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牛,你甭在哪儿抻胳膊蹬腿儿的,大人说了,这一次恐怕是让人家来筛选比试的对手。就你这傻大憨粗的模样,看着都渗人,人家傻啊选你?你就踏踏实实的在旁边看热闹吧。”
王利军因为生的高大魁梧,力气也大,所以得了‘蛮牛’这么一个绰号。同时他也是刘少卿最忠实的拥护者之一,每天都把“俺娘说了,刘大人就是俺们家的再生父母。”挂在嘴边儿。他虽然生的傻大憨粗,但可不是真的傻,此时听了战友的话,嘿嘿一笑道:“等他们选人的时候俺把腿弯着点儿,在低着点儿头,那帮王八蛋在台子上能看得见什么,说不定还以为俺好欺负,就选了俺呢。嘿嘿,到时候,俺一手一个,把那帮王八蛋的粑粑黄捏出来。”
王利军的答让调侃他的战友吓了一跳,平常还真没看出来这小子是个外粗里细的性子,一挑大拇指笑道:“行啊,算你牛!”
较远一点儿的地方,刘锋一边活动着筋骨,一边问李文,“同臣大哥,你说这一次是要刺刀见红啊?还是徒手?”
按照之前和桂祥的约定,黑旗军的老兵这一次都不允许参加比试。桂祥等人的理由相当充分:这是为皇上检验京营整训结果的,黑旗军的将士不属于京营,所以不能参加比试。
虽然谁都知道刘少卿现在的整训营中恐怕挑不出几个真正原来京营的在编人员,但是桂祥的理由刘少卿也确实不好反驳。
这样一来,杨勇、刘振军等黑旗军老兵都失去了上场的资格,但是刘锋和李文可是实打实的这一次整训的新兵,他俩可是有机会上阵的。
刘锋虽然在街头也算是‘身经百战’了,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一群半大小子打打架可以,但真要像现在这样两军对垒的大阵仗,要说心里不紧张那是蒙人呢。
而且这一次是有人明摆着要办刘少卿,恨不得一脚把他们踩死才甘心,说不得就会来真的,刺刀见红,那是要人命的,他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不怕?
李文比刘锋大七岁,从小练武的他所经历的的格斗次数比刘锋多不知道那里去了。习武之人功夫练到深处,讲究的就是一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别说这样的阵仗,那怕就是立马上前线,枪林弹雨,李文也不带眨巴一下眼的。
李文知道刘锋怕的是什么,微笑着安慰道:“别担心,你看皇上老爷子还在台上坐着,这些人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弄得血流满地。真要惊了圣驾,谁也担待不起。”
刘锋明白了,“这么说可能是徒手了?”
李文摇了摇头,“也未必。对方是有备而来,真要是徒手比武,未必会来这么多人,而且两军上阵,沙场搏杀,可不是几个人打打擂台、徒手比试一番能比拟的。我估计,可能会像咱们平时刺杀训练那样,用木棍包头。”
整训营的刺杀训练分两种,一种是静物刺杀,使用的器械是一根粗木棍,头上略微削尖当做是刺刀,考较的是精准度的功夫,也是联系基本功的手段。
另一种训练则是搏击训练,两个人或者多人不等相互搏杀,使用的同样是一根粗木棍,不过头上裹上厚厚的防护,在沾上白灰。考较的是实战功夫。
听到是棍头包布,刘锋虽然暗自庆幸,但是心中的紧张感却丝毫不减。这种棍头包布的做法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要是真的下狠手,青一块紫一块儿那是轻的,像李文、王利军这样的,一枪下去断你几根骨头那是一点儿问题没有。平常训练的时候尚且会有误伤的时候,更何况现在恐怕是要以命相搏了,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打断肋骨。
留给刘少卿做动员和准备的时间很短,看到桂祥招来的人已经进了军营在一旁等待了,刘少卿也不好让人家等时间长了,倒显得自己怕了似得,于是身走上高台。
“皇上,微臣已经安排完毕,只是不知道桂祥大人是想真刀真枪的比试一番,还是另有打算。”
要说之前,桂祥等人还真有打算弄死几个,但是刚刚被皇上敲打了一通之后,若是现在再搞成流血事件惊了圣驾,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于是道:“刘大人说笑了。大家本就是朝中同僚。下面的士卒们也都是军中同袍,怎么能生死相搏呢?这不过是一次检验而已,还是老规矩,棍头包布,不伤和气。”
刘少卿心里腹诽,表面上却笑着点头道:“桂大人说的是。”随后看了看场下桂祥准备好的人,道:“桂大人的手下看上去有一百人左右,那咱们就各出一百人?”
