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的轻敌让他白白丢掉了性命,也给这伙乱打劫的黄巾党带来了末日;没了自身被围的危险,孔融总算长舒了一口气!

    在大张旗鼓地把恩人刘备接进来道谢的同时,孔融也已经在考虑怎样救援陶谦的事了。救援工作迫在眉睫,而且于公于私都不能不去;既然刘备已经来了,何况刚才那仗已经足够证明了刘备的效率,如果能拉上他一起去,那真是一件极好不过的事!

    出于这个动机,孔融主动把糜竺介绍给刘备认识,并充分表达了陶谦的意思。不料,刘备听了只轻轻表了一句惋惜,便再不说话了。孔融是个急性子,一看刘备没反应,只好自己道破:“您是皇亲。现在曹*这么混账,正需要您站出来伸张正义。要不……你跟我一起去救援?”刘备还是不吭声。也难怪,现在的刘备虽然侥幸赢了黄巾党,但他终究还是只有那三千人,也不好长途奔波去救援别人呀!

    刘备这样,孔融越急了:“我救陶谦,纵然是因为我俩关系好,也有国家大义的考虑在里头。你咋就没一点同情心呢?!”

    刘备推不过,只好起身答应:“那……好吧。你先去。我去公孙瓒那儿借几千人就来。”这就答应了,可孔融还是不大放心。刘备也有点激动:“你把我刘备当什么人看呢!咱也不扯什么圣人不圣人了,我在这撂一句明白话:甭管借得到借不到人,我答应了你那就必然会来!”刘备把话都说这份上了,孔融也只好住嘴了。

    事情决定下来了,那就按计划行事吧。糜竺先回去报信,孔融也准备收拾行李动身。

    到这时候,太史慈才站出来向孔融告辞。他向孔融再三表达了自己对领导的佩服和无限感激,也代表母亲向孔融致以最深厚的祝愿和敬意;并拿出扬州刺史刘繇的征聘函,叙说了自己报了恩德,接下来准备跳槽去投奔别人的打算。

    孔融还能说什么呢!人家毕竟帮他解了大围;况且人各有志,他怎么能强行留得住人家呢!好吧,去就去吧。他拿出很多金帛酬谢,都被太史慈退了回来。——不管怎么样,知恩图报,来去有终,太史慈也算是条汉子。

    刘备离开北海以后,也牢记自己的承诺,亲自往公孙瓒处借兵。公孙瓒对刘备这一做法不以为然,可还是勉强借了刘备两千人马,并赠借猛将军赵云一枚。凑了五千人,可以出发了,刘备与关、张带着自己那三千人作为前部,赵云代表公孙瓒,带着人家那两千人殿后,朝着徐州而来。

    再说糜竺回去见了陶谦,说明了孔融又友情邀请了刘备来救援的消息;加上陈元龙也回报青州田楷也带救兵来了,陶谦这才觉得胆儿壮了一点。

    城里面是这么个情况,城外面也未必真如陶谦所愿。孔融、田楷两路救兵虽然都来了,但是都害怕曹*的火力太猛,压根没敢到城底下去凑热闹,只远远地扎下营寨。——有这样救援的么!请你们救援又不是请你们来观战!陶谦要是知道这事保定能给气死。不过就算这样,也给正在攻城的曹*增加了一点威慑,猛攻也停了下来。

    过了两天,刘备总算到了!孔融热情地出去迎接,并大肆强调曹*的个人能力和对手的兵员人数,掩饰他们的观战行为。刘备急了:“这算什么事!我火急火燎地赶来,就怕城里等急了,你们居然在这儿躲着看热闹!当初是谁把我硬拉过来的?不知道救兵如救火呀!”

    孔融满面羞惭,无话可说。

    刘备又说:“已经这样了,那就算了。现在按我说的办:我让关羽、赵云带四千人帮衬着你在这儿震着曹*;我跟张飞直接往上冲,争取进城见陶谦。就这么办!”

