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显出些郁闷愁怅的年轻皇帝的脸,孙承宗心中暗自叹息。

    皇帝年幼便接过了一个烂摊子,辽东建奴猖獗,经过萨尔浒、辽沈之战后,已据有大半个辽东。

    辽西熊廷弼屡次沉浮,依然被王化贞架空,经略和巡抚不和,广宁前线已是隐患重重。

    而朝堂上党争激烈,官员们互相攻讦,全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只顾党同伐异。更有道貌岸然者,满口仁义道德,行为却贪婪无耻,连军需物资都敢以漂没之名中饱私嚢。

    东林一派更凭拥立之功把持朝堂,六部九卿差不多尽为东林,借廷议而掣皇权,处处插手官员任用,尤以辽东经抚之和表现得更为龌蹉。

    这些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孙承宗的警惕,对于东林党的慷慨正义,他也是深表赞同。

    当然,这也有情可原,孙承宗当时并未身处要职,虽然贵为帝师,却只是个左庶子,并不透彻了解大明的具体情况。

    待到广宁战事爆发,皇帝不动声色地连下中旨,秘密调动各处人马,更是动用厂卫,拿下王化贞,给予熊廷弼独断之权。

    对于皇帝违反朝堂常规的作法,孙承宗当时也是不赞同的。但事实证明,皇帝的事急从权挽救了广宁,第一次挫败了建奴,打击了建奴屡战屡胜的气势。

    数万官兵,数十万辽民,因为皇帝的独断专行而得以保全。几十万石的粮豆,不可计数的物资,没有成为建奴的缴获,成为其继续壮大的资本。

    孙承宗在事后的战报中,也不得不承认皇帝挽救了辽东危局,使战局没有糜烂而不可收拾。

    接下来,皇帝因广宁大胜而增强了底气,似乎也看透了朝堂上东林官员的本质——平常慷慨激昂,临时却无一策。

    借着追究王化贞的责任,一批攻讦熊廷弼的文官被驱逐;借着李三才的贪渎案,又是大批东林官员被清理。

    重用厂卫,不循常规,少年皇帝不惧流言,不畏清议,等于是赤膊上阵,亲自与文官集团展开争斗。

    皇权的威力确实无可抵挡,只要皇帝下定决心,不畏污名,文官集团在重压下根本无还手之力。

    孙承宗震惊之后,也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个学生。不得不说,少年皇帝的所作所为,颇有太祖、成祖的遗风。

    等到孙承宗被重用,成为兵部尚书,入阁参政,他才发现大明的兵政之弊,有多么触目惊心,大明的财政又有多么捉襟见肘。

    连饷粮都难以保证,又如何能让前线官兵拼命作战,争取胜利?

    接任兵部尚书的几个月,是孙承宗最为忙碌和焦虑的时间。辽东战事,奢安叛乱,需要钱粮物资、武器装备的文书不断,都需要他筹措安排。

    可户部没钱,就是没钱。孙承宗知道财政有些不敷,但没想到会这般窘迫。

    这就是大明?有着亿万子民,有着无边土地,勋贵、官员、生员、士绅、商贾个个过得滋润无比,藩属国敬仰朝觐的天朝上国?

    内帑!少年皇帝毫不犹豫地拿出了私房钱,打胜仗的赏银,足额的军饷,充足的粮草物资,还有几乎等于重建的兵器火药局,全部予以解决……

    孙承宗看着青年皇帝微皱的愁眉,强自收起了复杂的思绪,拱手道:“万岁勿忧,以微臣之见,察哈尔部东移,也未必会有太大的影响。”

    朱由校苦笑了一下,没有说话,静等着孙老师给他分析解惑。

    “东虏固然要灭,西虏自相残杀,于我大明也甚为有利。依辽东现在的形势,察哈尔部若逼迫其他诸部,如喀尔喀,他们势穷投奔,是选大明,还是选东虏……”

    孙承宗看来是有过研究,并且是本着大明人的思维,建奴叛明该灭,蒙古诸部也不是大明真正的朋友。

    朱由校眨着眼睛耐心听着,孙承宗是当时大多数明人的想法。就象历史上,崇祯趁着草原遇天灾,断绝市赏和马市,要饿死蒙古诸部一样一样的。

    按理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大明与蒙古诸部战和不定,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但朱由校并不认同,要是靠饿就能使蒙古诸部臣服。那北方游牧民族也不会在上千年的时间里,始终是中原王朝的敌人了。

