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恢在教育制度方面的改革也并不成功,将一切框架都打破,甚至连考试制度都被废止,这固然有利于那些天才的成长,但对绝大多数需要“教而成才”的普通人才来说肯定是弊大于利,而没有足够认真工作的中低层人才进行实践,偶尔才能冒出一个的天才再怎么厉害,也成了无本之木,空有奇异的想法也无法将其付诸实践,赵恢无疑落了个里外不是人,而大宋的科教工作却因此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窘况来。
虽然赵恢异想天开的革新运动搞得大宋内部离心离德,但本来还应该是利弊参半的。可是不少投机分子冒充成运动的支持者在后面推波助澜,将已经矫枉过正的运动一下子推过了头,自己则从中谋取私利,便进一步将大宋推入了痛苦的深渊,情况比起当年的王安石变法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尽管国内乱成一团,但赵恢活着的时候还是无人敢于提出异议,特别是在他的遥控指挥下大宋一个边防团轻易粉碎了天竺十万人的入侵之后,他的地位更加无人可以撼动,而革新运动的影响甚至扩展到了周边各国,以致于各国政府都被弄得焦头烂额。但是,任何事物的演变总有其尽头,革新运动因赵恢一人而起,也因他的驾崩戛然而止,而那些在赵恢生前战战兢兢的反对分子又重新得势,因为在人类社会中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才是常态。但那些当年大肆鼓吹革新运动就是好的投机分子居然也摇身一变成了“复辟党人”,就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了。由于他们为了掩饰当年作为而对各种记录资料大肆篡改,以致于革新运动期间的很多真相被长期湮没,直到一千多年后人类文明高度发达,才艰难地一点点恢复了历史的原貌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长达十余年的动乱确实是对大宋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即使称其为浩劫也并不为过。首先,大宋扩张的脚步停了下来,这便给了其他文明喘息的机会,即使其间大败天竺军队,也因为赵恢的心思都放在国内而没有进行更大程度的报复;其次,大宋国内的不少知识分子因为不愿接受思想改造而逃亡国外,大大促进了周边各国的科技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便缩小了大宋的领先优势,而大宋在运动期间的一些错误政策又明显影响了国内科技进步的速度,此消彼长之下,当赵恢驾崩时大宋的科技领先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最后,由于动乱对生产影响很大,大宋的经济发展也放缓了很多。但即使如此,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宋还是天下唯一的超级大国,可“复辟党人”上台后的一些错误政策却令大宋国内的状况雪上加霜
“复辟党人”大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普遍信奉“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都要反对”,所以他们在纠正赵恢在位时的那些错误政策的同时,也将很多合理的政策一并废除,还顺便借此机会大捞了一把,真可谓生财有道。由于他们掌权初期赵恢的残余势力仍很强大,而下层民众因为得利大于受损,所以赵恢在他们中间仍然很有威望,如果贸然推倒,他们的位子也很难坐稳。但“复辟党人”中间也是人才济济,他们采取逐步改革的方式降低了“先皇党人”的警觉心,然后又将赵恢在位期间留着保障社会公平的那部分财富拿出来现场分配,一下子就赢得了人民的拥戴,但谁都不知道其中的大头却早被他们顺便拿去了,所以说人民不但很容易忽悠,也很好收买
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之后,“复辟党人”便开始对赵恢进行“黑化”处理,经过整整一代人不遗余力的宣传,赵恢的形象终于转变成了天下少有的暴君。但这样一来,却引发了一个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后果,那就是民族问题。赵恢当年之所以能够牢固控制广大的民族地区,是因为他巧妙地运用了分化瓦解之术,依靠各族中间原先受到压迫剥削的下层民众,所以便得到了他们的衷心拥戴,这份忠诚即使是内地的汉人都很难比得上。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革新运动在这些民族地区得到了更为坚决的贯彻,借机弄鬼的也要少得多,于是在汉地弊大于利的改革措施,却大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各族群众也因此对大宋更为忠诚。但是“复辟党人”上台后,几乎像赌气似的放弃了赵恢的民族政策,而转为依赖那些民族地区原先的统治阶层,冷落那些下层出身的官吏。当然,他们这么做也可能是因为那些人的文化水平与价值观跟他们较为接近,所以比较有共同语言,但这样一来便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下层群众虽然大多善良厚道,但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吃饱穿暖,是谈不上什么政治理想的,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他们才不管是谁掌权,是民主还是独裁,是本族统治还是异族都无所谓。但那些上层精英就不同了,他们大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是光靠利益就能收买的,何况他们本就是那些地盘的统治者,现在却被大宋抢走了,还对他们大肆杀戮压迫。在这种情况下,你无论后来如何示好补救也不可能化解当初的仇恨,而且这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不但不会感恩,反而更加愤恨。而那些下层出身的各族官吏遭到冷落后,各族下层民众纷纷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感到不安,对大宋的感恩之心便渐渐淡了下去。大宋朝廷既没能争取到上层,又失去了下层,于是边地诸省叛乱不断,搞得那些大人们焦头烂额。
除此之外,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赵恢本人的影响。大宋境内的大多数异族都是敬畏强者的,而在他们看来赵恢毫无疑问正是几百年一遇的伟人,在他们心中就如同太阳一样神圣。然而,现在汉人的朝廷却对其大肆贬低,各族人民由此得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但引发的后果却没有什么差别。一种想法是认为当初赵恢是欺骗他们小说就手打,有这些想法的异族人自然会心生怨恨,而这怨恨被那些叛乱分子稍一引导,便转移到了所有汉人和大宋朝廷身上,于是叛乱愈演愈烈;还有一种想法则依然认为赵恢是伟人,而现在的汉人背弃了他,在这些民族看来背弃本民族伟人的汉人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何况他们连本族的伟人都可以背弃,那么日后背弃他们这些异族人同样是大有可能的,于是抱有这种想法的异族人一样出现了强烈的离心倾向z
