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杜,干得不错!呵呵,没给我丢脸……”听完杜远舟汇报,马友财立刻赞不绝地夸奖起来。
见杨杖子村不仅解决了提留款问题,还准备大干一场,发展木耳养殖项目,这让马友财眼睛一亮。
虽然前不久也听包老黑以杜远舟汇报过了,他却一直没放在心里,甚至有点怪这个伙子没事找事。
但凑巧的是,前天县里开会,新来的万县长指名点姓地批评了几个经济落后的乡镇,而马关镇首当其冲,让马友财一脸通红,害臊得够呛。幸好还有其他乡镇陪绑,不然他真不知道怎么回来了。
今天,他一听杜远舟的汇报,顿时喜上心头,这养殖项目虽然比不上工业,但也算是一种带领全镇发展经济的新思想和新路径。如果搞好的话,下次开会县领导可能不但不会批评了,甚至来一通表扬。
“小杜,你认为这条路子真的可行?你再详细说说,这一项目适合不适合在全镇推广?”冲着坐在对面认真汇报的杜远舟,马友财笑眯眯地说道。
“镇长,木耳养殖绝对可行,尤其沿海一些城市,特别认可咱们的东北野生木耳,不仅口感特别好,而且营养丰富,之前我亲自在特区进行了调查,并也向我们大学的老师进行了咨询。”杜远舟认真地答道。
他心里却不禁暗自琢磨开来,上次马友财明显对这项目不太感兴趣,这次怎么一下子儿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甚至还准备向全镇进行推广。
杜远舟稍微停顿一下,想了一想,然后说:“镇长,我挺看好这项目的,但全镇推广的话,您看是不是推迟一下?毕竟木耳养殖我们还没有经验,等杨杖子村摸出一条路来了,再进行大规模推广也不晚,风险也可以降到最低处……”
“哦,……”听这么一说,本来马友财脸上笑呵呵的,立刻一下子儿似乎凝住了,随口哦了一声。
“是呀!这件事情确实急不来,万一不成功,就会偷鸡不成一把米。不仅功劳捞不到,还可能让李振涛那伙人抓到小辫子……”马友财想到书记那一伙人,不禁皱了皱眉头。
虽然他一直不服气李振涛,在党委会上自己也占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毕竟人家马记是一把手,一想到这儿,马友财心里就不痛快。
随之他一想,小杜说的也对,再等几个月,如果杨杖子村木耳养殖成功了,他也可以得到一份不小的功劳。那时进行养殖推广,不仅有典型好操作,风险也没有这么大。
但如果现在一旦全镇推广开来,万一失败了,不但没法向老百姓交代,弄不好出现大乱子,也不好向县领导交代,到头来恐怕挨一顿批评可能还是轻的。
“行,这项目推广的事以后再说,我和相关部门的人再探讨探讨。你现在就全心带领杨杖子村去搞养殖,这担子可不轻哦,千万别松懈……如果有什么困难的话,你可以直接和我说……”马友财拍了拍杜远舟的肩膀,然后和蔼地说道。
“好的,谢谢镇长您的大力支持!那什么……镇长,我还真有点事需要向您请示……”杜远舟面带真诚的感谢之后,然后又向吞吞吐吐地说道,神情似乎显得颇不好意思。
“呵呵,你这个小杜,我这个人向来喜欢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什么话尽管说?”马友财的眉梢不明显地动了一下,然后一脸笑容地对着杜远舟,似乎鼓励地说道。
“镇长,您看……我大学时也不是农业专业的,技术方面也不太懂,辛苦一点儿到没有什么,但担负事儿就不好了。您看是不是可以派几个农科站的技术员指导一下村民……”杜远舟委婉地提出了要求。其实,在刚才回镇里时他就开始想这件事情了,毕竟一个人精力有限,而且自己确实也不擅长农业方面的技术。
“原来是这件事呀!那你小杜还不好意思啥呀!都是为了工作嘛!呵呵,应该的,确实需要他们农科站的技术员来配合一下。我这就给那边打一个电话……”见杜远舟并没有想象中不知轻重地提转正的问题,而是工作上的事情,马友财立刻呵呵一笑,说道。
