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借刀杀人(上)
另外,对于刚刚发现的石见银山,张家也获得了三成的所有权(赵旉个人秘密占有四成的所有权,这件事只有张家的一些重要人物知情,另外三成则分给了当地藩主,以免过早引起日本朝廷与三大家族的注意。(手打小说)不过后来张家获得了日本朝廷授予的石见守官位,并依靠其精悍的八千私兵,在大宋朝廷的暗中支持下将当地原来的藩主取而代之,从而获得了石见银山六成的所有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虽然他们必须负担全部的投资,却还是大赚特赚。
石见银山的可采储量超过一亿两白银(具体有多少已经很难考证,但即使只算历史上石见银山在中国明代的产银量,也要超过一亿两。),张家也正是由此一举成为了世界历史上最富有的家族(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从张俊开始,张家连续三代家主都是顶尖的理财高手,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只有人才能够创造或是赚取不竭的财富。),没有之一。
而赵旉看似吃了亏,其实不然,一来本身就是慷他人之慨,空手套白狼;二来目前朝廷缺乏流动资金,以朝廷或是赵旉自己的名义去日本投资又太招摇,容易引起日本有识之士的警惕与抵触,还不如交给张家代理,这样一来不但采矿与冶炼的巨额投资(石见银山虽然储量很大,但品位并不高,所以历史上虽然在南宋中期就发现了,却直到后来日本人从大明引进了灰吹法后,白银产量才得以激增,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银矿之一。)都由他们包下,而且张家得了这么大的好处,以后要其办事甚至输血时,他们也会更加尽心和爽快。而许多年后,大宋已经富有四海,还在乎这区区一座银矿吗?并且赵旉个人在其中也有不小的分成,将来万一他与内阁出现意见分歧、财政部不予拨款时,他也可以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掏钱摆平,而张家在保密工作上一向令人放心
就在大宋大搞国内基本建设的时候,金国皇帝完颜褒在基本平息了内乱之后,又开始不安分起来,居然乘着大宋没心思出关作战的机会,派兵围攻锦州城。不过这也难怪,只要锦州在大宋手上,攻守的主动权就始终落在大宋一边,如果不将锦州夺回,只怕完颜褒睡觉都不得安稳。只不过锦州城坚,赵旉撤军前又将不少火枪大炮留了下来,金军现在可用的兵力又不是很多,一时之间急切难下,但是打不下也得打。不打是等死,打输了是找死,与其等死,不如殊死一搏,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赵旉并不担心锦州失陷,因为在过去的一年中,锦州的城墙得到了全面的修葺,而且有些地段的防御工事也按照当年陈规提出的守城原则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再加上城内的一万五千守军也个个精锐,守将赵武是名将赵立之子,虽然才能不算突出,为人却十分谨慎细致,纵然是当世第一流的将领,在他面前也很难有空子可钻。如此固若金汤的城防,金军纵然来个十万八万,也决计不能得逞。而现在金军又派不出更多的兵力,就算他们想要穷兵黩武,也没那么多富余的钱粮,打仗可是很烧钱的,尤其是旷日持久的攻城战。
但是,围攻锦州的敌军之中居然还有高丽军队,这一消息不禁令赵旉微蹙眉头,高丽虽然是个小国,但若论人口,却比现在的金国更多,这次竟然死心塌地与金人联合起来(其实也是被赵旉逼的,主要是因为赵旉没料到宋代的高丽棒子居然挺硬气,与明清时期的朝鲜完全不同。),还真的不能大意。再说,高丽棒子居然欺上门来,赵旉自觉很没面子
虽然赵旉很想教训教训那些不知好歹的高丽棒子,但高丽并不是一个容易征服(古代的朝鲜很容易打败,却很难征服,这一点甚至比越南更明显,当然其中也有高丽土地贫瘠、气候苦寒,在古人眼中缺乏价值的原因。)的国家,现在大宋又抽不出重兵,勉强派兵讨伐,只怕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时张俊的一封例行的书信(每年一次,向赵旉通报日本的现状,如有大事发生,则会另行报告。赵旉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现在的日本再怎么恭顺,他潜意识中对其总有几分提防。)却无意中提醒了赵旉,很快一个借刀杀人的主意便在他脑中成形。
日本自统一本岛以后(公元五世纪日本本州岛完成统一,等到建立起民族认同的时候,已经是中国的唐朝了。),便一直对三韩之地(在那个猴子之前,还没哪个日本人敢对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动心思,但要说到根源,可能还是因为灭亡中国的蒙元却被日本人两次击败,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心存觊觎,唐代的时候他们便按捺不住出手了一次,但那时大唐也正在准备对三韩用兵,结果中日两国之间爆发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即白江口之战。结果日军毫无悬念地大败而回,不但失去了对于朝鲜半岛的影响力,而且第一次见识到中国的强大实力,从此日本被迫收起了昔日的野心、放下了夜郎自大般的狂妄(隋朝时日本的国书里将他们的天皇与隋帝并列,把隋炀帝气得半死,要不是隋朝时期中国的海船还不堪大用,无力渡海作战,只怕中日之战那时就爆发了。),开始虚心向中国学习,这一过程在历史上一直持续到宋朝灭亡(南宋灭亡后有很多汉民冒险东渡日本避难,大大提高了日本的科技文化水平,中国则因为蒙元的百年统治而陷入了停滞和倒退,到了明朝的时候,两国在生产力水平上已经没有明显的差距,不过由于中国地大人多,所以国力还是远在日本之上,日本侵朝的失败就说明了这一点。)。
