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历史遗产(第二更,求支持)-大明铁骨 小说txt下载
第354章 历史遗产(第二更,求支持)-大明铁骨 小说txt下载-大明铁骨-十月阅读
大明铁骨
作者:无语的命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海承平!
太平盛世!
兴乾二十一年的大明,非但普通的百姓如此以为,就连顾炎武这样的老臣,也是这样以为。
确实,按照传统观点来说,大明现在确实称得上是四海承平的太平盛世。几乎任何人都有理由相信这些,毕竟,人们所看到的是一派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模样。即便是最苛刻的人也会说“今朝繁华远盛神宗”,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神宗时代的大明是最为繁华的,一句“繁华远盛神宗”,无疑就是对兴乾朝的最高评价。
可对于朱明忠而言,他却从不曾因为这种评价放松过,甚至在他看来,天下远还没有到所谓的“四海承平”时。
“四海承平……”
摇摇头,朱明忠看着远处说道。
“宁人,这你就错了,现在可不是什么太平盛世……”
闻言,顾炎武不由惊道。
“怎么,朝廷又要用兵了?”
朝廷又要用兵了!
略点下头,将视线投在顾炎武的身上,然后朱明忠说道。
“不是又要用兵了,而是有些问题必须要去解决它!”
“陛下指得是清虏?”
想到最近几年朝廷不断往新疆移民实边以及修建铁路的举动,顾炎武点头说道。
“清虏,确实是时候该解决了。等到解决了他们,这天下也就太平了。”
“太平不了哇!”
摇头感叹着,朱明忠继续说道。
“西藏和青海那边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不过和硕特部虽说控制着西藏以及青海,但是西藏的桑结嘉错与西藏军事首领蒙古和硕特部的法王关系紧张,因此图谋驱逐和硕特部出藏。他们的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激化,等到双方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的地步的时候,也就可以对那里用兵了,现在他们都试图得到咱们的支持……”
提及西藏的问题时,历史的变化让西藏的问题发生了变化,在另一个时空中,桑结嘉错是通过结纳准噶尔的噶尔丹图谋驱逐和硕特部出藏。而在这个时空中,准噶尔的败亡,不仅令西藏的历史发生了变化,甚至就连同蒙古也发生了变化——没有了准噶尔入侵,外蒙四部的实力并没有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不过他们现在已经臣服于大明,剩下的只是慢慢调教的问题。
对西藏以及青海,朱明忠也是持着同样的态度,通过册封确定宗主权,然后再慢慢的借助内乱对他们进行调教,最终,促成他们成为大明的行省。
“这么说,陛下是有意在将来对西藏和青海用兵了?”
出于对陛下的了解,顾炎武知道,陛下早晚会对青海以及西藏用兵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坚持,陛下同样也有他的坚持。
“陛下,臣记得,当年你曾于臣说过,要为大明打下大大的一片疆土,足够后人居住生活的疆土,臣不知,陛下心中这片疆土该有多大?”
顾炎武的问题,让朱明忠不由一阵失神。
这片疆土该有多大?
说实话,朱明忠还真没有想过,和后世的国人一样,对于国土,他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但是在渴望的同时,也同样保持着些许理智,比如在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区的问题上,他从没有考虑过将那里纳为帝国的本土或者海外省,而是以分封的形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在那里建立属于他们的国家。
当然那些国家都是华夏的一员,都是帝国会议的一员,他们的未来将会是帝国一分子,但国与国之间不乏竞争,只有竞争才有未来。文明的竞争会促使文明的发展。反观没有竞争的文明,往往是没有前途的,而这正是朱明忠决定分封的原因。
但除此之外呢?
帝国的疆土会有多大?
这个问题,朱明忠确实没有考虑过。但是在潜意识之中,对于未来的大明帝国,他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计划,比如拜占廷帝国的皇冠,比如巴尔干等地的王冠,谁知道呢?
也许未来的大明,除了分封之外,还可以效仿埃及的例子,把一串欧洲的王冠戴在大明皇子的头上,除此之外,大明将会止步于什么地方呢?
沉思片刻,朱明忠说道。
“帝国的疆土范围,我想能够决定这一切的,并不是朕,而是其它国家!”
“是其它国家?”
