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是有病还是缺德反正都是在说蒋春梅,蒋春梅可机灵着呢,能听不出冬阳的弦外之音么,登时便尴尬的笑起来,自动转移话题不再聊什么马广才了。
从厂里拿了三十袋冰冻汽水,冬阳直接去了附近的一所初中。
周末学生不上学,不过学校里边儿可不安静,好些住在附近的孩子会过来玩,只要不破坏学校的设施学校都是不管的。
冬阳提溜着一袋子袋装汽水往大操场旁边一坐,随便吆喝两声就有孩子颠颠的跑过来买,三十袋汽水不多一会儿就卖完了。
其实也没卖多少钱,大概只够一家人的一顿早饭钱,不过对于这个处境困难的家庭来说,一毛钱那也是钱,该赚一定要赚。
收工回家,在楼下遇着江燕和江雷,他俩带江启斌出来晒太阳。江启斌坐在太阳底下,俩孩子就在旁边的阴凉下看书学习。
“你们俩怎么都下来了?一个下来看着就行呗,在外边学习能得劲儿吗?”冬阳走到阴凉下坐到俩孩子身边问道。
江燕闷闷的不吱声,江雷气咻咻的收起书本,对冬阳道:“妈,我大姑二姑来了,在家跟我奶说话呢,我们不爱听她们说话就出来了。”
孩子们的大姑叫江启芬,二姑叫江启兰,都生活在本市。
江启斌还没出事儿的时候这俩大姑姐就经常过来说三道四,没少找何永春的麻烦,俩孩子对这俩姑姑意见很大,能躲就躲,绝不往身前凑。
江启斌出事之后她们往这边走的更勤快,隔三差五的就过来瞅一眼,什么忙都不帮就会嚼舌根,何永春也烦得要死。
可惜,何永春上边儿还有婆婆呢,她对两个大姑姐有意见也不敢表达,只是默默的忍着,也挺惨。
“这都快中午了,她们会留下吃饭吧?”冬阳小声念叨着。
旁边俩孩子都听到了,江燕道:“妈,别管她们了。你做好做不好她们都会挑三拣四的,给她们吃饭都白瞎了。”
江雷也附和道:“我姐说的对,不给她们做饭吃。上次她们来你包的饺子,她们一边忙着吃一边忙着说饺子馅不好吃,要吃这个馅儿那个馅儿的,去别人家蹭饭吃还嫌弃这嫌弃那,就是惯的她们。”
虽然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冬阳心里一百个赞同,不过冬阳可不能顺着他们的话说,便道:“她们是长辈,都少说两句吧。你奶奶在家也怪没意思的,她们经常过来还能陪她说说话。”
江燕乖乖的不说话,脾气稍微大一点儿的江雷却忍不住道:“还不如不让她们过来跟我奶聊天呢,每回过来都撺掇我奶不让我姐上学。我姐上学又没花她们家钱,用得着她们管吗,烦都要烦死了。”
江启斌出事之前她们也老爱说小姑娘上大学没啥用,还不如去读技校早点儿赚钱呢。江启斌出事之后她们说的更厉害,其中打的什么主意冬阳也很清楚。
她们也是怕何永春狠心改嫁不管两个孩子,到时候这俩孩子怎么办?还不时得靠江家这些亲戚啊。江燕年纪不小了,不读书也可以出去工作赚钱,可让他继续读下说不准哪一天就要各家亲戚给她出学费生活费,她们当然不乐意。
至于为啥不说江雷,道理也很简单,她们顾忌着江老太太呗。江老太太疼爱孙子,就指望这个孙子考上大学光宗耀祖呢,谁要是敢在她面前说不让江雷上学她不得跟人家拼命啊。
柿子挑软的捏,谁都知道这个道理。
除了怕何永春改嫁这一点外,江启芬和江启兰这么多事还有一个原因,她们俩的孩子都不成器。
江启芬三个孩子,两男一女,江启兰两个孩子,都是儿子,现如今她们的孩子都已经成年,就没有一个读完高中的。不是她们不愿意供孩子读书,是她们的孩子都不是读书的料,成绩一直都倒数。
