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当你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过的很快。
对于书画创作,李树轩算不得痴迷,但是他这人有个优点,一旦遇到不得不做的事情,很容易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送走埃斯特等人的第二天,李树轩和孔筱雨相对而坐,两张书桌相距大概三米。书桌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笔墨纸砚,上午练字,下午绘画,休息时间相互交流绘画心得,日子过的倒也惬意。
唯一不爽的恐怕就是孔立言会时不时上来瞄一眼,也不知道是为了检查两人的作业,还是监督李树轩有没有趁机沾孙女的便宜。有孔立言那张老脸在眼前晃荡,李树轩心里实在别扭,尤其是他看向自己的目光,既像防狼,又像期待,真心搞不懂他到底在想啥。
三天下来,李树轩已经创作了十多幅字帖,每一幅都是他的最高水平。毕竟是用来参加国外书画展,不拿出点真本事,岂不是丢国人的脸。至于绘画作品却只有三幅,每天一幅。
这天,李树轩落下最后一笔,很快满意的点点头。对于绘画作品,他多少有点保留,十成功力最多发挥了八成。就算如此,仍然让孔立言爷孙俩刮目相看。书法就不说了,作为青年一代书法第一人,在看过李树轩的字帖之后,孔立言心中再无怀疑。
可是他着实没想到李树轩的绘画居然也毫不逊色,虽然比起书法稍逊一筹,但造诣却一点都不亚于自己的孙女孔筱雨,在某些方面甚至犹有过之。
二楼书房,孔筱雨抬头见到李树轩已经停笔,惊奇道:“你画完了?”
“嗯。”
李树轩点头笑笑,问道:“你画的怎样?”
“快了。”
四目相对,孔筱雨羞赧的低下头,耳根有点泛红。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她对李树轩的绘画水平还有点轻视,毕竟当初中青年书画大赛的时候,老爷子们对她作品的评价仅次于另外一位年轻画家。但是真正练习起来她才惊讶的发现,李树轩绘画的速度很快,几乎是信手拈来,布局着色一气呵成,从头至尾几乎没有任何停顿。这种绘画境界,到目前为止她都做不到。
至于书法,孔筱雨自然更加没有信心,毕竟这位可是书法泰斗刘慈天最得意的学生,而且是书法名家公认的青年一代第一人。这么一对比,孔筱雨突然觉得自己实在有些一无是处。书法比不上,就连最拿手的绘画也不过是半斤八两,实在让人丧气。
如果让李树轩知道她有这种想法,肯定会觉得很纠结。书画自己的确比她强点,但那不过是技巧比她熟练,如果单单论起天赋,自己还真不一定比孔筱雨好。另外人家可是真正的语言天才,据孔筱雨所说,她掌握的外语足有七八种,和八国联军坐下来对骂都不用找翻译。这种实力,直接能把李树轩甩的没影。
闲聊了几句,孔筱雨继续创作,李树轩则卷起宣纸,准备交作业。
“书画双绝,这才是真正的书画双绝。”
一楼客厅,孔立言慢慢捋着胡子,摇头晃脑的欣赏着李树轩的作品,越看越是满意。作为收藏大家和鉴定界的泰斗,他对书画的鉴赏力自然极为出色。根据他的推断,以李树轩这种书画实力,若是出生在古代,其成就肯定不比那些名人差多少。
见到孔立言终于放下手中的画,李树轩嘴角微笑,腆着脸问道:“孔爷爷,我明天想去京城转转,来了京城都快一周了,连**都没去过呢!您看?”
“好,明天放你们一天假,让筱雨陪你出去。”孔立言大手一挥,欣然道。
“额?”
