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臣在10月末应邀参加了《阿甘正传》的开机仪式,已经是第三次以编剧身份参加影片开机发布会的萧逸臣已经能够轻车熟路的应付各路记者的采访。在接受了库勒的建议之后,他改变了以往对媒体有些回避的态度,开始面带微笑的面对镜头和闪光灯,回答着各种各样的提问。斯卡大奖之后,一位《娱乐周刊》的记者站了起来,不过他的问题却是冲着萧逸臣的,“请问xylon萧先生,你作为本片的编剧,?”
接过主持人递过来的话筒,萧逸臣心里还是斟酌了一下,他知道现在还不能把话说得太满,“、观点独特的导演,,我找不出任何的理由去怀疑他们的信心。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阿甘正传》是我所有改编剧本中最优秀的,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都会是始终如一的坚持我今天的说法!”
“我记得三个月前,你也是作为影片《侏罗纪公园》的编剧出席在夏威夷召开的开机发布会,您认为这部影片和《侏罗纪公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提问的是《美国周末》的记者。
“我觉得两部影片最大区别在于影片的定位,《侏罗纪公园》是娱乐性的商业大片,它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迎合观众的口味;而《阿甘正传》是一部文艺片,它有自己的思想!”
“能谈谈您对《老友记》看法吗?”又一个记者站起来提问。
“很抱歉这是《阿甘正传》的发布会,您的这个问题在这个场合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萧逸臣拒绝了这个问题。
碰了个钉子之后,那名记者并不打算就此放弃,“那您最近是否有新的创作计划?”
“当然有,但绝对不会是《老友记》!”对着他这种拐弯抹角的提问方式,萧逸臣以前就在别的记者身上领教过。
不过这件事却给了他一个提醒,人们对《老友记》的过分关注对萧逸臣来说或许并不完全是一个好消息,《老友记》在受到人们热捧的同时,萧逸臣其他的作品却被人们遗忘在了角落中。现在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只会联想到《老友记》。一部作品如果在一个作者的身上留下太深的印记,这个作者很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部作品的影子。萧逸臣当然不希望自己未来的发展被束缚在《老友记》这个小小的范围之中。
是应该写一部新的剧本,来分散人们对《老友记》的注意了,萧逸臣觉得自己有必要先和库勒谈一谈。
布会结束之后,萧逸臣就找到了库勒,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库勒。
“什么?你不打算继续写《老友记》的评论,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在等着看你写的东西?你不觉得这样很对不起那些支持热爱你的人吗?”库勒的反应早在萧逸臣的意料之中。
“每天除了写那些该死的评论,我什么事也做不了,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厌倦了!而且你觉得就那么点内容,这样反反复复写来写有意思吗?你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不辜负那些关心热爱我的人们,难道非得等到我什么都写不出来,看着他们一个个绝望的离开,那样才是不辜负他们?库勒,我希望你能够明白,我们不可能靠《老友记》活一辈子!总有一天它终将会结束,那时候我们还能指望靠写那些毫无意义的评论来维系今天的这份荣耀?”
萧逸臣的话让库勒陷入了沉思,他并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只是基于阅历和时代的局限性,他无法像萧逸臣那样看得那么长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弄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么说你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库勒问。
“只是理出了一点头绪,还没有具体的思路!”萧逸臣坦言说。
“那我就对外宣称你正在创作新的剧本,专题评论暂时停止。”库勒想了想说。
“也不用全部都停掉,一个月我可以写三篇,前提是不影响我的正常写作!”萧逸臣提出了一个较为折中的办法。
“也只有这样了!”库勒点点头。
萧逸臣突然停止专题供稿引起了部分媒体的不满,但随着《老友记》第二季的开播,公众的注意力很快都被剧情所吸引,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由此次断稿造成的负面影响。
但也有几家不甘心的媒体把主意打到了库勒的身上,萧逸臣既然不愿意写,那作为他的经纪人,库勒本人对《老友记》的评价应该也可以吸引大众的眼球。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萧逸臣还是认真考虑了一番,他认为这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另一个思路。反正最后的署名是库勒,写得好,可以增加《老友记》的人气和影响;写得不好,萧逸臣也大可将问题全部推到库勒身上。萧逸臣求名,库勒得利,两人各取所需。
库勒的个人专题就这样诞生了,不过他的评论水平,却是让人不敢恭维,专题登报之后,就恶评不断。萧逸臣本以为这样的专题刊载不了几期就会从报纸的版面上消失。但骂声越多,关注这个专题的人反而越多,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托马斯-库勒的大名,尽管他的评论被各大媒体评为质量最差的专题,但这个专题的公众关注度却在不断的上升,这个结果让萧逸臣大跌眼镜。
不过由专题评论所引发的风波也终于得到了平息,萧逸臣可以静下心来,开始构思新的剧本。
