧?”石闵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人才遍地都是!如今孤王贵为当朝丞相,朝廷之兵则孤王之兵,朝廷之名则孤王之名,朝廷之权则孤王之权,朝廷之人才则孤王之人才!家主何以言道孤王少了人才?”
“呵呵,魏王,只怕不尽然吧?”
陈亮淡淡的道:“魏王文治武功,皆乃天下一绝,莫说当世,就是往上推及一千多年,只怕能与魏王之文治武功并驾齐驱的人都不多。但是,鄙人相信以魏王的眼光,一定能够看出大赵国的不足之处。”
“适才魏王说道朝廷的兵、名、权和人才,即魏王自己的兵、名、权和人才,对此鄙人深表赞同。但是魏王应该知道,大赵国现如今的不足之处!否则,魏王也不会在全国各地贴出唯才是举的招贤令,也不会设置稷下学宫,开设招贤馆大力招贤纳士了。魏王,不知道鄙人说得对否?”
“不错。陈公何以教我?”石闵没有隐瞒,而是老老实实地交代了。
闻言,陈亮肃然道:“魏王,既然已经得知赵国现在的弊端所在,就应该对症下药!大赵强兵,雄霸天下,列国莫敢与之争锋!但兵力之强,兵力之盛,只能使国家强盛一时,而无法长治久安,乃至于一统天下!就好似战国时的魏国,原先魏国本来是有横扫八荒,一统天下的实力,奈何四面开战,最终将自己的元气消耗得干干净净的。”
“如今的大赵,与战国初期的魏国何其之相似也?同样是处四战之地,同样是人口众多而土地肥沃,同样是拥有强兵劲旅!但,要想长治久安,要想一统天下,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
“愿闻其详。”
陈亮又道:“昔日汉末分三国,魏蜀吴三足鼎立,而魏一家独大,无论是疆域、人口还是财富或者是兵力,都远胜于弱小的吴国和蜀国,但魏国依旧不能吞并吴蜀两国。魏王可知道是何缘故?”
石闵微微颔首,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魏国虽坐拥天下大半的疆土,人口、土地、兵力和财富是吴国和蜀国的两倍有余,但是疆域太大,需要防御的地方就多,所以魏国虽然一家独大,但实质上在前期并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此外,吴国坐拥长江天堑,蜀国也有一道秦岭作为屏障,故而魏国想要吞并吴国和蜀国,就必须要拥有更为强大的国力!”
“不错!”
石闵了解得十分的透彻。
三足鼎立,其实吴国和蜀国绑在一起都干不过魏国。只不过当时的天下战乱不断,魏国需要发展,需要更强的国力而已。
其实打从一开始,魏国一统天下已经是必然的趋势。
首先,蜀国与吴国都偏安一隅,无论是从人口数量、还是马匹、还是粮草方面都无法与魏国抗衡。
其次,诸葛亮其实早就看出来了这一点,所以在三顾茅庐时就说了“待天下有变才可以出兵”,这说明诸葛亮看问题很透彻,也对蜀地的实力心知肚明。
再次,蜀国与吴国都位置偏僻,不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四川和江南的人口,在三国时期江南和四川都是人口稀少之地,中原占据了十分之六七的人口,而且中原历来就是人才的集中地,而蜀国和吴国属于偏远地区。
综上所述,战争其实是一个国家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所以蜀国和吴国的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陈亮肃然道:“彼时之魏国,与今日之大赵何其之相似也,只不过情况更为复杂!魏王想要一统天下,就少不了贤才的辅佐,少不了让赵国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
“难道孤王身边的贤才还不够多吗?”石闵故意有此一问。
陈亮不禁沉声道:“魏王,鄙人说的贤才,并不一定是你身边的贤才。普天之下,贤才有大才和小才,在魏王身边的谋臣自然都是大才,但光有大才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小才!”
“接着说下去。”
“魏王,你是军旅出身,应该知道如何选将选兵。而大才是大将,小才是小兵,没有大将的军队是一盘散沙,而连小兵都没有,大将何以功成名就?所以这两者是相对的,现在魏王实质上缺的,就是小才。”
石闵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着陈亮的眼睛。
陈亮躬身道:“魏王前些日子在大梁的所作所为,天下皆知,上至王公,下到黎庶,无不拍手称快!但是如何安置大梁的官场,想必魏王也有些头疼吧?”
说到这里,石闵就不得不佩服这个陈亮犀利的眼光了。没错,石闵惩处了一大批的贪官污吏是爽了,但是接下来的麻烦也不小。
少了这么多的官吏,一时之间大梁根本无法正常运转。赵国的人才储备本来就很差,这么大规模的整肃吏治的行动,更是让石闵能拿得出手的地方官吏捉襟见肘。
“陈大人,你有什么就直说吧。”
“大王,我颍川陈氏愿意拥戴你,对大王鼎力支持!”
这是要表忠心了吗?
陈亮郑重其事地道:“大赵国的官吏,本就捉襟见肘,甚至还有一些买官卖官的现象存在,官吏贪污受贿不作为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而这,就是任用寒士,任用粗鄙之人为官的弊端!”
“……”
石闵的手指在桌案上敲了敲,颇有兴趣地道:“陈大人,据孤王所知,你们颍川陈氏在我大赵国入仕为官的,没有一百都有八十吧?孤王能让你们恢复往日颍川陈氏的威望,甚至是让你们颍川陈氏桃李满天下都不成问题。但是,这样做对孤王有什么好处呢?”
“大王能得到我颍川陈氏的全力支持!”
陈亮信誓旦旦地道:“若有需要,只要大王开口,我颍川陈氏可以出人出钱出粮!鄙人知道现在大王力行改革,欲富国强兵,但是国库拮据,可能无力于改革,所以,只要大王愿意,我颍川陈氏可以资助国库钱六百万贯!米粟谷物三十万石!而且是无偿资助!此外,若是大王准许的话,我颍川陈氏可派出家族中的青年才俊三百人,可为地方官吏,可为朝臣干吏,任凭大王差遣!”
石闵微微颔首。
这本就是一场交易,属于政治交易。
国库的钱粮告罄,而各地的官吏良莠不齐,对于石闵又有异心,很难保证这些地方官吏不会对石闵推行的诏令阳奉阴违。
而与陈氏达成合作就不一样了。
陈氏有钱有人有粮,是一个绝佳的合作对象。石闵能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同样的,也能给予颍川陈氏足够的回报,这注定是一场双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