    孔融允诺,他派人知会了田楷,俩人只按兵不动互为犄角;关羽、赵云带着人马随时负责两边接应。而刘备和张飞则按照约定,在第二天中午带剩下那一千人杀进了曹兵的老巢!一看有人闯寨,于禁跑出来阻拦,被刘备和张飞俩人合力杀退,一直追到了徐州城下。

    而这时候,陶谦也在城楼上一直焦虑地等待呢。突然看到地下红旗上绣的“平原刘备”几个大字,陶谦知道自己的春天来了,赶紧喝叫开门!刘备进城,陶谦接待,请吃饭犒劳军队啥的,都不在话下。然而还有一件更突然的事等着刘备呢!——啥事?徐州的领导权问题!

    话说陶谦一看刘备这么仗义,三路人马只他最后到却第一个打进了城;况且刘备长得是仪表堂堂,心胸又那么豁达,突然脑袋一热,就吩咐糜竺把官印拿出来,准备把一把手的位置交给刘备!

    这个情节来的太突然,而且还牵扯那么敏感的东西在里头,刘备立即发愣了:“你这是干啥?”陶谦念念有词:“唉,现在外头那么乱,皇上还在贼人手里掌握着呢。您是汉室宗亲,正应该勉力匡扶社稷,哪能没有地盘呀!我已经老了,不中用了,我的地盘就让给你吧!你做一把手。明天我就给中央写信奏明。”弄得刘备是诚惶诚恐、汗流浃背啊!

    我们知道,古人都脸皮薄,特别注重个人名节。没错,他刘备是没有地盘,至今还是个打工仔,他也做梦都想有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但是——现在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是不该的呀!陶谦现在有难,他刘备是一路救援人马,但是刚进城就接受了陶谦的好意,将徐州据为己有了,知道的知道是这么回事,不知道的,难保别人会觉得他是蓄意吞并、趁人之危啊!这样的话,他刘备以后在人面前脸往哪儿放?大家又会怎样看他?

    而且就算他刘备很想要徐州,必要的面子工程还是得做足的不是?就算不能“三揖三让”,也不能人家才开口你就答应吧?可以说这是谦虚,也可以说是虚伪。但没办法,在中国的官场,这个套路自始至终都是要有的。如果你连必要的作秀都没有的话,就难免别人轻看你了。而这个轻看,也往往就不止你个人德行那么简单了!

    所以,一听陶谦这句话,刘备的反应立马是“离席再拜”对陶谦说:“不行不行!我刘备虽然是个皇亲,但是一直功劳微薄,当个平原国相都算抬举我了。(确定你真这么想的?)而且我现在处于人道主义援助精神才来救您的;您现在这么说,难道是在怀疑我的人品吗?!我刘备在此对天发誓:如果我有一丁点趁人之危蓄意吞并的野心,让我五马分尸不得好死!”

    陶谦一看刘备这个举动,显然是误会自己的意思了,赶紧解释:“不是,不是,你误会了,这都是我老头的大实话啊!”可是刘备还是誓死不从。

    俩人正僵持不下呢,糜竺进来解围:“哎呀,现在敌人还兵临城下呢,不是商量这事的时候呀!等以后没事了再慢慢商量呗!”陶谦一想也对,现在的确不是时候,这才住了口。

    好歹不谈领导权归属的问题了,刘备这才活跃起来:“我觉得还是先写一封信给曹*,劝他和解。如果他不同意,我们再准备打。这样稳妥些。你们看呢?”(废话,这几位哪个愿意跟曹*玩命呀!自然是能不打仗最好!)众人当然同意,刘备写好信交给曹*,并传令下面的人都先别动,先看看效果再说。

    刘备的信送出去了,曹*这边也收到了。他打开一看,上面啰哩啰嗦写了一大堆:信从上次反董卓联盟那时候写起,回忆了他们的友好关系;接着笔峰一转,详细解释了一下曹嵩遇难的经过和缘由,替陶谦脱罪;最后尖锐地指出天下大乱的局势不容乐观,奉劝曹*应该以大局为重,不必急于一时的私仇云云。

    信写的较诚恳,措辞也比较到位。但是曹*看了却是另一种反应:“哼,刘备是哪盘菜?用得着他来这儿给我卖狗皮膏药?!——把送信的先砍了,接着攻城,使劲攻!”现场顿时火药味十足。

    关键时刻,幸好被郭嘉劝住了。他认为刘备远来先礼后兵,人家是把表面工作做足了的,这样一样倒显得自己一边缺乏风度了,最起码也要用好话先忽悠住刘备,然后再伺机进攻。曹*一听这话,才彻底从发疯状态醒悟过来:是啊!事情不能做得太绝呀!