圣诞前夕,一则轰动性的新闻吸引了萧逸臣的注意,加州监狱两名重刑犯人预谋12年,经过精心设计,竟然利用监狱管理上一个疏忽,从监控严密、重重设防的监狱中逃出生天。据报道,该监狱装备有最先进的防控系统,进出监狱要经过十二道审查,其中有三次指纹认证、一次瞳孔扫描。两名罪犯如何逃脱至今仍未查明,官方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案件还在进一步的调查之中。民间关于这次越狱有很多的说法,甚至有小道消息宣称fbi已经涉入调查,各种猜测,充斥在各类报纸的大小版面上。
这则新闻让萧逸臣想起了后世一部很出名的电视剧《越狱》,该剧在2005年上映,很快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无论是在情节设定还是逻辑构思上,这部电视剧都堪称经典。要是这部电视剧出现在10年前的现在,又会是这样一番情景呢?毫无疑问,《越狱》将会成为《老友记》最强劲的对手。这一点,很符合萧逸臣创作新剧本的初衷。
穿越前夕,《越狱》长达4年的热播才刚刚谢幕,萧逸臣对这部电视剧的大部分情节,都还有深刻的印象,甚至一些经典的对白,他还能朗朗上口。所以这个剧本写起来很轻松,萧逸臣只是将回忆略微的整理,就可以直接成稿。第一季总共22集,他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剧本写好之后,卖给谁却成了一个让萧逸臣头疼的问题。
前世,《越狱》这部电视剧是由几家大的影视公司合拍的,其中就有萧逸臣很熟悉的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但问题是萧逸臣目前只和派拉蒙、华纳兄弟、环球影业有过一些合作,好莱坞八巨头中除了梦工厂此时尚未成立,哥伦比亚、米高梅、迪斯尼和20世纪福斯这几家公司都没有和他有过直接的合作。
库勒建议将剧本发给这几家公司,用价格来选择买主,这也是一般编剧的通常的做法,拿不定主意的萧逸臣最后接受了这个提议。
先找上门来的是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代表,库勒将每集的价格提高到了15万美元,对方表示难以接受,谈判陷入了僵局。而20世纪福斯和米高梅的代表是同时到达的。上午和米高梅的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对于库勒提出的价格,米高梅的代表态度很摇摆,但并没有拒绝。而下午和20世纪福斯的谈判也同样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
第二天情况却急转直下,两家的代表都同时给库勒打来了电话,表示接受谈判价格,这反倒让库勒有些为难。他将情况告知了双方的代表,最后米高梅将每集的价格提高了一万美元,赢得了《越狱》第一季的版权和续集的优先购买权。20世纪福斯最终还是没有在竞价中取胜,这让萧逸臣多少有些遗憾,他已经改变了历史。
接过主持人递过来的话筒,萧逸臣心里还是斟酌了一下,他知道现在还不能把话说得太满,“、观点独特的导演,,我找不出任何的理由去怀疑他们的信心。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阿甘正传》是我所有改编剧本中最优秀的,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都会是始终如一的坚持我今天的说法!”
“我记得三个月前,你也是作为影片《侏罗纪公园》的编剧出席在夏威夷召开的开机发布会,您认为这部影片和《侏罗纪公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提问的是《美国周末》的记者。
“我觉得两部影片最大区别在于影片的定位,《侏罗纪公园》是娱乐性的商业大片,它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迎合观众的口味;而《阿甘正传》是一部文艺片,它有自己的思想!”
“能谈谈您对《老友记》看法吗?”又一个记者站起来提问。
“很抱歉这是《阿甘正传》的发布会,您的这个问题在这个场合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萧逸臣拒绝了这个问题。
碰了个钉子之后,那名记者并不打算就此放弃,“那您最近是否有新的创作计划?”
“当然有,但绝对不会是《老友记》!”对着他这种拐弯抹角的提问方式,萧逸臣以前就在别的记者身上领教过。
不过这件事却给了他一个提醒,人们对《老友记》的过分关注对萧逸臣来说或许并不完全是一个好消息,《老友记》在受到人们热捧的同时,萧逸臣其他的作品却被人们遗忘在了角落中。现在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只会联想到《老友记》。一部作品如果在一个作者的身上留下太深的印记,这个作者很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部作品的影子。萧逸臣当然不希望自己未来的发展被束缚在《老友记》这个小小的范围之中。
是应该写一部新的剧本,来分散人们对《老友记》的注意了,萧逸臣觉得自己有必要先和库勒谈一谈。
布会结束之后,萧逸臣就找到了库勒,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库勒。
“什么?你不打算继续写《老友记》的评论,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人在等着看你写的东西?你不觉得这样很对不起那些支持热爱你的人吗?”库勒的反应早在萧逸臣的意料之中。
“每天除了写那些该死的评论,我什么事也做不了,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厌倦了!而且你觉得就那么点内容,这样反反复复写来写有意思吗?你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不辜负那些关心热爱我的人们,难道非得等到我什么都写不出来,看着他们一个个绝望的离开,那样才是不辜负他们?库勒,我希望你能够明白,我们不可能靠《老友记》活一辈子!总有一天它终将会结束,那时候我们还能指望靠写那些毫无意义的评论来维系今天的这份荣耀?”