桂祥笑道:“正有此意,不过刘大人这边的人选该怎么出呢?老夫倒不是故意刁难,只是既然是为了检验训练成果,当然还是尽可能的全面些好。要是精挑细选,恐怕未必能展现出真实的水平,不知刘大人以为”
刘少卿早就料到他们有这一手,随即道:“桂大人说的是。不如这样,我这边七百多人一共分为六十个小队,每队大约十三人。不如就请桂大人从中抽选八个小队来参加比试,这样可好?”
“如此甚好,那么老夫就托大了。那就安排第三、第九、第十七、第二十二、第三十八、第四十一、第四十六和第五十五小队吧。”
桂祥随口说出一串儿数字,刘少卿默默记下,随即站到台前高声道:“第三、第九、第十七、第二十二、第三十八、第四十一、第四十六和第五十五小队留下,其他各队,向后转!齐步走!”
随着刘少卿的一声令下,其余五十二支小队被带离到校场远处,留下中间老大一片空地,准备稍后厮杀。
乌拉喜崇阿现在成了比赛的评委,看到双方人员都已经就位,刘少卿这边多出来的四个人也已经离场,这才走到载湉面前请示道:“皇上,这就开始么?”
载湉看了看远处校场中分成两个阵营的士兵,想了一下吩咐道:“先等一下。桂公公,你带着黄世海他们下去,看看有没有不该出现的人。”
说起来这也是皇帝对刘少卿的一种保护。桂祥他们可是早有预谋,别的不说,要是这一百人全都是找的国术高手,那刘少卿手下随即抽出来的这些新兵哪有一丝的获胜机会?
黄世海等人都是国术的宗师级人物,交游广阔、门生弟子众多;而这位桂公公,在进宫之前也曾是江湖中人,人称‘陆地小白龙’。进宫之后博采众家之长,一身功力并不在黄世海等人之下,而且皇宫中和国术界、江湖上相关的一些事物都是他来经手办理的,自然人面也熟。有这些人去认人,应该能保证公平一些。
事实证明载湉的担心一点儿没错,桂公公和黄世海等人一下子从桂祥带来的人里面挑出了三十多江湖人士,都是成了名的国术高手。八极、形意、戳脚、谭腿、三皇炮锤各门各派的都有。
这还是众人网开一面,从宽松里挑呢,那些原本是武林中人,但是早已经入了王府做了侍卫或者进了那家成为护院武师的,全都没算。否则桂祥带来的一百人可真剩不下几个了。
至于刘少卿这边,只有一个李文是国术界出身。不过李文是黄世海亲自安排进的军营,拜在刘少卿麾下的,自然不能挑出来。
“呵呵,看来桂大人似乎早有准备啊。”刘少卿看着被挑出来的那三十多国术高手,不无讽刺的道。“不过现在桂大人手里少了三十多人,我也不会占桂大人的便宜,我这边自然也会减少三个小队。”
桂祥已经没心情搭理刘少卿的冷嘲热讽了。他现在最应该担心的是皇上会怎么处置他,还有就是去怎么和大家交代。虽然主意是大家出的,但是现在站在台上的毕竟是他们几个,这件事儿搞成现在这样,要说他们五个难辞其咎是一点儿不过分。更何况皇上现在对他们几个的怒气明明白白的摆在脸上。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哪里还有心情去管政敌怎么样?
