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本来该是纳马康.凯塔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地里的小米、高粱正当收割登场,忙活完场上的活儿,他还要赶紧把收成换成钞票,再领着全家赶到80公里外的首都巴马科,去进行一年中最大的一次采购。

    “农具、农药、种子,还有布匹、茶叶、白糖,给孩子的玩具和给老人们的蜜糖点心,一年当中,这个时候最宽裕么,再说,眼见着就要斋月了,这可是穆斯林的大日子。”

    是啊,农药、农具、种子都是纳雷拉,这个马里乃至西非最好的谷物产地,农民们所一生一世绝离不了的,不能不买;斋月是农民们的大日子,要换最好的衣服,喝最好的茶,还要让老人孩子们都高兴,这些没了钱不行。好在这里风调雨顺,日照又足,小米也好,高粱也好,都能比别处多收那么两三成。

    不过今年有点特别,都9月初了,本该忙得屁股不沾板凳的凯塔却很闲地坐在田头树荫底下,和邻居穆罕默德.巴蒂利不紧不慢地喝着茶。他们并非不想忙碌,是没活:除了一小片玉米已收割干净,他们面前6公顷多良田的大部分,本应挂满谷穗的高粱、小米,却还只有零零落落一点点绿色,大部分尚未返青。

    这里的庄稼还得靠天吃饭,往常,凯塔、巴蒂利他们总是在5月15到6月1日之间播种,等6月中,秧苗出土,这里一年一度的雨季就开始了。丰沛的雨水会连绵不绝,一直下到9月,然后天气会放晴,庄家也已成熟,正是收割打场的好时候。可今年天公不作美,整个雨季居然没下几滴雨。

    “一开始没什么不同”凯塔谈起雨水显得很无奈:“我们播种,播种完了就等着,可6月都过完了,雨还是不来,田里的秧苗都晒得枯死了。”凯塔说,他们不得已在7月中重新播种,又等到7月底,总算下雨了,这让全村人都很高兴。

    “可惜就下了一天,就这么一天,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再没下过一场雨。”巴蒂利无奈地摇着头。他说,在这个地区,小米的成熟期为75日,而高粱为90日,期间需要充足的水份,否则收成就会大减。“可是现在这样,已经不是大减不大减的问题了,是会不会颗粒无收的问题。”他一面说,一面指着开裂的农田和萎靡干枯的禾苗。

    其实水也不是没有,离他们20公里外的尼日尔河里就有。

    “可是太远了,光靠铁桶挑,小车运,能救得了这么大一片庄稼么?”两个田把式异口同声地说。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将从河里弄来、有限的水浇灌玉米田,毕竟玉米种得少,需要的水也不多。

    今年的旱灾影响面很广,从卡马莱到西比,从西比到纳雷拉,整个马里最富饶的农业区都被旱魔笼罩着,成千上万的农民每天一早跑到田里,仰望着苍天,希望雨水早日降临,但日复一日,他们所能看到的,仍是蓝蓝的天,毒毒的太阳。

    “不光是庄稼受影响,”巴蒂利说:“高粱小米没收成,我们就得把玉米当口粮,这样一来牲口就得饿肚子;没有收成就换不来钱,没钱就没人买东西,没人买东西做买卖的就得赔本;买卖赔本就会关门,买卖都关门了,那些来这儿淘金、找矿的也只能到别处去,因为在这里没人招呼他们”。在马里,每10个成年人人中就有差不多9个靠种田、畜牧、行商和淘金过活,“你想想,这雨季没雨,该有多少人遭罪?”

    两个田把式都为如何熬过没钱的斋月发愁,新衣服是做不起了,早许给孩子的玩具也只能等明年,斋月之后,还有开斋节、宰羊节,都是要花钱的日子,眼下也只能捱得一关是一关了。

    谈到外面的世界和国际组织是否能帮他们点什么,凯塔摇摇头,在他看来,“白人”(他们把所有非黑人都称为白人)就没几个知道马里的,就算知道,也只知道巴马科、廷巴克图这样的大城市和旅游点,有谁会惦记他们这些偏远农村、靠天吃饭,过着和他们几世纪前差别不大生活的马里农民呢?

    巴蒂利倒不太认同凯塔的观点。他有个儿子在附近的城市库里克罗念书,收到过外国慈善组织捐赠的文具,他娘家的村子也领到过外国捐赠的面粉和食用油,因为那里连玉米也颗粒无收,遭灾更严重。但有一点他完全认同他的邻居,即这些外来的帮助只是隔靴搔痒:“我们是庄稼汉,我们不要他们的面粉,我们要的只是他们帮一把,让我们的田里能长出足够的庄稼来就行了。”照他们俩的看法,如果“白人”真想帮他们,就干脆帮忙找到水源,或者把远处的水想办法引过来,以后他们就不会一碰上旱灾就发愁了。

章节目录

武侠.历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喵喵200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两个马里农民的真实生活-武侠.历史,武侠.历史,十月阅读并收藏武侠.历史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