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八节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金手指把我上交给了国家十月阅读
第四〇八节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金手指把我上交给了国家十月阅读-明末有钱人-十月阅读
明末有钱人
作者:笔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秀英走后,姬庆文并没有入睡。
他满怀心事,拿着纸笔坐在桌前,将前几天审问袁崇焕的经过,周延儒、温体仁、高起潜等人的态度,崇祯皇帝的心意变化,多尔衮、鳌拜等人出现的时机,骆养性的调查处置等等情况,一一写在纸上,仔仔细细地复盘了一遍。
姬庆文穿越之前是程序员出身,最擅长的就是梳理逻辑关系,经他这么一番复盘,只觉得这些事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人心太过复杂,又不是一段程序、一套逻辑能够解释得清楚的。
看着纸上这一大篇密密麻麻的字,劳累了一天的姬庆文终于有些瞌睡了,上下眼皮不住打起架来,面前原本就写得歪歪扭扭的字变得更加模糊扭捏,已然混成了一团……
忽听耳边传来几声清脆悠扬的棒子声,姬庆文立即从小寐中惊醒过来,开口问道:“黄得功,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黄得功果然还守在门外,说道:“东家,现在……现在大概快五更天了……”
“糟了!怎么睡过头了!”姬庆文暗道,“崇祯皇帝都是卯时面见群臣,五更已是寅时,要再去得晚了,恐怕就赶不及求见皇帝了。”
所幸姬庆文昨日衣不解带,还穿着面见皇帝时候的朝服,便立即起身出门,让黄得功护卫着便往皇宫快步而去。
姬庆文匆忙赶到左顺门外的时候,皇宫门口已经等候了五六个官员,都是六部尚书、侍郎之类的高官。这几个官员前一日就接到了崇祯的圣旨,要接受皇帝的质询。一想起崇祯这么个年轻气盛而又刻薄刁钻的皇帝,就要面对面的地质问自己,这些本来在下属、百姓面前颐指气使的官员们,脸色就好像死了老娘一样的难看。
姬庆文同他们草草打过招呼,便走到宫门前,对守门的太监说道:“这位公公,请行个方便,我想要面见皇上。”
那太监想了想说道:“爵爷,不是杂家不给您老面子。今天万岁爷没有传见爵爷的旨意,杂家也不敢放您老进去啊!”
“谁要你放我进去了?我不过是要让你通报一声,就说我姬庆文等着求见圣上而已。你这就跑几步路,帮我把这句话带到皇上面前,就跑断了你的狗腿了吗?”姬庆文骂道。
那太监作难道:“听说昨天夜里,皇上一夜没有好睡,大清早脸色就黑的好像乌云一样,一个小太监给万岁爷梳头时候拔了他老人家一根头发,险些没被打死……万岁爷的脾气,您老也是知道的,就怕我这么上去说,皇上一个不高兴,赏我几棍子,那杂家这屁股可就保不住了啊……”
姬庆文想也没想,便从袖中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塞到那太监手中:“这是一百两银子,堵你这张絮絮叨叨的嘴。”
说罢,姬庆文又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道:“这是给你跑腿的钱,够了吧?”