顾炎武不解的说道。
“没错,比如日本,现在我们对日本的态度,就是支持他继续锁国,朕乐意看到一个闭关锁国的日本,愿意看到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也许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甚至四百年之后,日本仍然在我们的保护下,继续实施着锁国令,那个时候的日本,会给我们提供什么呢?”
想到那个日本,朱明忠笑道。
“也许,会给我们的学者提供一个研究的机会,研究17世纪的人类生活现象。那个时候的日本,也许会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保留地……”
说到这,朱明忠想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的安达曼群岛的博部落,他们自力更生,但却与世隔绝,对外部的世界一无所知,他们是把访客拒之门外,也把自己锁在里面。他们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新石器时代部落。而世界也是善意的,根据法律,任何人在距离这些岛屿5海里以内都是非法的,人们千方百计的保护着这个地球上最脆弱的部落。对于日本,朱明忠也可以带着同样的善意,让他们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未来,也许朕会出台一些法律,让日本人与世隔绝,活在他们的天堂之中!这是朕的善意!”
强调着自己的善意之后,朱明忠的语气突然一变。
“可如果他们打开国门,那怕对大明构成一丝威胁,朕就会立即发兵,将日本完全占领,日本如此,其它国家同样也是如此,他们可以选择成为朋友,或者敌人,对待朋友,我们会以礼相待,保持善意,但如果他们敢冒犯大明,作为敌人,就必须要彻底消灭,灭其国、亡其史、纳其土、教其民!”
陛下冷冰冰的,近乎没有丝毫情感。听在顾炎武的耳中,让他相信陛下不是在开玩笑,他相信如果有那个国家敢冒犯大明,那么等待他们的恐怕不仅仅是国亡族灭。
“陛下,你就那么自信。我朝的军队一定会胜利?”
尽管这种问题十分忌讳,但顾炎武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看着陛下说道。
“陛下,出征异国,我们的将士将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作战。那里的百姓非但相貌与我汉人迥然不同,而且习俗也是相差甚远。他们有着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即便是我们征服了他们的国家,他们又岂会心甘情愿的遵从大明?遵从大明的教化?”
“会的。”
朱明忠毫不犹的说道。
“南洋诸夏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同样也能做到!”
“不一样,当地土人文明落后且愚昧,其所谓“国”,往往不过只是大部落土邦,土人往往无国家观念。诸夏是以教化者的身份进入,教化土人,最终土人所认同的国是诸夏,而不是土邦。”
看着陛下,顾炎武道出了他担心的地方,这几年,他一直在研究着这一切,而在南洋的经历,让他很清楚,南洋土人与其它国家百姓的不同之处。
“陛下,出西域往西,有欧洲诸国,亦有波斯等国,这些地方的百姓,自有他们的风俗习惯,而且千年来,早就形成了其正统的国家观,或许我大明官军可以在战场上击败他们,灭亡其国家,但是如果我们试图让其信圣教,习汉字、从汉俗,势必会激起他们的抵触,正如当年我汉家百姓可以为保留衣冠不惜一死一般,那些国家的百姓,未必不能为其风俗顽抗到底。陛下,就像伪周于孟加拉等地推行佛教,不就遭到当地百姓的反抗吗?”
顾炎武特意提到了吴三桂创建的伪周,尽管吴三桂已死,但是伪周却仍然屹立于天竺,甚至与莫卧尔帝国屡有交战,当然也是各有胜负。
“但是,他们不也让佛教在当地复兴了?甚至当地的土人,也纷纷改从汉姓,许多人开始说汉语?宁人,对此你应该比朕更清楚,作为征服者,在习俗、宗教上的同化,是确保统治的必然。”
尽管对于吴家的伪周没有好感,但是朱明忠却不得不承认,吴三桂很善于学习,他一方面在那里学习了满清的八旗制,一边又学习南洋诸夏教化土民,又学习莫卧尔人的手段,强迫当地人在习俗、宗教上进行改变,以此来保障自己的统治基础。
“可是陛下,这么做总难免激起当地人的反抗。”
说到这里,顾炎武顿了一顿,随即不无担忧地说道。
“对于大明而言,扩张导致的反抗,最终会成为大明的包袱,导致大明的边疆不稳,甚至同化也有可能会失败……”
“失败……”
朱明忠笑道。
“那是因为刀子不够利啊!现在,吴家在孟加拉的统治,可是极为巩固的……”
太平盛世!