大概没想到孔立言这个倔老头这么容易答应,李树轩一时有点愣怔。
孔立言好笑道:“怎么,你没听见?这三天你已经创作了不少字画,用来参加画展足够了。剩下几天,如果你还想待在这里,就继续住下,如果不想住,就赶紧滚蛋。”
“住,当然住。”
李树轩赶紧表态,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可能不住。既然不用天天写作业,最起码也要再住几天。
等孔筱雨从楼上下来,孔立言将打算一说,她自然也很高兴。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喜欢逛街,喜欢美食,喜欢赛马,天天憋在家里画画,就算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
第二天恰好是周六,孔筱雨开车,李树轩坐在副驾驶座,两人去了京城最著名的古玩集散地——潘家园旧货市场。
“**前看升旗,潘家园里寻国宝”,这是很多“国际友人”来到京城必须要做的两件事。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京城三环路的东南角,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就是一些玩家、走私者与文物贩子进行半非法文物交易的地下市场。
那时的交易都在凌晨进行,买主与卖主趁着黎明前的黑暗掩护,纷纷从附近的胡同里鬼鬼祟祟的钻出来,推着自行车、蹬着三轮、打着小手电,在街道两旁的空地上,掏出“旧货”摆地摊,在天光大亮前散去。这个市场是自发形成的,各色人等各显神通,与城管、工商、文物稽查等部门打了十几年的游击,在民间被称为“鬼市”。
后来随着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有关部门最终默许了潘家园鬼市的存在,于1995年在街道旁的空地上用帆布搭起了临时的商铺,让潘家园的“鬼”们进场交易,以便实行正规的统一管理。
随后潘家园市场的发展速度之快可谓火爆,2007年12月,《文物保护法》重新修订时,潘家园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古玩交易集散地。发展到现在,这里的摊点已有数千,每天交易的顾客近十万,上百个国家的政要名流都先后慕名而来。作为收藏家以及博物馆馆长,这里是必须要来的地方,没有之一。
当然,如果你还想从上千摊位中发现某件值钱的真品国宝,其概率已经与中彩票相差无几。
在潘家园附近将车子停好,两人尚未走进市场,首先见到的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各样的摊位,操着各种口音的交易声不绝于耳。
并肩走在市场中央,李树轩好奇的左看右看,以他现在的鉴赏力,大部分赝品打眼就能看出真假。因此,路边摊位虽多,两人却几乎没有停留,随走随看,速度端的飞快。
走不多久,李树轩开始放慢脚步,见到有些似是而非的古董也会刻意仔细看两眼。此时,他正站在一处专门经营瓷器的摊位前面,摊主是一位中年人,浓眉大眼,长相很憨厚。
见到李树轩和孔筱雨停下脚步,摊主眼前一亮,招呼道:“一看两位就是行家,过来看看。隋唐官窑瓷器,宋明青花瓷,应有尽有。”
“隋唐官窑?”李树轩闻言嘴角一翘,似笑非笑的看着摊主,古怪道。
***
本周先每天更新两章,下周加更。
早上九点,晚上八点更新。天气冷了,这样书友们也能早点休息。
对于书画创作,李树轩算不得痴迷,但是他这人有个优点,一旦遇到不得不做的事情,很容易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送走埃斯特等人的第二天,李树轩和孔筱雨相对而坐,两张书桌相距大概三米。书桌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笔墨纸砚,上午练字,下午绘画,休息时间相互交流绘画心得,日子过的倒也惬意。
唯一不爽的恐怕就是孔立言会时不时上来瞄一眼,也不知道是为了检查两人的作业,还是监督李树轩有没有趁机沾孙女的便宜。有孔立言那张老脸在眼前晃荡,李树轩心里实在别扭,尤其是他看向自己的目光,既像防狼,又像期待,真心搞不懂他到底在想啥。
三天下来,李树轩已经创作了十多幅字帖,每一幅都是他的最高水平。毕竟是用来参加国外书画展,不拿出点真本事,岂不是丢国人的脸。至于绘画作品却只有三幅,每天一幅。
这天,李树轩落下最后一笔,很快满意的点点头。对于绘画作品,他多少有点保留,十成功力最多发挥了八成。就算如此,仍然让孔立言爷孙俩刮目相看。书法就不说了,作为青年一代书法第一人,在看过李树轩的字帖之后,孔立言心中再无怀疑。
可是他着实没想到李树轩的绘画居然也毫不逊色,虽然比起书法稍逊一筹,但造诣却一点都不亚于自己的孙女孔筱雨,在某些方面甚至犹有过之。
二楼书房,孔筱雨抬头见到李树轩已经停笔,惊奇道:“你画完了?”
“嗯。”
李树轩点头笑笑,问道:“你画的怎样?”
