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章 英烈埋骨地,处处皆中华!-大明时代之死人香TXT
第七八章 英烈埋骨地,处处皆中华!-大明时代之死人香TXT-大明时代之死人香-十月阅读
大明时代之死人香
作者:高路华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作为长江口由泥沙冲积而成的沙洲大岛,崇明因沙而成,自然有很多以沙而名。比如北部平洋沙、南部高头沙的地名,比如闻名天下的沙船,甚至崇明岛上的居民也叫沙民,至于当年抗击倭寇的沙兵,其义勇历来被岛民津津乐道。
崇明民风素来充满了冒险精神。同盟舰队的水手几乎都是由崇明本地的沙民、渔夫、海匪与盐贩组成,甚至作为主心骨的高氏无非也是本地最大的海盗家族。所以,几乎战船上每一个水手的背后就是一个岛民家庭,同盟舰队的胜利,就等于崇明人自己的胜利。
胜利就意味着巨大的的收益。
此战中,满清在数月之间倾江南之力打造的镇江水师全军覆没,除了三顺王之一的耿仲明被俘之外,还有将近三千多绿营清兵被俘,二千多临阵反正投诚,缴获战船七十多艘,火炮数百门,其它军械器甲不计其数。对于同盟舰队来说,最大的损失就是西班牙战舰“同盟号”的焚毁,这个损失除了高老头唉声叹气之外,高旭却有了打造同盟舰队“新同盟号”的计划。
当然,对于高旭来说,这些战术上的胜利不足以让他侧目,但这些水上决战所带来的战略展望让他激动万分,那就是在长江、东海水域的绝对制江海权,解除了崇明岛全部的后顾之忧。当高旭的目光投在陆上时,就不会担心崇明这个老窝被清军的水师偷袭。因为高旭知道,历史上郑成功在以金、厦两岛为据点起家时,当他的老窝就被清军偷袭过,储蓄的钱粮被清军一扫而空,损失极大。而今时今日,随着清军镇江水师耿仲明的覆灭,在水路上,完全被同盟舰队掌控,清军在水路上的一举一动都在高旭的视野之中,老窝崇明岛的安全得到完全的保障。
以高旭看来,在没有取得绝对的制江权之前,同盟军任何陆上的反击战都有着隐患的,但现在,消除了清军镇江水师在水上的唯一一支力量之后,在十月份,同盟军终于能在陆上展开有限度的反击战。
同盟军的陆战主力有三个镇,第二镇的阎应元部在江阴死磕着博洛的满清主力,第三镇的徐鸿部经过整编之后在吴淞与尼堪部对峙,担任反击任务的只有第一镇的徐玉扬部。
八月份,徐玉扬的第一镇在崇明的同盟军训练营进行地狱式的整训一个月后,九月初,奉命挺进浦东。由于镇守松江的绿营汉将李元胤收缩兵力,避其锋锐,徐玉扬的第一镇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浦东的川沙、南汇、金山三个原来抗击倭寇的沿海堡垒。
九月下旬,徐玉扬窝在金山卫,多次向高旭请战:要么让第一镇对浦西的华亭、青浦、上海三县发起攻击,光复整个松江府;要么让第一镇开拨到江阴,与博洛的满清主力对决。
对于徐玉扬的请战,高旭全部驳回。
与崇明近在咫尺的松江府,也就是后世的上海地区,高旭是要当成同盟会的根据地经营的,一口吃不成胖子,所以奉行稳打稳扎的策略。第一镇挺进浦东之后,这是同盟军第一个在陆上开拓的西面临江、东面临海的控制区,需要相应的时间来消化。而且以高旭看来,重整之后的第一镇在崇明训练一个月,至少还要在浦东磨合一个月,然后才能开赴沙场。至于让徐玉扬的第一镇人马开到江阴与博洛的满清主力玉石俱焚,高旭现在还砸不起这个本钱。
压下徐玉扬疯魔式的战志,就是为了像压抑弹簧一般将来得到最大限度的反弹。
