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破局,就看2天后的情况了!”彭毅看了看情报人员送来的文件后,自语道。到现在,彭毅终于在原则上同意了徐怀德的计划,但是并没有立即执行,在把总预备队交给徐怀德之前,自己必须保证在北线获得一个不大不小的胜利。至少能让德军在短时间内无力进攻,他才会把总预备队交给徐怀德。所以,他必须主动发动一次进攻。
华夏主防线的凹陷布局是这个计划中重要的一步,但是实际作用却和克鲁格想的有些大相径庭。这个看似陷阱的部署根本就是不陷阱,理由很简单,华夏没有在战线的浅层上部署足够发动进攻的炮兵和装甲力量。也许德国人能发现这个问题,但是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于是乎德国人就开始进入了一个死胡同。这就好比一个人能看见对面是一只纸老虎,但是潜意识中又不断提醒自己,对面的纸老虎是真的!然后德国人陷入了纠结。
这个布局的作用就是让德国人疑神疑鬼。而真正的后手却是在战线之外!彭毅非常清楚,在白天和德国人拼正面的话没前提,华夏方面除了坦克性能占优之外,其它全是劣势,无论是你是从正面冲击还是侧翼迂回都会被德军优势的火力打到崩溃!而且德国人不可能不把自己的侧翼护的严严实实的。所以,彭毅最终压根没打算在正面战场上做什么。他把重点放在了战场之外!
在这个代号勾拳的行动中,华夏将组织一支特别装甲部队部署在战线外围伺机而动。德国人虽然兵力相对充足,拥有6个师的部队,但是他们在攻击时把大量的部队集中在了正面,在让攻击矛头获得足够强大的火力和硬度的同时也削减了侧面的防御。但是却让两翼不够宽阔。不过在一般情况下这也不是问题,德国人的攻击部队是不断轮换的,在前线部队后面是一个个呈梯次部署的预备队。而德国人又掌握有制空权,如果华夏进行大范围机动的话,德国空军肯定能发现在地面上移动的装甲集群,然后从后面的预备队中抽出一支部队在侧面挡住就可以了,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这都不是一个事!
“未来3天之内确定会阴天吗?”彭毅再一次询问身旁负责气象的军官。虽然成功的把德国人的注意力吸引到防线上了,但是代号为勾拳的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还在于老天是否配合!德国人陆地上的视野被防线牵制中了,但是空中的眼睛可是一直存在。如果这个眼睛一直好用的话,那么从侧翼突击的华夏部队肯定会遭到德军的拦截!
也许有人要问这时候的天气预报靠谱吗?后世不少时候播放的天气预报都不怎么准,但是如果纵观历史的话,人们就会发现,在2战时候天气预报还是比较准的,草船借箭只是传说,但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利用恶劣天气突然转好的时间差发动登陆作战可是真实事情。盟军敢实施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计划的前提就是天气预报准确。所以说,当负责天气情报的官员告知彭毅最多3天,少则2天的时间里天气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时候,彭毅才决定实施这次行动。
整个从左翼迂回的部队大概要行进100多千米。彭毅自然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天气上。所以彭毅为参加这次行动的所有坦克都装备了主动式红外夜视仪,用其它车辆或者坦克上的红外大灯提供红外线,理论上可以看清700米内的物体,但是实际上也有500米的有效夜市距离,这个距离上虽然说打夜战玄乎一些,但是晚上行军还是能做到的。实在不行的话,就夜间行军,出现一些故障或者损失是难免的,就全当教学费吧!如果天气不好的话,恐怕在第三天天亮的时候,华夏参与勾拳的部队就要在德国空军的攻击下走完最后20千米。当然,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秦岳联系后,后者表示会提供有限度的空中掩护。
“根据情报显示,德国人除了正面进攻的部队之外,侧翼的防御比较有限,部队以机械化步兵和两个从奥匈以及土耳其征召的步兵部队为主,他们或许有很多火炮,但是布置分散,而且没有掩体和足够的步兵保护。我们将和空降部队的兄弟们一起展开攻击,这是一次九死一生的任务,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自己被击毁之前干掉更多的敌人!”曾经和周宣一起在意大利和胡贝打过一场的陶振宇担任这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
