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狙击手与游骑兵(七)
辛弃疾在此次行动之前确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如果敌军数量过己方十倍,必须坚决撤退,即使他们战力一般,也很可能将大家围住,到时候大家失去机动的能力只能死战,就算能够获胜,也会产生大量伤亡,对于他们这种精英部队来说,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如果敌军数量不到己方五倍,则坚决战斗,但不强求全歼,因为不能冒险分兵包抄敌人后路,追击距离也不可能太长,实在消灭不了也就只能算了;而如果敌人少于我方两倍,那么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分兵包抄,务求全歼;最复杂的情况是敌军数量在己方五倍到十倍之间,是不能盲目全军出动与其力战的,而应先稍作接触,试探出敌人的战斗力之后,再决定是打是撤,而那个金军谋克所带的兵力,正好符合这种情况
但辛弃疾却根本没有进行什么试探性的进攻,只是略望了望,就下令全军迎击,因为金军人数虽多,阵势却松散凌乱,就算单兵战斗力再强,对辛弃疾他们来说也是不足为惧的。至于敌军散乱的阵型是否只是制造出来的假象,辛弃疾并没有生出这样的担心,因为敌方数量过己方五倍,除非他们深知自己底细,否则这种示弱就未免太不伦不类,形同笑话了。而且来的只是金军的地方部队,就带这么点人的军官,若其居然有如此计谋,辛弃疾也认了,反着就算硬拼,他也自信他的军队足以战胜五倍于己的任何一支敌军。随着辛弃疾一声令下,一百余名火枪骑兵迅排成单列横队迎战,而十九个弓骑兵则因为骑兵短弓在射程上要比火枪稍近一些,配合起来有些困难,因此暂不参战,而只是作为预备队使用。
“砰”,辛弃疾还没有下令射击,一个火枪骑兵就率先开火了,但辛弃疾却并未怒,因为这是他特许的。辛弃疾部下为数不多的“狙击手”,有几个人对于距离的估测极为准确,甚至伸出手指一比照就马上得出的粗略结果,误差都在一步以内,而且身为狙击手,他们的心理素质都很过硬,因此在有效射程之外就急吼吼开火的蠢事他们是不会干的,辛弃疾也就特许他们拥有自由开火权,甚至还以此作为全军开火的暗号,而刚才开枪的那位名叫钱雨,正是那几名特权狙击手的一个。钱雨也确实没有令辛弃疾失望,一枪打出便将金军之冲在前面的那位军官打下马来,但辛弃疾这时却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表情不由微微一变,在心暗叫道,“坏了”
金军自当初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以来,就一直有全军主将居前冲锋的传统,随着汉化的加深,金军的高级将领们也渐渐意识到自身的安危远比冲在前面激励士气更为重要,因此带头冲阵的情况越来越少,但在金军下层,一军主官带头冲锋还是十分普遍的,戍守女真故地的本族军队之尤其如此。而那位金军的谋克也秉承了这一传统亲自冲锋在前,谁知宋军的火枪竟然如此精准,射程也比他所知的远得多,只是一就将其打下马背,弹丸从他的眼下穿入,直透进脑,眼见是活不成了
第一枪就将对方的主将干掉,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辛弃疾却担心对面的乌合之众见到主将身死就尽皆落荒而逃,敌军人数比宋军多得多,如果他们一心逃窜,宋军虽可轻易取胜,但想要全歼甚至重创都殊为不易,而且若因此分兵的话,在短时间内将很难重新收拢,搞不好还会有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辛弃疾见到那个谋克落马,心却反而有些不安。但是这时说什么也晚了,一百多名火枪骑兵已经开始自由射击,不一会的工夫金军之便有三十余人弹落马,而辛弃疾也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地下令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保持安全距离,尽管自由射击,不准擅自离队。”
所谓安全距离是指六十步到一百步,保持这样的距离对辛弃疾他们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在这个距离区间,火枪足以将对面的敌人击毙,而金军的骑射却根本射不到他们身上。而辛弃疾的命令也很有万金油属性,金军不退,那么原定的战法不变,而如果他们溃散,根据他刚才的命令,大家也会毫不犹豫地全力追击。
不过,事实证明辛弃疾的担心是多余的,那个谋克战死之后,金军只是出现了短暂的慌乱,就很快在一些下级军官的指挥下疯似的朝辛弃疾他们冲杀过来。原来,金军的军法一向严酷,主将战死而部下逃回,他们都要受到连坐的严惩,其亲兵与次一级军官更是要被全部处死。虽然随着金国高层日益官僚化,对于金军的主力部队,这些规定执行起来已经不再严格,但这个谋克的部下既没有高贵的出身、也没有够硬的后台,如果也不战而逃的话,上面的人肯定不会介意借他们的脑袋来杀鸡儆猴的,毕竟这些年金军已经很少再有昔日一队人马宁可血战到死也决不自行溃逃的战例,金国高层早就对此有些不满了。因此尽管他们之的大部分人都被火枪这一从未见过的战争凶器那惊人的射程与可怕的威力震骇得心惊胆战,但为了自己活命与家人不受牵连,大家还是硬着头皮冲了上去,而且他们心里也还有一点微弱的希望,好歹他们人多,而且不是多一点点,只要双方接战,就算玩人海战术应该也能将那些可恶的宋军淹死
然而对方见自己这边冲了过来,便立刻不约而同地掉头便退,而更令金军郁闷的是,对方的战马明显要比他们好得多,以致于他们这些明明以机动力见长的轻骑兵居然追不上,而且距离很快就被再次拉开,不久又是一阵响声传来,十几个金兵惨叫着滚下了马背
