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破城(上)
与好歹有些收获的李显忠他们不同,赵旉亲自统率的北伐大军受到了更大的影响,事实上他们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就要大获全胜了。赵旉在让人在辽东湾海岸筑城、成功地将金军的主力吸引过去之后,冬天已经渐渐到来了,虽然赵旉早有准备,但辽东寒冷的天气还是影响了北伐军的战斗力。但与此同时,地下水位的下降与日渐干燥的气候却令赵旉的一个构想成为可能。前者使得锦州城外的护城河水位大幅度下降,于是宋军只花了几天时间、付出几百人的伤亡,就填出一条足有一里多宽的大道,以前护城河水位高的时候这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于是连续不间断的攻城就成为了可能。而日渐干燥的气候则为纵火犯作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当初夺回陕西之后,赵旉就让人到那里开采石油(即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的那一处,石油是自己流出的,只需采集即可。产量自然不可能有多大,但用来提炼出足够火攻之用的燃油,还是绰绰有余的。即使是原油,可燃性也比生物油脂强得多,更不要说是分馏出的产品了。),并以陈灵定型的分馏釜分馏出轻油(此时大宋还没有高精度的温度计,不太可能分馏出汽油、煤油这样的精细馏分。)、重油、石蜡、沥青等二级产品。其中轻油易燃易爆,是纵火的首选,赵旉特意将其尽量储存下来,作为必要时用以火攻的秘密武器。当装满轻油的油罐被飞雷炮送入锦州城内后,立刻燃起了滔天大火,原本井然有序的锦州守军顿时乱作一团。而赵旉又利用这一难得的时机,拿出了最新试验成功的大杀器“臼炮”。
所谓的臼炮,是对口径大、炮管短(相对口径来说)的一类特殊火炮的统称,分类上属于古老炮种曲射炮,历史上由中国明代最早发明,解放战争中在淮海战役大显神威的“没良心炮”就是一种臼炮。与一般的火炮相比,臼炮因为口径大,威力往往要比一般的火炮(在炮重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而且臼炮穿甲能力较差,除非装药量大到足以摧毁一切防御。)大得多,但因为炮管较短的缘故,射程也近得多。历史上明代虽然发明了臼炮,却没有得到广泛使用,正是因为这个缺陷,由于明代的中国人还不知道黑火药颗粒化的技术,火药质量也良莠不齐,大大降低了火药的燃烧效率,因此明代臼炮的射程实在太近,别说敌人的火炮和床弩了,就是单兵使用的弓弩都能威胁到它,简直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靶子
可是在使用了颗粒火药作为发射药之后,臼炮的射程大大增加,虽然一百多步的距离尚不能避免床弩、火炮等重型远程武器的攻击,但一般的弓弩已经很难伤到臼炮的炮手了,而之前火攻引起的混乱,则为臼炮抵近射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只听见扬州卫炮兵师师长王成一声令下,一百多门口径比锅盖还大的臼炮发出了愤怒的吼叫,将一枚枚装药五十斤以上的炮弹送到了锦州城头
虽然只是黑火药,但一次齐射就将好几千斤弹药打了出去,其爆炸的威力也着实骇人,即使锦州城墙全是混凝土建成的,只怕也难以承受如此猛烈的轰击,何况由于大宋对水泥等战略物资的禁运,金国依靠走私弄到的那点水泥只够用来砌墙呢?再说,锦州一带已经很久没有打仗了,不少城墙都已经年久失修,虽然完颜褒在登基后就亲自赶来紧急修葺,毕竟时间太短,要不是宋军的优势兵力受到地形限制而无法充分展开,锦州攻防战也不至于打到现在
在臼炮手几乎是疯狂地打光(臼炮适用性还是差了点,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用得到,所以打光拉倒,要不然放着不但没用,还很危险,那么大的装药量,一旦碰到火源引爆,后果不堪设想。)了给他们配备的每炮十发炮弹之后,锦州城墙大面积地崩塌了。随着硝烟渐渐散去,一个足有三十多丈宽的巨大缺口出现在攻城宋军的面前。虽然这样的效果并不能令负责攻城的大将魏胜满意,但也是自宋军进逼锦州以来最好的机会,他立即命令早就严阵以待的三千重甲攻城步兵率先突入城中,为大军跟进扫平障碍。
魏胜现在不过三十出头,却已经成为大宋最强大的兵团扬州卫的统帅(虽然暂时还没有转正),这固然是因为他才能过人,更是由于其世上少有的忠诚。历史上魏胜在家乡沦陷的时候毅然起兵反金,归宋后多次受到同僚与上司的排挤陷害也从无怨言,最终以死明志,其对民族和国家(也许说是对大宋皇帝的忠诚,更合适一些,毕竟那个年代皇帝就代表着国家。)的忠诚可见一斑,而在赵旉对他的几次考验中,这个年轻人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所以赵旉放着吴璘这个关系良好而且战功赫赫(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吴璘功劳太大、威望太高,赵旉才不让他掌管扬州卫。)的宿将,而选择将大宋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人数也最多的扬州卫交给资历尚浅的魏胜暂时代理,等他再建奇功后予以扶正。
但是,魏胜虽然能力不俗,又无比忠诚,但也有个令赵旉头痛的毛病,那就是太喜欢冒险,而且还常常是亲身犯险,他当年手下只有一千人时,就敢进攻上万敌军,后来成为统兵过万的大将后,就更加胆大包天。虽然魏胜并不是有勇无谋之辈,不会傻乎乎地鸡蛋碰石头,基本都是采取奇袭的方式,到现在都没有吃过大亏,但总是令赵旉心里不怎么踏实。好在这次赵旉亲自统领大军,魏胜就算考虑到他的安全,也不敢造次,所以这段时间倒是比平时安分了不少。