    如果察哈尔部打垮了亲明的喀尔喀,则使辽东的明军少了个盟友。而虎墩兔却不敢与后金作战,不能助明军一臂之力。

    更关键的是,朱由校要集中力量剿灭建奴,不想武力干涉虎墩兔的行动。如果察哈尔部东移,与喀尔喀部发生冲突,明军就将处于两难的境地。

    “……辽镇东进,东虏不敢出击,可见两次挫败后实力大损,物资匮乏。再加上辽南、东江本部的压迫,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抵挡。他们或许还认为我军不敢贸然光复广宁,或许等着我军补给线拉长,再施以突然袭击……”

    建奴好象,大概,或者还有别的顾虑,朱由校垂下眼帘,隐约觉得并不象孙老师说得那么简单。

    按照目前辽镇的力量,一下子推进到广宁,并不是很把握。熊廷弼比较稳健地先占右屯卫,稳固之后再伺机光复广宁,朱由校也是同意的。

    孙老师还在说着,意思是趁察哈尔部与喀尔喀部交兵,趁机收拢蒙古部众,并使其归化,从而壮大满桂所率领的归化骑兵营。

    朱由校耳朵听着,心里却在搜寻着刚刚隐然冒出的疑惑。猛然间,他的眼睛瞪大了,终于想到了那种可能。

    假报纸啊,编出调动九边精锐入辽参战的消息,建奴应该看到了吧?这可是重大的军事行动,建奴不会是被吓住了,不敢轻举妄动吧?

    朱由校眯起了眼睛,越想越是大有可能。边关封锁得这么严密,建奴获取情报的渠道很少很少……

    王体乾上前给皇帝和孙帝师续上茶水,打断了帝师的讲述,以及皇帝的思绪。

    朱由校喝了口茶水,思路已经清晰起来,觉得自己的判断差不多是正确的。这样的话,也许就有办法,尽管不敢保证绝对成功。

    孙老师也讲得口干舌燥,端起茶水喝了两口,再抬头时,发现皇帝的脸色已经晴朗起来。

    难道是自己的解说起到了效果,皇帝已经有了主意,不再为此而发愁了?

    孙老师还未开口,朱由校已经起身,笑着说道:“孙师当值,也不必如此辛苦。有些不急的政事,压一压也无妨的。”

    孙老师赶忙站起,拱手道:“微臣精力尚好,也不习惯于把工作压下,让别人劳累。”

    朱由校有些无奈,转头对王体乾吩咐道:“把朝鲜使臣献上的人参给孙师拿来。”

    王体乾恭谨地答应着,在前引路,朱由校转身出了值房。

    孙承宗送了出来,躬身敬候,直到皇帝走远,连宫人持的宫灯也微不可见,方才回转。

    对于皇帝的心智,孙老师这一年多来已经看得清楚。虽有操切的一面,但多数时候都表现得沉着镇定。

    特别是对目前的两场战事,更是表现出了超过年龄的沉稳。也正是这种不急不躁,进退合宜,使得辽东和西南的形势在向明军倾斜。

    当然,孙承宗对于皇帝重用厂卫力量,打击官员、士绅、地主、生员等,还是有些意见的。

    虽然是财政窘迫,皇帝利用这种手段敛财也是为了战事,可到底是坏了传统和规矩,名声肯定会受到影响。

    一代名君,又何必污了声名。或者手段隐秘些,或者让人顶缸,都是选择嘛!这帝王的心术和手段,皇帝应该懂啊?