当然,高旭驳回了徐玉扬的请战,并且能说服徐玉扬在浦东老老实实磨合军伍的是一份计划,一份十月份从浦东开始反攻计划:徐玉扬的第一镇从浦东发起反击,经华亭、青浦两县奔袭嘉定,截断强攻吴淞城的尼堪部的后路。柿子要挑弱的捏,相对于博洛部满汉联军十几万的兵力,以不足三千的满蒙旗兵为核心、其余皆为绿营降军的三万尼堪部,自然成为高旭试刀的目标。
现在,随着清军镇江水师的覆没,高旭能把同盟军的战力完全投在陆上了。
∶∶∶∶∶∶
时令进入农历十月之后,黄昏之时的暮色明显地比往日来得要早,但是当水师大捷的捷报传到崇明时,暮色根本阻止不了人们的欣喜若狂的热情,大批的岛民涌进崇明港,欢迎大捷归来的同盟舰队将士。
除了普通的狂热民众之外,以同盟会行政司司理长沈廷扬、宣政司司理长顾炎武以及副司理许用、同盟公塾的塾长归庄为首的一干留守崇明本岛的同盟会骨干,还有隆武特使刘中藻等人。
现年五十一岁的沈廷扬在崇祯朝时就颇有名望,又历任内阁中书舍人、户部主事、郎中,如今又被隆武朝任命为内阁大学士,虽然是个虚名,但以沈廷扬的资历来讲,在崇明本地无人出其左右。在同盟会这个新兴团体之中,精于吏事而且又老成持重的沈廷扬已隐隐成为文臣之首。
思想激进,行事时常出人意表,被时人称之为“归奇顾怪”的归庄与顾炎武都被高旭重用。顾炎武负责同盟会宣政司的会务发展,归庄则是负责同盟公塾的教育事宜,他俩是同盟会中革新派的代表,高旭许多超前的想法都被他们最大限度地执行下去。江阴书生许用是高旭的坚定支持者,在同盟会之中,许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以身作则的呐喊与疾呼,在江南一地有更多满腔热血的书生投奔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伟业中来。
由于同盟会以驱逐鞑虏为已任的纲领,以及同盟军在江南立下的赫赫战功,为了获得崇明高氏的支持,作为隆武帝的江南特使、兵科给事中刘中藻以隆武朝廷的名义,最终确立了同盟会的合法地位。但是看着同盟会如火如荼的发展,刘中藻还是忍不住触目惊心,想想将来如果江南百姓的眼里只有同盟会,而没有远在福建的大明朝廷,这样的结果绝不是像他这样忠于明朝朱氏皇室所乐见其成的。
至于高老庄的管家邬老家伙以及同盟军情报处、宪兵营的统领邬含蓄,这一对腹黑叔侄一直是高氏当中影子一般的人物,你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并不表示他们不存在,这对叔侄阴沉的目光遍布整个崇明本岛,甚至是江南的每个角落。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局势如何演变,高氏的利益与安全始终凌驾一切。
∶∶∶∶∶∶
高旭立在箭鱼号的船头,望着港内那通明的灯火,汹涌而又狂热的人群,在夜色中飘扬的同盟中华旗,心中也是忍不住一阵激荡,在这个人心沉沦的时代,终于在他的努力下,一丝丝在改变,无论将来怎样,至少现在,凭着一场场艰难的胜利,那希望的曙光在黑暗中一缕缕地游离出来。
在高旭的身边立着高老头与赵明月,在他的身后立着亲兵夏完淳与汤嫣儿,以及同盟舰队第一营统领史战史必达、第二营统领顾三麻子顾容、第三营水师陆战营统领赵天武这些同盟军水师的骨干将领,还有受高旭邀请而来的郑氏舰队的郑森与洪旭。
对于郑森来说,他能离开郑氏舰队的旗舰登上箭鱼号,并且像同盟舰队的统领们立在高旭的身后,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从属地位便是对高旭扶他上位的感激方式之一。很显然,在福山暗战那晚,高旭给予他的心理压力还没有完全被他消除得一干二净。郑森知道,斩杀父亲郑芝龙的心腹将领施天福,违背父亲与清军的缔约意志,在得不到家族力量支持的前提下要在抗清前线取得让天下人瞩目的战绩,就必须要得到高旭的支持。当然,对于郑森来说,他这种半独立半从属地位的确立,也少不了大将洪旭的劝戒。