兴乾二十一年的大明,非但普通的百姓如此以为,就连顾炎武这样的老臣,也是这样以为。
确实,按照传统观点来说,大明现在确实称得上是四海承平的太平盛世。几乎任何人都有理由相信这些,毕竟,人们所看到的是一派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模样。即便是最苛刻的人也会说“今朝繁华远盛神宗”,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神宗时代的大明是最为繁华的,一句“繁华远盛神宗”,无疑就是对兴乾朝的最高评价。
可对于朱明忠而言,他却从不曾因为这种评价放松过,甚至在他看来,天下远还没有到所谓的“四海承平”时。
“四海承平……”
摇摇头,朱明忠看着远处说道。
“宁人,这你就错了,现在可不是什么太平盛世……”
闻言,顾炎武不由惊道。
“怎么,朝廷又要用兵了?”
朝廷又要用兵了!
略点下头,将视线投在顾炎武的身上,然后朱明忠说道。
“不是又要用兵了,而是有些问题必须要去解决它!”
“陛下指得是清虏?”
想到最近几年朝廷不断往新疆移民实边以及修建铁路的举动,顾炎武点头说道。
“清虏,确实是时候该解决了。等到解决了他们,这天下也就太平了。”
“太平不了哇!”
摇头感叹着,朱明忠继续说道。
“西藏和青海那边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不过和硕特部虽说控制着西藏以及青海,但是西藏的桑结嘉错与西藏军事首领蒙古和硕特部的法王关系紧张,因此图谋驱逐和硕特部出藏。他们的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激化,等到双方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的地步的时候,也就可以对那里用兵了,现在他们都试图得到咱们的支持……”
提及西藏的问题时,历史的变化让西藏的问题发生了变化,在另一个时空中,桑结嘉错是通过结纳准噶尔的噶尔丹图谋驱逐和硕特部出藏。而在这个时空中,准噶尔的败亡,不仅令西藏的历史发生了变化,甚至就连同蒙古也发生了变化——没有了准噶尔入侵,外蒙四部的实力并没有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不过他们现在已经臣服于大明,剩下的只是慢慢调教的问题。
对西藏以及青海,朱明忠也是持着同样的态度,通过册封确定宗主权,然后再慢慢的借助内乱对他们进行调教,最终,促成他们成为大明的行省。
“这么说,陛下是有意在将来对西藏和青海用兵了?”
出于对陛下的了解,顾炎武知道,陛下早晚会对青海以及西藏用兵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坚持,陛下同样也有他的坚持。
“陛下,臣记得,当年你曾于臣说过,要为大明打下大大的一片疆土,足够后人居住生活的疆土,臣不知,陛下心中这片疆土该有多大?”
顾炎武的问题,让朱明忠不由一阵失神。
这片疆土该有多大?
说实话,朱明忠还真没有想过,和后世的国人一样,对于国土,他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渴望,但是在渴望的同时,也同样保持着些许理智,比如在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区的问题上,他从没有考虑过将那里纳为帝国的本土或者海外省,而是以分封的形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在那里建立属于他们的国家。
当然那些国家都是华夏的一员,都是帝国会议的一员,他们的未来将会是帝国一分子,但国与国之间不乏竞争,只有竞争才有未来。文明的竞争会促使文明的发展。反观没有竞争的文明,往往是没有前途的,而这正是朱明忠决定分封的原因。
但除此之外呢?
帝国的疆土会有多大?
这个问题,朱明忠确实没有考虑过。但是在潜意识之中,对于未来的大明帝国,他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计划,比如拜占廷帝国的皇冠,比如巴尔干等地的王冠,谁知道呢?
也许未来的大明,除了分封之外,还可以效仿埃及的例子,把一串欧洲的王冠戴在大明皇子的头上,除此之外,大明将会止步于什么地方呢?
沉思片刻,朱明忠说道。
“帝国的疆土范围,我想能够决定这一切的,并不是朕,而是其它国家!”
“是其它国家?”
顾炎武不解的说道。
“没错,比如日本,现在我们对日本的态度,就是支持他继续锁国,朕乐意看到一个闭关锁国的日本,愿意看到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也许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甚至四百年之后,日本仍然在我们的保护下,继续实施着锁国令,那个时候的日本,会给我们提供什么呢?”