都说新晋的福禄伯姬庆文有钱,竟没料到有钱到这样的程度,两张轻飘飘的一百两一张的银票,威力可要比崇祯皇帝的棍子大多了,顿时将那太监砸了个七荤八素,立即喜笑颜开道:“爵爷出手大方,小人自然也舍得力气。小人这就替爵爷跑一趟去。”
说罢,那太监一转身、一溜烟便跑走了。
可等他回来的时候,却是被几个小太监抬着回来的。
只见这太监衣服也破了、帽子也丢了、裤子也被扒了,只有屁股上一摊血迹引人注目,颤颤巍巍说道:“爵爷,您老的话,杂家替您给万岁爷带到了。万岁爷说了……说……不见爵爷……”
说罢,这太监便昏死过去了。
一问才知道,崇祯皇帝现在心情不好,一听姬庆文求见,更是怒不可遏,二话不说便让宫里的侍卫将这太监狠狠打了二十廷杖。
姬庆文看了这惨状,倒吸了一口冷气,心想:崇祯这几棍子分明是给自己看的,是要自己明白,要是再敢想替袁崇焕求情,那自己便是这样的结局——只是可怜这太监,无缘无故做了替打的沙袋……
想到这里,姬庆文禁不住动了恻隐之心,又给了那太监一百两银子,这才转身离开了。
左顺门外那些等候传见的官员见了这一幕,吓得倒吸一口冷气,心想:今天皇帝心情不好,自己可算是倒了霉了,要是一个不小心说错了话,搞不好温暖的屁股就要同冰冷的廷杖,发生一次亲密的接触了。
姬庆文垂头丧气往云来客栈走去,却听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姬爵爷,你怎么这么早就要走了啊?”
姬庆文抬头一看,却是卖馄饨的老张头和他媳妇各挑着一个担子往皇城门口而来——他们夫妻在皇城门外摆摊卖馄饨,在京师极为有名,号称“一品馄饨”,寻常当官的,还没有福分来吃他们夫妻的手艺呢。
姬庆文同张家夫妻二人熟悉得很,见他们招呼,便停下了脚步,自己动手从担子上取下一张椅子,就地坐下,说道:“没想到你们夫妻每天来得这么早,现在还不到卯时,你们就来摆摊了啊。”
老张头索性放下担子,就在姬庆文所坐的地方支起摊子,说道:“晚了不行啊。我这里支摊子、起火、烧水、下馄饨,怎么也要一个时辰,要是来晚了大人们又怎么能吃得上这口热馄饨呢?倒是姬爵爷今日为何出宫这么早?”
有些话,姬庆文也不便同这老张头说,支吾了两句,便道:“正好,我饿了,今天你这头一碗馄饨,就让我吃了吧。”
说罢,姬庆文又对身旁护卫着的黄得功说道:“得功,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帮这老张头干活?瞧你这没眼力见的!”
黄得功将随身带着的铁棍靠在一边,开始帮老张头做起事来,口中还不忘嘀咕道:“东家可真会指使人,又叫我摆起摊子来了。”
姬庆文骂道:“黄得功你说什么呢?我是让你白干么?完事了请你吃一碗馄饨还不行么?”
黄得功又道:“一碗破馄饨,有什么好吃的……”
“行!你有种!那你就别吃了,看着我吃好了。”姬庆文道。
黄得功摸了摸空无一物的肚子,还是泄了气,嘴里不知嘟哝了几句什么抱怨的话,又低头干起活来。
不一刻,老张头便将馄饨端到了姬庆文面前。
姬庆文饿了大半夜,闻着这碗香喷喷的馄饨,风卷残云便吃了半碗,忽然想起袁崇焕和崇祯帝的事情来,禁不住又叹了口气。
眼下官员们都已进宫却还没有出宫回来,馄饨摊上只有姬庆文一个人,因此老张头听了姬庆文的叹息,忍不住过来问道:“姬爵爷,您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烦心的事?”
姬庆文抬眼看了老张头一眼,道:“老张头,你既然能在皇宫门前摆摊卖馄饨,那想必也是见过世面的。我就问你一句话,这袁崇焕,该杀不该杀?”
老张头没想到姬庆文会问这么一个问题,忙道:“姬爵爷问错人了吧?我一个卖馄饨的,又哪懂得这些事情?”