乌拉喜崇阿也是满洲勋贵阶层的代言人之一,但是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傻到跳出来触皇上的霉头。好在把人挑出来后,光绪皇帝并没有进一步深究,倒也让他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先把今天过去,其他的事情只能想办法慢慢挽。想着这些,乌拉喜崇阿看了看上面坐着的醇亲王奕譞,也许这位主子可能是他们将来翻身的一条出路。
奕譞当然也看出来了儿子的路数。很早之前他就知道要想牢牢地控制住朝政,把握住军权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手段。但是满洲八旗虽然忠心耿耿,奈何战斗力实在是不堪一击。二十五年前的八里桥一战,证明在现代战场上,蒙古铁骑也是白给。这样一来,清政府能够依靠的就只剩下汉人的湘军、淮军和楚军了。
二十年前曾国藩权倾天下,虽然同样对满清政权忠心耿耿,但最终还是被朝廷借教案一事彻底的打压了下去。从曾国藩的身上可以看出,满清统治阶级根本就不相信汉人。随着曾国藩的死,湘系逐渐势微;而楚系没了左宗棠,也不可能再现辉煌。现在汉人中唯一掌握强大武装力量的,只有李鸿章的淮系了。
对于满清统治阶级来说,现在是收中央集权的最佳时机,因为他们要对付的对手只有一个李鸿章。正是因为如此,皇上才会重新启用奕?来统领总理衙门,分李鸿章的外交权;让自己统帅海军衙门,收李鸿章的水师权;调湘系的曾国荃督两江、清流的张之洞督两广,分李鸿章的财权。现在淮军已经成了李鸿章最后的仪仗,只要他们能够拿出一支能够和淮军分庭抗礼的军队,甚至是只要有这么一个能够练兵、带兵的人,那么李鸿章就可能分分钟倒台。
当然,李鸿章还是有用的,朝廷虽说不会再像对付曾国藩一样弃之如敝履,但至少不用担心李鸿章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然而可惜的是,虽然这些核心的统治阶层都能看清这一步,但偏偏满洲八旗中没有一个能扶上墙的。不但满洲没有,连蒙古也没有。之前好歹还有一个僧格林沁可以压得住曾国藩等人,现在别说僧格林沁,连胜保这样的能用来蒙事儿的都没有。
哪怕是这样,这帮大爷还都一个个拽的跟二五八万似得,紧把着手中那点儿权利不放。如果你们不放权是为了统军也行,可这帮蛀虫把着军权完全是为了吃空饷捞银子!
这是要从根儿上毁了国家啊。
所以‘京营’这块儿蛋糕已经到了不动不行的地步了。这一点奕譞能看出来,奕?、世铎等人自然也能看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明明下面的都统们都在反对整训京营,而刘少卿几乎在将整个满洲勋贵阶层都得罪光了的情况下,还能将这件事儿进行下去并有了今天的效果。其实不光是皇上在支持他,礼王、恭王、肃王和奕譞自己,甚至包括几个旗主和实权贝勒,也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
否则没有这些人,单靠小皇帝一个人怎么可能撑得起来?别说刘少卿死无葬身之地,就连小皇帝也早就被架空了。
所以明明小皇帝早就知道一帮勋贵们在下面搞鬼,却迟迟没有敲打,反而通过建宁的嘴隐隐有支持的意思,就是等着今天这一出戏呢。现在皇上不但名正言顺的拿到了几个主要营头的人事权,而且还狠狠地敲打了桂祥这帮人。只要这帮人怕了,缩去了,那么接下来皇上整军的阻力就会大大减小,再不会出现自己当初在领神机营时举步维艰、多方照应的局面。
而谋逆大罪的帽子扣在头上,由不得他们不怕!
至于刘少卿,谁都知道他只是一颗棋子。选他出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小匹夫是一个真正的‘匹夫’。
作为土匪出身,注定了他不会被汉人的士大夫阶层所接受,没看到刘铭传的前车之鉴么?绞发、捻时那么大的功劳,就是因为出身不好,最后只能闲置在家。而和他一起跟李鸿章起家的张树声、潘鼎新、刘秉章等人,那个不是早早地就官至督、扶?要不是因为中法战争实在无人可用,他刘六麻子就得老死乡间。
就因为士大夫阶层的清高自傲,所以不用担心刘少卿会靠到淮系或者清流。同时,因为推出他来分满洲勋贵的军权,自然也不会被那些人所接受。就像载湉给刘少卿取得这个表字一样,这个人注定是一个孤臣。而毫无根基的刘少卿无意更容易掌控,在之后也更容易被舍弃。即使是十年二十年后,也不用担心此人尾大不掉,因为二十年后,小皇帝正是年富力强、如日中天之时。
这也是为什么满清朝廷的几个手握最高权利的核心人物都默认了刘少卿的根本原因。
至于李鸿章,除非他立即造反,否则只能接受这种钝刀子割肉的事实。
台上的大人物们各怀心思,对于台下两个阵营的搏斗关注的自然就少了。本来么,对于他们来说,这一二百人的‘斗殴’根本就不可能放在眼里,又怎么可能去关心?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王利军因为生的高大魁梧,力气也大,所以得了‘蛮牛’这么一个绰号。同时他也是刘少卿最忠实的拥护者之一,每天都把“俺娘说了,刘大人就是俺们家的再生父母。”挂在嘴边儿。他虽然生的傻大憨粗,但可不是真的傻,此时听了战友的话,嘿嘿一笑道:“等他们选人的时候俺把腿弯着点儿,在低着点儿头,那帮王八蛋在台子上能看得见什么,说不定还以为俺好欺负,就选了俺呢。嘿嘿,到时候,俺一手一个,把那帮王八蛋的粑粑黄捏出来。”
王利军的答让调侃他的战友吓了一跳,平常还真没看出来这小子是个外粗里细的性子,一挑大拇指笑道:“行啊,算你牛!”
