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跑了十几天,徐渭有了两大收获,第一就是他瘦了二十几斤,肚子小了一大圈,多余出来的皮深深坠下去,十分怪异,弄得他不得不狂做仰卧起坐,争取尽快让皮肤收去。 看    至于第二条,那就是徐渭不再恨了。

    以往他都有那么一股子愤世嫉俗的味道,觉得自己最倒霉了,上天对自己太不公平了。直到遇见唐毅,考上了进士,还得到嘉靖特赐,成为了庶吉士,清贵的翰林,徐渭总算是出了一口气。

    就算这样,他的心里头也总是有个疙瘩儿。

    这些日子跑下来,徐渭心里的刺儿消失的无影无踪不说,甚至还有些惭愧。

    天下读人何止千百万,老天爷给他一个聪明的头脑,让他能遇到钱德洪,王畿一般的名师,能有机会饱览群,参加科举,已经算是幸运了。

    就拿杭州来说,有多少读读到头都白了,连个秀才都考不上,一世的心血倾注在科举上,可是写出来的文章却不堪入目,

    参加一次会试,正常花费要过一百两银子,就算童子试,购买时文,报名,笔墨纸砚,也要几两银子。

    徐渭亲眼看到有人因为参加科举,把几代人的积蓄都花光了,一家人落魄无依,挤在可怜的草屋里,孩子连过冬的衣服都没有。

    那就放弃科举,另谋生路吧?

    谈何容易,读了一辈子,身体都坏了,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眼睛都花了,只能靠着写写算算过日子。

    就连一些大家族,也不能免俗,明明对科举没有兴趣,却偏要逼着走科举的路子,父子闹翻。兄弟倾轧,里面的苦水就不用说了。

    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读人的出路太少了,除了皓穷经之外。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功名就是他们的一切!

    而如今呢,总算有了改变的曙光。

    唐毅提出扩大蒙学,筹建三大学堂,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那些没钱交束脩的贫苦人家。不用担心了,蒙学不收学费,还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三年时间,对于天资好的学生来说,足以完成识字的任务。有才情,有能力,就去考科举。没有的话,能考进三大学堂,好好读。五年时间下来,学好了本事,足以出去找一个体面的工作。

    养家糊口,过上小康的生活。

    财经、翻译、法律,三大学院,不止针对性强,培养出了的人才立刻能上手,而且招生规模大。

    以财经学院为例,第一学期招生就有一千两百多人,除了正规的学制之外。还增设了成人教育,这个主要针对有一些经验的吏、账房、文案等人员,他们的学制是一至三年,学成之后。能拿到毕业证,身价大涨。而且凭着学历,还能参加市舶司的吏员选拔聘用考试,有机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官。

    这几乎就是在科举金色的大道之外,增加了一条银色的桥梁。经过一番宣传下来,岂止是杭州。就连其他地方都被惊动了。尤其是唐毅的老家苏州,读人众多的绍兴,不少人写请愿,联名上胡宗宪和谭纶,纷纷要求比照杭州办理。

    弄得胡宗宪一脑门子官司,唐毅,你的名字就叫麻烦!

    走到哪里,都惹出一大堆的争议,到底想干什么,我还要全力对付王直呢,没空给你擦屁股。

    胡宗宪把这些请愿都送到了知府衙门,唐毅也没有料到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

    他思前想后,大规模办教育,能产生的效果绝对是惊人的,甚至有朝一日,会挑战一千年的科举制度,这也是长远布局的一环。

    只是暂时还不宜弄得风风雨雨,而且大干快上,肯定会出问题,到时候砸了招牌,反而不美。

    可是各地的诉求又不能不管,唐毅把徐渭几个找来,仔细商量一番,最终决定,三大学堂七成五的名额留给杭州,另外两成五留给其他各府的学子。

    唐毅又亲自撰文解释,支出三大学堂的人才培养是针对市舶司,针对海外贸易的,对这方面不感兴趣的就不要参加,而且任何尝试都有失败的可能,等到杭州实验成功之后,再决定是否推广。

    他又提出了很多技术性问题,比如课程设计,师资来源等等摆在眼前的困难。一看

    各地一琢磨,说的也对,还是静观其变,看看唐大状元能折腾出什么来。

    当然也有一批胆子大的,他们纷纷打点行囊,跑到了杭州,准备成为三大学堂的第一批成员,这其中就以心学门人居多。

    进入十一月以来,杭州街头熙熙攘攘,各地生云集,简直比乡试还要热闹。

    唐毅大办学校,也不是所有人都拍巴掌,就有一帮言官上,认为这是收买人心,其志不小。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天下的读人都应该以匡扶社稷为己任,如三大学堂,言明为商人服务,简直有辱斯文,败坏圣人之教,唐毅身为文苑清流,不思报国,竟然弄一些歪门邪道,简直罪不容诛

    这些奏疏上去之后,还没等朝廷有什么处置意见,支持唐毅的一派可就不干了。

    随着丙辰科的同窗纷纷结束观政,进入六部科道,一十三省,成为大明官僚集团的一份子。唐毅作为他们的班长,榜样,在丙辰科的号召力绝对是惊人的。

    没用话,这些人就纷纷上。

    比如诸大授就指出有教无类,是圣人的主张,夫子光收三千弟子,才有儒家的根基。眼下大明读人,何止百万,州府县学满足不了需求,多办学校,乃是顺天应人之举。

    陶大临紧随其后,他提出杭州三大学堂,乃是针对市舶司培养人才,市舶司承担了为了朝廷增加税赋的重任,不能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以往历代的市舶司,就是因为缺少精通实务的人才。不得不把税收外包给商人处置,造成财税流逝严重,如今唐知府所作所为,乃是谋国之举。用心良苦。