然后,他很利索地拿起电话,掏出通讯本看了看,按下几个号码,接通了农科站的电话。显然,可以看得出来,马友财平时也很少打农科站这个电话,不然也不会号码都记不清了。
很快,农科站站长李保田赶到镇长办公室,对于镇长让农科站配合的要求,自然满口答应了下来。
对于杜远舟这个包村干部,虽然从来没有听过,但李保田也丝毫不敢小瞧儿,毕竟人家可是在镇长这里挂了号,而且还劳烦镇长亲自打电话让自己配合,想必也不是什么软角色。
李保田一有如此想法,立刻将杜远舟放在了尽可能拉拢的行列,自然对他亲热不少,也给予大力配合,派了一老一少的两位技术员。
这两位技术员,对于养殖菌类都一些了解。那老技术员,叫赵松柏,年龄约有五十多岁,头发都花白了,以前帮着县里搞过蘑菇养殖项目,但后来由于领导不支持,最终不了而了。
另外一位技术员叫张涛,年纪小一些,三十岁左右,但话语不多,是省城一所农专毕业的,可惜分配到这里之后,一直以来无用武之处。
听到杜远舟一说,两人有些兴奋,毕竟有大展身手的地方了。杜远舟也挺高兴,看见两人不仅有技术、有经验,而且性格也踏实,知道李保田并没有哄弄自己,对这个农科站站长好印象由增加了不少。
当三人回到杨杖子村,立刻展开工作。对于养殖木耳,赵松柏和张涛虽然也不熟悉,但毕竟人家是科班出身,也不是杜远舟这个凭几本书半路出家的假专家所比拟的。
随着两人技术水平直线上升、日益娴熟,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杜远舟大大松了一口气,心儿也终于有底了。
至于两人,在杜远舟的要求下,暂时也在杨杖子村住了下来。他们就住在村委会大院那个房间,也就是给杜远舟准备的那个房间。
而杜远舟,只好又住进了华晓梅家。原本准备住在赵万成家,但不巧的是赵万成的女儿回娘家探亲,房间自然不够了。
华晓梅的婆婆是一个人精,这一次搞了个大耳场,由于技术员太抢手,深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一听说村长家房间不够用,立刻好心地把杜远舟让到她家去住。
看着孙老太太的热情劲儿,杜远舟也鬼迷心窍地答应下来了。
见杨杖子村不仅解决了提留款问题,还准备大干一场,发展木耳养殖项目,这让马友财眼睛一亮。
虽然前不久也听包老黑以杜远舟汇报过了,他却一直没放在心里,甚至有点怪这个伙子没事找事。
但凑巧的是,前天县里开会,新来的万县长指名点姓地批评了几个经济落后的乡镇,而马关镇首当其冲,让马友财一脸通红,害臊得够呛。幸好还有其他乡镇陪绑,不然他真不知道怎么回来了。
今天,他一听杜远舟的汇报,顿时喜上心头,这养殖项目虽然比不上工业,但也算是一种带领全镇发展经济的新思想和新路径。如果搞好的话,下次开会县领导可能不但不会批评了,甚至来一通表扬。
“小杜,你认为这条路子真的可行?你再详细说说,这一项目适合不适合在全镇推广?”冲着坐在对面认真汇报的杜远舟,马友财笑眯眯地说道。
“镇长,木耳养殖绝对可行,尤其沿海一些城市,特别认可咱们的东北野生木耳,不仅口感特别好,而且营养丰富,之前我亲自在特区进行了调查,并也向我们大学的老师进行了咨询。”杜远舟认真地答道。
他心里却不禁暗自琢磨开来,上次马友财明显对这项目不太感兴趣,这次怎么一下子儿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甚至还准备向全镇进行推广。
杜远舟稍微停顿一下,想了一想,然后说:“镇长,我挺看好这项目的,但全镇推广的话,您看是不是推迟一下?毕竟木耳养殖我们还没有经验,等杨杖子村摸出一条路来了,再进行大规模推广也不晚,风险也可以降到最低处……”
“哦,……”听这么一说,本来马友财脸上笑呵呵的,立刻一下子儿似乎凝住了,随口哦了一声。
“是呀!这件事情确实急不来,万一不成功,就会偷鸡不成一把米。不仅功劳捞不到,还可能让李振涛那伙人抓到小辫子……”马友财想到书记那一伙人,不禁皱了皱眉头。
虽然他一直不服气李振涛,在党委会上自己也占有很大的话语权,但毕竟人家马记是一把手,一想到这儿,马友财心里就不痛快。
