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多国家,昏君出了不知多少个,又有几个被权臣篡位的?可见制度才是关键,如果只靠明君和贤臣,爹爹您纵然英明神武,孩儿自问将来也不会太差,但又能持续几代呢?都说亲贤臣、远小人,国家就能大治,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君主,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赵旉一股脑地将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如果现在不说,日后父子长期分离,感情必然疏远,那时就更难说服赵构了。至于自己过于成熟的表现会不会引起赵构怀疑,赵旉倒并不担心,因为自小他就以见识过人而著称,能力上却只能算是比较出色,算是一个非常“畸形”的神童。赵旉现在的表现是持续进步而来,并非短时内出现飞跃,所以赵构并没有大惊小怪。
“你是说要变法吗?那可是会让国家伤筋动骨的大事啊,大哥你现在还这么小,能不能等到成年后再说?”,赵构对“变法”这个词还是比较忌讳的。这也难怪,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反面典型摆在那里,何况赵构虽然较为开明,但思想上却相当保守,自然不太愿意冒险变法。这一点从历史上他接受大臣的上书,将王安石定为奸臣,就可以看得出来。
“正因为不想让国家伤筋动骨,所以才要先在淮西试点啊!淮西现在的情况已经不能再差,就算失败了也没太大关系,而变法一旦有效则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赵旉这时突然向父亲提了一个问题,“您知道为什么自古到今,有那么多奇人异士变法,却鲜有成功的吗?”
不等赵构开口,赵旉便自问自答道,“这是因为他们大都急于求成的缘故,为什么会急于求成呢?原因很简单,我们中土历来重视资历,鲜有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的。而要有能力主持变法,非宰相之位不可,那又该多大年纪?‘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那时他还有几岁可活?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变法者不急功近利,谈何容易!”
“是这个理”,赵构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孩儿曾经说过,‘实践出真知’,所以变法一定要先进行试点,然后进行必要的修正,直到没有大的问题了,才能逐步向全国推广。”,赵旉一连说了这么多,不免有些口干舌燥,连忙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才继续说道,“可以前的变法者却因为没那么多时间,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一步,直接将自己完全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想法向全国推行,纵然成功也不过是侥幸罢了。王安石(赵构思想倾向于守旧派,所以不能对王安石用尊称。)当时虽然在地方上进行过试点,但只是其中少数政策而已,而且时间也太短,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是啊,如果神宗皇帝明白这个道理,我大宋又何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赵构叹息道。
“可是这样一来,所费时间就至少要多花十年,而变法见效又至少要十年,完全巩固尚需二十年,不从现在起抓紧时间,又怎么来得及呢?”,赵旉稽道,“请父皇明鉴!”
“你长大了,常常连我也理解不了,但这天下迟早都要交给你的,你实在想做,便去做吧。”,赵构摸了摸儿子的脸颊,沉声道,“若有难处尽管说,朕会尽量为你遮风挡雨的。只是从此以后,朝堂之上恐怕就不得安生了”
“父皇勿虑,儿臣决不会贸然行事。”,由于话题越来越严肃,父子二人谈话的口吻也难得地变得正式起来。不过赵旉纵然有三十多年的记忆,身心毕竟还只是个孩子,“其实您也不必采取强硬的态度,置之不理即可,反正淮西屁大一点地方,御史们也不会长时间盯着不放的,儿臣需要的只是时间和宽松的环境。至于困难嘛,就让儿臣自己想办法吧,也算是一种历练。不过儿臣需要这几个人”
“那就都给你吧。”,赵构大略看了一下,似乎除了“八字军”领王彦,以及此前已经提到过的王德和吴璘,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自然没有半点犹豫。不过赵构也有些奇怪,这些人连他这个皇帝都没什么印象,怎么儿子竟会知晓?