    孙承宗回到屋内想了一会儿,无奈地摇了摇头,又提笔在手,开始处理政事。

    …………………

    朱由校回到乾清宫,立刻给熊廷弼写了密信,要他尽快兵发广宁。

    未必是马上就重兵出动,可能只是数千骑兵。但一定要做出试探,或者说是让建奴看到明军推进到广宁的意图。

    虎墩兔既然要在义县领取抚赏银和开马市,朱由校认为是无法制止的。疯牛病犯了,兽医也没办法。

    但明军可以推进到广宁,依然保持与喀尔喀部的接触和联络。也就是说,还是具备两家联手,打击科尔沁部的可能。

    同时,虎墩兔若对喀尔喀部动手,明军接收喀尔喀部也没有阻碍。

    朱由校还让熊廷弼把满桂和归化骑兵调到广宁北部,并吸收喀尔喀所部的牧民,充当震慑虎墩兔的一股力量。

    建奴多半被假报纸上的消息给吓住了,朱由校虽然这样判断,可也不敢十分确定。

    但辽镇继续东进,从时间上看,正好能够策应刘爱塔的反正行动。

    反过来,刘爱塔的反正,也将使建奴手足忙乱,难以集中力量对东进广宁的明军发动进攻。

    朱由校沉吟片刻,又把策反刘爱塔的事情补充上去。他是相信熊廷弼的,虽然有熊大嘴巴之称,这种绝秘的事情,相信熊廷弼不会透露。

    可如果不说清楚,熊廷弼对于向广宁推进,肯定会有疑虑。明白了辽南将有剧变,熊廷弼自然会做出更好的布置。

    终于算是解开了纠结和郁闷,朱由校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又坐在那里想了想,挥手让旁边侍候的李成成去歇息,他命宫人摆驾去王良妃宫中就寢。

    有些心烦意乱,竟然忘了晚上说好去尝尝王良妃的新手艺。朱由校看了看满天的星斗,苦笑了一下,觉得王良妃肯定很失望地躺下睡了。

    宫灯一路伴行,直到王良妃的东宫,令朱由校有些意外的是里面还亮着灯火。

    而且,王良妃很快就迎了出来,在宫外施礼接驾。

    “爱妃平身吧!”朱由校心中有些感动,这是一直在等着他呀,上前亲手扶起王良妃,牵着一同向殿内走去。

    王良妃脸上没有一丝埋怨之色,却是惊喜和欢欣。皇爷来晚了,可还记着过来,说明在皇爷心里,自己还是满重要的。

    “万岁。”王良妃进殿便挽着朱由校的胳臂,亲热地问道:“臣妾给您热一下饭菜,您尝上一口就好。”

    感觉到王良妃偎靠过来的身体,朱由校笑了。王良妃坚持锻炼,已经收到了效果,身子壮实多了,顶过来象辆小车。

    嗯,还有那个深蹲,相当厉害。

    朱由校咽了口唾沫,笑道:“朕不饿,明天早上再品尝爱妃的手艺,还是洗漱一下早点安歇吧!”

    王良妃脸上似乎红了一下,转头吩咐宫人准备香汤,服侍皇帝洗浴。

    朱由校搂着爱妃的纤腰坐在床榻上,手指托着她的下巴,四目凝视,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四个媳妇儿呀,只剩下两个能用了。

    朱由校凑过去亲了一口,觉得作为九五至尊,连大户人家的三妻四妾都不如,出门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嗯,收集七个,召唤神龙。许个愿望,就天下太平……

    在温暖的香汤拥泡下,朱由校缓缓闭上眼睛,上下其手,享受着令人兴奋的嫩滑肌肤,喷到耳际的是女人的香喘气息。

    ………………

    夜色深沉,远在千里之外的复州城却是笼罩在云遮星月的阴暗之中。

    总兵府,书房内,刘兴祚和回来报信儿的三弟刘兴仁正对面而坐,听着刘兴仁的汇报。

    “王丙已死,暴病而亡,全无异样。”刘兴仁简单地说着,脸上浮起一丝笑意,并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在古代,暴病而亡算不上多稀奇。

    身上无伤,没有中毒的痕迹,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解剖尸检、死亡证明啥的,嘎吧一下死了,多数会归结到自身的隐疾。

    刘兴祚点了点头,也佩服镇抚司锦衣卫的手段。人不是在总兵府死的,而是曹正华带人潜入王丙府内暗杀的。

    当然,这少不了刘兴祚、刘兴仁和金生魁的配合接应。消除了这个隐患,也顿时让刘兴祚兄弟轻松起来。

    刘兴祚突然眉头一皱,伸手指了指外面,和刘兴仁同时站起身。

    房门敲响,间隔有些特点,刘兴祚松了口气,知道是金生魁引着曹正华回来了,赶忙伸手打开房门。

章节目录

我真是大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样样稀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五十三章 假报纸的作用吧?-我真是大昏君小说下载txt,我真是大昏君,十月阅读并收藏我真是大昏君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