她们心里嫉妒弟弟家的两个孩子学习好,又不能把这种心思说出来,干脆就一直说读书没用,还不如早点儿出来赚钱。
“行了行了,你就别抱怨了”,冬阳笑着在江雷脑袋上呼噜一把轻声说道:“她们说就让她们说去呗,你放心吧,我肯定供你们读书,你们考到哪儿我供到哪儿。出来多久了?晒差不多咱就回去吧,我看今天太阳挺毒的,别晒伤了。”
出来确实有一会儿了,俩孩子再不情愿为了父亲也只能回家忍受两个不待见的姑姑。
结果他们几个一进门就看到江启兰正坐那儿哭呢,哭的还挺惨的。
顾不得问是怎么回事儿,先把江启斌送回房间安顿好,又让两个孩子关好门认真读书她这才出来。
江启兰今年四十有五,保养的不好,很显老太,看着像五六十岁的老太太似的。
她的日子过得也不大顺心,她和她老公以前都是制糖厂的工人,头两年都下岗了,俩儿子的工作也不大好,赚的没有花的多。家里入不敷出不算,俩孩子也到娶媳妇的年纪了,以他们家现在的条件娶媳妇可不容易。
光就给儿子娶媳妇这一件事已经把江启兰愁够呛,现如今哭的这么伤心难过,也不知道又遇上什么事儿了。
冬阳过去问情况,江启兰哭的说不出话来,江启芬就代她回道:“去年虎子不是处了个对象吗,南边儿的,你还见过呢。上个月虎子跟对象回家了,头两天回来说要去那边结婚,以后也在那边生活。”
这说的够含蓄的,其实就是倒插门儿的意思。
冬阳一思想比她们先进几十年的人觉得倒不倒插门的都无所谓,只要两个孩子过得好就成呗。可惜江启兰以及他们周围的亲戚朋友不这么想。
倒插门不好说也不好听啊,江启兰又是那么好面子的人,她当然一百个不同意。
可她儿子主意特别正,不管父母怎么闹怎么管他都要跟对象走,江启兰心里又气又闷过来跟老母亲诉苦一个没忍住就哭成了这样。
从厂里拿了三十袋冰冻汽水,冬阳直接去了附近的一所初中。
周末学生不上学,不过学校里边儿可不安静,好些住在附近的孩子会过来玩,只要不破坏学校的设施学校都是不管的。
冬阳提溜着一袋子袋装汽水往大操场旁边一坐,随便吆喝两声就有孩子颠颠的跑过来买,三十袋汽水不多一会儿就卖完了。
其实也没卖多少钱,大概只够一家人的一顿早饭钱,不过对于这个处境困难的家庭来说,一毛钱那也是钱,该赚一定要赚。
收工回家,在楼下遇着江燕和江雷,他俩带江启斌出来晒太阳。江启斌坐在太阳底下,俩孩子就在旁边的阴凉下看书学习。
“你们俩怎么都下来了?一个下来看着就行呗,在外边学习能得劲儿吗?”冬阳走到阴凉下坐到俩孩子身边问道。
江燕闷闷的不吱声,江雷气咻咻的收起书本,对冬阳道:“妈,我大姑二姑来了,在家跟我奶说话呢,我们不爱听她们说话就出来了。”
孩子们的大姑叫江启芬,二姑叫江启兰,都生活在本市。
江启斌还没出事儿的时候这俩大姑姐就经常过来说三道四,没少找何永春的麻烦,俩孩子对这俩姑姑意见很大,能躲就躲,绝不往身前凑。
江启斌出事之后她们往这边走的更勤快,隔三差五的就过来瞅一眼,什么忙都不帮就会嚼舌根,何永春也烦得要死。
可惜,何永春上边儿还有婆婆呢,她对两个大姑姐有意见也不敢表达,只是默默的忍着,也挺惨。
“这都快中午了,她们会留下吃饭吧?”冬阳小声念叨着。
旁边俩孩子都听到了,江燕道:“妈,别管她们了。你做好做不好她们都会挑三拣四的,给她们吃饭都白瞎了。”
江雷也附和道:“我姐说的对,不给她们做饭吃。上次她们来你包的饺子,她们一边忙着吃一边忙着说饺子馅不好吃,要吃这个馅儿那个馅儿的,去别人家蹭饭吃还嫌弃这嫌弃那,就是惯的她们。”