虽然赵恢异想天开的革新运动搞得大宋内部离心离德,但本来还应该是利弊参半的。可是不少投机分子冒充成运动的支持者在后面推波助澜,将已经矫枉过正的运动一下子推过了头,自己则从中谋取私利,便进一步将大宋推入了痛苦的深渊,情况比起当年的王安石变法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尽管国内乱成一团,但赵恢活着的时候还是无人敢于提出异议,特别是在他的遥控指挥下大宋一个边防团轻易粉碎了天竺十万人的入侵之后,他的地位更加无人可以撼动,而革新运动的影响甚至扩展到了周边各国,以致于各国政府都被弄得焦头烂额。但是,任何事物的演变总有其尽头,革新运动因赵恢一人而起,也因他的驾崩戛然而止,而那些在赵恢生前战战兢兢的反对分子又重新得势,因为在人类社会中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才是常态。但那些当年大肆鼓吹革新运动就是好的投机分子居然也摇身一变成了“复辟党人”,就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了。由于他们为了掩饰当年作为而对各种记录资料大肆篡改,以致于革新运动期间的很多真相被长期湮没,直到一千多年后人类文明高度发达,才艰难地一点点恢复了历史的原貌
但不管怎么说,这次长达十余年的动乱确实是对大宋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即使称其为浩劫也并不为过。首先,大宋扩张的脚步停了下来,这便给了其他文明喘息的机会,即使其间大败天竺军队,也因为赵恢的心思都放在国内而没有进行更大程度的报复;其次,大宋国内的不少知识分子因为不愿接受思想改造而逃亡国外,大大促进了周边各国的科技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便缩小了大宋的领先优势,而大宋在运动期间的一些错误政策又明显影响了国内科技进步的速度,此消彼长之下,当赵恢驾崩时大宋的科技领先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最后,由于动乱对生产影响很大,大宋的经济发展也放缓了很多。但即使如此,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宋还是天下唯一的超级大国,可“复辟党人”上台后的一些错误政策却令大宋国内的状况雪上加霜
“复辟党人”大多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普遍信奉“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都要反对”,所以他们在纠正赵恢在位时的那些错误政策的同时,也将很多合理的政策一并废除,还顺便借此机会大捞了一把,真可谓生财有道。由于他们掌权初期赵恢的残余势力仍很强大,而下层民众因为得利大于受损,所以赵恢在他们中间仍然很有威望,如果贸然推倒,他们的位子也很难坐稳。但“复辟党人”中间也是人才济济,他们采取逐步改革的方式降低了“先皇党人”的警觉心,然后又将赵恢在位期间留着保障社会公平的那部分财富拿出来现场分配,一下子就赢得了人民的拥戴,但谁都不知道其中的大头却早被他们顺便拿去了,所以说人民不但很容易忽悠,也很好收买
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之后,“复辟党人”便开始对赵恢进行“黑化”处理,经过整整一代人不遗余力的宣传,赵恢的形象终于转变成了天下少有的暴君。但这样一来,却引发了一个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后果,那就是民族问题。赵恢当年之所以能够牢固控制广大的民族地区,是因为他巧妙地运用了分化瓦解之术,依靠各族中间原先受到压迫剥削的下层民众,所以便得到了他们的衷心拥戴,这份忠诚即使是内地的汉人都很难比得上。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革新运动在这些民族地区得到了更为坚决的贯彻,借机弄鬼的也要少得多,于是在汉地弊大于利的改革措施,却大大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各族群众也因此对大宋更为忠诚。但是“复辟党人”上台后,几乎像赌气似的放弃了赵恢的民族政策,而转为依赖那些民族地区原先的统治阶层,冷落那些下层出身的官吏。当然,他们这么做也可能是因为那些人的文化水平与价值观跟他们较为接近,所以比较有共同语言,但这样一来便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下层群众虽然大多善良厚道,但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吃饱穿暖,是谈不上什么政治理想的,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他们才不管是谁掌权,是民主还是独裁,是本族统治还是异族都无所谓。但那些上层精英就不同了,他们大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是光靠利益就能收买的,何况他们本就是那些地盘的统治者,现在却被大宋抢走了,还对他们大肆杀戮压迫。在这种情况下,你无论后来如何示好补救也不可能化解当初的仇恨,而且这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不但不会感恩,反而更加愤恨。而那些下层出身的各族官吏遭到冷落后,各族下层民众纷纷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感到不安,对大宋的感恩之心便渐渐淡了下去。大宋朝廷既没能争取到上层,又失去了下层,于是边地诸省叛乱不断,搞得那些大人们焦头烂额。
除此之外,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赵恢本人的影响。大宋境内的大多数异族都是敬畏强者的,而在他们看来赵恢毫无疑问正是几百年一遇的伟人,在他们心中就如同太阳一样神圣。然而,现在汉人的朝廷却对其大肆贬低,各族人民由此得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但引发的后果却没有什么差别。一种想法是认为当初赵恢是欺骗他们小说就手打,有这些想法的异族人自然会心生怨恨,而这怨恨被那些叛乱分子稍一引导,便转移到了所有汉人和大宋朝廷身上,于是叛乱愈演愈烈;还有一种想法则依然认为赵恢是伟人,而现在的汉人背弃了他,在这些民族看来背弃本民族伟人的汉人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何况他们连本族的伟人都可以背弃,那么日后背弃他们这些异族人同样是大有可能的,于是抱有这种想法的异族人一样出现了强烈的离心倾向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