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了,之前说后好几次,要为了五级作家再拼一回现在却是到了不使劲不行的时候了。
三月,结算作家积分的最后一个月。差的不多,但也不少。需要客官们的帮助。
今天最少五更,以求打赏。多了不说,拜托诸位了。
到了范仲淹的住处,唐奕心下稍宽,因为屋里只有老师一人,说明不是什么大事儿。
“老师叫我?”
“嗯,坐吧。”
唐奕坐下,就听范仲淹出声道:“课业温得如何?”
“还好”
范仲淹满意地点点头,“这一年多来,才算有了点读书人的样子。”
唐奕不接,也没法接。
只听老师接着训话,“上一旬又是甲等,不错,争取下一旬还是甲等。”
“呃”有点难。
范仲淹也不再废话,自己的弟子什么样儿,他最清楚,一但是他自己想干的事情,不用敦促。
“今早陛下已经把各州解额分配完毕,政事堂也已下发全宋。”
唐奕眼前一亮,“开封多少?”
范仲淹轻笑,“你猜?”
知徒莫若师,知师莫若徒。范仲淹这个表情一出,唐奕就乐了。
“您就别逗我了,定是喜讯,对不对!?”
范仲淹大乐,“正是!两百三十七额!”
“嘶!!”唐奕倒吸口冷气。
特么这帮“学生家长”还真是给力啊!
两百多!?怎么弄来的?
要知道,唐奕“管杀不管埋”,扔了一句“自己想招”的话,就什么都不管了,可却苦了观澜的儒生们。
自己要?打从隋唐有科举一制以来,再从五代唐末,把科举分成乡省殿三试以来,就没听说过谁自己要解额的。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不要不行啊!开封取解就一百多人,光观澜就148人,这可怎么考?
要吧!
于是,家书乱飞,加上华联的人脉、唐奕的同盟,整个大宋明面儿上还算平静,可是暗地里却是都炸了窝,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不为过。
使钱的使钱,走关系的走关系,州县豪族连成一气向府县施压。京城里上到三馆学士、两府宰执,下到六部职守,谁手里都攥着几封说请的书信。
最后都没用赵祯开口,满朝文武就接连上请,此时大宋文教正兴,当增加举业取仕人数,以壮朝堂。
还壮?
再壮赵祯连工资都发不起了,可是今年没办法得加。
于是,开封解额一下加了一百多人,各州各县也是一至三人的增额,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就这么形成了。
不过,虽是皆大欢喜,但大伙儿还是觉得,观澜书院这一出弄得有点太招摇了。
就算你有一百多儒生应举,能中几个?弄这么大的动静完全没有必要。
最后,还是大家占的便宜多,因为这么一闹,全宋加了一千多个解额,随之会试也有增录,预计殿试最少也得加个五六十个进士第
这个结果太让唐奕意外了,两百多个解额,这要是再考不上,那就特么趁早回家哄孩子去算了!
转眼又是半年。
进五月中开始,开封大雨不断,一连下了半个月,进了六月也不见停的意思。
开封城的排水系统再也无法承受如此天涝,河槽盈满,汴水倒灌,城中一片汪洋,淹毁民房无数,百姓罹难。
对此,唐奕也是无能为力,只得如庆八年一般,全力配合朝廷赈灾。
而朝廷在全力救灾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事搅得举朝不宁
狄青真的被弹劾了
本来唐奕觉得,对于狄青的攻伐不太可能在这一时空重演。
在原本的史中,狄青被文臣集团所不喜,又游离在将门之外,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边缘化人物,加之文彦博为首的文臣明的暗的一起上
又是狄青在相国寺避涝期间身披黄袍,效仿太祖黄袍加身;又是狄青家的狗生独角;又是有金光加身,反正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把脏水往狄青身上泼。
可是,现今的情势是,文彦博是唐奕这边的。之前唐奕不放心他容不下狄青,还特意警告文扒皮别动狄青。
而将门也在唐奕的掌控之中。不会与狄青为难。按说,以往的那一切就不应该再发生了。
可是,出乎唐奕意料的是,狄青不但被再次构陷,而且照这个事态发展下去,比原本的史还要严重!!