作为郑氏将领,洪旭对郑森的忠心不容置疑,但对时势的认识比郑森更深一层。以他看来,同盟军已成长为江南反清的主力,而且同盟会的倡导的反清热潮已卷集江南的每一个角落。置身这股热潮之中,同盟会具有巨大的同化力,只要你有驱逐鞑虏的忠义之心,便无法挣脱同盟会对你的吸引力。而洪旭正是郑氏家族当中少有的忠义之士。
以洪旭看来,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高旭凭着江南全民反抗满清剃发令的热潮中,他以同盟会聚集人心,他以同盟军开拓地盘,把每一个忠义之士绑上他的战车上,以这样的声势发展下去,前途根本不是常人所能估量。
让洪旭深有感触的是高旭对于每一个阵亡将士的尊重。对于普通士卒,历来都有视之如草芥的传统,除了将领的亲兵营之外,死了多少士卒不过是一堆无意义的数字罢了。但在同盟军之中,这些普通士卒的阵亡不光骨灰埋在同盟广场的英烈陵园里,还有他们的名字刻在英烈碑上供后人拜祭,他们的家人能得到一份优厚的抚恤金,他们的孩子也能得到同盟公塾最好的教育。总的一句话,只要你参加同盟军,同盟会完全解除了你的后顾之忧。
当高旭提议阵亡的郑氏将士的骨灰葬在同盟广场的英烈陵园之中时,洪旭当时婉拒道:“高督帅,我部皆是福建人,总要魂归故里的。”
洪旭说罢,只听高旭又道:“就近葬在同盟广场的陵园当中吧,让英烈们陪伴陵园当中的史阁老。”
在同盟广场的陵园之中葬有史可法的衣冠冢,当时史可法的忠烈名满天下,埋骨其侧也算是一种荣耀。当洪旭看着郑森一听到高旭搬出史可法时,向来注重名节的郑森便顿时答应了。洪旭心中只有暗叹一声,自己的少主又着了那高旭的算计。让阵亡的郑氏将士与同盟军将士一同葬在同盟广场的英烈陵园,以死后同冢增加郑氏将士对同盟广场的认同感,高旭这种在不动声色间企图来同化郑家军的举措着实让洪旭又叹服又警惕。
就在洪旭患得患失之间,却见高旭用饱含深意的目光盯了自己一眼,道:“洪将军,大敌当前,勿有门户之念。英烈埋骨地,处处皆中华!”
∶∶∶∶∶∶
崇明民风素来充满了冒险精神。同盟舰队的水手几乎都是由崇明本地的沙民、渔夫、海匪与盐贩组成,甚至作为主心骨的高氏无非也是本地最大的海盗家族。所以,几乎战船上每一个水手的背后就是一个岛民家庭,同盟舰队的胜利,就等于崇明人自己的胜利。
胜利就意味着巨大的的收益。
此战中,满清在数月之间倾江南之力打造的镇江水师全军覆没,除了三顺王之一的耿仲明被俘之外,还有将近三千多绿营清兵被俘,二千多临阵反正投诚,缴获战船七十多艘,火炮数百门,其它军械器甲不计其数。对于同盟舰队来说,最大的损失就是西班牙战舰“同盟号”的焚毁,这个损失除了高老头唉声叹气之外,高旭却有了打造同盟舰队“新同盟号”的计划。
当然,对于高旭来说,这些战术上的胜利不足以让他侧目,但这些水上决战所带来的战略展望让他激动万分,那就是在长江、东海水域的绝对制江海权,解除了崇明岛全部的后顾之忧。当高旭的目光投在陆上时,就不会担心崇明这个老窝被清军的水师偷袭。因为高旭知道,历史上郑成功在以金、厦两岛为据点起家时,当他的老窝就被清军偷袭过,储蓄的钱粮被清军一扫而空,损失极大。而今时今日,随着清军镇江水师耿仲明的覆灭,在水路上,完全被同盟舰队掌控,清军在水路上的一举一动都在高旭的视野之中,老窝崇明岛的安全得到完全的保障。
以高旭看来,在没有取得绝对的制江权之前,同盟军任何陆上的反击战都有着隐患的,但现在,消除了清军镇江水师在水上的唯一一支力量之后,在十月份,同盟军终于能在陆上展开有限度的反击战。