虽然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冬阳心里一百个赞同,不过冬阳可不能顺着他们的话说,便道:“她们是长辈,都少说两句吧。你奶奶在家也怪没意思的,她们经常过来还能陪她说说话。”
江燕乖乖的不说话,脾气稍微大一点儿的江雷却忍不住道:“还不如不让她们过来跟我奶聊天呢,每回过来都撺掇我奶不让我姐上学。我姐上学又没花她们家钱,用得着她们管吗,烦都要烦死了。”
江启斌出事之前她们也老爱说小姑娘上大学没啥用,还不如去读技校早点儿赚钱呢。江启斌出事之后她们说的更厉害,其中打的什么主意冬阳也很清楚。
她们也是怕何永春狠心改嫁不管两个孩子,到时候这俩孩子怎么办?还不时得靠江家这些亲戚啊。江燕年纪不小了,不读书也可以出去工作赚钱,可让他继续读下说不准哪一天就要各家亲戚给她出学费生活费,她们当然不乐意。
至于为啥不说江雷,道理也很简单,她们顾忌着江老太太呗。江老太太疼爱孙子,就指望这个孙子考上大学光宗耀祖呢,谁要是敢在她面前说不让江雷上学她不得跟人家拼命啊。
柿子挑软的捏,谁都知道这个道理。
除了怕何永春改嫁这一点外,江启芬和江启兰这么多事还有一个原因,她们俩的孩子都不成器。
江启芬三个孩子,两男一女,江启兰两个孩子,都是儿子,现如今她们的孩子都已经成年,就没有一个读完高中的。不是她们不愿意供孩子读书,是她们的孩子都不是读书的料,成绩一直都倒数。
她们心里嫉妒弟弟家的两个孩子学习好,又不能把这种心思说出来,干脆就一直说读书没用,还不如早点儿出来赚钱。
“行了行了,你就别抱怨了”,冬阳笑着在江雷脑袋上呼噜一把轻声说道:“她们说就让她们说去呗,你放心吧,我肯定供你们读书,你们考到哪儿我供到哪儿。出来多久了?晒差不多咱就回去吧,我看今天太阳挺毒的,别晒伤了。”
出来确实有一会儿了,俩孩子再不情愿为了父亲也只能回家忍受两个不待见的姑姑。
结果他们几个一进门就看到江启兰正坐那儿哭呢,哭的还挺惨的。
顾不得问是怎么回事儿,先把江启斌送回房间安顿好,又让两个孩子关好门认真读书她这才出来。
江启兰今年四十有五,保养的不好,很显老太,看着像五六十岁的老太太似的。
她的日子过得也不大顺心,她和她老公以前都是制糖厂的工人,头两年都下岗了,俩儿子的工作也不大好,赚的没有花的多。家里入不敷出不算,俩孩子也到娶媳妇的年纪了,以他们家现在的条件娶媳妇可不容易。
光就给儿子娶媳妇这一件事已经把江启兰愁够呛,现如今哭的这么伤心难过,也不知道又遇上什么事儿了。
冬阳过去问情况,江启兰哭的说不出话来,江启芬就代她回道:“去年虎子不是处了个对象吗,南边儿的,你还见过呢。上个月虎子跟对象回家了,头两天回来说要去那边结婚,以后也在那边生活。”
这说的够含蓄的,其实就是倒插门儿的意思。
冬阳一思想比她们先进几十年的人觉得倒不倒插门的都无所谓,只要两个孩子过得好就成呗。可惜江启兰以及他们周围的亲戚朋友不这么想。
倒插门不好说也不好听啊,江启兰又是那么好面子的人,她当然一百个不同意。
可她儿子主意特别正,不管父母怎么闹怎么管他都要跟对象走,江启兰心里又气又闷过来跟老母亲诉苦一个没忍住就哭成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