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去了,才一毛五分钱一串咋卖不掉?杨大婶你看,我又做了这么多糖葫芦呢。”小如从厨房里端出一大盆插得整整齐齐红艳艳的糖葫芦拿到院子里冷却,厨房里刚烧过火热气腾腾的不利于糖葫芦冷却。
杨大婶看着那一大盆的糖葫芦瞪圆了眼睛惊叹道:“这怕有百八十根吧!你要是每天下午能够卖掉这么多糖葫芦串的话,一个下午少说能够赚七块钱哩!”
“赚不了那么多,一共才只做了七十五根糖葫芦,全卖完的话也只能赚六块多,”小如笑着答道。
“每天赚六块多,一个月下来就有一百八十多块钱,不少了。”杨大妽羡慕的说。
“是不少。”小如虚空的看着前方发了几秒钟的呆,忧心忡忡的笑了一下:“就不知道这个生意能不能做长呐。”
杨大婶从厨房里打了一盆水蹲在天井旁洗手洗脸:“咋做不长?这一片没人会做糖葫芦,你独家经营肯定能卖到采不到山楂为止。”
小如拿起菜篮子准备去菜地摘菜做晚饭:“这糖葫芦做起来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这里的人又都会做麦芽糖稀。
只要会做麦芽糖稀就会熬制做糖葫芦的糖稀,做糖葫芦的关键步骤掌握了,然后再稍微琢磨一下,就能够做出糖葫芦了,到时候满大街都是卖糖葫芦的,我又没啥优势咋能继续卖下去?”
“啊?做糖葫芦很简单呀?”杨大婶惊讶的问。
“嗯,简单!我现在先去摘菜,回头告诉杨大婶怎么做糖葫芦。”小如带着小见出了院门。
即便没有人研究做糖葫芦卖,她也打算把制作糖葫芦的方法告诉杨大婶一家,人家善良帮了她一次,她肯定要回报的。
火车站的人流量不小,她一个人做糖葫芦串卖能卖多少?让杨大婶一家也做糖葫芦卖,赚点钱补贴家用。
摘完菜顺便在水塘里把菜洗干净回来,杨大婶要做饭,杨夏、杨秋不让,非让小如做,说她烧的菜好吃。
杨大婶数了两个孩子不懂事:“现在天气这么热,你们让小如做饭,她在厨房里就不热吗?”
小如笑笑:“只炒几个青菜,快得很,热也就只热那么一下。”开始动手炒菜。
土灶就是这点好,可以烧大火,大火烧出来的青菜特别碧绿青翠,光看颜色就令人食指大动。
吃饭的时候小如把制作糖葫芦的过程说给杨大婶夫妻两个听。
杨大婶夫妻两个惊讶道:“没想到做糖葫芦这么简单!”
又叮嘱自己的三个孩子:“你们可别把做糖葫芦的方法告诉任何人。”
杨春姐弟三个都猛点头:“放心吧,妈,我们又不是傻子,咋会告诉别人呢?”
小如看了杨春姐妹三个一眼,说:“如果杨大婶家也做糖葫芦串的话,我觉得杨春三姐妹每天中午吃过饭可以带一些糖葫芦去火车站卖,哪怕每天中午每个人只卖二十串也有四块钱的收入,而且也不影响上学,放学回来也别去做农活儿了,也去卖糖葫芦,这样一天下来,至少每个人能够赚个七八块吧,比种田强。”
杨大婶夫妻两个全都眼睛一亮:“那敢情好!”
中午的时间段和放学到吃晚饭这个时间段小如都不会去火车站卖糖葫芦,他们几个女儿去卖的话,没人和他们抢生意肯定卖得动。
“就是做白砂糖得要票才买得到,杨大婶,你们有票吗?”小如问,端起菜汤泡饭。
“哎呀,你咋用菜汤泡饭哩,吃点菜!”杨大婶给小如夹了好几筷子的角瓜丝,“只有工人才有票,咱农村人哪有票?不过没啥打紧的,拿鸡蛋去工厂门口换糖票,两个鸡蛋就能换一张票!”
那时一个鸡蛋才卖一毛钱,两个鸡蛋也就两毛钱,比从营业员手里买票要划算多了,小如道:“杨大婶,你要是去换票帮我也换一些,我算钱你。”
杨大婶爽快的答了声好“好!”