萧逸臣的话让库勒陷入了沉思,他并不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只是基于阅历和时代的局限性,他无法像萧逸臣那样看得那么长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弄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么说你已经有了新的打算?”库勒问。
“只是理出了一点头绪,还没有具体的思路!”萧逸臣坦言说。
“那我就对外宣称你正在创作新的剧本,专题评论暂时停止。”库勒想了想说。
“也不用全部都停掉,一个月我可以写三篇,前提是不影响我的正常写作!”萧逸臣提出了一个较为折中的办法。
“也只有这样了!”库勒点点头。
萧逸臣突然停止专题供稿引起了部分媒体的不满,但随着《老友记》第二季的开播,公众的注意力很快都被剧情所吸引,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由此次断稿造成的负面影响。
但也有几家不甘心的媒体把主意打到了库勒的身上,萧逸臣既然不愿意写,那作为他的经纪人,库勒本人对《老友记》的评价应该也可以吸引大众的眼球。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萧逸臣还是认真考虑了一番,他认为这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另一个思路。反正最后的署名是库勒,写得好,可以增加《老友记》的人气和影响;写得不好,萧逸臣也大可将问题全部推到库勒身上。萧逸臣求名,库勒得利,两人各取所需。
库勒的个人专题就这样诞生了,不过他的评论水平,却是让人不敢恭维,专题登报之后,就恶评不断。萧逸臣本以为这样的专题刊载不了几期就会从报纸的版面上消失。但骂声越多,关注这个专题的人反而越多,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托马斯-库勒的大名,尽管他的评论被各大媒体评为质量最差的专题,但这个专题的公众关注度却在不断的上升,这个结果让萧逸臣大跌眼镜。
不过由专题评论所引发的风波也终于得到了平息,萧逸臣可以静下心来,开始构思新的剧本。
圣诞前夕,一则轰动性的新闻吸引了萧逸臣的注意,加州监狱两名重刑犯人预谋12年,经过精心设计,竟然利用监狱管理上一个疏忽,从监控严密、重重设防的监狱中逃出生天。据报道,该监狱装备有最先进的防控系统,进出监狱要经过十二道审查,其中有三次指纹认证、一次瞳孔扫描。两名罪犯如何逃脱至今仍未查明,官方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案件还在进一步的调查之中。民间关于这次越狱有很多的说法,甚至有小道消息宣称fbi已经涉入调查,各种猜测,充斥在各类报纸的大小版面上。
这则新闻让萧逸臣想起了后世一部很出名的电视剧《越狱》,该剧在2005年上映,很快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无论是在情节设定还是逻辑构思上,这部电视剧都堪称经典。要是这部电视剧出现在10年前的现在,又会是这样一番情景呢?毫无疑问,《越狱》将会成为《老友记》最强劲的对手。这一点,很符合萧逸臣创作新剧本的初衷。
穿越前夕,《越狱》长达4年的热播才刚刚谢幕,萧逸臣对这部电视剧的大部分情节,都还有深刻的印象,甚至一些经典的对白,他还能朗朗上口。所以这个剧本写起来很轻松,萧逸臣只是将回忆略微的整理,就可以直接成稿。第一季总共22集,他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剧本写好之后,卖给谁却成了一个让萧逸臣头疼的问题。
前世,《越狱》这部电视剧是由几家大的影视公司合拍的,其中就有萧逸臣很熟悉的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但问题是萧逸臣目前只和派拉蒙、华纳兄弟、环球影业有过一些合作,好莱坞八巨头中除了梦工厂此时尚未成立,哥伦比亚、米高梅、迪斯尼和20世纪福斯这几家公司都没有和他有过直接的合作。
库勒建议将剧本发给这几家公司,用价格来选择买主,这也是一般编剧的通常的做法,拿不定主意的萧逸臣最后接受了这个提议。
先找上门来的是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的代表,库勒将每集的价格提高到了15万美元,对方表示难以接受,谈判陷入了僵局。而20世纪福斯和米高梅的代表是同时到达的。上午和米高梅的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对于库勒提出的价格,米高梅的代表态度很摇摆,但并没有拒绝。而下午和20世纪福斯的谈判也同样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
第二天情况却急转直下,两家的代表都同时给库勒打来了电话,表示接受谈判价格,这反倒让库勒有些为难。他将情况告知了双方的代表,最后米高梅将每集的价格提高了一万美元,赢得了《越狱》第一季的版权和续集的优先购买权。20世纪福斯最终还是没有在竞价中取胜,这让萧逸臣多少有些遗憾,他已经改变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