    刚刚接任御史的邹应龙也上了,他的角度和上面两位并不相同。

    邹应龙是兰州人,出身贫寒,考了十几年,才勉强考中三甲进士。相比唐毅等人,他的科举之路更加辛酸,比起徐渭也不遑多让。

    邹应龙以亲身经历,诉说科举艰难,能走完这条道路,万中无一,多少人在贫病交加之中,抱憾离世。

    三大学堂并不影响科举正途,只是给了资质稍差的学子一条谋生之路,有什么不对?至于居心不良。邹应龙直言,自古以来,谁见过依靠一帮账房先生和刀笔小吏造反的

    邹应龙的上产生的震动很大,他成功勾起了很多朝廷官员的担忧,他们虽然高中进士,可是谁也不能担保自己的亲朋好友,都能考中进士。重要给他们一条活路吧,倘若唐毅大兴学校,真的办成了,日后他们也是获益的人。

    仔细思量。虽然唐毅的举动标新立异,可是他都是站在大多数士人的一边,还真不好反对。

    这些争论也传到了嘉靖耳朵里,对于道君皇帝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不就是一个杭州府,三所学堂吗!

    折腾再凶,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关口是银子,是要把市舶司弄好了!

    可是风风雨雨。又不能不管,嘉靖把两边的折子全都留中不,单独写了四个大字:为国育才。

    让人给杭州送了过去,皇帝的态度再明白不过了,所有的议论渐渐平息下去。

    钦差把嘉靖的御笔送到了杭州,正好是腊月二十三,在前一天,三大学院的入学考试成绩刚刚公布出来。

    一共录取人数达到了惊人的四千六百多人,其中有两千五百是全日制学生。剩下的则是成人班,其中不乏捧唐毅臭脚,想要在市舶司捞个一官半职的,唐毅乐见其成,那些批评他的人至少说对了一点,唐毅就是要收买人心,笼络自己的势力!

    等到有一天,从三大学院出来的商界精英掌控了工商命脉,而唐毅就是他们当之无愧的祖师爷,这股力量成长起来,绝对足以颠覆世界。

    当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切都从头开始,连基本的教师都成了问题。会吟诗作赋的读人太多,能懂得算学,懂得经济的读人太少。

    唐毅都快愁白了头,直到最后一天,他才把三所学堂的山长配齐了。

    其中难度最大的是翻译学院,作为上国的骄傲,大明的人才不屑于学习蛮夷的语言呢!好在凡事都有例外,李贽就是个特例,他精通倭国语言,还和西洋传教士混过,至少交流不成问题。

    由李贽领衔,又聘请了几位西洋商人和传教士,另外又找了几位对西学有兴趣的学者,总算把翻译学院撑了起来。

    法学院其实是最容易的,远的不说,著名的绍兴师爷,人所共知。唐毅把法学院交给了杨文钰,他从绍兴等地一口气聘请了三十位教师。

    至于财经学院,唐毅倒是有不少商人朋友,可是这些人都不足以担当山长一职,再说了,三大学院,总要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大人物镇场子,要不然真就被人看扁了。

    正在唐毅愁的时候,有三位前辈联袂而至,头一位就是唐毅的老师魏良辅,第二位是钱德洪,第三位是王畿。

    “宏远,要是不嫌弃为师老朽,财经学院的山长就交给我吧。”魏良辅胸有成竹地说道:“为师当了几十年的地方官,记账算账,还不糊涂,也省得把一身的本事带到棺材里头。”

    魏良辅笑眯眯说着,突然一抬头,见唐毅有些犹豫,魏良辅不由得沉下了脸皮。

    “你小子是不是不相信为师的本事?”

    “弟子可不敢。”唐毅慌忙说道:“恩师能帮着弟子,弟子感激不尽,只是一想到老师年岁大了,还要操劳几千人的教学,实在是心有不忍,万一把老师累到,弟子实在是不孝。”

    魏良辅没好气道:“还算你有心,不过为师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老夫最多也就是张掌舵,至于真正教学的,我给你找到了一个好手,此人叫程大位,算学天赋很了不得。”

    唐毅眉头一皱,这个名字似乎上辈子听过,他沉吟了一下,猛然一拍脑门,总算是想了起来,

    这个程大位可是个牛人,算盘的用法,和珠算的口诀都是他留下来的,让他教财经学院,绝对没有问题。

    就这样,总算把人选都商谈妥当,魏良辅坐镇财经学院,钱德洪执掌法律学院,王畿坐镇翻译学院。

    有这三位名满天下的大学问家加持,唐毅彻底放了心,三大学堂算是办起来了,自己的铁杆班底也就有了!(未完待续。)

    ps:  大家的票票好厉害啊,再来一点更猛烈的吧,今天至少还有两更,小的会尽快的!xh:.218.2o4.13

    ◆最新本书更新地址请百度搜索一下 云来.阁 即可获得本书的最新章节观看◆

章节目录

我要做首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十月阅读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474章 班底-我要做首辅TXT下载红楼,我要做首辅,十月阅读并收藏我要做首辅最新章节 伏天记十月阅读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