吃完饭,杨春姐妹三个就去堂屋做作业了,小如收拾完碗筷想去砍几根竹子回来多劈些竹棍备用。
杨大叔道:“我去砍竹子。”拿了砍刀就出门了,没一会儿就砍了好几根大竹子回来,借着月色劈竹棍。
小如帮着杨大婶搓纳鞋底用的粗线,对杨大叔道:“杨大叔,你明天早上帮我抓一桶鲫鱼和一桶河蚌、一桶田螺,我明天烧别的菜,天天烧同样的两个菜怕学生吃腻了,不来买了。”
“好勒!”
杨大婶疑惑的问:“河蚌和田螺也能做成菜?这两样东西我们都是用来喂鸭喂鹅的。”
小如点头:“河蚌和田螺做得好可好吃了,还有河虾也好吃。”
杨大婶将信将疑,杨大叔道:“人家厨艺比你好多了,哪怕是再难吃的东西经过小如的手也会变成美味,哪像你烧的菜连闺女都嫌弃!”
杨大婶马上踢了杨大叔一脚:“我烧的菜难吃?我烧了十几年的菜你现在跟我说难吃?也成,以后别指望我再做饭你们吃了,饿死你们父女几个!”
杨大叔马上告饶:“别呀,我只是那么一说,你可千万别撂挑子,我错了还不成吗?”
小如轻笑了一声,这才是正常的夫妻间应有的样子吧。
帮杨大婶搓完了线,小如舀水给小见洗了澡,然后她自己洗,顺手把姐弟两个的脏衣服也洗了晾在院子里,准备进房里睡觉,路过堂屋时见杨春在那里抓耳挠腮的,问:“是有作业不会做吗?”
“嗯,太难了,这道数学题怎么都解不出来。”杨春痛苦的揪了揪自己的头发。
“我看看。”小如走了过去,拿起那道数学题看了看一道很简单的方程,于是动手写下详细的步骤,又给杨春讲解了两遍,直到她听懂了才罢休。
杨春崇拜的看着她:“小如姐你真厉害。”
小如笑笑:“并不是我厉害,只是我公式比你掌握的好而已,解方程关键是公式熟悉,一看到这种题型就应该想到要用上哪些公式。”
92005/
杨大婶看着那一大盆的糖葫芦瞪圆了眼睛惊叹道:“这怕有百八十根吧!你要是每天下午能够卖掉这么多糖葫芦串的话,一个下午少说能够赚七块钱哩!”
“赚不了那么多,一共才只做了七十五根糖葫芦,全卖完的话也只能赚六块多,”小如笑着答道。
“每天赚六块多,一个月下来就有一百八十多块钱,不少了。”杨大妽羡慕的说。
“是不少。”小如虚空的看着前方发了几秒钟的呆,忧心忡忡的笑了一下:“就不知道这个生意能不能做长呐。”
杨大婶从厨房里打了一盆水蹲在天井旁洗手洗脸:“咋做不长?这一片没人会做糖葫芦,你独家经营肯定能卖到采不到山楂为止。”
小如拿起菜篮子准备去菜地摘菜做晚饭:“这糖葫芦做起来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这里的人又都会做麦芽糖稀。
只要会做麦芽糖稀就会熬制做糖葫芦的糖稀,做糖葫芦的关键步骤掌握了,然后再稍微琢磨一下,就能够做出糖葫芦了,到时候满大街都是卖糖葫芦的,我又没啥优势咋能继续卖下去?”
“啊?做糖葫芦很简单呀?”杨大婶惊讶的问。
“嗯,简单!我现在先去摘菜,回头告诉杨大婶怎么做糖葫芦。”小如带着小见出了院门。
即便没有人研究做糖葫芦卖,她也打算把制作糖葫芦的方法告诉杨大婶一家,人家善良帮了她一次,她肯定要回报的。
火车站的人流量不小,她一个人做糖葫芦串卖能卖多少?让杨大婶一家也做糖葫芦卖,赚点钱补贴家用。
摘完菜顺便在水塘里把菜洗干净回来,杨大婶要做饭,杨夏、杨秋不让,非让小如做,说她烧的菜好吃。
杨大婶数了两个孩子不懂事:“现在天气这么热,你们让小如做饭,她在厨房里就不热吗?”