唐奕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忘了,这一条轨迹上的狄青虽然没有原来的“人缘”差,但是他却比原来的史挡了更多人的路。
这不能怪狄青,而是要归罪于唐奕。细想下来,大宋朝已经很多年没有换过宰相了。
文彦博自从到苏州反醒了半年回来之后,再没出过中枢,已经做了四年的宰相。
富弼回朝之后,先是平章事,后又入昭文馆任内相,也已经六年。
贾昌朝就算再不招人待见,也是四五年的首相未出。
宋庠是一会儿入馆,一会儿出三司,从庆七年回朝九年之间,就在外任了半任知州。
庞籍、丁度也只出过一任。
而最牢靠的是吴育,这老头儿不显山、不露水,存在感不高,但却已经在政事堂呆了十多年之久了!
不知道不觉间,大宋朝两年换三相,十位相公九新人的局面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东西两府风水轮留转的旧态,生生让文扒皮他们那几个人做成了“铁饭碗”。
这样的好处当然不用说,专司其职,政令畅通,朝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高效过。
但是,坏处也是明显的
特么一堆的大能贤仕在那儿排队等着当宰相呢啊!!!
王圭、陈执中、韩琦等等一大堆人,在原本的史中都是大放异彩,封侯拜相的角色。
可是现在
放下去就再没了音讯,有的一连任了两三任知州还没轮到回京供职的机会,当然会有不满。
什么时候开始,宰相上去就下不来了?
在所有人都挖空心思地想挤进中枢时,那问题来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挤谁啊?
文彦博、富弼、宋庠、庞籍、丁度加吴育,这是赵祯的铁杆儿,唐子浩的喉舌,稳得不能再稳。
老贾倒是像个风雨飘摇随时滚蛋的主儿,可是,赵祯和唐奕一句“留着有用”,就谁也动不了他
好像
也就一个狄汉臣算是个“软柿子”了!
(未完待续……)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三月,结算作家积分的最后一个月。差的不多,但也不少。需要客官们的帮助。
今天最少五更,以求打赏。多了不说,拜托诸位了。
到了范仲淹的住处,唐奕心下稍宽,因为屋里只有老师一人,说明不是什么大事儿。
“老师叫我?”
“嗯,坐吧。”
唐奕坐下,就听范仲淹出声道:“课业温得如何?”
“还好”
范仲淹满意地点点头,“这一年多来,才算有了点读书人的样子。”
唐奕不接,也没法接。
只听老师接着训话,“上一旬又是甲等,不错,争取下一旬还是甲等。”
“呃”有点难。
范仲淹也不再废话,自己的弟子什么样儿,他最清楚,一但是他自己想干的事情,不用敦促。
“今早陛下已经把各州解额分配完毕,政事堂也已下发全宋。”
唐奕眼前一亮,“开封多少?”
范仲淹轻笑,“你猜?”
知徒莫若师,知师莫若徒。范仲淹这个表情一出,唐奕就乐了。
“您就别逗我了,定是喜讯,对不对!?”
范仲淹大乐,“正是!两百三十七额!”
“嘶!!”唐奕倒吸口冷气。
特么这帮“学生家长”还真是给力啊!
两百多!?怎么弄来的?
要知道,唐奕“管杀不管埋”,扔了一句“自己想招”的话,就什么都不管了,可却苦了观澜的儒生们。
自己要?打从隋唐有科举一制以来,再从五代唐末,把科举分成乡省殿三试以来,就没听说过谁自己要解额的。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不要不行啊!开封取解就一百多人,光观澜就148人,这可怎么考?
要吧!
于是,家书乱飞,加上华联的人脉、唐奕的同盟,整个大宋明面儿上还算平静,可是暗地里却是都炸了窝,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不为过。
使钱的使钱,走关系的走关系,州县豪族连成一气向府县施压。京城里上到三馆学士、两府宰执,下到六部职守,谁手里都攥着几封说请的书信。
最后都没用赵祯开口,满朝文武就接连上请,此时大宋文教正兴,当增加举业取仕人数,以壮朝堂。
还壮?
