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赤城晚报》“悄悄话”版上就有了费目的一篇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费目把依依称做小芝,年纪也往大了写两岁。

    费目认为,这么小的年纪就与男人同居,传到社会上会是一种误导。

    以下就是那篇文章。

    “小芝是个女的,今年22岁,早婚。

    她一直说这个世界不合她的梦想,也从未努力去适应这个社会。她说,她的生活没有想象中的激情。

    她说,她现在的生活平静,并且幸福。

    既然她这样说了,那我们就权当她是幸福的吧。

    不知道没有回忆的生活对小芝来说是不是幸福的。

    她的梦想在于那个曾经的男孩儿,那个没有办法相爱的人。现在她不记得那些曾经了,只能自认为幸福地和未来的孩子的爸爸生活下去。

    以前的小芝是有伟大理想的孩子。

    她想到她小学时候的作文,她说,她要做一名人民警察,做人民教师。

    悲剧在她的多疑与消沉的个性,以至于一个理想也没有实现。

    现在,做了个什么都不懂的‘家庭主妇’,过起了无证的同居生活。

    和老公是相爱的。小芝一直这样催眠自己。

    她心里知道,老公给她的爱,更多的是因为相恋时候的背叛。

    她不过是在他失落的时候没有抛弃他。他对她的爱,一半的感激,一半的愧疚,也许也是有那么点儿爱情的。

    但小芝看不到。

    结婚以前的小芝能接受一切悲观的事情,在得知老公和好友上床的时候都能平静地抽他一耳光然后在他的泪水中说原谅。

    但也正是在那耳光以后,永远地失去了她自己的单纯和快乐。

    小芝说,原谅是因为爱情,就算这爱情在背叛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因为爱过,所以要拥有,即使悲伤。

    两个人就吵吵闹闹地把这件事情藏在了阴暗的地方,尽量不去碰触。

    不知道老公一个人的时候会不会想起那个女人,小芝连老公的心思都不敢猜。

    她怕疼,痛彻心扉的疼。

    终于在老公家人的期盼下筹备婚礼的事情,定下日子的那天小芝是激动的,通知她的所有朋友们。她甚至想告诉那个女人,她要和这个男人结婚了。

    这个男人,终究是属于她的。

    或者,这婚姻并不纯粹因为爱情,也不是单纯地因为小芝想要安定的生活,抑或,这‘复仇’的心思才是主要的。

    想到这点,小芝突然怕了,原来这才是心底最真实的想法么?时间终究抹不去最深的伤疤。

    结婚那天朋友说小芝是最漂亮的,只是高度近视的小芝看不到自己的美貌。一生最美好的时刻一直那么朦胧,朦胧得像梦境一样。

    这场婚礼在任何人眼中都是水到渠成的正常:小芝顺从了家人的愿望,家人希望她能安顿自己,于是她就这样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新的开始了。

    终于,客人都走光了,把疲惫的身躯扔在柔软的大床上面,没有悸动,没有对未来的憧憬,很累很累,只想好好地睡一觉。

    不知道其他的夫妻是不是像他们这样,和衣而眠。

    清晨醒来,已经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了。

    小芝不会做家务,不会做菜,没有为人妻的觉悟,体会不到婚姻的责任。还像结婚前的那个孩子一样,坐在沙发上看老公忙这忙那,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生活。这时候小芝会很纠结,是感动的,老公能为自己做到这些,真的很知足,又会突然地恐惧,像自己这样,不会家务,只会耍小姐脾气,如果老公不要自己了怎么办?

    朋友说小芝是幸福的,有这样的老公疼她。

    小芝也说自己是幸福的,时间越长越感觉这幸福像泡沫一样。

    不敢碰触,怕这好不容易编织的美梦就突然地破了。

    如今,小芝有了新的理想,做个合格的‘家庭主妇’!

    反正现在什么都方便,洗衣服有洗衣机,虽然洗的有点儿慢,也算是改变了吧。不会拖地就扫地,不会做菜就做饭。总要慢慢改变的,等变成老公希望中的样子,那生活就会被幸福填满的吧。

    小芝现在挺幸运的,不用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就没有网络上看到的婆媳矛盾。

    虽然这些可能是都要经历的事情,小芝不会*心太遥远的事情。

    一切很顺利地进行,吵架的次数也比婚前少了很多,或许这婚礼真的潜移默化了两人的性格。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婚姻的责任便是两个人以后幸福生活的保障吧。

    以后的路还有很长,满地荆棘,两个人搀扶着才能走得稳。

    过去的事情是未来道路的警钟,上天赐予的一切经历都是财富,要学会打理这笔财富才能真的体会到幸福。

    想到这些,小芝开心地笑了,很浅显的道理,总要经历些事情才能明确。结婚证还是不会去领,等两个人能够心灵相通,适应了这婚姻再去争取保障吧!”