    果然,事情不能做得太绝,因为无时无刻都有你预料不到的事情在发生。曹*这边刚听了郭嘉的劝告没有翻脸,就传来了一件天大的祸事——原来吕布趁着曹*上徐州找茬的机会,已经偷袭了曹*的老巢,连兖州都被吕布打下来了!现在正在濮阳!

    导演喊:卡!——ok,先插播一段絮花,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老朋友吕布先生的近况。

    原来吕布自从李傕、郭汜造反被打败后,逃出武关,去投靠袁术;没想到袁术瞧不上吕布的人品,认为吕布这个人反复无常,干脆闭门不纳。吕布只好又去投靠袁术的哥哥袁绍。袁绍倒是接收了他,可是吕布太骄傲,得了一点小功就飘飘然了,对袁绍手下的人很是傲慢,这点连袁绍都惹怒了,差点都砍了他吕布了。失意的吕布又去投靠张杨,张杨也接收了吕布。可是人倒楣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缝,长安有个人叫庞舒的,偷偷把吕布的家眷从长安弄了出来给吕布,被李傕、郭汜给盯上了,杀了庞舒不说,还写信给张杨让他削了吕布。这下连张杨这儿都呆不了了,只好再去投靠张邈。恰好当时陈宫也在一旁撺掇张邈起来反抗曹*抢占兖州有利位置,张邈一激动,就让吕布去兖州抢地盘了,这才一路打到了濮阳。

    而现在的形势,据屡战屡败的曹仁报告称:整个兖州,除了鄄城(今山东鄄城)、东阿(今山东东阿)、范县(今河南范县)三个县因为荀彧和程昱俩人的计谋才没有被攻破,其他的地方则全部失陷!!!

    曹*一听这个消息,立马惊得不知所措:“娘希匹,果然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兖州丢了,我们这些人跑哪儿整地盘去?!得赶紧想办法!!!”关键时刻,智神郭嘉又出来了:“您得赶紧回兵去救兖州!徐州这边,就不妨卖个人情给刘备好了,反正您还没作出决定呢不是。”曹*一听,顿时激动地泪流满面,以手加额感叹道:苍天!幸亏我刚才听了郭嘉的话还没有砍了送信的跟刘备撕破脸皮!郭嘉,你真是我的天使啊!

    事情没做绝,下面就好办了。曹*赶紧回信给刘备,答应和解,并用火速撤兵的亲身举动向刘备宣告了自己的“诚意”。一看曹兵退了,陶谦这才高兴起来,心里一块石头彻底落地!赶紧让人请外面的孔融、田楷、关羽、赵云等一块儿进来庆祝。

    话说回来,经过这一事件,尤其在曹*接到刘备书信莫名其妙退兵以后,陶谦深感自己老迈无能,并为刘备巨大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在他心里不仅有着对刘备重承诺、持大义的敬佩和好感,更有着对他足以感化敌人退兵而去的巨大人格感召的无限膜拜(其实是因为吕布的岔子,让刘备捡了一个便宜而已。但对陶谦来说那就是刘备的功劳啊!)

    他已经下定主意要把一把手的位置让给刘备了,这下任刘备说什么都不能不由他了。或许在他心中地盘这种东西都是要贤能的人才配掌握的,或者是刘备敢于担当重信重诺的果敢感动了陶谦,亦或者陶谦觉得把徐州交给刘备自己和徐州的百姓才有足够的安全感等等,反正现在就只有一个事实,对陶谦来说:刘备,才适合当徐州地区的一把手!

