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本就在南郡以北,比之夏口自然是近了不少,况且曹仁与刘封一逃一追,皆是用尽全力,当日便到了襄阳城外十数里之处,刘封眼看曹仁率军进城,这才在城外扎下营寨。

    而襄阳城中,此时也是一番紧张之相,曹仁之前在阵前与刘封交战之时,刘封便将一封书信暗自递给曹仁,并有言务必尽早交给曹操过目,曹仁心知这定然与曹植有关,不敢怠慢,便这样撤回了襄阳城中,而曹操乍一看到这封书信,面上也是极为难看。却又不能将这信件给众人传阅,只因之前在华容道上,其与刘封所达成之协定只有二人才知,若让众臣知晓,则曹操颜面定会大受损伤。

    刘封在信中已然是陈明利害,诸葛亮率军不日便到,而刘封携带曹植亦是到了城外,若等待刘封与诸葛亮合兵一处,曹植落入了诸葛亮之手,则显然不会再如刘封这般温和与其商谈。

    曹操阅人无数,之前在华容道便知刘封实则对曹植并无杀心,只是当做一筹码使其立功罢了,而诸葛亮,其目的必然是在各个方面打击曹操,一旦曹植到了诸葛亮手中,曹操极易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地,到时多半曹植身死,襄阳亦不能保全。

    而最为让曹操心痛之事,则是曹植在信中所留藏头诗,曹操喜爱曹植,正是因其年少之时便才气十足,充满灵性,不似曹丕那般阴沉,不能看出心中所想。

    这首诗,看似是求曹操速速将其救回,实则是力劝曹操莫弃了襄阳,失去这大好局面,曹植乃是曹操亲子,曹操看罢心中怎能无感。

    看罢信件,曹操直接将其付之一炬,而后独自坐在案头,久久不能下定决心,这襄阳乃是通往荆州及江东之门户,赤壁一战,虽未能击退孙刘联军,且损失了大军三十余万,但曹操深知有襄阳再手,日后无论何时再想攻入荆州,都是举手之劳,而襄阳给了刘备,便等同于让刘备稳坐荆州。

    曹操深知,曹植与襄阳之间,他必须做出选择,并且这个选择,要即刻做出,曹操虽心如铁石,但涉及到其亲子,他再不能像数十年前那般洒脱,身死宛城的长子曹昂,比曹植更加聪慧却未及成年便不知何故早夭的曹冲,近年来每每想起,皆是让曹操痛心不已,他在这个年岁,已然不能承受再失去最为喜爱的嫡子曹植了……

    端坐了近乎一个时辰,曹操心中终于做出了决定,他站起身来,捋了捋花白的胡须,随即下令将众臣全部召入堂前议事。

    之所以静坐一个时辰用以思虑此事,只因曹操断然不能讲其与刘封之前所达成之协议说出,故此曹操须得想出一番缘由,既保全了自身颜面,又不至让曹植落下骂名。

    不多时,曹操所率一干文臣武将全部在这堂前聚齐,曹操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扫视一番,而后缓缓言道:“今刘封率数千人马在襄阳城外十数里扎营,而刘备,诸葛亮亦是携张飞赵云,率众三万余,自夏口而来,想来其所图不小,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众人想起赤壁惨败,一时间皆是面面相觑,无人出列,曹操见此情形,长叹一声道:“若是奉孝未曾英年早逝,吾何至于此?”那众位谋士闻言,更是个个面色通红,不敢应答。

    唯有曹仁,心知曹植多半此时正被刘封挟持在军中,不然刘封怎敢率两三千人马便前来追击,于是上前道:“区区三万余军士,尚不足为虑,我等若是死守襄阳,纵使诸葛亮智谋无双,亦是无可奈何,但子建尚在刘封手中,此事便是难了。”

    众人闻言,又是尽皆看向曹操,曹操这才又开口道:“刘封竖子,已然暗中命人送来信件,其在信中有言,在诸葛亮率众赶到之前,若是能将襄阳拱手让出,则其必会将子建送至我军之中,若不应此事,待诸葛亮到来,便将子建交于诸葛亮之手。”

    众臣听闻刘封竟如此大胆,一时议论纷纷,但涉及到曹植安危,依旧无人敢于出言相劝,只是等待曹操下令。

    “子建虽在刘封威逼之下作诗一首,向吾求救,但诗中却暗藏玄机,以之前吾考校他们时所做藏头诗为蓝本,以表达其为我军荣辱,不计生死之心……”

    曹操说到此处,略作停顿,看向堂前众臣,曹洪此时灵光一闪,顷刻便领会了曹操话中含义,出列道:“子建公子麒麟之才,之前便是为了能让我等安然在华容道脱困这才束手就擒,若是此番不能将子建公子救回,我等颜面何存,更何况子建公子乃是丞相得力帮手,每每随军出征,皆是出谋划策,实乃我军中栋梁之才。断不可轻易便断送了子建性命!”

    曹洪刚刚言罢,堂前又是一人出列,此人仪表堂堂,面上尽是桀骜之气,衣着考究,神采奕奕,正是行军主簿杨修,与曹植亦师亦友,乃是曹植身后第一人。

    “子廉将军之言,字字珠玑,臣附议!”

    不多时,便有不少窥得曹操心思之人出言,力劝曹操务必要将曹植救回,又多有谈及襄阳区区小城,随时可取之言。

    曹操虽面上神色凝重,但心中却是十分焦急,惟恐刘备与诸葛亮到了,将曹植从刘封手中转移走,那样的话,此事便是难了。此时见众人皆无异议,便开口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一旦生了战事,恐子建性命危矣,现需一人暗中前去与刘封商议如何交接之事,不知何人愿往?”

    因刘封在信中并未谈及如何才可将曹植送回,曹操自然不会天真的认为刘封能够先行将曹植送回,而其如此便先弃了襄阳,又十分不合情理,思来想去,还是决意派遣一人前去与刘封商议交接之事。

    “修,愿即刻出发!”此时最为焦急之人自然便是杨修,闻言立刻下拜,曹操心知杨修与曹植关系甚为亲近,于是匆匆写下一封书信后大手一挥,杨修携书信径直出城去了。

    杨修离去后,曹操心知襄阳与曹植,不可兼得,当下便命令士卒整理行装,准备向北撤退。

章节目录

三国之封疆万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狼烟东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42章 再次妥协-央,三国之封疆万里,十月阅读并收藏三国之封疆万里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