较远一点儿的地方,刘锋一边活动着筋骨,一边问李文,“同臣大哥,你说这一次是要刺刀见红啊?还是徒手?”
按照之前和桂祥的约定,黑旗军的老兵这一次都不允许参加比试。桂祥等人的理由相当充分:这是为皇上检验京营整训结果的,黑旗军的将士不属于京营,所以不能参加比试。
虽然谁都知道刘少卿现在的整训营中恐怕挑不出几个真正原来京营的在编人员,但是桂祥的理由刘少卿也确实不好反驳。
这样一来,杨勇、刘振军等黑旗军老兵都失去了上场的资格,但是刘锋和李文可是实打实的这一次整训的新兵,他俩可是有机会上阵的。
刘锋虽然在街头也算是‘身经百战’了,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一群半大小子打打架可以,但真要像现在这样两军对垒的大阵仗,要说心里不紧张那是蒙人呢。
而且这一次是有人明摆着要办刘少卿,恨不得一脚把他们踩死才甘心,说不得就会来真的,刺刀见红,那是要人命的,他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不怕?
李文比刘锋大七岁,从小练武的他所经历的的格斗次数比刘锋多不知道那里去了。习武之人功夫练到深处,讲究的就是一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别说这样的阵仗,那怕就是立马上前线,枪林弹雨,李文也不带眨巴一下眼的。
李文知道刘锋怕的是什么,微笑着安慰道:“别担心,你看皇上老爷子还在台上坐着,这些人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弄得血流满地。真要惊了圣驾,谁也担待不起。”
刘锋明白了,“这么说可能是徒手了?”
李文摇了摇头,“也未必。对方是有备而来,真要是徒手比武,未必会来这么多人,而且两军上阵,沙场搏杀,可不是几个人打打擂台、徒手比试一番能比拟的。我估计,可能会像咱们平时刺杀训练那样,用木棍包头。”
整训营的刺杀训练分两种,一种是静物刺杀,使用的器械是一根粗木棍,头上略微削尖当做是刺刀,考较的是精准度的功夫,也是联系基本功的手段。
另一种训练则是搏击训练,两个人或者多人不等相互搏杀,使用的同样是一根粗木棍,不过头上裹上厚厚的防护,在沾上白灰。考较的是实战功夫。
听到是棍头包布,刘锋虽然暗自庆幸,但是心中的紧张感却丝毫不减。这种棍头包布的做法虽然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是要是真的下狠手,青一块紫一块儿那是轻的,像李文、王利军这样的,一枪下去断你几根骨头那是一点儿问题没有。平常训练的时候尚且会有误伤的时候,更何况现在恐怕是要以命相搏了,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打断肋骨。
留给刘少卿做动员和准备的时间很短,看到桂祥招来的人已经进了军营在一旁等待了,刘少卿也不好让人家等时间长了,倒显得自己怕了似得,于是身走上高台。
“皇上,微臣已经安排完毕,只是不知道桂祥大人是想真刀真枪的比试一番,还是另有打算。”
要说之前,桂祥等人还真有打算弄死几个,但是刚刚被皇上敲打了一通之后,若是现在再搞成流血事件惊了圣驾,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于是道:“刘大人说笑了。大家本就是朝中同僚。下面的士卒们也都是军中同袍,怎么能生死相搏呢?这不过是一次检验而已,还是老规矩,棍头包布,不伤和气。”
刘少卿心里腹诽,表面上却笑着点头道:“桂大人说的是。”随后看了看场下桂祥准备好的人,道:“桂大人的手下看上去有一百人左右,那咱们就各出一百人?”
