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裴两位相国告辞而去,韦云起却留了下来,张铉负手站在窗前,注视着远处的正在修建的中都塔,韦云起明白张铉留下自己的原因,他坦率地说道:“微臣完全能理解殿下想重用李春的原因,想大力发展手工业,尤其造纸、印版,扩大文学的传播,建立官学,逐步削弱豪门士族的基础,但微臣想说,殿下想法很好,但重用李春的时机确实还不成熟。”
“为什么?”张铉没有转身,冷冷地问道。
“殿下免去了两名尚,谁都知道这是针对河北士族,已经在朝野引发巨大的震动了,河北士族人人自危,这个时候还是应该以稳住官场为主,如果再重用李春,中都的官场会大乱,殿下在朝廷的基础还并不牢靠,微臣担心中都官场的人心会散,最后只会便宜了李渊。”
沉默片刻,张铉缓缓点头,“你说得对,有外敌在,不可过于变更制度,引发动荡,也罢,李春颇擅长治水,我任命他为都水监令,这个苦差事相信没有人会和他争。”
韦云起笑道:“这就对了,从五品侍郎升为正四品寺监主官,也算是一个很大的提拔,但总比直接升为从三品尚要好得多。”
张铉不想再提此事,又头道:“卢庆元出任礼部侍郎的任命取消吧!让他继续担任涿郡郡丞。”
这却是妻子卢清请求,理由是她兄长缺乏州县历练,不懂民间疾苦,让他普通民众多打交道,有利于兄长人生阅历的积累,而且这也是他们父亲卢倬的一再要求,张铉能理解卢倬的长远打算,他便答应了妻子,让卢庆元继续出任涿郡郡丞。
韦云起点点头,“微臣明白了,他现在还没有办入职手续,新涿郡郡丞也没有任命,此事很简单,也不用下牒文,让他直接涿郡就是了。”
“那就好,还有什么事吗?”张铉问道。
“微臣还有一事。”
韦云起压低声音道:“现在中都大街小巷都在议论,殿下姓张不姓杨,再继续维持隋朝不太合适,也没有必要,殿下,我们是不是该改国号了?”
张铉摇摇头,“这件事时机还不成熟,正如你刚才所言,我在朝廷的基础还并不牢靠,李渊还在一旁虎视眈眈,等天下大势已定,我们再慢慢讨论此事不晚!”
韦云起欣然赞道:“殿下的定力非常人可及也!”
张铉也笑道:“我可没有什么定力,比如对拿下江都,我在师的半路就迫不及待了。”
江都是一个前朝的遗留问题,在宇文化及渡淮北上后张铉确实准备一并解决江都,但由于唐军进攻河内,使张铉不得不暂时放弃收复江都,撤军了河北,江都便成了大将军陈棱控制的一块大隋飞地。
但无论洛阳隋朝还是中都隋朝都无法控制陈棱,江都实际上成了一个打着大隋旗帜而自立的割据势力。
东海岛外的船帆遮天蔽日,三万水军在老将来护儿的率领下,在东莱郡仅仅休整一天后便再度沿海南下,数日后抵达了东海郡。
来护儿从大船上走下,驻东海郡守将李贲连忙上前向来护儿行礼,东海郡是大隋的最南面,由于紧靠徐州,东海郡守军情况比较特殊,在郡治胊山县有一千郡兵,直属于兵部管辖,而在东海岛又有三千驻军,却属于水军,由鹰扬郎将李贲率领,除了供应物资外,东海郡官府一般不涉足东海岛。
“卑职参见老将军!”李贲上前单膝跪下行礼。
“李将军请起!”
来护儿让他起身,又问道:“骑兵到东海郡了吗?”
这次张铉对江都势在必得,所以不仅三万水军数百艘战船全部南下,而且裴行俨的三万骑兵也没有返中都,也是直接从河北南下,从琅琊郡进入了东海郡,也是骑兵的优势,高速机动,调动灵活。
李贲连忙道:“今天上午裴将军的骑兵刚到,不过在胊山县。”
迟疑一下,李贲又问道:“要卑职通知裴将军吗?”
来护儿点点头,“你现在就发信告诉他,我将继续南下,请他也按计划南下,淮河那边我会安排船只给他渡河和运送粮草。”
“卑职遵令!”李贲匆匆去发信了。
来护儿随即高声令道:“传令三军休息两个时辰,大军继续南下!”
