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任东篇——《SOS》(2)-中国灵异事件备忘录txt下载完整版
第七十一章 任东篇——《SOS》(2)-中国灵异事件备忘录txt下载完整版-中国灵异事件备忘录-十月阅读
中国灵异事件备忘录
作者:夜半微风老鬼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到我要借书的事情,刘红兵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并说道:“不过兄弟,我还没读完,就差一点读完了,你们明天来我这里拿书吧,记得可要还给我啊,呵呵。这本书上的英文有些晦涩,用了很多俚语。我年轻的时候跟一个来中国的英国人学习的英语,否则还真看不懂。不过,兄弟,你刚才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书的梗概看过了?这本书写的虽然但是需要慢慢看才知道其中的味道。”
“您虽然之后的意思是说恐怖吗?”我说道。
刘红兵点了点头,任东这时候终于忍不住了,说道:“我不是故意讽刺你,你的英语水平阅读这本书行吗?你刚才怎么看懂的?是通过前面的书名《sos》吗?”
“不是,”我回答道,我又伸手从刘红兵的手中拿过那本书说道:“你们发现没有,这本书看得人大多十分爱惜,从刚才我分析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来。翻页的边缘卷曲是因为看了太多次和纸张材质的关系,但从整个书的正解程度和后期的修补,都可以分析出看这本书的人的爱惜。可就是这样爱惜这本书的人,怎么会砸这本书呢?”
“砸?”任东和刘红兵同时惊呼起来,不可思议的看着我。
我点了点头:“我觉得用扔不准确,应该是砸,用的力量极大。这就是我刚才要留着后面说的话,之前我判断错了,这一切推断与这本书的封皮有关。你们看到没有在羊皮的封页上有两个凹痕,应该是大力握住才产生的印记。而在羊皮上一个边角,有一个受力面,这不是磨损所造成的,我推测应该是把书扔出去,砸到硬物上所留导致的变形。再度推断一下的话,很可能线装就是那时候散落的,但那个读者又把它胶装了回来。当人情绪失控的时候,才会用这样爱惜的东西去砸,愤怒恐惧和慌乱都可能造成,下意识也有可能。但这本书上没有其他的污点,这就排除了可能因为不小心碰洒了杯子或者顺手砸某物的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排除,只能说基本排除。所以,我想,很可能是书中的内容极度吓人,导致读者情绪失控然后把书砸向了墙上。”
“为什么不可能是别的原因,打架的事后顺手砸过去也有可能,你所说的不能完全排除,就是这样的不能完全排除导致一切皆有可能。”任东说道:“你不是常说很多事情都有多种可能,不能妄下定论吗,所以你刚才分析的都是有可能的,你为什么非要武断的说这是因为恐惧所致呢?”
“有时候要靠那么点直觉。”我用手指敲击了两下头说道,那一刻我有种感觉,事情就该是这样的。
----
第二天,我们来到刘红兵茶舍的时候,刘红兵已经不在店里了。听店员说老板昨夜交代完后就匆匆出去了,至今也没露面,说过段时间再来,没什么事儿别给他打电话,平时他很少这样的,而且经营这个茶舍也根本用不着出差。昨天的茶水钱是人家免得单,任东无耻的说回头忽悠忽悠,给他做个心理治疗啥的,看样子这个刘红兵很有钱,不行的话也要发展一下他身边的朋友。
刘红兵虽然不在店里,不过他把书留在了前台让店员交给我们,实在是言而有信。书用油纸包包裹起来,十分精细的样子,并留给我们了一个地址和一封信。信中说如果我们没看完之前就要离开这座城市,也可以拿回去看,再通过邮寄的方式给他就可以了,但一定要用泡沫箱包裹,防止书体损坏等等。
我们出了茶舍,任东问我要如何阅读这本书,我却笑了看着任东笑而不语,任东指着自己说道:“你不会让我给你当翻译吧?”