桂祥笑道:“正有此意,不过刘大人这边的人选该怎么出呢?老夫倒不是故意刁难,只是既然是为了检验训练成果,当然还是尽可能的全面些好。要是精挑细选,恐怕未必能展现出真实的水平,不知刘大人以为”
刘少卿早就料到他们有这一手,随即道:“桂大人说的是。不如这样,我这边七百多人一共分为六十个小队,每队大约十三人。不如就请桂大人从中抽选八个小队来参加比试,这样可好?”
“如此甚好,那么老夫就托大了。那就安排第三、第九、第十七、第二十二、第三十八、第四十一、第四十六和第五十五小队吧。”
桂祥随口说出一串儿数字,刘少卿默默记下,随即站到台前高声道:“第三、第九、第十七、第二十二、第三十八、第四十一、第四十六和第五十五小队留下,其他各队,向后转!齐步走!”
随着刘少卿的一声令下,其余五十二支小队被带离到校场远处,留下中间老大一片空地,准备稍后厮杀。
乌拉喜崇阿现在成了比赛的评委,看到双方人员都已经就位,刘少卿这边多出来的四个人也已经离场,这才走到载湉面前请示道:“皇上,这就开始么?”
载湉看了看远处校场中分成两个阵营的士兵,想了一下吩咐道:“先等一下。桂公公,你带着黄世海他们下去,看看有没有不该出现的人。”
说起来这也是皇帝对刘少卿的一种保护。桂祥他们可是早有预谋,别的不说,要是这一百人全都是找的国术高手,那刘少卿手下随即抽出来的这些新兵哪有一丝的获胜机会?
黄世海等人都是国术的宗师级人物,交游广阔、门生弟子众多;而这位桂公公,在进宫之前也曾是江湖中人,人称‘陆地小白龙’。进宫之后博采众家之长,一身功力并不在黄世海等人之下,而且皇宫中和国术界、江湖上相关的一些事物都是他来经手办理的,自然人面也熟。有这些人去认人,应该能保证公平一些。
事实证明载湉的担心一点儿没错,桂公公和黄世海等人一下子从桂祥带来的人里面挑出了三十多江湖人士,都是成了名的国术高手。八极、形意、戳脚、谭腿、三皇炮锤各门各派的都有。
这还是众人网开一面,从宽松里挑呢,那些原本是武林中人,但是早已经入了王府做了侍卫或者进了那家成为护院武师的,全都没算。否则桂祥带来的一百人可真剩不下几个了。
至于刘少卿这边,只有一个李文是国术界出身。不过李文是黄世海亲自安排进的军营,拜在刘少卿麾下的,自然不能挑出来。
“呵呵,看来桂大人似乎早有准备啊。”刘少卿看着被挑出来的那三十多国术高手,不无讽刺的道。“不过现在桂大人手里少了三十多人,我也不会占桂大人的便宜,我这边自然也会减少三个小队。”
桂祥已经没心情搭理刘少卿的冷嘲热讽了。他现在最应该担心的是皇上会怎么处置他,还有就是去怎么和大家交代。虽然主意是大家出的,但是现在站在台上的毕竟是他们几个,这件事儿搞成现在这样,要说他们五个难辞其咎是一点儿不过分。更何况皇上现在对他们几个的怒气明明白白的摆在脸上。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哪里还有心情去管政敌怎么样?