这支部队的坦克数量并不算很多,只有30多辆,剩下的大部分车辆都是各种步兵战车和轮式突击炮。其中包括刚刚列装没多久的35型8*8轮式突击炮,这款战车上可以装备一门75l30榴弹炮或者是一门75l48反坦克炮。这款战车因为体积较大,所以带弹量也比较多,反坦克型的弹药携带量多达30发。之所以用大量的装甲车来取代坦克根本原因有两点,第一是行程问题,即使使用柴油机,履带式车辆的行程依然无法和轮式车辆相比。第二就是目标属性,在这次攻击对方纵深的行动计划中,陶振宇压根没准备和对方装甲部队死磕。德国人6个师中只有两个装甲师,这次突击后方碰到的坦克等硬装甲目标不会很多。
因为这次是敌后作战,而且理论上不会碰上太多的攻势,所以火力压制较好但是浪费弹药的火箭炮和迫击炮的携带量大大下降。剩余的少量迫击炮也以精度较高的线膛迫击炮为主。主要火力是各种机关炮和中小口径直射火炮,比如说英国人的6磅炮数量就很多。这种足够对付一版掩体,并且具有一定穿甲能力的火炮很受华夏伞兵和战车部队的欢迎。
整个部队包括45辆坦克,50多辆装备着57火炮即以上口径的各种突击炮,20余门自行迫击炮和大约30多辆各种步兵战车。而步兵部队则分乘50多辆各种车辆伴随部队前进,抛去坦克不算,这几乎已经把华夏北线所有能抽调的各种轮式战车和步兵战车都调过来了。可见彭毅对这次行动的重视。
在突破对方外围的警戒线后,部分部队将分散成小队对对方后方设施展开攻击,本着碰着硬的就绕开,遇上软的就咬一口的原则。尽可能的摧毁对方的物资仓库和支援火炮。各种运输车辆反而位居其次,因为德国人距离出发阵地并不遥远,他们的运力冗余还是很高的。“这次攻击将不再设定统一的推却方向,各参战部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路线进行撤退,我们会在约定的时间里在约定的地区为各位提供有限的空中掩护,祝大家好运。”在彭毅发给陶振宇的电报中,他最终还是给这支突入敌后的部队留下了一线生机。尽人事听天命,既然他们不畏艰险去参加这次九死一生的行动,那么作为最高指挥官应该为他们安排好后路!
就在北线打算发动反击的同时,南线的表面情况可要比北线好上不少。从表面上看德国人的进攻并不主动。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用不断的炮击来显示他们的存在,但是实际上,南线布劳希契却在一直策划着一场大行动。虽然南线上纸面兵力只有北线的一般,但是这3个师中可以凑出一个装甲师和两个机械化步兵师的兵力,论机动性是绝对一流的,也许死磕的话不能突破华夏处于防御状态的一个装甲师和一个独立装甲旅的防御,但是后者受到兵力限制,其防线的宽度还是很有限的。南线德军打的算盘和彭毅对付北线德军的想法类似,那就是,正面吸引住对手后,主力部队从两翼包抄,至于包抄后是合围徐怀德的部队亦或者是直捣黄龙的话,就看情况了。
“布劳希契不是一个老实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军官,他不会拘泥于上峰的命令来制定自己的计划,他总会想方设法做的更好。从不好的方面来说他是一个难以控制的人,而从好的方面来说他有极强的主动性。自从季风行动开始的时候,他就在谋划自己的计划。他并不甘心执行一个牵制敌军的任务,想法,他想寻找机会,一口把徐怀德部吃掉!”在战后,古德里安的回忆录中,他是这样评价自己这位老上司的。
布劳希契确实有这个想法,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实施这个计划,因为他知道,华夏除了东西两线的防御部队之外,还有至少一个师的预备队!如果自己率先展开攻击的话,那么这一个师的预备队拉到了南线,自己不就惨了?自从南线的空军不少调往北线后,他的行动越发谨慎,他在等北线发生变故,他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克鲁格的战术很成功,即使华夏装甲部队占优,但是兵力太少,而且德军在其他方面占据极大的优势,华夏迟早会把这个预备师拉上去的。等到预备队一走,布劳希契认为自己依靠空军和包抄对付徐怀德并不困难。如果能取得成功的话,恐怕他会比克鲁格更早的攻入华夏的后方。