    以上的这些文字就是费目的那篇“悄悄话”的文章,也是费目对依依的近况的进一步了解吧。

    只是,费目写完这篇文章以后,总感觉依依的婚姻好像是少了一点儿什么,又好像是多了一点儿什么,反正不是特别的顺溜,好像不太正常。

    “也许,这就是‘代沟’吧!”

    费目在心里对自己做了如此的解释。

    更只是,让费目没有想到的是,依依的婚姻或同居生活这么快就“不好,一点儿都不好了”!

    为什么感觉不好呢?

    费目没有与依依见面,还是在网上聊比较好。

    更何况,在那时,费目还自以为是芝的老师,为人师表嘛!

    “他可能与她经常见面了,还开过房。”

    “别乱说,别乱想,你有证据吗?”

    “我看了他的手机,她发了短信,说是老地方见。”

    “那就先维持一段时间再看看吧,你又没有亲见。”

    这是费目给依依的建议,一个老师给一个学生的建议。

    “可我最近发现,我还爱着另一个他。”

    对于老师的建议,学生回答得更加明了。

    那时候的依依还在外地,在一家只有一个设计师的建筑公司实习“平面设计”,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免费的劳动力。

    她说,她到公司一个月,什么都学不到,正值北京奥运会,老板接到一个做安全标志的活儿,大家都在赶工,设计师也无暇顾及这个打着学习旗号来做苦工的小女生儿了。

    依依有点儿小虚荣,年轻女孩儿都有的那种小虚荣!

    她对所有人说她是做平面设计的,她一直觉得设计是个很牛的职业,很白领。事实上,她只是花了几千块钱在电脑补习班学到了“photoshop”的皮毛而已。

    在建筑公司待满一个月,依依带着平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的200块工资炒了老板的鱿鱼。

    时隔几个月,依依再次以实习生的身份去了一家影楼,设计师说,“抠个图吧。”

    这是做设计最基本的东西。

    紧张的依依用“钢笔工具”去慢慢勾划,设计师抢过鼠标用了“魔术棒工具”,很轻松地完成抠图,并且轻蔑地说,“这个很简单的。”

    就这样,在那个美丽的黄昏,依依在一片嘲笑声中彻底放弃了“平面设计”的梦想。

    依依告诉费目,其实她很自卑,她的那几段感情都是因为她的不自信。

    或者说她有些偏激,她始终认为美女应该有姣好的面容,苗条的身材,优雅的谈吐,丰富的学识。

    对,这些恰恰是她认为她缺少的东西。

    这也是她眼中的非主流本应最基本的“配备”。非主流是主流眼中的异类,异类不应该是夸张的穿着打扮,不应该是看不懂的火星文,不应该是自以为是的目中无人……非主流,应该是美好的东西,不应该是大家口中“脑残”的代名词。

    依依说,又扯远了,继续说感情吧,那个时候,爱情还是她的重心。

    那个时候,依依在等一个人,就叫那个人c吧,是他的名字的首个字母。

    依依说,她喜欢了那个人三年。

    依依说,三年,她和他只见过一面。

    依依说,她很爱很爱他。

    依依说,那个人去了广州,广州有他爱的女孩。

    依依说,她等他回头,期限,4年。

    依依是有机会和c在一起的,可她自卑,不敢说。然后去了天津上学,在天津她又交了男朋友。

    依依说,她心里一直都有c的。终于和男友分手回到家乡,终于对c说出我爱你,可c喜欢上了一个广州的女孩,甚至,抛下人民大学的学业,去广州找她。

    依依告诉费目,她那个时候的生活状态,每晚和朋友出去玩到后半夜,抽烟,喝酒,甚至她对性的无所谓。

    她说,她要过得颓废,让c心疼。

    只是,依依最终也没有等到c。

    不是c的错。

    不是因为c说,“不要等我,我不会回去。”

    是她自己没有坚守自己的诺言。

    现在的这个男人出现时,距离依依的四年之约,还差两个月。

    听完依依的这些零零碎碎的片断,费目开始心痛起这个小女生来。

    至此,费目也记起那个c来。

    那一年,费目还是一个新来乍到的小记者,负责校园版面的采访工作。

    在一次运动会上,有个小女生主动向费目要了qq号。

    当天晚上,这个小女生就加上了费费的qq。

    当天晚上,这个小女生就向费目诉说了自己的心事,她爱上了他们班上的一个男同学。

    这个小女生就是依依,那个男同学就是c。

    当时,依依告诉费目,c的诗写得好动人,人长得好酷哟,特帅,特深沉。

    “该死的诗啊!”

    在那一刻,费目也想起了自己的那段岁月,那个把青苹果蛋子当成诗的岁月。

章节目录

废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四十八顷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十一节 依依的同居时代-线切割废钼丝价格,废目,十月阅读并收藏废目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