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治加入真灵观后,理所应当成为二号人物,“二观主”的外号变得名副其实。

    事实上,齐治在真灵观的地位早已确定,众人心目中,他仅次于萧求道。

    接下来的日子,齐治继续开炉炼丹,先后使用银鳞参、金鳞参炼制宝王丹。

    每次炼丹成功,齐治都分出一瓶宝王丹,遣人送给萧求道。

    雪鳞参炼制的下品丹药,是萧求道经常使用的。

    有时候,萧求道也服用银鳞参炼制的中品宝王丹,但不能频繁服用,否则过而不及。

    至于上品宝王丹,因为药力太过霸道,超出萧求道的承受范围。

    这个教训,乃是萧求道亲身试验得来。

    某次,萧求道突发奇想,想要尝试金鳞参炼制的宝王丹,当即服用一颗,全身如同充斥沸水。

    若非及时吐出丹药,萧求道便会灵气紊乱,遭受境界下降的厄运。

    齐治这才知道,低层次的练气修士,最多能服用中品宝王丹。

    于是,齐治索性将下品宝王丹,都交给萧求道,自己使用中品、上品丹药。

    期间,庞大虎也收到几瓶宝王丹。

    齐治这番慷慨举动,换来源源不断的药材。

    第二次灵米送来时,仍旧有四五斤的份量。

    齐治虽然有了宝王丹,却也没有看轻灵米。

    丹药虽然炼制,但仍旧含有杂质,毕竟是药三分毒,炼成丹药也不能除尽。

    灵米是天生灵物,服用后没有后患。

    一封从太守府发来的邀请函,打破齐治平静的修炼生活。

    萧求道和齐治聚首,研究这封邀请函。

    “三郡太守联名,邀请治下各位道官,共同前去除妖!”

    除妖,这可是一件大事。

    庆国的国土上,虽然流传妖怪的传说,但实际上,很少有妖物出没。

    包括公孙太守在内,三个郡治的太守,都是比邻而居。

    三个郡治的地盘,瓜分帝江口周围的土地。

    帝江口这条大江,浩浩荡荡,从南往北,一直通向京城。

    石官镇便是帝江口的一处重要港口,依靠江水带来的利益,养活了这个富裕繁荣的小镇。

    三位太守联名邀请,显然这头妖物很难对付,需要他们联手才能处理。

    “去不去?”萧求道问齐治意见。

    “去,当然去,我等踏上修仙路,最忌讳闭门造车。此次应邀前去,可以结交其他同道,若是除妖成功,或许有更多灵米赐下!”

    提到灵米,萧求道来了兴趣。

    灵米的灵气含量,虽然比不上宝王丹,但胜在醇厚温和,服用太多也没有坏处。

    宝王丹则不痛,内部存在杂质,服丹练气必须小心,否则丹毒积累太多,境界不进反退,甚至有走火入魔的危险。

    “那好,我们即刻出发!”

    齐治和萧求道商议完,便留下道童们守观,自己则骑着骏马,前往太守府。

    路上,齐治骑着马匹,心中感慨,已经是修仙者了,还要骑马前行,想象中御剑飞行的场面,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太守府内,齐治和萧求道报出名字,就被太守亲自请进去。

    “两位道官,这次劳烦二位,实在是有不得已苦衷!”

    公孙太守感慨一声,随即解释来龙去脉。

    原来,帝江口的江水,灌溉两岸土地,公孙太守治下的百姓,也都指望江水保证收成。

    半年前,一头妖蛇出现在帝江口两岸,此起彼伏、四处流窜,到处吞吃牲畜、活人,吓得百姓人心惶惶,不敢下田耕作。

    官府每年赋税,大半出自耕地,若百姓不去耕种,第二年就会引发饥荒。

    公孙太守身为治民官,当即点齐一千士兵,在当地猎户带领下,前去围剿妖蛇。

    没想到妖蛇狡猾无比,不和士兵们碰面,而是夜起昼伏,以偷袭骚扰为主,不断吞吃落单的士兵。

    最终,士兵们铩羽而归,损失过半,对妖蛇谈之色变。

    与此同时,两边江岸的其他郡治,也遭受妖蛇的肆虐。

    根据目击者所说,妖蛇粗若水桶,长约三十丈,一口气能吃几十个人。

    而且,妖蛇全身鳞片刀枪不入,连强弓硬弩也射不穿。

    其他两位太守,先后发兵围剿,同样失败了。

    妖蛇生性狡诈,而且能水陆并行,时而在陆地蛰伏,时而钻入江水游动,令士兵无计可施。

    士兵们死伤惨重,任凭上司催促,再也不敢出兵除蛇。

    但是,妖蛇已经成为大患,从刚开始,只在野外掠食牲畜百姓,发展到后来,直接闯进村庄,穿门过户,生吃百姓牲畜。

    百姓们人心动摇,纷纷背井离乡,逃避妖蛇之祸。

    太守们这才知道,若妖蛇不除,治下百姓非得逃个精光,到时候无人种田纳税,自己的官途也到头了。

    没法子,三个太守互通书信,确定一致意见,邀请道官联手,诛杀妖蛇。

    “司太守、刘太守二位,同样邀请道官,前去诛杀妖蛇,我这边,只能麻烦二位了。”

    齐治听了描述,心想这头妖蛇,懂得打游击战,灵智非同小可,莫非已经成妖了?

    萧求道发问,“太守,诛杀妖蛇,我们二人自当义不容辞,但地形我们不熟悉,是否要派向导?”

    公孙太守点头,“这个自然!”

    齐治和萧求道对视,然后不约而同问,“何时出发?”

    “三日之后!”

    三天后,公孙太守和齐治二人,离开太守府,到了郡治的边界,临近帝江口的岸边。

    其余两位太守,司太守和刘太守,早已等待多时,他们身边站着几位道士,应该是同来的道官。

    “公孙太守!”

    三位太守相互寒暄几句,开始开始介绍几位道官。

    司太守带来三位道官,分别介绍起来。

    “这是墨道官,七品!”

    一个老道士手捧旧书,摇头晃脑。

    “这是金道官,七品!”

    道士手持中空铜管,客气点头。

    “这位是贾道官,七品!”

    老道士风烛残年,面露病容,不断咳嗽。

    刘太守带了两位道官,接着介绍。

    “王道官,七品!”

    王道官四五十岁,生长两撇八字胡,更像是出主意的师爷。

    “洪道官,六品!”

    齐治和萧道友的目光,聚集在洪道官的身上。

    洪道官神情倨傲,目不斜视。

    王道官神情殷切,如狗头军师般,在他身边鞍前马后伺候,讨好的意思溢于言表。

    在场七位道官,仅有洪道官位居六品,凌驾众人之上。

    刘太守最后才介绍洪道官,起到震惊全场的作用,最后说出自己的用意。

    “洪道官是六品道官,这次诛杀妖蛇,一切行动以他为首,各位可有意见?”

    “我同意!”王道官第一个跳出来。

章节目录

天道扫描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能优斯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七十一章 三郡太守-天道扫描器喜马拉雅,天道扫描器,十月阅读并收藏天道扫描器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