“是的,逐字逐句的翻译,不准为了省事儿偷换概念,否则就感受不到书中的原汁原味了。你留学生涯当是白留的啊,该为我效力一次了。反正好好探讨一下,别忘了一本书能把一个读者吓成这样,让书脱手而出,我实在是好奇,到底描写了些什么呢。难道你就不好奇吗?”我说道。
任东冷笑一声说:“你别诱导我,没用,你忘了我是干啥的了,我早就知道你想用我翻译了。不过这本书听刘红兵的意思,是英式英语,我不太了解他们的俚语和一些习惯,但我想应该不是问题,咱们回你住的酒店吧,遇到不知道的还可以查阅一下。”
“好。”
任东的钱也不挣了,我旅游也截止了,我们就在酒店围绕着这本书使起了劲儿来。
sos准确的说是是国际摩尔斯电码求救信号,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在1908年作出规定,设定它为国际海难求救信号。因为在先前屡次海难当中,有时候很难迅速发出信号,或者被对方误判造成了惨剧。而sos是三个单独的字母作为组合,没有任何意义,发出来是“---”方便发出也方便破解。不过后来sos的意义就被人扩大了,不光针对于海难,只要有危难就可以发出来,而人们也演变出许多别的方法来表示求救,比如191519(sos字母排列位数)或者光源求救三短三长三短等等。
这本书我们当天只看了三十几页,因为看起来实在麻烦,我英语不行无法直接阅读,为了让我能够准确理解,任东必须选择最恰当的中文解释,还得联系前后文尽量保证原汁原味,生怕错过了什么影响我的理解。两种语言的语句词语用法是有差别的,如果单纯为了理解或许翻译很简单,但若想探究,加之我的高要求,所以阅读速度大大减慢,还好这本书不算厚。
目前翻译出来的内容显示,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中国的一件事儿,而据文中作者的字数,他也是这个中国人。这就奇怪了,如果他是个中国人,那为什么会用英语去描述事情呢,除非在写本书的时候,他正在大洋彼岸的某个国家。
凑巧的是这本书作者好像也西湖岸边长大的孩子,这让正在这座城市中的我和任东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喜欢这样的小说,因为我也是这么写小说的,我不喜欢用故意制造恐怖和悬疑来吓唬人,我只需要描述事情,在故事中加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或许你看的时候不觉得害怕,但当你关上电脑,或许有一天只需一个轻微的提示或者相同的经历,文中的一切就会汹涌而至,让你陷入深深的自我恐惧当中,而且会越来越恐惧甚至会带出你脑中其他的真实与虚构。这正是老派恐怖故事的写法,让你自己吓自己,作者仅仅是个记述者。
这本书不是第一人称来描述的,而是第三人称描述,讲的是个老楼上的恐怖故事。在一个老楼上,一个少年总能听到隔壁敲击摩尔斯电码的声音,那声音正是sos。少年时分好奇,但他的隔壁并不是一个楼洞的住户,所以他也不了解那边到底是什么人。
在一个雪夜,当少年从外面参加完那场浩劫的某次批斗运动回家的时候,突然看到楼上有手电筒在打求救信号,这让少年奇怪万分,慢慢走近一看,不就是自己家隔壁的那户人家吗?一时间好奇涌上心头,少年并没有走那条便捷来到门洞前的小道回家,反而直奔楼后那户人家的玻璃窗下。
少年家住三楼,自然那户奇怪的人家也就是三楼,很快他找到了那扇玻璃,可里面再也没有闪烁的灯光亮起。就在这时候,突然一个女人的面孔出现在玻璃窗前,她张着嘴眼睛瞪得极大,不停的拍打着玻璃,那惊恐的表情,苍白的脸颊以及眼睛中的绝望,让少年陷入了深深地恐惧之中。(未完待续)
“您虽然之后的意思是说恐怖吗?”我说道。
刘红兵点了点头,任东这时候终于忍不住了,说道:“我不是故意讽刺你,你的英语水平阅读这本书行吗?你刚才怎么看懂的?是通过前面的书名《sos》吗?”
“不是,”我回答道,我又伸手从刘红兵的手中拿过那本书说道:“你们发现没有,这本书看得人大多十分爱惜,从刚才我分析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来。翻页的边缘卷曲是因为看了太多次和纸张材质的关系,但从整个书的正解程度和后期的修补,都可以分析出看这本书的人的爱惜。可就是这样爱惜这本书的人,怎么会砸这本书呢?”
“砸?”任东和刘红兵同时惊呼起来,不可思议的看着我。
我点了点头:“我觉得用扔不准确,应该是砸,用的力量极大。这就是我刚才要留着后面说的话,之前我判断错了,这一切推断与这本书的封皮有关。你们看到没有在羊皮的封页上有两个凹痕,应该是大力握住才产生的印记。而在羊皮上一个边角,有一个受力面,这不是磨损所造成的,我推测应该是把书扔出去,砸到硬物上所留导致的变形。再度推断一下的话,很可能线装就是那时候散落的,但那个读者又把它胶装了回来。当人情绪失控的时候,才会用这样爱惜的东西去砸,愤怒恐惧和慌乱都可能造成,下意识也有可能。但这本书上没有其他的污点,这就排除了可能因为不小心碰洒了杯子或者顺手砸某物的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排除,只能说基本排除。所以,我想,很可能是书中的内容极度吓人,导致读者情绪失控然后把书砸向了墙上。”
“为什么不可能是别的原因,打架的事后顺手砸过去也有可能,你所说的不能完全排除,就是这样的不能完全排除导致一切皆有可能。”任东说道:“你不是常说很多事情都有多种可能,不能妄下定论吗,所以你刚才分析的都是有可能的,你为什么非要武断的说这是因为恐惧所致呢?”