同盟军的陆战主力有三个镇,第二镇的阎应元部在江阴死磕着博洛的满清主力,第三镇的徐鸿部经过整编之后在吴淞与尼堪部对峙,担任反击任务的只有第一镇的徐玉扬部。
八月份,徐玉扬的第一镇在崇明的同盟军训练营进行地狱式的整训一个月后,九月初,奉命挺进浦东。由于镇守松江的绿营汉将李元胤收缩兵力,避其锋锐,徐玉扬的第一镇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浦东的川沙、南汇、金山三个原来抗击倭寇的沿海堡垒。
九月下旬,徐玉扬窝在金山卫,多次向高旭请战:要么让第一镇对浦西的华亭、青浦、上海三县发起攻击,光复整个松江府;要么让第一镇开拨到江阴,与博洛的满清主力对决。
对于徐玉扬的请战,高旭全部驳回。
与崇明近在咫尺的松江府,也就是后世的上海地区,高旭是要当成同盟会的根据地经营的,一口吃不成胖子,所以奉行稳打稳扎的策略。第一镇挺进浦东之后,这是同盟军第一个在陆上开拓的西面临江、东面临海的控制区,需要相应的时间来消化。而且以高旭看来,重整之后的第一镇在崇明训练一个月,至少还要在浦东磨合一个月,然后才能开赴沙场。至于让徐玉扬的第一镇人马开到江阴与博洛的满清主力玉石俱焚,高旭现在还砸不起这个本钱。
压下徐玉扬疯魔式的战志,就是为了像压抑弹簧一般将来得到最大限度的反弹。
当然,高旭驳回了徐玉扬的请战,并且能说服徐玉扬在浦东老老实实磨合军伍的是一份计划,一份十月份从浦东开始反攻计划:徐玉扬的第一镇从浦东发起反击,经华亭、青浦两县奔袭嘉定,截断强攻吴淞城的尼堪部的后路。柿子要挑弱的捏,相对于博洛部满汉联军十几万的兵力,以不足三千的满蒙旗兵为核心、其余皆为绿营降军的三万尼堪部,自然成为高旭试刀的目标。
现在,随着清军镇江水师的覆没,高旭能把同盟军的战力完全投在陆上了。
∶∶∶∶∶∶
时令进入农历十月之后,黄昏之时的暮色明显地比往日来得要早,但是当水师大捷的捷报传到崇明时,暮色根本阻止不了人们的欣喜若狂的热情,大批的岛民涌进崇明港,欢迎大捷归来的同盟舰队将士。
除了普通的狂热民众之外,以同盟会行政司司理长沈廷扬、宣政司司理长顾炎武以及副司理许用、同盟公塾的塾长归庄为首的一干留守崇明本岛的同盟会骨干,还有隆武特使刘中藻等人。
现年五十一岁的沈廷扬在崇祯朝时就颇有名望,又历任内阁中书舍人、户部主事、郎中,如今又被隆武朝任命为内阁大学士,虽然是个虚名,但以沈廷扬的资历来讲,在崇明本地无人出其左右。在同盟会这个新兴团体之中,精于吏事而且又老成持重的沈廷扬已隐隐成为文臣之首。
思想激进,行事时常出人意表,被时人称之为“归奇顾怪”的归庄与顾炎武都被高旭重用。顾炎武负责同盟会宣政司的会务发展,归庄则是负责同盟公塾的教育事宜,他俩是同盟会中革新派的代表,高旭许多超前的想法都被他们最大限度地执行下去。江阴书生许用是高旭的坚定支持者,在同盟会之中,许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因为他以身作则的呐喊与疾呼,在江南一地有更多满腔热血的书生投奔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伟业中来。
由于同盟会以驱逐鞑虏为已任的纲领,以及同盟军在江南立下的赫赫战功,为了获得崇明高氏的支持,作为隆武帝的江南特使、兵科给事中刘中藻以隆武朝廷的名义,最终确立了同盟会的合法地位。但是看着同盟会如火如荼的发展,刘中藻还是忍不住触目惊心,想想将来如果江南百姓的眼里只有同盟会,而没有远在福建的大明朝廷,这样的结果绝不是像他这样忠于明朝朱氏皇室所乐见其成的。