乌拉喜崇阿也是满洲勋贵阶层的代言人之一,但是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傻到跳出来触皇上的霉头。好在把人挑出来后,光绪皇帝并没有进一步深究,倒也让他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先把今天过去,其他的事情只能想办法慢慢挽。想着这些,乌拉喜崇阿看了看上面坐着的醇亲王奕譞,也许这位主子可能是他们将来翻身的一条出路。
奕譞当然也看出来了儿子的路数。很早之前他就知道要想牢牢地控制住朝政,把握住军权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手段。但是满洲八旗虽然忠心耿耿,奈何战斗力实在是不堪一击。二十五年前的八里桥一战,证明在现代战场上,蒙古铁骑也是白给。这样一来,清政府能够依靠的就只剩下汉人的湘军、淮军和楚军了。
二十年前曾国藩权倾天下,虽然同样对满清政权忠心耿耿,但最终还是被朝廷借教案一事彻底的打压了下去。从曾国藩的身上可以看出,满清统治阶级根本就不相信汉人。随着曾国藩的死,湘系逐渐势微;而楚系没了左宗棠,也不可能再现辉煌。现在汉人中唯一掌握强大武装力量的,只有李鸿章的淮系了。
对于满清统治阶级来说,现在是收中央集权的最佳时机,因为他们要对付的对手只有一个李鸿章。正是因为如此,皇上才会重新启用奕?来统领总理衙门,分李鸿章的外交权;让自己统帅海军衙门,收李鸿章的水师权;调湘系的曾国荃督两江、清流的张之洞督两广,分李鸿章的财权。现在淮军已经成了李鸿章最后的仪仗,只要他们能够拿出一支能够和淮军分庭抗礼的军队,甚至是只要有这么一个能够练兵、带兵的人,那么李鸿章就可能分分钟倒台。
当然,李鸿章还是有用的,朝廷虽说不会再像对付曾国藩一样弃之如敝履,但至少不用担心李鸿章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然而可惜的是,虽然这些核心的统治阶层都能看清这一步,但偏偏满洲八旗中没有一个能扶上墙的。不但满洲没有,连蒙古也没有。之前好歹还有一个僧格林沁可以压得住曾国藩等人,现在别说僧格林沁,连胜保这样的能用来蒙事儿的都没有。
哪怕是这样,这帮大爷还都一个个拽的跟二五八万似得,紧把着手中那点儿权利不放。如果你们不放权是为了统军也行,可这帮蛀虫把着军权完全是为了吃空饷捞银子!
这是要从根儿上毁了国家啊。
所以‘京营’这块儿蛋糕已经到了不动不行的地步了。这一点奕譞能看出来,奕?、世铎等人自然也能看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明明下面的都统们都在反对整训京营,而刘少卿几乎在将整个满洲勋贵阶层都得罪光了的情况下,还能将这件事儿进行下去并有了今天的效果。其实不光是皇上在支持他,礼王、恭王、肃王和奕譞自己,甚至包括几个旗主和实权贝勒,也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
否则没有这些人,单靠小皇帝一个人怎么可能撑得起来?别说刘少卿死无葬身之地,就连小皇帝也早就被架空了。
所以明明小皇帝早就知道一帮勋贵们在下面搞鬼,却迟迟没有敲打,反而通过建宁的嘴隐隐有支持的意思,就是等着今天这一出戏呢。现在皇上不但名正言顺的拿到了几个主要营头的人事权,而且还狠狠地敲打了桂祥这帮人。只要这帮人怕了,缩去了,那么接下来皇上整军的阻力就会大大减小,再不会出现自己当初在领神机营时举步维艰、多方照应的局面。
而谋逆大罪的帽子扣在头上,由不得他们不怕!
至于刘少卿,谁都知道他只是一颗棋子。选他出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小匹夫是一个真正的‘匹夫’。
作为土匪出身,注定了他不会被汉人的士大夫阶层所接受,没看到刘铭传的前车之鉴么?绞发、捻时那么大的功劳,就是因为出身不好,最后只能闲置在家。而和他一起跟李鸿章起家的张树声、潘鼎新、刘秉章等人,那个不是早早地就官至督、扶?要不是因为中法战争实在无人可用,他刘六麻子就得老死乡间。
就因为士大夫阶层的清高自傲,所以不用担心刘少卿会靠到淮系或者清流。同时,因为推出他来分满洲勋贵的军权,自然也不会被那些人所接受。就像载湉给刘少卿取得这个表字一样,这个人注定是一个孤臣。而毫无根基的刘少卿无意更容易掌控,在之后也更容易被舍弃。即使是十年二十年后,也不用担心此人尾大不掉,因为二十年后,小皇帝正是年富力强、如日中天之时。
这也是为什么满清朝廷的几个手握最高权利的核心人物都默认了刘少卿的根本原因。
至于李鸿章,除非他立即造反,否则只能接受这种钝刀子割肉的事实。
台上的大人物们各怀心思,对于台下两个阵营的搏斗关注的自然就少了。本来么,对于他们来说,这一二百人的‘斗殴’根本就不可能放在眼里,又怎么可能去关心?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