布劳希契一边利用远程火炮有一搭没一搭的慢慢敲击着华夏的防御阵地,一边将部队向右翼机动。而徐怀德虽然无法依靠空中侦查发现对方的部署,但是根据其他方面的情报,他能感觉到对方可能会采取包抄的办法。双方都在等,等自己的援兵到达。不过从形式上看,徐怀德处于劣势,因为德国人有制空权,华夏空军为了积攒实力,暂时偃旗息鼓。至少在彭毅下达南线进攻命令之外,秦岳的空军不会主动对南线德国机群发动挑战。德国人可以通过航空侦查发现华夏在白天的大规模兵力调动。而徐怀德却没有办法透过战场迷雾来搜索德国人的情报。
万般无奈之下,徐怀德只能在夜间派遣携带有夜视仪的部队前出进行侦查。这种侦查的代价很高,在夜间落入对方伏击或者走错路的事情比比皆是。而且侦查效果也并不让人满意。徐怀德只能确定在西南方向存在一支德军部队,至于规模和配置都不清楚,战场信息的缺乏让徐怀德也不敢贸然出击,即使彭毅将全部预备队都交个自己,徐怀德手中的部队也就和对手持平,对方有空中优势,真打起来说不定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苦战。
双方正处于博弈的关键时刻,双方比拼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是时机,掌握战役主动权的德军有很多选择可以做,而华夏如果想要夺过主动权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第一是北线必须要能顶住,第二是南线必须以较大优势重创对手,即使平手或者击退对方都不行。因为如果仅仅是击退或者两败俱伤的话,那么在华夏投入全部预备队后南线的形势依然没有变化,而用掉预备队后的华夏手中底牌尽出。南面北线的德军就可以再空中优势的帮助下放心大胆继续推进。
“我们能不能在情报上进行诱导呢?比如说我们在北线的迂回包抄让对方认为我们动用了预备队,至少是部分预备队。然后在北线行动之前,预备师提前南下,等到南线的布劳希契集团主动出击后,我们搞清了对方的主攻方向再展开攻击?这样至少能做到有的放矢。”徐怀德随后在一封电报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想要打击南线德军的话,就必须让他们出动出击,而想要让布劳希契主动出击的话就必须让他们感到安全。而安全的前提就是让对方自以为了解了华夏所有部队的动向!
“这是个办法,我会全力配合你们的行动的,我甚至可以要求空军在合适的时候主动出击。”在回电中彭毅采纳了对方的建议,一切部署已经展开,就看对方是否上钩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秋风落叶2014的打赏~~~。(未完待续。)
华夏主防线的凹陷布局是这个计划中重要的一步,但是实际作用却和克鲁格想的有些大相径庭。这个看似陷阱的部署根本就是不陷阱,理由很简单,华夏没有在战线的浅层上部署足够发动进攻的炮兵和装甲力量。也许德国人能发现这个问题,但是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于是乎德国人就开始进入了一个死胡同。这就好比一个人能看见对面是一只纸老虎,但是潜意识中又不断提醒自己,对面的纸老虎是真的!然后德国人陷入了纠结。
这个布局的作用就是让德国人疑神疑鬼。而真正的后手却是在战线之外!彭毅非常清楚,在白天和德国人拼正面的话没前提,华夏方面除了坦克性能占优之外,其它全是劣势,无论是你是从正面冲击还是侧翼迂回都会被德军优势的火力打到崩溃!而且德国人不可能不把自己的侧翼护的严严实实的。所以,彭毅最终压根没打算在正面战场上做什么。他把重点放在了战场之外!
在这个代号勾拳的行动中,华夏将组织一支特别装甲部队部署在战线外围伺机而动。德国人虽然兵力相对充足,拥有6个师的部队,但是他们在攻击时把大量的部队集中在了正面,在让攻击矛头获得足够强大的火力和硬度的同时也削减了侧面的防御。但是却让两翼不够宽阔。不过在一般情况下这也不是问题,德国人的攻击部队是不断轮换的,在前线部队后面是一个个呈梯次部署的预备队。而德国人又掌握有制空权,如果华夏进行大范围机动的话,德国空军肯定能发现在地面上移动的装甲集群,然后从后面的预备队中抽出一支部队在侧面挡住就可以了,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这都不是一个事!
“未来3天之内确定会阴天吗?”彭毅再一次询问身旁负责气象的军官。虽然成功的把德国人的注意力吸引到防线上了,但是代号为勾拳的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还在于老天是否配合!德国人陆地上的视野被防线牵制中了,但是空中的眼睛可是一直存在。如果这个眼睛一直好用的话,那么从侧翼突击的华夏部队肯定会遭到德军的拦截!