随之他一想,小杜说的也对,再等几个月,如果杨杖子村木耳养殖成功了,他也可以得到一份不小的功劳。那时进行养殖推广,不仅有典型好操作,风险也没有这么大。
但如果现在一旦全镇推广开来,万一失败了,不但没法向老百姓交代,弄不好出现大乱子,也不好向县领导交代,到头来恐怕挨一顿批评可能还是轻的。
“行,这项目推广的事以后再说,我和相关部门的人再探讨探讨。你现在就全心带领杨杖子村去搞养殖,这担子可不轻哦,千万别松懈……如果有什么困难的话,你可以直接和我说……”马友财拍了拍杜远舟的肩膀,然后和蔼地说道。
“好的,谢谢镇长您的大力支持!那什么……镇长,我还真有点事需要向您请示……”杜远舟面带真诚的感谢之后,然后又向吞吞吐吐地说道,神情似乎显得颇不好意思。
“呵呵,你这个小杜,我这个人向来喜欢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什么话尽管说?”马友财的眉梢不明显地动了一下,然后一脸笑容地对着杜远舟,似乎鼓励地说道。
“镇长,您看……我大学时也不是农业专业的,技术方面也不太懂,辛苦一点儿到没有什么,但担负事儿就不好了。您看是不是可以派几个农科站的技术员指导一下村民……”杜远舟委婉地提出了要求。其实,在刚才回镇里时他就开始想这件事情了,毕竟一个人精力有限,而且自己确实也不擅长农业方面的技术。
“原来是这件事呀!那你小杜还不好意思啥呀!都是为了工作嘛!呵呵,应该的,确实需要他们农科站的技术员来配合一下。我这就给那边打一个电话……”见杜远舟并没有想象中不知轻重地提转正的问题,而是工作上的事情,马友财立刻呵呵一笑,说道。
然后,他很利索地拿起电话,掏出通讯本看了看,按下几个号码,接通了农科站的电话。显然,可以看得出来,马友财平时也很少打农科站这个电话,不然也不会号码都记不清了。
很快,农科站站长李保田赶到镇长办公室,对于镇长让农科站配合的要求,自然满口答应了下来。
对于杜远舟这个包村干部,虽然从来没有听过,但李保田也丝毫不敢小瞧儿,毕竟人家可是在镇长这里挂了号,而且还劳烦镇长亲自打电话让自己配合,想必也不是什么软角色。
李保田一有如此想法,立刻将杜远舟放在了尽可能拉拢的行列,自然对他亲热不少,也给予大力配合,派了一老一少的两位技术员。
这两位技术员,对于养殖菌类都一些了解。那老技术员,叫赵松柏,年龄约有五十多岁,头发都花白了,以前帮着县里搞过蘑菇养殖项目,但后来由于领导不支持,最终不了而了。
另外一位技术员叫张涛,年纪小一些,三十岁左右,但话语不多,是省城一所农专毕业的,可惜分配到这里之后,一直以来无用武之处。
听到杜远舟一说,两人有些兴奋,毕竟有大展身手的地方了。杜远舟也挺高兴,看见两人不仅有技术、有经验,而且性格也踏实,知道李保田并没有哄弄自己,对这个农科站站长好印象由增加了不少。
当三人回到杨杖子村,立刻展开工作。对于养殖木耳,赵松柏和张涛虽然也不熟悉,但毕竟人家是科班出身,也不是杜远舟这个凭几本书半路出家的假专家所比拟的。
随着两人技术水平直线上升、日益娴熟,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杜远舟大大松了一口气,心儿也终于有底了。
至于两人,在杜远舟的要求下,暂时也在杨杖子村住了下来。他们就住在村委会大院那个房间,也就是给杜远舟准备的那个房间。
而杜远舟,只好又住进了华晓梅家。原本准备住在赵万成家,但不巧的是赵万成的女儿回娘家探亲,房间自然不够了。
华晓梅的婆婆是一个人精,这一次搞了个大耳场,由于技术员太抢手,深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一听说村长家房间不够用,立刻好心地把杜远舟让到她家去住。
看着孙老太太的热情劲儿,杜远舟也鬼迷心窍地答应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