想到那个日本,朱明忠笑道。
“也许,会给我们的学者提供一个研究的机会,研究17世纪的人类生活现象。那个时候的日本,也许会是人类历史文明的保留地……”
说到这,朱明忠想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的安达曼群岛的博部落,他们自力更生,但却与世隔绝,对外部的世界一无所知,他们是把访客拒之门外,也把自己锁在里面。他们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新石器时代部落。而世界也是善意的,根据法律,任何人在距离这些岛屿5海里以内都是非法的,人们千方百计的保护着这个地球上最脆弱的部落。对于日本,朱明忠也可以带着同样的善意,让他们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未来,也许朕会出台一些法律,让日本人与世隔绝,活在他们的天堂之中!这是朕的善意!”
强调着自己的善意之后,朱明忠的语气突然一变。
“可如果他们打开国门,那怕对大明构成一丝威胁,朕就会立即发兵,将日本完全占领,日本如此,其它国家同样也是如此,他们可以选择成为朋友,或者敌人,对待朋友,我们会以礼相待,保持善意,但如果他们敢冒犯大明,作为敌人,就必须要彻底消灭,灭其国、亡其史、纳其土、教其民!”
陛下冷冰冰的,近乎没有丝毫情感。听在顾炎武的耳中,让他相信陛下不是在开玩笑,他相信如果有那个国家敢冒犯大明,那么等待他们的恐怕不仅仅是国亡族灭。
“陛下,你就那么自信。我朝的军队一定会胜利?”
尽管这种问题十分忌讳,但顾炎武还是忍不住脱口而出,看着陛下说道。
“陛下,出征异国,我们的将士将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作战。那里的百姓非但相貌与我汉人迥然不同,而且习俗也是相差甚远。他们有着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即便是我们征服了他们的国家,他们又岂会心甘情愿的遵从大明?遵从大明的教化?”
“会的。”
朱明忠毫不犹的说道。
“南洋诸夏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同样也能做到!”
“不一样,当地土人文明落后且愚昧,其所谓“国”,往往不过只是大部落土邦,土人往往无国家观念。诸夏是以教化者的身份进入,教化土人,最终土人所认同的国是诸夏,而不是土邦。”
看着陛下,顾炎武道出了他担心的地方,这几年,他一直在研究着这一切,而在南洋的经历,让他很清楚,南洋土人与其它国家百姓的不同之处。
“陛下,出西域往西,有欧洲诸国,亦有波斯等国,这些地方的百姓,自有他们的风俗习惯,而且千年来,早就形成了其正统的国家观,或许我大明官军可以在战场上击败他们,灭亡其国家,但是如果我们试图让其信圣教,习汉字、从汉俗,势必会激起他们的抵触,正如当年我汉家百姓可以为保留衣冠不惜一死一般,那些国家的百姓,未必不能为其风俗顽抗到底。陛下,就像伪周于孟加拉等地推行佛教,不就遭到当地百姓的反抗吗?”
顾炎武特意提到了吴三桂创建的伪周,尽管吴三桂已死,但是伪周却仍然屹立于天竺,甚至与莫卧尔帝国屡有交战,当然也是各有胜负。
“但是,他们不也让佛教在当地复兴了?甚至当地的土人,也纷纷改从汉姓,许多人开始说汉语?宁人,对此你应该比朕更清楚,作为征服者,在习俗、宗教上的同化,是确保统治的必然。”
尽管对于吴家的伪周没有好感,但是朱明忠却不得不承认,吴三桂很善于学习,他一方面在那里学习了满清的八旗制,一边又学习南洋诸夏教化土民,又学习莫卧尔人的手段,强迫当地人在习俗、宗教上进行改变,以此来保障自己的统治基础。
“可是陛下,这么做总难免激起当地人的反抗。”
说到这里,顾炎武顿了一顿,随即不无担忧地说道。
“对于大明而言,扩张导致的反抗,最终会成为大明的包袱,导致大明的边疆不稳,甚至同化也有可能会失败……”
“失败……”
朱明忠笑道。
“那是因为刀子不够利啊!现在,吴家在孟加拉的统治,可是极为巩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