也许有人要问这时候的天气预报靠谱吗?后世不少时候播放的天气预报都不怎么准,但是如果纵观历史的话,人们就会发现,在2战时候天气预报还是比较准的,草船借箭只是传说,但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利用恶劣天气突然转好的时间差发动登陆作战可是真实事情。盟军敢实施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计划的前提就是天气预报准确。所以说,当负责天气情报的官员告知彭毅最多3天,少则2天的时间里天气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时候,彭毅才决定实施这次行动。
整个从左翼迂回的部队大概要行进100多千米。彭毅自然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天气上。所以彭毅为参加这次行动的所有坦克都装备了主动式红外夜视仪,用其它车辆或者坦克上的红外大灯提供红外线,理论上可以看清700米内的物体,但是实际上也有500米的有效夜市距离,这个距离上虽然说打夜战玄乎一些,但是晚上行军还是能做到的。实在不行的话,就夜间行军,出现一些故障或者损失是难免的,就全当教学费吧!如果天气不好的话,恐怕在第三天天亮的时候,华夏参与勾拳的部队就要在德国空军的攻击下走完最后20千米。当然,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秦岳联系后,后者表示会提供有限度的空中掩护。
“根据情报显示,德国人除了正面进攻的部队之外,侧翼的防御比较有限,部队以机械化步兵和两个从奥匈以及土耳其征召的步兵部队为主,他们或许有很多火炮,但是布置分散,而且没有掩体和足够的步兵保护。我们将和空降部队的兄弟们一起展开攻击,这是一次九死一生的任务,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自己被击毁之前干掉更多的敌人!”曾经和周宣一起在意大利和胡贝打过一场的陶振宇担任这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
这支部队的坦克数量并不算很多,只有30多辆,剩下的大部分车辆都是各种步兵战车和轮式突击炮。其中包括刚刚列装没多久的35型8*8轮式突击炮,这款战车上可以装备一门75l30榴弹炮或者是一门75l48反坦克炮。这款战车因为体积较大,所以带弹量也比较多,反坦克型的弹药携带量多达30发。之所以用大量的装甲车来取代坦克根本原因有两点,第一是行程问题,即使使用柴油机,履带式车辆的行程依然无法和轮式车辆相比。第二就是目标属性,在这次攻击对方纵深的行动计划中,陶振宇压根没准备和对方装甲部队死磕。德国人6个师中只有两个装甲师,这次突击后方碰到的坦克等硬装甲目标不会很多。
因为这次是敌后作战,而且理论上不会碰上太多的攻势,所以火力压制较好但是浪费弹药的火箭炮和迫击炮的携带量大大下降。剩余的少量迫击炮也以精度较高的线膛迫击炮为主。主要火力是各种机关炮和中小口径直射火炮,比如说英国人的6磅炮数量就很多。这种足够对付一版掩体,并且具有一定穿甲能力的火炮很受华夏伞兵和战车部队的欢迎。
整个部队包括45辆坦克,50多辆装备着57火炮即以上口径的各种突击炮,20余门自行迫击炮和大约30多辆各种步兵战车。而步兵部队则分乘50多辆各种车辆伴随部队前进,抛去坦克不算,这几乎已经把华夏北线所有能抽调的各种轮式战车和步兵战车都调过来了。可见彭毅对这次行动的重视。
在突破对方外围的警戒线后,部分部队将分散成小队对对方后方设施展开攻击,本着碰着硬的就绕开,遇上软的就咬一口的原则。尽可能的摧毁对方的物资仓库和支援火炮。各种运输车辆反而位居其次,因为德国人距离出发阵地并不遥远,他们的运力冗余还是很高的。“这次攻击将不再设定统一的推却方向,各参战部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路线进行撤退,我们会在约定的时间里在约定的地区为各位提供有限的空中掩护,祝大家好运。”在彭毅发给陶振宇的电报中,他最终还是给这支突入敌后的部队留下了一线生机。尽人事听天命,既然他们不畏艰险去参加这次九死一生的行动,那么作为最高指挥官应该为他们安排好后路!
