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西市事件后的第三天,郭宋跟随太子李适率领十万大军抵达了长安。

    李勉继续为汴宋节度使,并增兵至六万,牢牢控制住中原各州,保障了漕河畅通。

    大军在灞上进了军营,李适则带着数十名侍卫返回京城。

    “郭使君不和我一起回城吗?”李适笑问道。

    郭宋摇摇头,“微臣已经辞职,高调回城会刺激到某些人,还是低调一点好。”

    李适苦笑一声,这个郭宋还真是记仇,他见路边有座茶棚,便用马鞭一指道:“我们去茶棚坐坐!”

    侍卫们先行一步,将整个茶棚包下来,茶棚掌柜听说是太子殿下,吓得他们赶紧清洗碗筷,擦拭桌椅,李适吩咐众人道:“大家随意一点,自己要点吃的。”

    众人也纷纷找座位坐下,李适请郭宋坐下,掌柜亲自给他们上了两碗刚煮好的鲜豆浆,里面放了蜂蜜,侍卫连忙上前用银针试了毒。

    李适端起豆浆喝了一口,赞道:“味道很醇正,很久没喝到这样的豆浆了。”

    郭宋笑问道:“卑职一直以为这是贫苦人喝的东西,皇宫里也有?”

    “当然有,而且还很受欢迎,父皇每天早晨都要喝一碗。”

    郭宋也喝了两口豆浆,李适微一沉吟道:“使君知道长安发生了回纥事件吗?”

    “有所耳闻,据说朝廷要礼送回纥使团回国,十几年的毒瘤终于要割掉了。”

    李适沉吟一下道:“但父皇更关心回纥军会不会大举入侵唐朝,你曾经去过安西,应该比较了解情况,父皇让我问问你,听一听你的想法。”

    郭宋愣了一下,摇摇头道:“圣上太高看我了,这个问题让我怎么说?”

    李适微微笑道:“就当我们聊天好了,尽管坦率地说,父皇总夸你看问题透彻,其实我也很想听听使君的高见。”

    郭宋确实看问题比较透彻,他是知道历史发展脉络的,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分析问题,确实比一般人看得更透彻。

    尽管很多历史事件都发生了改变,比如礼送回纥使团回国,应该是眼前这位太子登基后,奋发图强做的第一件事,结果引发了代州都督张光晟屠杀回纥使团,导致回纥大举进攻唐朝。

    但时间提前了,张光晟会不会屠杀使团不知道,但郭宋却知道现在的回纥和历史上的回纥是有点不同了。

    他想了想道:“我觉得回纥很有可能会入侵大唐,但至少短期数年内不会。”

    李适精神一振,连忙问道:“这话怎么说?”

    郭宋淡淡道:“回纥和吐蕃争夺吐火罗和河中地区,打了十几年的战争,可以说两败皆伤,国力都大损,现在战争结束,他们接下来的事情必然是补血,恢复国力,如果是大唐,会采取修养生息的策略,但回纥和吐蕃都是游牧民族,他们补血的方式是吃掉弱小,所以吐蕃要吃掉吐谷浑,接下来要抢掠陇右。

    而回纥也一样,他们一定会入侵大唐,靠抢掠大唐来补血,不过回纥现在还有一个敌人,那是葛逻禄,薛延陀被消灭,葛逻禄就要正式登场了,所以回纥肯定要和思结联手,把葛逻禄压制住,所以微臣才说,这两年回纥还无暇顾及大唐,但回纥也绝不会让大唐日子好过,殿下别忘了,还有一个沙陀人,他们可是回纥人支持来攻打河西的,微臣估计河西方面有可能会发生战事,北庭也可能会失守。”

    李适恍然大悟,郭宋的分析竟给他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又急忙问道:“你说吐蕃吞并吐谷浑是为了补血,那回纥会不会吞并沙陀来补血呢?”

    郭宋摇摇头,“如果没有葛逻禄人,回纥或许会吞并沙陀人,但现在有了葛逻禄人,如果回纥把沙陀人逼急了,很可能沙陀会转而投靠葛逻禄,那回纥就得不偿失了,再者,草原还有不少其他部落可供回纥吞并,比如同罗部、仆骨部、拔野古部等等,没必要吃掉位置敏感的沙陀人。”

    李适感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使君视野开阔,大局观很强,我受教了!”

    郭宋淡淡道:“卑职只是瞎说说,殿下听着玩就是了,不要太当真!”

