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京城电影学院,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聚集着四五个人,桌子上放着些稿纸,他们正在讨论着什么。

    这种情况在电影学院很常见,学艺术的学生都富有激情,不是那种埋头苦学的类型。

    他们会就某部电影或者某个观点进行辩论,在教室、图书馆和宿舍里。

    这几个人正是林晓玲和贾章柯组成的电影小组,此时离林晓玲和林子轩的那次谈话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有了思路之后,林晓玲就把拍摄京城老太太和外地女孩子的想法告诉了小组成员。

    大家琢磨了一下觉得应该会有意思,通过租房把两个陌生人联系在一起,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房东和租户之间的故事,也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进入九十年代,外出打工成了一种潮流,流动人口逐年大幅增长。

    以前大家向往沿海地区,花城是他们的首选,所以就有了外来妹,92年之后沪城进入了浦东大开发时期,打工者多了一个选择。

    在京城,同样有进城务工人员,这些人来到陌生的地方,租房就是头等大事。

    无论是打工还是求学,远离家乡,融入新的环境,生活中难免会产生矛盾,磕磕绊绊。

    他们觉得并不一定要按照老太太和女孩子这种模式来,而是应该用更为广阔的视野来讲述外地人和本地人之间的冲突,租房子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学校里的学生往往喜欢指点江山,高谈阔论,一心想要描述整个变革的大时代。

    这只是前期的讨论,大家有了方向就去收集素材,也叫做体验生活。

    剧本创作不是闭门造车,要深入生活,光有一个故事梗概还不够,还要填充细节,这些细节来自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凭空想象。

    有些电影一看就是假大空,是因为里面人物的行动和对话不符合生活,观众没有认同感。

    即便是那些改编自小说的剧本也要有生活,编剧要实地走走看看,了解真实的情况。

    好的影视剧都来源于生活,又稍微高于生活。

    几个人利用课余时间在京城里转悠,林晓玲是京城人,负责和房东一类的人打交道,贾章柯等人来自外地,就和他们外地的老乡们交流。

    他们接触了不少人,谈及了来到京城打工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有幸福。

    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和京城本地房东的矛盾自然不少,往往都是些生活琐事,比如多用了几度电啊,太吵闹啊,垃圾没有清理干净等等。

    出门在外,一般都是能忍则忍,以和为贵,互相宽容就是了。

    生活不是剧本,没有那么多的矛盾冲突,更多的是妥协和忍让。

    不过也有些打工者无法适应大城市的生活,比较迷茫,不知道出路在哪里,京城的繁华虽好,却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这些人成了社会的边缘人群,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每个人自己知道。

    在经过一个月的走访和体验后,他们把素材整理出来,准备创作剧本。

    这时候,分歧出现了。

    林晓玲从女性的视角觉得应该拍摄孤单的老太太和求学的女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比较干净,有种温情,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贾章柯觉得应该拍摄更为真实的故事,他关注的焦点是那些边缘群体。

    他认为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很多的问题,这些边缘群体就是其中的产物,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保障,从事的是工资最低的工作。

    一旦失业就会流落街头,失去生活的希望,甚至会去偷去抢,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女性和视角和男性的视角不尽相同。

    林晓玲没有那种流落街头的生**验,对生活抱有希望,比较注重生活中的温情,贾章柯更愿意撕开表面的温情,展现里面残酷的真实。

    这和两人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

    作为京城人,林晓玲生活在这儿,很难体会外地人在京城的感受,她觉得京城人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迎接外地人。

    贾章柯在京城这几年,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是排外的,这种感受只有外地人才会明白。

    他们在创作上的分歧实际上是所站的角度不同,也是女人和男人对事物的理解不同。

    这和女生喜欢看言情小说,男生喜欢看武侠小说是一个道理。

    老太太和女孩子的故事不真实么?肯定是真实的,它就发生在京城的某个角落,贾章柯说的边缘群体同样真实存在。

    生活是一块多棱镜,反映出每个人不同的人生。

    大款有大款的生活,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这都是真实的,不能说残酷的生活才是真实,大款花天酒地的生活就不真实了。

    问题是,你站在谁的立场,你想拍摄谁的生活。

    由于以上的原因,他们很难说服彼此。

    “这样吧,咱们各写各的,写出两个本子来,然后给郑教授看看,谁的本子通过了,拿到了拍摄资金咱们就拍哪一个。”林晓玲建议道。

    “这样也好,双保险,省得落空。”贾章柯同意道。

    这种分歧属于创作上的分歧,在电影学院很常见,并不会影响彼此的友谊。

    林晓玲拿着素材到宿舍,开始写自己的剧本,思考着怎么样推进情节,对话要符合角色的身份,这是她第一次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格外的认真。

    经过一番思考,她在稿纸上写下了剧本的名字,咱们俩。

    贾章柯以一个外地人的思维想象着如何展开故事,如何来写一个外地人在京城的生活,他感觉到和这座城市的格格不入。

    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一个人在宿舍里望着窗外的雪花,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贾章柯的脑海里渐渐有了一些影像,在岁末的京城,一个失业的农民工行走在寒冷的街道上,看着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带着茫然和无助。

    他不知道是该继续留在这里,还是到自己熟悉的家乡。

    在他眼里,这座城市是如此的冷漠,周围的人是如此的冷漠,社会在发展,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冷漠。

    贾章柯决定了,他想拍的就是这个故事。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文艺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薪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七十一章 温情和冷漠-我的日本文艺生活广末凉子,文艺生活,十月阅读并收藏文艺生活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