“快了。”
四目相对,孔筱雨羞赧的低下头,耳根有点泛红。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她对李树轩的绘画水平还有点轻视,毕竟当初中青年书画大赛的时候,老爷子们对她作品的评价仅次于另外一位年轻画家。但是真正练习起来她才惊讶的发现,李树轩绘画的速度很快,几乎是信手拈来,布局着色一气呵成,从头至尾几乎没有任何停顿。这种绘画境界,到目前为止她都做不到。
至于书法,孔筱雨自然更加没有信心,毕竟这位可是书法泰斗刘慈天最得意的学生,而且是书法名家公认的青年一代第一人。这么一对比,孔筱雨突然觉得自己实在有些一无是处。书法比不上,就连最拿手的绘画也不过是半斤八两,实在让人丧气。
如果让李树轩知道她有这种想法,肯定会觉得很纠结。书画自己的确比她强点,但那不过是技巧比她熟练,如果单单论起天赋,自己还真不一定比孔筱雨好。另外人家可是真正的语言天才,据孔筱雨所说,她掌握的外语足有七八种,和八国联军坐下来对骂都不用找翻译。这种实力,直接能把李树轩甩的没影。
闲聊了几句,孔筱雨继续创作,李树轩则卷起宣纸,准备交作业。
“书画双绝,这才是真正的书画双绝。”
一楼客厅,孔立言慢慢捋着胡子,摇头晃脑的欣赏着李树轩的作品,越看越是满意。作为收藏大家和鉴定界的泰斗,他对书画的鉴赏力自然极为出色。根据他的推断,以李树轩这种书画实力,若是出生在古代,其成就肯定不比那些名人差多少。
见到孔立言终于放下手中的画,李树轩嘴角微笑,腆着脸问道:“孔爷爷,我明天想去京城转转,来了京城都快一周了,连**都没去过呢!您看?”
“好,明天放你们一天假,让筱雨陪你出去。”孔立言大手一挥,欣然道。
“额?”
大概没想到孔立言这个倔老头这么容易答应,李树轩一时有点愣怔。
孔立言好笑道:“怎么,你没听见?这三天你已经创作了不少字画,用来参加画展足够了。剩下几天,如果你还想待在这里,就继续住下,如果不想住,就赶紧滚蛋。”
“住,当然住。”
李树轩赶紧表态,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可能不住。既然不用天天写作业,最起码也要再住几天。
等孔筱雨从楼上下来,孔立言将打算一说,她自然也很高兴。说到底她也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喜欢逛街,喜欢美食,喜欢赛马,天天憋在家里画画,就算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
第二天恰好是周六,孔筱雨开车,李树轩坐在副驾驶座,两人去了京城最著名的古玩集散地——潘家园旧货市场。
“**前看升旗,潘家园里寻国宝”,这是很多“国际友人”来到京城必须要做的两件事。潘家园旧货市场位于京城三环路的东南角,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就是一些玩家、走私者与文物贩子进行半非法文物交易的地下市场。
那时的交易都在凌晨进行,买主与卖主趁着黎明前的黑暗掩护,纷纷从附近的胡同里鬼鬼祟祟的钻出来,推着自行车、蹬着三轮、打着小手电,在街道两旁的空地上,掏出“旧货”摆地摊,在天光大亮前散去。这个市场是自发形成的,各色人等各显神通,与城管、工商、文物稽查等部门打了十几年的游击,在民间被称为“鬼市”。
后来随着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有关部门最终默许了潘家园鬼市的存在,于1995年在街道旁的空地上用帆布搭起了临时的商铺,让潘家园的“鬼”们进场交易,以便实行正规的统一管理。
随后潘家园市场的发展速度之快可谓火爆,2007年12月,《文物保护法》重新修订时,潘家园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古玩交易集散地。发展到现在,这里的摊点已有数千,每天交易的顾客近十万,上百个国家的政要名流都先后慕名而来。作为收藏家以及博物馆馆长,这里是必须要来的地方,没有之一。
当然,如果你还想从上千摊位中发现某件值钱的真品国宝,其概率已经与中彩票相差无几。
在潘家园附近将车子停好,两人尚未走进市场,首先见到的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各样的摊位,操着各种口音的交易声不绝于耳。
并肩走在市场中央,李树轩好奇的左看右看,以他现在的鉴赏力,大部分赝品打眼就能看出真假。因此,路边摊位虽多,两人却几乎没有停留,随走随看,速度端的飞快。
走不多久,李树轩开始放慢脚步,见到有些似是而非的古董也会刻意仔细看两眼。此时,他正站在一处专门经营瓷器的摊位前面,摊主是一位中年人,浓眉大眼,长相很憨厚。
见到李树轩和孔筱雨停下脚步,摊主眼前一亮,招呼道:“一看两位就是行家,过来看看。隋唐官窑瓷器,宋明青花瓷,应有尽有。”
“隋唐官窑?”李树轩闻言嘴角一翘,似笑非笑的看着摊主,古怪道。
***
本周先每天更新两章,下周加更。
早上九点,晚上八点更新。天气冷了,这样书友们也能早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