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辽河平原,已经是草长莺飞的季节了。在新铺就的马路上,一行向着奉天方向的车队正疾驰而过。车内大多是30岁上下的男人,也有几个看起来20多岁但表现的异常沉稳的小伙子。不消说,他们自然是赶往奉天去参见**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党代表了。此时这一行人,心情想来是极好的。因为车内不是传出爽朗的笑声。

    在一行的第三辆车上,来自湖南的代表毛润之和此次大会的组织者,同时也是东北三省的党代表张学良正在随意的扯着些闲篇。不过令毛润之感到惊奇的是,这位大帅的公子对自己确实异常的尊重。他当然不知道,张宇对他那是怎一个敬仰可以概括的。这绝对是伟人啊。即使自己改变了原本的历史,可伟人总会成为伟人。因为他们的原则,品格注定了他们肯定会成功的。

    毛润之看到窗外沃野千里的辽河平原,麦浪翻滚,想必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了。张学良随着毛润之的目光看到窗外,笑着说“今年的年景不错啊,想必百姓可以过个好年。”毛润之回头看了张学良一眼道“是啊,可是丰收的粮食又有多少能进老百姓的口袋呢?”张学良轻笑道“润之,你忘了,这里可是东北,虽然现在不是,但总有一天,这里会成为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的地方的。”

    毛润之也笑了起来“是啊,是啊。我倒是把这茬给忘了,今年东北的新政策我也看到了,确实不错。”张学良随即有些诚惶诚恐,毕竟和伟人平辈论交已经够他激动的了,现在又得了表扬,实在是有些激动啊。平复了一下心绪,张学良不停的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是,不过还不够啊,我觉得还是要实行一次土地改革的,让耕者有其田啊。”“哦?”**颇为惊奇,对这位近来才出现在共党中的新成员,他是很好奇的,听对方的话音对农民问题也很重视。

    要知道**出自苏共,高级领导层中就有不少有过留学苏联的经历。而苏共是以工人革命起家的,所以党内对与农民问题历来是不重视的。现在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年轻的毛润之也没有故作深沉。便开口问道“汉卿也觉得农民问题很重要吗?”张宇点点头道“诚然,中国近代以来之所以被列强欺负,表面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工业不够先进,也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但我认为这个看法是片面的。清政府在末年的时候,虽遭洋人数次侵略,但都没有伤筋动骨。

    而太平天国运动才使得清政府彻底丧失了统治的力量。太平天国运动归根结底还是农民问题,是土地问题。中国未来是要做工业强国的,可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如果解决不好农民问题,这个政府是很难立足的。”毛润之听了深以为然,同时也有些惊讶。原以为对方是个浪荡的公子哥,虽有爱国强国之心,可未必有这个才能。没想到对方将中国的问题看的如此透彻。毛润之喜道“是啊,是啊,汉卿大才,中国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先解决农民的问题啊,盲目仿照苏联那一套是不对的嘛。”

    张学良也点头表示同意,说“没事的,党内的同志总归是会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不过,现在我们可以在东北率先搞起来,只要搞得好,他们自然会觉得我们是对的。”

    毛润之笑道“是了,我们可以先搞起来,做出些成绩,大家自然就认同了。”两人相视大笑,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由于地方远近的不同,各省代表的到来时间也不尽相同。来自湖南的毛润之和何叔衡,以及广东的陈公博都先后到达上海,再一起坐船来旅顺。张学良对每一位来奉的代表都是亲自迎接,更何况这一次里面还有一代伟人。最后一批代表也到达奉天。

    1921年5月13日,**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奉天的鸿宾酒店召开,环境安全,自然是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了。参加此次大会的有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李大钊,广州小组的陈公博、陈独秀,旅日小组的周佛海以及东北小组的张学良。当然还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的讨论十分热烈。分别讨论通过了,正式建立中国**。并确立了党纲。在党纲中,有一条却让张学良几乎和全体代表站到了对立面。在党纲的第三条,本来应该是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而张学良坚持认为,我们应该用更温和的处理办法。以张国焘为首的几个代表便抨击张学良的出身。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4天了,双方都互不让步。

    作为穿越者,张学良深知土地改革的正确和在实行过程中所犯得一些错误。所以在开完会的夜里,张学良便先去拜访自己第一个结识的党代表—李大钊。张学良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守常兄,我对党纲的其他部分都没有任何意见,但是,对第三条。我认为是不是不够慎重。毕竟,我们现在不是纸上谈兵,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是可以影响东三省的政策的。你也知道,我的父亲是军阀出身。他肯定是会支持我,他的儿子去进行一些变革去增强自己的实力。可问题是,我父亲的首要支持者就是东三省的一些商会和乡绅。