[奉献]
与好歹有些收获的李显忠他们不同,赵旉亲自统率的北伐大军受到了更大的影响,事实上他们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就要大获全胜了。赵旉在让人在辽东湾海岸筑城、成功地将金军的主力吸引过去之后,冬天已经渐渐到来了,虽然赵旉早有准备,但辽东寒冷的天气还是影响了北伐军的战斗力。但与此同时,地下水位的下降与日渐干燥的气候却令赵旉的一个构想成为可能。前者使得锦州城外的护城河水位大幅度下降,于是宋军只花了几天时间、付出几百人的伤亡,就填出一条足有一里多宽的大道,以前护城河水位高的时候这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于是连续不间断的攻城就成为了可能。而日渐干燥的气候则为纵火犯作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当初夺回陕西之后,赵旉就让人到那里开采石油(即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的那一处,石油是自己流出的,只需采集即可。产量自然不可能有多大,但用来提炼出足够火攻之用的燃油,还是绰绰有余的。即使是原油,可燃性也比生物油脂强得多,更不要说是分馏出的产品了。),并以陈灵定型的分馏釜分馏出轻油(此时大宋还没有高精度的温度计,不太可能分馏出汽油、煤油这样的精细馏分。)、重油、石蜡、沥青等二级产品。其中轻油易燃易爆,是纵火的首选,赵旉特意将其尽量储存下来,作为必要时用以火攻的秘密武器。当装满轻油的油罐被飞雷炮送入锦州城内后,立刻燃起了滔天大火,原本井然有序的锦州守军顿时乱作一团。而赵旉又利用这一难得的时机,拿出了最新试验成功的大杀器“臼炮”。
所谓的臼炮,是对口径大、炮管短(相对口径来说)的一类特殊火炮的统称,分类上属于古老炮种曲射炮,历史上由中国明代最早发明,解放战争中在淮海战役大显神威的“没良心炮”就是一种臼炮。与一般的火炮相比,臼炮因为口径大,威力往往要比一般的火炮(在炮重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而且臼炮穿甲能力较差,除非装药量大到足以摧毁一切防御。)大得多,但因为炮管较短的缘故,射程也近得多。历史上明代虽然发明了臼炮,却没有得到广泛使用,正是因为这个缺陷,由于明代的中国人还不知道黑火药颗粒化的技术,火药质量也良莠不齐,大大降低了火药的燃烧效率,因此明代臼炮的射程实在太近,别说敌人的火炮和床弩了,就是单兵使用的弓弩都能威胁到它,简直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靶子
可是在使用了颗粒火药作为发射药之后,臼炮的射程大大增加,虽然一百多步的距离尚不能避免床弩、火炮等重型远程武器的攻击,但一般的弓弩已经很难伤到臼炮的炮手了,而之前火攻引起的混乱,则为臼炮抵近射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只听见扬州卫炮兵师师长王成一声令下,一百多门口径比锅盖还大的臼炮发出了愤怒的吼叫,将一枚枚装药五十斤以上的炮弹送到了锦州城头
虽然只是黑火药,但一次齐射就将好几千斤弹药打了出去,其爆炸的威力也着实骇人,即使锦州城墙全是混凝土建成的,只怕也难以承受如此猛烈的轰击,何况由于大宋对水泥等战略物资的禁运,金国依靠走私弄到的那点水泥只够用来砌墙呢?再说,锦州一带已经很久没有打仗了,不少城墙都已经年久失修,虽然完颜褒在登基后就亲自赶来紧急修葺,毕竟时间太短,要不是宋军的优势兵力受到地形限制而无法充分展开,锦州攻防战也不至于打到现在
在臼炮手几乎是疯狂地打光(臼炮适用性还是差了点,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用得到,所以打光拉倒,要不然放着不但没用,还很危险,那么大的装药量,一旦碰到火源引爆,后果不堪设想。)了给他们配备的每炮十发炮弹之后,锦州城墙大面积地崩塌了。随着硝烟渐渐散去,一个足有三十多丈宽的巨大缺口出现在攻城宋军的面前。虽然这样的效果并不能令负责攻城的大将魏胜满意,但也是自宋军进逼锦州以来最好的机会,他立即命令早就严阵以待的三千重甲攻城步兵率先突入城中,为大军跟进扫平障碍。
魏胜现在不过三十出头,却已经成为大宋最强大的兵团扬州卫的统帅(虽然暂时还没有转正),这固然是因为他才能过人,更是由于其世上少有的忠诚。历史上魏胜在家乡沦陷的时候毅然起兵反金,归宋后多次受到同僚与上司的排挤陷害也从无怨言,最终以死明志,其对民族和国家(也许说是对大宋皇帝的忠诚,更合适一些,毕竟那个年代皇帝就代表着国家。)的忠诚可见一斑,而在赵旉对他的几次考验中,这个年轻人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所以赵旉放着吴璘这个关系良好而且战功赫赫(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吴璘功劳太大、威望太高,赵旉才不让他掌管扬州卫。)的宿将,而选择将大宋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人数也最多的扬州卫交给资历尚浅的魏胜暂时代理,等他再建奇功后予以扶正。
但是,魏胜虽然能力不俗,又无比忠诚,但也有个令赵旉头痛的毛病,那就是太喜欢冒险,而且还常常是亲身犯险,他当年手下只有一千人时,就敢进攻上万敌军,后来成为统兵过万的大将后,就更加胆大包天。虽然魏胜并不是有勇无谋之辈,不会傻乎乎地鸡蛋碰石头,基本都是采取奇袭的方式,到现在都没有吃过大亏,但总是令赵旉心里不怎么踏实。好在这次赵旉亲自统领大军,魏胜就算考虑到他的安全,也不敢造次,所以这段时间倒是比平时安分了不少。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