“基本上都是从大臣上书弹劾的奏折里找出来的”,赵旉捂着嘴笑道,“那些白痴有眼无珠,以小节埋汰人,您就看着吧,这几个人里面说不定会有不亚于师父的奇才冒呢。”
“我说怎么御书房里老那么乱呢,果然是有老鼠”,赵构猛地一把将儿子拉到身边,做出要打的样子。但那一巴掌终究没有落下去,赵构紧紧抱住儿子,泪水慢慢地流了下来。作为一个父亲,赵构很清楚,儿子离开以后,便再也不可能长伴膝下了
次日朝堂之上,赵构下诏封赵旉为卫王(宋朝太子只表明储君的身份,是可以另有爵位的,赵旉此前由于年龄太小,只是魏国公,另外还挂个节度使的空衔。),开府节制淮西与淮东两路军政事。
而淮西官吏中除了赵旉点名的那几个以外,赵构将虞允文也加了进入,而且官位还在所有人之上,为淮南西路宣抚使。
虞允文科举高中以后,按理应该先从翰林做起,但他想先做地方官,给百姓干点实事,赵构便让他去浙江义乌县当了一年知县。义乌民风悍勇,居民私斗成风,而经济状况在江南却并不算好,结果虞允文只花了一年时间就令当地的风气为之一变,百姓也不再有饿馁之忧。
虞允文还顺便将当地三千多原本只会斗殴滋事的民兵训练成了一支基本成型的正规军。赵构也因此进一步确认了虞允文的才能,现在儿子要去淮西,正需要一个能管得住他的人,赵构便下诏任命虞允文为淮南西路宣抚使。
太子出镇一方,是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而且赵旉现在才不过七岁,这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赵旉事先准备了一些说法,但仍然难挡百官的唇枪舌剑,最后还是礼部尚书秦桧利用这一机会大肆打击政敌,才意外地将问题解决。
秦桧很善于抓住别人话中的漏洞乱扣帽子,其中“目无君上”这个帽子用得最是得心应手,一下子便扳倒了很多重臣,于是大臣们便纷纷害怕言多有失,不敢再肆意动舆论攻势了。
赵旉虽然无意中欠了秦桧一个人情,但却对其倍感疑惧,这厮的心术与口才太厉害了,自已长期不在父亲身边,赵构非常看重的虞允文又因为自己的关系没能进入中枢,将来会不会出什么差池?
不过考虑到历史上秦桧还得再过五年才会再次拜相,而改革又不能再拖,赵旉并没有自找麻烦。不然等到民众生活好转,动力必然不足,对改革措施的承受能力也不够强,难度就要成倍增加了。
赵构既然下诏,说明赵旉当初提及的那些重要人物都已经摆平,要不然万一哪个愣头青抗旨不遵,赵构岂不是非常尴尬?其中最重要的人物自然是岳飞,他虽然很不想自己辛苦组建起来的精兵被打散建制,可是淮西军的那三万多官兵对因上次北伐失利而伤亡惨重的岳家军实在太有吸引力了,所以岳飞便破天荒地放开了“走出去”的口子。
如果现在不说,日后父子长期分离,感情必然疏远,那时就更难说服赵构了。至于自己过于成熟的表现会不会引起赵构怀疑,赵旉倒并不担心,因为自小他就以见识过人而著称,能力上却只能算是比较出色,算是一个非常“畸形”的神童。赵旉现在的表现是持续进步而来,并非短时内出现飞跃,所以赵构并没有大惊小怪。
“你是说要变法吗?那可是会让国家伤筋动骨的大事啊,大哥你现在还这么小,能不能等到成年后再说?”,赵构对“变法”这个词还是比较忌讳的。这也难怪,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反面典型摆在那里,何况赵构虽然较为开明,但思想上却相当保守,自然不太愿意冒险变法。这一点从历史上他接受大臣的上书,将王安石定为奸臣,就可以看得出来。
“正因为不想让国家伤筋动骨,所以才要先在淮西试点啊!淮西现在的情况已经不能再差,就算失败了也没太大关系,而变法一旦有效则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赵旉这时突然向父亲提了一个问题,“您知道为什么自古到今,有那么多奇人异士变法,却鲜有成功的吗?”
不等赵构开口,赵旉便自问自答道,“这是因为他们大都急于求成的缘故,为什么会急于求成呢?原因很简单,我们中土历来重视资历,鲜有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的。而要有能力主持变法,非宰相之位不可,那又该多大年纪?‘人生七十古来稀’,到了那时他还有几岁可活?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变法者不急功近利,谈何容易!”
“是这个理”,赵构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孩儿曾经说过,‘实践出真知’,所以变法一定要先进行试点,然后进行必要的修正,直到没有大的问题了,才能逐步向全国推广。”,赵旉一连说了这么多,不免有些口干舌燥,连忙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才继续说道,“可以前的变法者却因为没那么多时间,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一步,直接将自己完全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想法向全国推行,纵然成功也不过是侥幸罢了。王安石(赵构思想倾向于守旧派,所以不能对王安石用尊称。)当时虽然在地方上进行过试点,但只是其中少数政策而已,而且时间也太短,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是啊,如果神宗皇帝明白这个道理,我大宋又何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赵构叹息道。
“可是这样一来,所费时间就至少要多花十年,而变法见效又至少要十年,完全巩固尚需二十年,不从现在起抓紧时间,又怎么来得及呢?”,赵旉稽道,“请父皇明鉴!”