姬庆文却道:“有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是也是大明朝的百姓,说说怎么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乃是出自王夫之的《日知录》,现在虽然已经有了王夫之,可《日知录》却还没有成书。因此姬庆文说出这句名言,让老张头也禁不住心中一动。
只听老张头不无感慨地说道:“《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说的就是士大夫未必就一定能有多大的见识,平头老百姓一样能有了不起的见识。姬爵爷这几句话,颇有古仁人的风范,小人是在是佩服得紧。”
《曹刿论战》这篇文章,也算是流传千古的好文章了,姬庆文在高中时候就学过,可高考完后就早就还给语文老师了。
现在听老张头又念叨起里面的词句来,让姬庆文真有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奇怪的感觉,回味了片刻,忽然一笑道:“没想到老张头居然还读过书,我看你的见识也挺了不起的。”
老张头的老婆接话道:“爵爷你少捧他了。在老张家里头,数他念书最差,也就平日里听各位大人们议论朝政,才有一句、没一句地听了些,他一个卖馄饨的,能有什么见识?”
“嗳!老张家的这话就说得不对了,有见识就是有见识,同做什么行当的,并没有什么关系。”姬庆文说道,“老张头,我问你,你说袁崇焕这厮该不该杀?”
老张头听了一愣,半晌才道:“爵爷,这是朝廷大事,爵爷问小人,小人又怎么敢胡说?”
“胡说两句又有什么关系?你看,现在大人们都还没有下朝,左望右望除了我们几个之外没有旁人,你就说说好了。”姬庆文道。
老张头有些局促地搓了搓手,似乎在努力鼓起勇气,这才说道:“袁崇焕该杀。这人言过其实,尽拿军国大事开玩笑,而且没有能够收拾局面的魄力和本事,这样信口开河的人,不杀他,还留着让他说书玩吗?”
姬庆文知道老张头说的都是心理话,禁不住蹙眉道:“莫非京师百姓也都是这么想的吗?”
老张头道:“老百姓搞不好比我更恨袁崇焕呢。像我这样做些小本生意的,攒下来的都是现银,又在城里买了个小四合院住,鞑子再怎么厉害,也打不进城里来。可那些产业、田土都在城外的百姓,去年被满洲鞑子这么一番劫掠,损失惨重,不是恨死袁崇焕了吗?”
姬庆文默然地吃着馄饨,意识到这老张头的话没有半个字的虚掩——夺人钱财,就好比杀人父母,俨然间,袁崇焕已成了京师百姓的杀人父母,面对有杀父之仇的仇家,百姓们真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了……
他满怀心事,拿着纸笔坐在桌前,将前几天审问袁崇焕的经过,周延儒、温体仁、高起潜等人的态度,崇祯皇帝的心意变化,多尔衮、鳌拜等人出现的时机,骆养性的调查处置等等情况,一一写在纸上,仔仔细细地复盘了一遍。
姬庆文穿越之前是程序员出身,最擅长的就是梳理逻辑关系,经他这么一番复盘,只觉得这些事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人心太过复杂,又不是一段程序、一套逻辑能够解释得清楚的。
看着纸上这一大篇密密麻麻的字,劳累了一天的姬庆文终于有些瞌睡了,上下眼皮不住打起架来,面前原本就写得歪歪扭扭的字变得更加模糊扭捏,已然混成了一团……
忽听耳边传来几声清脆悠扬的棒子声,姬庆文立即从小寐中惊醒过来,开口问道:“黄得功,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黄得功果然还守在门外,说道:“东家,现在……现在大概快五更天了……”
“糟了!怎么睡过头了!”姬庆文暗道,“崇祯皇帝都是卯时面见群臣,五更已是寅时,要再去得晚了,恐怕就赶不及求见皇帝了。”
所幸姬庆文昨日衣不解带,还穿着面见皇帝时候的朝服,便立即起身出门,让黄得功护卫着便往皇宫快步而去。
姬庆文匆忙赶到左顺门外的时候,皇宫门口已经等候了五六个官员,都是六部尚书、侍郎之类的高官。这几个官员前一日就接到了崇祯的圣旨,要接受皇帝的质询。一想起崇祯这么个年轻气盛而又刻薄刁钻的皇帝,就要面对面的地质问自己,这些本来在下属、百姓面前颐指气使的官员们,脸色就好像死了老娘一样的难看。
姬庆文同他们草草打过招呼,便走到宫门前,对守门的太监说道:“这位公公,请行个方便,我想要面见皇上。”
那太监想了想说道:“爵爷,不是杂家不给您老面子。今天万岁爷没有传见爵爷的旨意,杂家也不敢放您老进去啊!”