至于高老庄的管家邬老家伙以及同盟军情报处、宪兵营的统领邬含蓄,这一对腹黑叔侄一直是高氏当中影子一般的人物,你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并不表示他们不存在,这对叔侄阴沉的目光遍布整个崇明本岛,甚至是江南的每个角落。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局势如何演变,高氏的利益与安全始终凌驾一切。
∶∶∶∶∶∶
高旭立在箭鱼号的船头,望着港内那通明的灯火,汹涌而又狂热的人群,在夜色中飘扬的同盟中华旗,心中也是忍不住一阵激荡,在这个人心沉沦的时代,终于在他的努力下,一丝丝在改变,无论将来怎样,至少现在,凭着一场场艰难的胜利,那希望的曙光在黑暗中一缕缕地游离出来。
在高旭的身边立着高老头与赵明月,在他的身后立着亲兵夏完淳与汤嫣儿,以及同盟舰队第一营统领史战史必达、第二营统领顾三麻子顾容、第三营水师陆战营统领赵天武这些同盟军水师的骨干将领,还有受高旭邀请而来的郑氏舰队的郑森与洪旭。
对于郑森来说,他能离开郑氏舰队的旗舰登上箭鱼号,并且像同盟舰队的统领们立在高旭的身后,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从属地位便是对高旭扶他上位的感激方式之一。很显然,在福山暗战那晚,高旭给予他的心理压力还没有完全被他消除得一干二净。郑森知道,斩杀父亲郑芝龙的心腹将领施天福,违背父亲与清军的缔约意志,在得不到家族力量支持的前提下要在抗清前线取得让天下人瞩目的战绩,就必须要得到高旭的支持。当然,对于郑森来说,他这种半独立半从属地位的确立,也少不了大将洪旭的劝戒。
作为郑氏将领,洪旭对郑森的忠心不容置疑,但对时势的认识比郑森更深一层。以他看来,同盟军已成长为江南反清的主力,而且同盟会的倡导的反清热潮已卷集江南的每一个角落。置身这股热潮之中,同盟会具有巨大的同化力,只要你有驱逐鞑虏的忠义之心,便无法挣脱同盟会对你的吸引力。而洪旭正是郑氏家族当中少有的忠义之士。
以洪旭看来,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高旭凭着江南全民反抗满清剃发令的热潮中,他以同盟会聚集人心,他以同盟军开拓地盘,把每一个忠义之士绑上他的战车上,以这样的声势发展下去,前途根本不是常人所能估量。
让洪旭深有感触的是高旭对于每一个阵亡将士的尊重。对于普通士卒,历来都有视之如草芥的传统,除了将领的亲兵营之外,死了多少士卒不过是一堆无意义的数字罢了。但在同盟军之中,这些普通士卒的阵亡不光骨灰埋在同盟广场的英烈陵园里,还有他们的名字刻在英烈碑上供后人拜祭,他们的家人能得到一份优厚的抚恤金,他们的孩子也能得到同盟公塾最好的教育。总的一句话,只要你参加同盟军,同盟会完全解除了你的后顾之忧。
当高旭提议阵亡的郑氏将士的骨灰葬在同盟广场的英烈陵园之中时,洪旭当时婉拒道:“高督帅,我部皆是福建人,总要魂归故里的。”
洪旭说罢,只听高旭又道:“就近葬在同盟广场的陵园当中吧,让英烈们陪伴陵园当中的史阁老。”
在同盟广场的陵园之中葬有史可法的衣冠冢,当时史可法的忠烈名满天下,埋骨其侧也算是一种荣耀。当洪旭看着郑森一听到高旭搬出史可法时,向来注重名节的郑森便顿时答应了。洪旭心中只有暗叹一声,自己的少主又着了那高旭的算计。让阵亡的郑氏将士与同盟军将士一同葬在同盟广场的英烈陵园,以死后同冢增加郑氏将士对同盟广场的认同感,高旭这种在不动声色间企图来同化郑家军的举措着实让洪旭又叹服又警惕。
就在洪旭患得患失之间,却见高旭用饱含深意的目光盯了自己一眼,道:“洪将军,大敌当前,勿有门户之念。英烈埋骨地,处处皆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