“有时候要靠那么点直觉。”我用手指敲击了两下头说道,那一刻我有种感觉,事情就该是这样的。
----
第二天,我们来到刘红兵茶舍的时候,刘红兵已经不在店里了。听店员说老板昨夜交代完后就匆匆出去了,至今也没露面,说过段时间再来,没什么事儿别给他打电话,平时他很少这样的,而且经营这个茶舍也根本用不着出差。昨天的茶水钱是人家免得单,任东无耻的说回头忽悠忽悠,给他做个心理治疗啥的,看样子这个刘红兵很有钱,不行的话也要发展一下他身边的朋友。
刘红兵虽然不在店里,不过他把书留在了前台让店员交给我们,实在是言而有信。书用油纸包包裹起来,十分精细的样子,并留给我们了一个地址和一封信。信中说如果我们没看完之前就要离开这座城市,也可以拿回去看,再通过邮寄的方式给他就可以了,但一定要用泡沫箱包裹,防止书体损坏等等。
我们出了茶舍,任东问我要如何阅读这本书,我却笑了看着任东笑而不语,任东指着自己说道:“你不会让我给你当翻译吧?”
“是的,逐字逐句的翻译,不准为了省事儿偷换概念,否则就感受不到书中的原汁原味了。你留学生涯当是白留的啊,该为我效力一次了。反正好好探讨一下,别忘了一本书能把一个读者吓成这样,让书脱手而出,我实在是好奇,到底描写了些什么呢。难道你就不好奇吗?”我说道。
任东冷笑一声说:“你别诱导我,没用,你忘了我是干啥的了,我早就知道你想用我翻译了。不过这本书听刘红兵的意思,是英式英语,我不太了解他们的俚语和一些习惯,但我想应该不是问题,咱们回你住的酒店吧,遇到不知道的还可以查阅一下。”
“好。”
任东的钱也不挣了,我旅游也截止了,我们就在酒店围绕着这本书使起了劲儿来。
sos准确的说是是国际摩尔斯电码求救信号,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在1908年作出规定,设定它为国际海难求救信号。因为在先前屡次海难当中,有时候很难迅速发出信号,或者被对方误判造成了惨剧。而sos是三个单独的字母作为组合,没有任何意义,发出来是“---”方便发出也方便破解。不过后来sos的意义就被人扩大了,不光针对于海难,只要有危难就可以发出来,而人们也演变出许多别的方法来表示求救,比如191519(sos字母排列位数)或者光源求救三短三长三短等等。
这本书我们当天只看了三十几页,因为看起来实在麻烦,我英语不行无法直接阅读,为了让我能够准确理解,任东必须选择最恰当的中文解释,还得联系前后文尽量保证原汁原味,生怕错过了什么影响我的理解。两种语言的语句词语用法是有差别的,如果单纯为了理解或许翻译很简单,但若想探究,加之我的高要求,所以阅读速度大大减慢,还好这本书不算厚。
目前翻译出来的内容显示,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中国的一件事儿,而据文中作者的字数,他也是这个中国人。这就奇怪了,如果他是个中国人,那为什么会用英语去描述事情呢,除非在写本书的时候,他正在大洋彼岸的某个国家。
凑巧的是这本书作者好像也西湖岸边长大的孩子,这让正在这座城市中的我和任东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喜欢这样的小说,因为我也是这么写小说的,我不喜欢用故意制造恐怖和悬疑来吓唬人,我只需要描述事情,在故事中加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元素。或许你看的时候不觉得害怕,但当你关上电脑,或许有一天只需一个轻微的提示或者相同的经历,文中的一切就会汹涌而至,让你陷入深深的自我恐惧当中,而且会越来越恐惧甚至会带出你脑中其他的真实与虚构。这正是老派恐怖故事的写法,让你自己吓自己,作者仅仅是个记述者。
这本书不是第一人称来描述的,而是第三人称描述,讲的是个老楼上的恐怖故事。在一个老楼上,一个少年总能听到隔壁敲击摩尔斯电码的声音,那声音正是sos。少年时分好奇,但他的隔壁并不是一个楼洞的住户,所以他也不了解那边到底是什么人。
在一个雪夜,当少年从外面参加完那场浩劫的某次批斗运动回家的时候,突然看到楼上有手电筒在打求救信号,这让少年奇怪万分,慢慢走近一看,不就是自己家隔壁的那户人家吗?一时间好奇涌上心头,少年并没有走那条便捷来到门洞前的小道回家,反而直奔楼后那户人家的玻璃窗下。
少年家住三楼,自然那户奇怪的人家也就是三楼,很快他找到了那扇玻璃,可里面再也没有闪烁的灯光亮起。就在这时候,突然一个女人的面孔出现在玻璃窗前,她张着嘴眼睛瞪得极大,不停的拍打着玻璃,那惊恐的表情,苍白的脸颊以及眼睛中的绝望,让少年陷入了深深地恐惧之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