辛弃疾在此次行动之前确定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如果敌军数量过己方十倍,必须坚决撤退,即使他们战力一般,也很可能将大家围住,到时候大家失去机动的能力只能死战,就算能够获胜,也会产生大量伤亡,对于他们这种精英部队来说,这绝对是得不偿失的;如果敌军数量不到己方五倍,则坚决战斗,但不强求全歼,因为不能冒险分兵包抄敌人后路,追击距离也不可能太长,实在消灭不了也就只能算了;而如果敌人少于我方两倍,那么就必须毫不犹豫地分兵包抄,务求全歼;最复杂的情况是敌军数量在己方五倍到十倍之间,是不能盲目全军出动与其力战的,而应先稍作接触,试探出敌人的战斗力之后,再决定是打是撤,而那个金军谋克所带的兵力,正好符合这种情况
但辛弃疾却根本没有进行什么试探性的进攻,只是略望了望,就下令全军迎击,因为金军人数虽多,阵势却松散凌乱,就算单兵战斗力再强,对辛弃疾他们来说也是不足为惧的。至于敌军散乱的阵型是否只是制造出来的假象,辛弃疾并没有生出这样的担心,因为敌方数量过己方五倍,除非他们深知自己底细,否则这种示弱就未免太不伦不类,形同笑话了。而且来的只是金军的地方部队,就带这么点人的军官,若其居然有如此计谋,辛弃疾也认了,反着就算硬拼,他也自信他的军队足以战胜五倍于己的任何一支敌军。随着辛弃疾一声令下,一百余名火枪骑兵迅排成单列横队迎战,而十九个弓骑兵则因为骑兵短弓在射程上要比火枪稍近一些,配合起来有些困难,因此暂不参战,而只是作为预备队使用。
“砰”,辛弃疾还没有下令射击,一个火枪骑兵就率先开火了,但辛弃疾却并未怒,因为这是他特许的。辛弃疾部下为数不多的“狙击手”,有几个人对于距离的估测极为准确,甚至伸出手指一比照就马上得出的粗略结果,误差都在一步以内,而且身为狙击手,他们的心理素质都很过硬,因此在有效射程之外就急吼吼开火的蠢事他们是不会干的,辛弃疾也就特许他们拥有自由开火权,甚至还以此作为全军开火的暗号,而刚才开枪的那位名叫钱雨,正是那几名特权狙击手的一个。钱雨也确实没有令辛弃疾失望,一枪打出便将金军之冲在前面的那位军官打下马来,但辛弃疾这时却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表情不由微微一变,在心暗叫道,“坏了”
金军自当初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以来,就一直有全军主将居前冲锋的传统,随着汉化的加深,金军的高级将领们也渐渐意识到自身的安危远比冲在前面激励士气更为重要,因此带头冲阵的情况越来越少,但在金军下层,一军主官带头冲锋还是十分普遍的,戍守女真故地的本族军队之尤其如此。而那位金军的谋克也秉承了这一传统亲自冲锋在前,谁知宋军的火枪竟然如此精准,射程也比他所知的远得多,只是一就将其打下马背,弹丸从他的眼下穿入,直透进脑,眼见是活不成了
第一枪就将对方的主将干掉,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辛弃疾却担心对面的乌合之众见到主将身死就尽皆落荒而逃,敌军人数比宋军多得多,如果他们一心逃窜,宋军虽可轻易取胜,但想要全歼甚至重创都殊为不易,而且若因此分兵的话,在短时间内将很难重新收拢,搞不好还会有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辛弃疾见到那个谋克落马,心却反而有些不安。但是这时说什么也晚了,一百多名火枪骑兵已经开始自由射击,不一会的工夫金军之便有三十余人弹落马,而辛弃疾也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地下令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保持安全距离,尽管自由射击,不准擅自离队。”
所谓安全距离是指六十步到一百步,保持这样的距离对辛弃疾他们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在这个距离区间,火枪足以将对面的敌人击毙,而金军的骑射却根本射不到他们身上。而辛弃疾的命令也很有万金油属性,金军不退,那么原定的战法不变,而如果他们溃散,根据他刚才的命令,大家也会毫不犹豫地全力追击。
不过,事实证明辛弃疾的担心是多余的,那个谋克战死之后,金军只是出现了短暂的慌乱,就很快在一些下级军官的指挥下疯似的朝辛弃疾他们冲杀过来。原来,金军的军法一向严酷,主将战死而部下逃回,他们都要受到连坐的严惩,其亲兵与次一级军官更是要被全部处死。虽然随着金国高层日益官僚化,对于金军的主力部队,这些规定执行起来已经不再严格,但这个谋克的部下既没有高贵的出身、也没有够硬的后台,如果也不战而逃的话,上面的人肯定不会介意借他们的脑袋来杀鸡儆猴的,毕竟这些年金军已经很少再有昔日一队人马宁可血战到死也决不自行溃逃的战例,金国高层早就对此有些不满了。因此尽管他们之的大部分人都被火枪这一从未见过的战争凶器那惊人的射程与可怕的威力震骇得心惊胆战,但为了自己活命与家人不受牵连,大家还是硬着头皮冲了上去,而且他们心里也还有一点微弱的希望,好歹他们人多,而且不是多一点点,只要双方接战,就算玩人海战术应该也能将那些可恶的宋军淹死
然而对方见自己这边冲了过来,便立刻不约而同地掉头便退,而更令金军郁闷的是,对方的战马明显要比他们好得多,以致于他们这些明明以机动力见长的轻骑兵居然追不上,而且距离很快就被再次拉开,不久又是一阵响声传来,十几个金兵惨叫着滚下了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