小如笑笑:“只炒几个青菜,快得很,热也就只热那么一下。”开始动手炒菜。
土灶就是这点好,可以烧大火,大火烧出来的青菜特别碧绿青翠,光看颜色就令人食指大动。
吃饭的时候小如把制作糖葫芦的过程说给杨大婶夫妻两个听。
杨大婶夫妻两个惊讶道:“没想到做糖葫芦这么简单!”
又叮嘱自己的三个孩子:“你们可别把做糖葫芦的方法告诉任何人。”
杨春姐弟三个都猛点头:“放心吧,妈,我们又不是傻子,咋会告诉别人呢?”
小如看了杨春姐妹三个一眼,说:“如果杨大婶家也做糖葫芦串的话,我觉得杨春三姐妹每天中午吃过饭可以带一些糖葫芦去火车站卖,哪怕每天中午每个人只卖二十串也有四块钱的收入,而且也不影响上学,放学回来也别去做农活儿了,也去卖糖葫芦,这样一天下来,至少每个人能够赚个七八块吧,比种田强。”
杨大婶夫妻两个全都眼睛一亮:“那敢情好!”
中午的时间段和放学到吃晚饭这个时间段小如都不会去火车站卖糖葫芦,他们几个女儿去卖的话,没人和他们抢生意肯定卖得动。
“就是做白砂糖得要票才买得到,杨大婶,你们有票吗?”小如问,端起菜汤泡饭。
“哎呀,你咋用菜汤泡饭哩,吃点菜!”杨大婶给小如夹了好几筷子的角瓜丝,“只有工人才有票,咱农村人哪有票?不过没啥打紧的,拿鸡蛋去工厂门口换糖票,两个鸡蛋就能换一张票!”
那时一个鸡蛋才卖一毛钱,两个鸡蛋也就两毛钱,比从营业员手里买票要划算多了,小如道:“杨大婶,你要是去换票帮我也换一些,我算钱你。”
杨大婶爽快的答了声好“好!”
吃完饭,杨春姐妹三个就去堂屋做作业了,小如收拾完碗筷想去砍几根竹子回来多劈些竹棍备用。
杨大叔道:“我去砍竹子。”拿了砍刀就出门了,没一会儿就砍了好几根大竹子回来,借着月色劈竹棍。
小如帮着杨大婶搓纳鞋底用的粗线,对杨大叔道:“杨大叔,你明天早上帮我抓一桶鲫鱼和一桶河蚌、一桶田螺,我明天烧别的菜,天天烧同样的两个菜怕学生吃腻了,不来买了。”
“好勒!”
杨大婶疑惑的问:“河蚌和田螺也能做成菜?这两样东西我们都是用来喂鸭喂鹅的。”
小如点头:“河蚌和田螺做得好可好吃了,还有河虾也好吃。”
杨大婶将信将疑,杨大叔道:“人家厨艺比你好多了,哪怕是再难吃的东西经过小如的手也会变成美味,哪像你烧的菜连闺女都嫌弃!”
杨大婶马上踢了杨大叔一脚:“我烧的菜难吃?我烧了十几年的菜你现在跟我说难吃?也成,以后别指望我再做饭你们吃了,饿死你们父女几个!”
杨大叔马上告饶:“别呀,我只是那么一说,你可千万别撂挑子,我错了还不成吗?”
小如轻笑了一声,这才是正常的夫妻间应有的样子吧。
帮杨大婶搓完了线,小如舀水给小见洗了澡,然后她自己洗,顺手把姐弟两个的脏衣服也洗了晾在院子里,准备进房里睡觉,路过堂屋时见杨春在那里抓耳挠腮的,问:“是有作业不会做吗?”
“嗯,太难了,这道数学题怎么都解不出来。”杨春痛苦的揪了揪自己的头发。
“我看看。”小如走了过去,拿起那道数学题看了看一道很简单的方程,于是动手写下详细的步骤,又给杨春讲解了两遍,直到她听懂了才罢休。
杨春崇拜的看着她:“小如姐你真厉害。”
小如笑笑:“并不是我厉害,只是我公式比你掌握的好而已,解方程关键是公式熟悉,一看到这种题型就应该想到要用上哪些公式。”
9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