再壮赵祯连工资都发不起了,可是今年没办法得加。
于是,开封解额一下加了一百多人,各州各县也是一至三人的增额,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就这么形成了。
不过,虽是皆大欢喜,但大伙儿还是觉得,观澜书院这一出弄得有点太招摇了。
就算你有一百多儒生应举,能中几个?弄这么大的动静完全没有必要。
最后,还是大家占的便宜多,因为这么一闹,全宋加了一千多个解额,随之会试也有增录,预计殿试最少也得加个五六十个进士第
这个结果太让唐奕意外了,两百多个解额,这要是再考不上,那就特么趁早回家哄孩子去算了!
转眼又是半年。
进五月中开始,开封大雨不断,一连下了半个月,进了六月也不见停的意思。
开封城的排水系统再也无法承受如此天涝,河槽盈满,汴水倒灌,城中一片汪洋,淹毁民房无数,百姓罹难。
对此,唐奕也是无能为力,只得如庆八年一般,全力配合朝廷赈灾。
而朝廷在全力救灾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事搅得举朝不宁
狄青真的被弹劾了
本来唐奕觉得,对于狄青的攻伐不太可能在这一时空重演。
在原本的史中,狄青被文臣集团所不喜,又游离在将门之外,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边缘化人物,加之文彦博为首的文臣明的暗的一起上
又是狄青在相国寺避涝期间身披黄袍,效仿太祖黄袍加身;又是狄青家的狗生独角;又是有金光加身,反正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把脏水往狄青身上泼。
可是,现今的情势是,文彦博是唐奕这边的。之前唐奕不放心他容不下狄青,还特意警告文扒皮别动狄青。
而将门也在唐奕的掌控之中。不会与狄青为难。按说,以往的那一切就不应该再发生了。
可是,出乎唐奕意料的是,狄青不但被再次构陷,而且照这个事态发展下去,比原本的史还要严重!!
唐奕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忘了,这一条轨迹上的狄青虽然没有原来的“人缘”差,但是他却比原来的史挡了更多人的路。
这不能怪狄青,而是要归罪于唐奕。细想下来,大宋朝已经很多年没有换过宰相了。
文彦博自从到苏州反醒了半年回来之后,再没出过中枢,已经做了四年的宰相。
富弼回朝之后,先是平章事,后又入昭文馆任内相,也已经六年。
贾昌朝就算再不招人待见,也是四五年的首相未出。
宋庠是一会儿入馆,一会儿出三司,从庆七年回朝九年之间,就在外任了半任知州。
庞籍、丁度也只出过一任。
而最牢靠的是吴育,这老头儿不显山、不露水,存在感不高,但却已经在政事堂呆了十多年之久了!
不知道不觉间,大宋朝两年换三相,十位相公九新人的局面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东西两府风水轮留转的旧态,生生让文扒皮他们那几个人做成了“铁饭碗”。
这样的好处当然不用说,专司其职,政令畅通,朝廷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高效过。
但是,坏处也是明显的
特么一堆的大能贤仕在那儿排队等着当宰相呢啊!!!
王圭、陈执中、韩琦等等一大堆人,在原本的史中都是大放异彩,封侯拜相的角色。
可是现在
放下去就再没了音讯,有的一连任了两三任知州还没轮到回京供职的机会,当然会有不满。
什么时候开始,宰相上去就下不来了?
在所有人都挖空心思地想挤进中枢时,那问题来了:
一个萝卜一个坑,挤谁啊?
文彦博、富弼、宋庠、庞籍、丁度加吴育,这是赵祯的铁杆儿,唐子浩的喉舌,稳得不能再稳。
老贾倒是像个风雨飘摇随时滚蛋的主儿,可是,赵祯和唐奕一句“留着有用”,就谁也动不了他
好像
也就一个狄汉臣算是个“软柿子”了!
(未完待续……)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