另外,对于刚刚发现的石见银山,张家也获得了三成的所有权(赵旉个人秘密占有四成的所有权,这件事只有张家的一些重要人物知情,另外三成则分给了当地藩主,以免过早引起日本朝廷与三大家族的注意。(手打小说)不过后来张家获得了日本朝廷授予的石见守官位,并依靠其精悍的八千私兵,在大宋朝廷的暗中支持下将当地原来的藩主取而代之,从而获得了石见银山六成的所有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虽然他们必须负担全部的投资,却还是大赚特赚。
石见银山的可采储量超过一亿两白银(具体有多少已经很难考证,但即使只算历史上石见银山在中国明代的产银量,也要超过一亿两。),张家也正是由此一举成为了世界历史上最富有的家族(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从张俊开始,张家连续三代家主都是顶尖的理财高手,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只有人才能够创造或是赚取不竭的财富。),没有之一。
而赵旉看似吃了亏,其实不然,一来本身就是慷他人之慨,空手套白狼;二来目前朝廷缺乏流动资金,以朝廷或是赵旉自己的名义去日本投资又太招摇,容易引起日本有识之士的警惕与抵触,还不如交给张家代理,这样一来不但采矿与冶炼的巨额投资(石见银山虽然储量很大,但品位并不高,所以历史上虽然在南宋中期就发现了,却直到后来日本人从大明引进了灰吹法后,白银产量才得以激增,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银矿之一。)都由他们包下,而且张家得了这么大的好处,以后要其办事甚至输血时,他们也会更加尽心和爽快。而许多年后,大宋已经富有四海,还在乎这区区一座银矿吗?并且赵旉个人在其中也有不小的分成,将来万一他与内阁出现意见分歧、财政部不予拨款时,他也可以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掏钱摆平,而张家在保密工作上一向令人放心
就在大宋大搞国内基本建设的时候,金国皇帝完颜褒在基本平息了内乱之后,又开始不安分起来,居然乘着大宋没心思出关作战的机会,派兵围攻锦州城。不过这也难怪,只要锦州在大宋手上,攻守的主动权就始终落在大宋一边,如果不将锦州夺回,只怕完颜褒睡觉都不得安稳。只不过锦州城坚,赵旉撤军前又将不少火枪大炮留了下来,金军现在可用的兵力又不是很多,一时之间急切难下,但是打不下也得打。不打是等死,打输了是找死,与其等死,不如殊死一搏,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赵旉并不担心锦州失陷,因为在过去的一年中,锦州的城墙得到了全面的修葺,而且有些地段的防御工事也按照当年陈规提出的守城原则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再加上城内的一万五千守军也个个精锐,守将赵武是名将赵立之子,虽然才能不算突出,为人却十分谨慎细致,纵然是当世第一流的将领,在他面前也很难有空子可钻。如此固若金汤的城防,金军纵然来个十万八万,也决计不能得逞。而现在金军又派不出更多的兵力,就算他们想要穷兵黩武,也没那么多富余的钱粮,打仗可是很烧钱的,尤其是旷日持久的攻城战。
但是,围攻锦州的敌军之中居然还有高丽军队,这一消息不禁令赵旉微蹙眉头,高丽虽然是个小国,但若论人口,却比现在的金国更多,这次竟然死心塌地与金人联合起来(其实也是被赵旉逼的,主要是因为赵旉没料到宋代的高丽棒子居然挺硬气,与明清时期的朝鲜完全不同。),还真的不能大意。再说,高丽棒子居然欺上门来,赵旉自觉很没面子
虽然赵旉很想教训教训那些不知好歹的高丽棒子,但高丽并不是一个容易征服(古代的朝鲜很容易打败,却很难征服,这一点甚至比越南更明显,当然其中也有高丽土地贫瘠、气候苦寒,在古人眼中缺乏价值的原因。)的国家,现在大宋又抽不出重兵,勉强派兵讨伐,只怕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时张俊的一封例行的书信(每年一次,向赵旉通报日本的现状,如有大事发生,则会另行报告。赵旉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现在的日本再怎么恭顺,他潜意识中对其总有几分提防。)却无意中提醒了赵旉,很快一个借刀杀人的主意便在他脑中成形。
日本自统一本岛以后(公元五世纪日本本州岛完成统一,等到建立起民族认同的时候,已经是中国的唐朝了。),便一直对三韩之地(在那个猴子之前,还没哪个日本人敢对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动心思,但要说到根源,可能还是因为灭亡中国的蒙元却被日本人两次击败,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心存觊觎,唐代的时候他们便按捺不住出手了一次,但那时大唐也正在准备对三韩用兵,结果中日两国之间爆发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即白江口之战。结果日军毫无悬念地大败而回,不但失去了对于朝鲜半岛的影响力,而且第一次见识到中国的强大实力,从此日本被迫收起了昔日的野心、放下了夜郎自大般的狂妄(隋朝时日本的国书里将他们的天皇与隋帝并列,把隋炀帝气得半死,要不是隋朝时期中国的海船还不堪大用,无力渡海作战,只怕中日之战那时就爆发了。),开始虚心向中国学习,这一过程在历史上一直持续到宋朝灭亡(南宋灭亡后有很多汉民冒险东渡日本避难,大大提高了日本的科技文化水平,中国则因为蒙元的百年统治而陷入了停滞和倒退,到了明朝的时候,两国在生产力水平上已经没有明显的差距,不过由于中国地大人多,所以国力还是远在日本之上,日本侵朝的失败就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