    李适呵呵一笑,“使君抓紧时间好好休息吧!估计很快就要忙碌起来了。”

    郭宋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题,这时,掌柜又送来一些刚烤好的肉饼,李适咬了一口肉饼笑道:“使君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

    郭宋沉吟一下道:“微臣确实有一件私事要请殿下帮忙。”

    “如果是关于薛勋,那我已经帮过你忙了,吏部要打发他去松州边疆,我把他调到简州出任长史。”

    “多谢殿下,卑职想说的,确实就是这件事。”

    李适好奇地问道:“薛勋应该和你没有什么亲戚关系吧!好像也没有什么世交之说,你为何如此关心他,居然几次托我?”

    郭宋有点不好意思道:“薛长史以后有可能会是卑职的老丈人。”

    李适顿时抚掌大笑,“我明白了,我过段时间就安排他回京述职,我来给你做这个媒!”

    ........

    李适带着侍卫和官员们浩浩荡荡回了城,郭宋则带着两名随从,悄声无息地返回长安,在此之前,梁武率领一千士兵已从同州北上,返回丰州,太子李适给了他们承诺,将重重嘉奖他们的功劳。

    郭宋回到长安已经是九月下旬了,对郭宋来说,长安的一切都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他的心态,之前他对常衮十分愤恨,但现在,他心中的一丝愤恨也已在战争中消泯殆尽,没必要把常衮这种人放在心上。

    郭宋从春明门进了城,喧嚣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郭宋忽然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五年前他第一次来长安时,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充满了兴奋,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而此时,他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他忽然异常渴望成家,有了家,他孤独的内心就有一个归宿。

    尽管他还在思念后世的妻女,但他知道,他不可能再回去了,女儿已经长大,应该和自己一样大了,她或许很快也会有一个疼爱她的丈夫。

    那自己也该在大唐寻找自己归宿了。

    进了晋昌坊,郭宋穿过金身阁旁边的一条小路,从那里的一扇小门,走进了自己住的院子。

    郭宋打发两名随从去安置马匹,他走进房间,将方天画戟搁在墙边,便坐在书桌前发怔,他忽然取出一张纸,研一点墨,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他此时的感受。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在返回热闹喧嚣的长安,他反而感到一种难以忍受的孤独。

    郭宋写了长长一页纸,将墨吹干,叠好了信,塞进了一只信封里。

    这时,院子里传来大师兄的声音,“师弟,是你回来了吗?”

    郭宋起身走到院子里,见师兄满脸红光,后面似乎还跟着一个年轻的道姑,郭宋愣了一下,“师兄,这位是.......”

    甘风呵呵一笑,“我给师弟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合籍双修的道吕,张念慧师妹。”

    郭宋半晌才反应过来,“师兄成婚了?”

    “哎!那是俗家的说法,师弟你应该知道,咱们道家叫合籍双修。”

    郭宋望着师兄一脸幸福的笑容,他顿时释然,大师兄才四十多岁,也正当壮年,娶妻不是很正常吗?崆峒山哪个道观的观主不是合籍双修。

    “恭喜大师兄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竟然不知道。”

    “就是上个月,你不是不在京城嘛!张念慧师妹是京城梅花观的道姑,我去梅花观讲解经文,遇到张师妹,我们相处很融洽,觉得有这个道缘。”

    郭宋见张念慧颇有几分姿色,便估计是师兄去对方道观时看上人家了,强娶过来,不过话又说回来,师兄可是大唐的八大天师之一,地位崇高,这个张师妹嫁给他,其实也是她的幸运,总比枯守青灯一辈子好吧!

    甘风又给妻子介绍郭宋,“这就是我小师弟,京城最有名的后起之秀。”

    张念慧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给郭宋行一道家之礼,“久闻师弟大名了,以后还请师弟多多关照!”

    郭宋还一礼,他想了想,连忙跑回屋里,取出一支白玉雕成的宝莲灯,上面镶嵌着明珠,十分名贵,这是他从李忠臣随身皮袋中得到的战利品,本来他想留给薛涛,正好师兄成婚,这支宝莲灯就作为师兄成婚的贺礼。

    “这盏宝莲灯就送给师姐,恭贺师兄师姐妙结仙缘,”

    “这.....”

    张念慧不知该不该收,回头望向丈夫。

    甘风微微笑道:“这是师弟的心意,就收下吧!”

    “那就谢谢师弟了。”

    张念慧接过宝莲灯,笑道:“你们师兄弟聊吧!我给你们煎茶。”

章节目录

猛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高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鸟归京-猛卒,猛卒,十月阅读并收藏猛卒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