“你长大了,常常连我也理解不了,但这天下迟早都要交给你的,你实在想做,便去做吧。”,赵构摸了摸儿子的脸颊,沉声道,“若有难处尽管说,朕会尽量为你遮风挡雨的。只是从此以后,朝堂之上恐怕就不得安生了”
“父皇勿虑,儿臣决不会贸然行事。”,由于话题越来越严肃,父子二人谈话的口吻也难得地变得正式起来。不过赵旉纵然有三十多年的记忆,身心毕竟还只是个孩子,“其实您也不必采取强硬的态度,置之不理即可,反正淮西屁大一点地方,御史们也不会长时间盯着不放的,儿臣需要的只是时间和宽松的环境。至于困难嘛,就让儿臣自己想办法吧,也算是一种历练。不过儿臣需要这几个人”
“那就都给你吧。”,赵构大略看了一下,似乎除了“八字军”领王彦,以及此前已经提到过的王德和吴璘,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自然没有半点犹豫。不过赵构也有些奇怪,这些人连他这个皇帝都没什么印象,怎么儿子竟会知晓?
“基本上都是从大臣上书弹劾的奏折里找出来的”,赵旉捂着嘴笑道,“那些白痴有眼无珠,以小节埋汰人,您就看着吧,这几个人里面说不定会有不亚于师父的奇才冒呢。”
“我说怎么御书房里老那么乱呢,果然是有老鼠”,赵构猛地一把将儿子拉到身边,做出要打的样子。但那一巴掌终究没有落下去,赵构紧紧抱住儿子,泪水慢慢地流了下来。作为一个父亲,赵构很清楚,儿子离开以后,便再也不可能长伴膝下了
次日朝堂之上,赵构下诏封赵旉为卫王(宋朝太子只表明储君的身份,是可以另有爵位的,赵旉此前由于年龄太小,只是魏国公,另外还挂个节度使的空衔。),开府节制淮西与淮东两路军政事。
而淮西官吏中除了赵旉点名的那几个以外,赵构将虞允文也加了进入,而且官位还在所有人之上,为淮南西路宣抚使。
虞允文科举高中以后,按理应该先从翰林做起,但他想先做地方官,给百姓干点实事,赵构便让他去浙江义乌县当了一年知县。义乌民风悍勇,居民私斗成风,而经济状况在江南却并不算好,结果虞允文只花了一年时间就令当地的风气为之一变,百姓也不再有饿馁之忧。
虞允文还顺便将当地三千多原本只会斗殴滋事的民兵训练成了一支基本成型的正规军。赵构也因此进一步确认了虞允文的才能,现在儿子要去淮西,正需要一个能管得住他的人,赵构便下诏任命虞允文为淮南西路宣抚使。
太子出镇一方,是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而且赵旉现在才不过七岁,这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赵旉事先准备了一些说法,但仍然难挡百官的唇枪舌剑,最后还是礼部尚书秦桧利用这一机会大肆打击政敌,才意外地将问题解决。
秦桧很善于抓住别人话中的漏洞乱扣帽子,其中“目无君上”这个帽子用得最是得心应手,一下子便扳倒了很多重臣,于是大臣们便纷纷害怕言多有失,不敢再肆意动舆论攻势了。
赵旉虽然无意中欠了秦桧一个人情,但却对其倍感疑惧,这厮的心术与口才太厉害了,自已长期不在父亲身边,赵构非常看重的虞允文又因为自己的关系没能进入中枢,将来会不会出什么差池?
不过考虑到历史上秦桧还得再过五年才会再次拜相,而改革又不能再拖,赵旉并没有自找麻烦。不然等到民众生活好转,动力必然不足,对改革措施的承受能力也不够强,难度就要成倍增加了。
赵构既然下诏,说明赵旉当初提及的那些重要人物都已经摆平,要不然万一哪个愣头青抗旨不遵,赵构岂不是非常尴尬?其中最重要的人物自然是岳飞,他虽然很不想自己辛苦组建起来的精兵被打散建制,可是淮西军的那三万多官兵对因上次北伐失利而伤亡惨重的岳家军实在太有吸引力了,所以岳飞便破天荒地放开了“走出去”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