就在北线打算发动反击的同时,南线的表面情况可要比北线好上不少。从表面上看德国人的进攻并不主动。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用不断的炮击来显示他们的存在,但是实际上,南线布劳希契却在一直策划着一场大行动。虽然南线上纸面兵力只有北线的一般,但是这3个师中可以凑出一个装甲师和两个机械化步兵师的兵力,论机动性是绝对一流的,也许死磕的话不能突破华夏处于防御状态的一个装甲师和一个独立装甲旅的防御,但是后者受到兵力限制,其防线的宽度还是很有限的。南线德军打的算盘和彭毅对付北线德军的想法类似,那就是,正面吸引住对手后,主力部队从两翼包抄,至于包抄后是合围徐怀德的部队亦或者是直捣黄龙的话,就看情况了。
“布劳希契不是一个老实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军官,他不会拘泥于上峰的命令来制定自己的计划,他总会想方设法做的更好。从不好的方面来说他是一个难以控制的人,而从好的方面来说他有极强的主动性。自从季风行动开始的时候,他就在谋划自己的计划。他并不甘心执行一个牵制敌军的任务,想法,他想寻找机会,一口把徐怀德部吃掉!”在战后,古德里安的回忆录中,他是这样评价自己这位老上司的。
布劳希契确实有这个想法,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实施这个计划,因为他知道,华夏除了东西两线的防御部队之外,还有至少一个师的预备队!如果自己率先展开攻击的话,那么这一个师的预备队拉到了南线,自己不就惨了?自从南线的空军不少调往北线后,他的行动越发谨慎,他在等北线发生变故,他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克鲁格的战术很成功,即使华夏装甲部队占优,但是兵力太少,而且德军在其他方面占据极大的优势,华夏迟早会把这个预备师拉上去的。等到预备队一走,布劳希契认为自己依靠空军和包抄对付徐怀德并不困难。如果能取得成功的话,恐怕他会比克鲁格更早的攻入华夏的后方。
布劳希契一边利用远程火炮有一搭没一搭的慢慢敲击着华夏的防御阵地,一边将部队向右翼机动。而徐怀德虽然无法依靠空中侦查发现对方的部署,但是根据其他方面的情报,他能感觉到对方可能会采取包抄的办法。双方都在等,等自己的援兵到达。不过从形式上看,徐怀德处于劣势,因为德国人有制空权,华夏空军为了积攒实力,暂时偃旗息鼓。至少在彭毅下达南线进攻命令之外,秦岳的空军不会主动对南线德国机群发动挑战。德国人可以通过航空侦查发现华夏在白天的大规模兵力调动。而徐怀德却没有办法透过战场迷雾来搜索德国人的情报。
万般无奈之下,徐怀德只能在夜间派遣携带有夜视仪的部队前出进行侦查。这种侦查的代价很高,在夜间落入对方伏击或者走错路的事情比比皆是。而且侦查效果也并不让人满意。徐怀德只能确定在西南方向存在一支德军部队,至于规模和配置都不清楚,战场信息的缺乏让徐怀德也不敢贸然出击,即使彭毅将全部预备队都交个自己,徐怀德手中的部队也就和对手持平,对方有空中优势,真打起来说不定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苦战。
双方正处于博弈的关键时刻,双方比拼的不仅仅是时间而且是时机,掌握战役主动权的德军有很多选择可以做,而华夏如果想要夺过主动权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第一是北线必须要能顶住,第二是南线必须以较大优势重创对手,即使平手或者击退对方都不行。因为如果仅仅是击退或者两败俱伤的话,那么在华夏投入全部预备队后南线的形势依然没有变化,而用掉预备队后的华夏手中底牌尽出。南面北线的德军就可以再空中优势的帮助下放心大胆继续推进。
“我们能不能在情报上进行诱导呢?比如说我们在北线的迂回包抄让对方认为我们动用了预备队,至少是部分预备队。然后在北线行动之前,预备师提前南下,等到南线的布劳希契集团主动出击后,我们搞清了对方的主攻方向再展开攻击?这样至少能做到有的放矢。”徐怀德随后在一封电报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想要打击南线德军的话,就必须让他们出动出击,而想要让布劳希契主动出击的话就必须让他们感到安全。而安全的前提就是让对方自以为了解了华夏所有部队的动向!
“这是个办法,我会全力配合你们的行动的,我甚至可以要求空军在合适的时候主动出击。”在回电中彭毅采纳了对方的建议,一切部署已经展开,就看对方是否上钩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秋风落叶2014的打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