    如果我们冒然开刀,且不提我父亲会不会支持我们如此激进的做法,恐怕立刻就会让东三省的政局动荡了,对吗?”李大钊颔首想了一会,说“解决工人的地位问题,消灭阶级是我党的总纲领,这是不能变更的呀。”张学良听他语气已经开始让步了,便喝了口茶,继续游说“是,这肯定是不能变更的。但饭要一口一口吃,现阶段,我认为民族矛盾才是第一矛盾,其次是各地军阀割据的矛盾,守常兄觉得对吗?”李大钊也同意张学良的说法,抬抬手示意他说下去。张学良又道“那么,我们现在是否应该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先解决这两个矛盾呢。如果要解决第一个矛盾,自然就是要发展我们国家的实业的,但是现在实业大多数掌握在私人企业家手里,我们是否应该鼓励他们,支持他们扩大规模,以提高我们的经济实力呢,自然,工人的待遇问题也是需要和他们讲清楚的。同时政府再出面办一些重要的厂子,比如机械制造,军工。等到解决了民族矛盾,实现了中华的统一,接下来我们就是改革,反对的人也是没有实力来和我们对抗的。”李大钊两只手摩挲着手里的茶杯,想了许久,终于对着巴巴看着他的张学良笑道“枉我痴长了几岁,汉卿说得对,饭总要一口一口的吃。”

    张学良也笑了起来,心里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他知道,**一大做出的很多决定在后来看来是错误的,而这些错误在二大,三大的时候也先后被纠正了。不过,有着未卜先知的优势,张学良自然是不会让党再多走弯路的。

    说服了李大钊,张学良又请他和自己一同去了多位代表处沟通。

    5月23日,大会第11次会议召开。张学良用平缓的语调重复了他劝李大钊的话,并简单介绍了东北的局势。最后总结道“总之,我认为中国当前的首要矛盾是民族矛盾,东北地处日本与俄国两大强国之间。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不是要打倒谁,也不是消灭谁。而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快速的发展东北的经济,壮大我党的实力。对外争取平等的国权,对内促成国家的统一。”李大钊率先表态道“我对学良同志的看法是持肯定态度的,虽然解决阶级矛盾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但,现阶段,考虑到国内的现实情况,我也觉得是应该缓缓。毕竟,东北是我们的第一个根据地。

    我们要先发展好它,才能去讨论如何领导全国。润之常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润之,你说呢?”**随即接过话头“不错,学良同志的一番话然我感触很深啊。虽然我们在坐的都是心忧国家的**人,但,我们忘了一句老子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是不要操之过急的好。”随后何叔衡等人又发言赞同。张国焘也只能保持沉默。陈独秀对张学良的主张是颇有微词的,毕竟,他是一个**者,而且也是个彻头彻尾的书生。对张学良这一番从实用主义出发的论调实在不能赞同,但是看会场除了低头不语的张国焘以外,大多数人都已经表示了同意。他也不想第一次会议就闹得不可开交,也就默认了这个问题。

    随后,代表们选举出了中国**的中央局。由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大钊,张学良分任副书记,张国焘任宣传部长,李达任组织部长。同时,**中央也对各地工作进行划分。由李大钊任东北局书记,主持东三省工作。张国焘任北方局书记,主持华北以及西北工作。董必武任华南局书记,主持华南工作。

    对各地方局,中央提出的工作任务是不一样的。东北局的主要任务是,尽快融入东北政府,大力发展经济,并积极联系苏共,以期获得支持。北方局和华南局的当前任务都是宣传党的主张,壮大党的队伍。而南方局还有一项就是联络广东政府,共同对抗北洋政府。

    5月25日,大会胜利闭幕。各省代表纷纷告辞,回到自己的工作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每位代表出发的时候,张学良都资助了他们1000大洋。虽然买粮的事让他手头也不宽裕,但毕竟家底殷实,这厮从家顺出来不少古董,卖了充作公费。

    陈独秀和李大钊却留了下来。此时的中央最高领导人要就接下来东北局的任务进行讨论,因为毫无疑问,东北局的工作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章节目录

重生之民国少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上帝左手0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章 一次会议-民,重生之民国少帅,十月阅读并收藏重生之民国少帅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