    这样想着,在庆功派对快到尾声的时候,陶谦又忍不住了。他把刘备请到上座,然后又回头郑重地对大家说:“我老了,快不行了,俩儿子都不成器,没法守住国家的土地。现在刘备先生是皇族,加上他人品也不错,我觉得只有他才可以当这一把手。我想把领导权交给他,自己退休养病。”

    一听陶谦又这么说,刘备脸上又不自在了,急忙推脱:“不行不行!孔融老兄让我来救援徐州,是出于国家大义人道主义精神。我怎么能趁机据为己有呢!真这么干了,让天下人还以为我刘备是个无情无义的人呢。这个坚决不行!”

    一看刘备不答应,为了替领导分忧,糜竺也站出来劝刘备:“哎,不是这样说。现在天下大乱了,正需要有能力有理想的人来出来建功立业。您不就是这样的人么!况且我们徐州这地方还算殷富,户口也比较多,各方面都还理想。您就别推辞了吧!”刘备还是连连否决。

    没法子,陈登也出来劝了:“您就从了呗!陶老板本来就一直有病,不能管事,您还是别推了!”

    这么多人相劝,可刘备还是执意不肯,并提出了新的主意:“既然这样,袁术家族显赫,在社会上很有名望。况且他现在正好在寿春,干嘛不给他?”

    孔融否决:“袁术那人,活着跟死了一样,说他干嘛!现在这个机会对您来说真的只有一次,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您千万要慎重啊!”

    刘备还是不答应。一直*得陶谦哭着求刘备说:“你答应吧!你要是不答应,我死了都不会瞑目的!”

    俗话说,谦虚适当叫谦虚,谦虚过头了那就叫矫情。刘备怎么说都不肯当一把手,看起来好像挺正派的,但还是脱不了矫情的嫌疑。白给你领导权又不是问你要领导权,用得着这样苦苦求你么!

    ——但不管刘备是不是矫情,事情到这地步,连关羽、张飞都看不过去,出来劝刘备答应了。刘备还是不买账,他两眼一瞪,对着弟兄们喊道:“你们难道要让我背上不仁不义这样的骂名吗!”

    关羽、张飞默然,孔融、糜竺、陈登等人也默然。关羽、张飞是识趣地退下,其他人则是无话可说了:刘备已经无敌了,他死活油盐不进,还拿他有什么办法?!

    陶谦一看这样还是不能让刘备答应,怕再说下去刘备立马走人,只好退而求其次:“既然您实在不愿意,那这儿还有座小城,叫小沛(今江苏沛县,汉高祖刘邦的老家),足够您屯驻军队了。反正您也没地方去,平原国相就别干了,驻军到这儿保护徐州吧!您看怎么样?”

    加上其他人也纷纷劝刘备就留在小沛,刘备再不答应可就真说不过去了,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其实说实在话,他刘备何尝不想要一个地盘!徐州他不敢要,小沛则确确实实是极好的!说勉为其难只是面子工程而已!)

    总之,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这段关于谁做一把手的推让风波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刘备出于坚定的国家大义和道德信念支撑,或者说人前的谦虚和矫情考虑,坚持拒绝了陶谦关于领导权推让的好意。我们可以说他做得对有人格,也可以说他矫情虚伪,更甚为他后悔和惋惜——但这是他的抉择,我们没有说对与错的资格。何况本来在现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现代官场中,这种懂得做足面子工程、不轻易趁人之危的官员已经很少见了!

    好了,陶谦做完了该做的,其他人也该回去了。刘备含泪送走了赵云,孔融和田楷也都相继告别离去了。刘备、关、张带着自己所属那三千人来到小沛,整修城墙,安抚百姓等等,也都开始了新的生活。总之,曹*一退,皆大欢喜。

    到这儿,一切,似乎在朝着安定的方向进展。

章节目录

反三国那些事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尚古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三 谁做一把手-三国那些事儿第一部,反三国那些事儿,十月阅读并收藏反三国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