“谁要你放我进去了?我不过是要让你通报一声,就说我姬庆文等着求见圣上而已。你这就跑几步路,帮我把这句话带到皇上面前,就跑断了你的狗腿了吗?”姬庆文骂道。
那太监作难道:“听说昨天夜里,皇上一夜没有好睡,大清早脸色就黑的好像乌云一样,一个小太监给万岁爷梳头时候拔了他老人家一根头发,险些没被打死……万岁爷的脾气,您老也是知道的,就怕我这么上去说,皇上一个不高兴,赏我几棍子,那杂家这屁股可就保不住了啊……”
姬庆文想也没想,便从袖中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塞到那太监手中:“这是一百两银子,堵你这张絮絮叨叨的嘴。”
说罢,姬庆文又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道:“这是给你跑腿的钱,够了吧?”
都说新晋的福禄伯姬庆文有钱,竟没料到有钱到这样的程度,两张轻飘飘的一百两一张的银票,威力可要比崇祯皇帝的棍子大多了,顿时将那太监砸了个七荤八素,立即喜笑颜开道:“爵爷出手大方,小人自然也舍得力气。小人这就替爵爷跑一趟去。”
说罢,那太监一转身、一溜烟便跑走了。
可等他回来的时候,却是被几个小太监抬着回来的。
只见这太监衣服也破了、帽子也丢了、裤子也被扒了,只有屁股上一摊血迹引人注目,颤颤巍巍说道:“爵爷,您老的话,杂家替您给万岁爷带到了。万岁爷说了……说……不见爵爷……”
说罢,这太监便昏死过去了。
一问才知道,崇祯皇帝现在心情不好,一听姬庆文求见,更是怒不可遏,二话不说便让宫里的侍卫将这太监狠狠打了二十廷杖。
姬庆文看了这惨状,倒吸了一口冷气,心想:崇祯这几棍子分明是给自己看的,是要自己明白,要是再敢想替袁崇焕求情,那自己便是这样的结局——只是可怜这太监,无缘无故做了替打的沙袋……
想到这里,姬庆文禁不住动了恻隐之心,又给了那太监一百两银子,这才转身离开了。
左顺门外那些等候传见的官员见了这一幕,吓得倒吸一口冷气,心想:今天皇帝心情不好,自己可算是倒了霉了,要是一个不小心说错了话,搞不好温暖的屁股就要同冰冷的廷杖,发生一次亲密的接触了。
姬庆文垂头丧气往云来客栈走去,却听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姬爵爷,你怎么这么早就要走了啊?”
姬庆文抬头一看,却是卖馄饨的老张头和他媳妇各挑着一个担子往皇城门口而来——他们夫妻在皇城门外摆摊卖馄饨,在京师极为有名,号称“一品馄饨”,寻常当官的,还没有福分来吃他们夫妻的手艺呢。
姬庆文同张家夫妻二人熟悉得很,见他们招呼,便停下了脚步,自己动手从担子上取下一张椅子,就地坐下,说道:“没想到你们夫妻每天来得这么早,现在还不到卯时,你们就来摆摊了啊。”
老张头索性放下担子,就在姬庆文所坐的地方支起摊子,说道:“晚了不行啊。我这里支摊子、起火、烧水、下馄饨,怎么也要一个时辰,要是来晚了大人们又怎么能吃得上这口热馄饨呢?倒是姬爵爷今日为何出宫这么早?”
有些话,姬庆文也不便同这老张头说,支吾了两句,便道:“正好,我饿了,今天你这头一碗馄饨,就让我吃了吧。”
说罢,姬庆文又对身旁护卫着的黄得功说道:“得功,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帮这老张头干活?瞧你这没眼力见的!”
黄得功将随身带着的铁棍靠在一边,开始帮老张头做起事来,口中还不忘嘀咕道:“东家可真会指使人,又叫我摆起摊子来了。”
姬庆文骂道:“黄得功你说什么呢?我是让你白干么?完事了请你吃一碗馄饨还不行么?”
黄得功又道:“一碗破馄饨,有什么好吃的……”
“行!你有种!那你就别吃了,看着我吃好了。”姬庆文道。
黄得功摸了摸空无一物的肚子,还是泄了气,嘴里不知嘟哝了几句什么抱怨的话,又低头干起活来。
不一刻,老张头便将馄饨端到了姬庆文面前。
姬庆文饿了大半夜,闻着这碗香喷喷的馄饨,风卷残云便吃了半碗,忽然想起袁崇焕和崇祯帝的事情来,禁不住又叹了口气。
眼下官员们都已进宫却还没有出宫回来,馄饨摊上只有姬庆文一个人,因此老张头听了姬庆文的叹息,忍不住过来问道:“姬爵爷,您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烦心的事?”
姬庆文抬眼看了老张头一眼,道:“老张头,你既然能在皇宫门前摆摊卖馄饨,那想必也是见过世面的。我就问你一句话,这袁崇焕,该杀不该杀?”
老张头没想到姬庆文会问这么一个问题,忙道:“姬爵爷问错人了吧?我一个卖馄饨的,又哪懂得这些事情?”
姬庆文却道:“有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是也是大明朝的百姓,说说怎么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乃是出自王夫之的《日知录》,现在虽然已经有了王夫之,可《日知录》却还没有成书。因此姬庆文说出这句名言,让老张头也禁不住心中一动。
只听老张头不无感慨地说道:“《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说的就是士大夫未必就一定能有多大的见识,平头老百姓一样能有了不起的见识。姬爵爷这几句话,颇有古仁人的风范,小人是在是佩服得紧。”
《曹刿论战》这篇文章,也算是流传千古的好文章了,姬庆文在高中时候就学过,可高考完后就早就还给语文老师了。
现在听老张头又念叨起里面的词句来,让姬庆文真有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奇怪的感觉,回味了片刻,忽然一笑道:“没想到老张头居然还读过书,我看你的见识也挺了不起的。”
老张头的老婆接话道:“爵爷你少捧他了。在老张家里头,数他念书最差,也就平日里听各位大人们议论朝政,才有一句、没一句地听了些,他一个卖馄饨的,能有什么见识?”
“嗳!老张家的这话就说得不对了,有见识就是有见识,同做什么行当的,并没有什么关系。”姬庆文说道,“老张头,我问你,你说袁崇焕这厮该不该杀?”
老张头听了一愣,半晌才道:“爵爷,这是朝廷大事,爵爷问小人,小人又怎么敢胡说?”
“胡说两句又有什么关系?你看,现在大人们都还没有下朝,左望右望除了我们几个之外没有旁人,你就说说好了。”姬庆文道。
老张头有些局促地搓了搓手,似乎在努力鼓起勇气,这才说道:“袁崇焕该杀。这人言过其实,尽拿军国大事开玩笑,而且没有能够收拾局面的魄力和本事,这样信口开河的人,不杀他,还留着让他说书玩吗?”
姬庆文知道老张头说的都是心理话,禁不住蹙眉道:“莫非京师百姓也都是这么想的吗?”
老张头道:“老百姓搞不好比我更恨袁崇焕呢。像我这样做些小本生意的,攒下来的都是现银,又在城里买了个小四合院住,鞑子再怎么厉害,也打不进城里来。可那些产业、田土都在城外的百姓,去年被满洲鞑子这么一番劫掠,损失惨重,不是恨死袁崇焕了吗?”
姬庆文默然地吃着馄饨,意识到这老张头的话没有半个字的虚掩——夺人钱财,就好比杀人父母,俨然间,袁崇焕已成了京师百姓的杀人父母,面对有杀父之仇的仇家,百姓们真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