由于宇文化及在徐州掠夺以及和瓦岗军爆发战争后,大量的人口从徐州逃到江都郡和琅琊郡躲避兵灾,胊山县的人口从两万激增到十万,县城负担极重,民众也苦不堪言。
东海郡和琅琊郡两郡官员连发十几份求援牒文去中都,恳请朝廷支援赈灾。
为此,朝廷特地拨付粮食五万石以及十五万袋野豌豆给琅琊郡和东海郡用于赈灾,同时又从各地调来一百多名官员协助两郡赈灾。
就在隋军水师抵达东海岛的同时,裴行俨率领三万骑兵也在清晨时分抵达了胊山县,胊山县城内有草料和粮食仓库,可以给隋军士兵和战马补充粮食草料。
在胊山县外一片延绵数十里树林内,外面环绕着一条小溪,流水潺潺,在盛夏里格外的清凉诱人。
三万骑兵和战马在树林内休息乘凉,躲避炎热的天气,炎热的天气对战马影响很大,所以士兵们都小心翼翼爱护自己的战马。
不断有士兵去树林外的小溪内取水,给战马浇在身上降温,他们尽量夜间赶路,白天休息,到目前为止,军队和战马依然保持着充足的体力。
裴行俨坐在一块大石上,专注地研究地图,张铉给他的命令是渡淮南下,止于高邮,没有命令不准进攻江都,裴行俨明白大帅的意图,大帅是要威慑陈棱,让他认清形势投降中都,可一旦陈棱投降了长安,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威慑江都对于裴行俨问题不大,关键是要避免遭到敌军偷袭,裴行俨很清楚战马对于中原各路诸侯意味着什么,就算是水网密布的江淮贼首杜伏威也同样会眼红,裴行俨绝不能让自己的骑兵遭遇偷袭。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单膝跪下禀报:“启禀将军,赵县令派人送来一封信,可能是东海岛那边发来。”
裴行俨精神一振,这极可能是来护儿抵达东海岛了,他当即问道:“信在哪里?”
一名县衙从事被领进树林,将一封信呈上,裴行俨打开看了一遍,和他所料一致,来护儿到了东海岛,又继续南下了,信上说来护儿将派一支船队给他运输粮食草料。
裴行俨连忙问道:“东海岛派来了什么样的船队?”
“派来了两百艘小船,可以从东海郡直接去淮河。”
裴行俨稍稍松了口气,他就怕派来千石以上的大船,根本走不了小河,只能走海路再绕去淮河,那样会误事的,来护儿考虑得还算周到。
裴行俨对从事道:“烦请告诉赵县令,请他立刻组织民夫搬运粮食和草料上船,务必在天黑之前准备好。”
“将军放心,我家县令上午就组织了民夫,现在应该已经在搬运粮食草料了。”
从事告辞走了,裴行俨看了看天色,现在还是下午时分,等天黑下来就出发。(未完待续。)
“为什么?”张铉没有转身,冷冷地问道。
“殿下免去了两名尚,谁都知道这是针对河北士族,已经在朝野引发巨大的震动了,河北士族人人自危,这个时候还是应该以稳住官场为主,如果再重用李春,中都的官场会大乱,殿下在朝廷的基础还并不牢靠,微臣担心中都官场的人心会散,最后只会便宜了李渊。”
沉默片刻,张铉缓缓点头,“你说得对,有外敌在,不可过于变更制度,引发动荡,也罢,李春颇擅长治水,我任命他为都水监令,这个苦差事相信没有人会和他争。”
韦云起笑道:“这就对了,从五品侍郎升为正四品寺监主官,也算是一个很大的提拔,但总比直接升为从三品尚要好得多。”
张铉不想再提此事,又头道:“卢庆元出任礼部侍郎的任命取消吧!让他继续担任涿郡郡丞。”
这却是妻子卢清请求,理由是她兄长缺乏州县历练,不懂民间疾苦,让他普通民众多打交道,有利于兄长人生阅历的积累,而且这也是他们父亲卢倬的一再要求,张铉能理解卢倬的长远打算,他便答应了妻子,让卢庆元继续出任涿郡郡丞。
韦云起点点头,“微臣明白了,他现在还没有办入职手续,新涿郡郡丞也没有任命,此事很简单,也不用下牒文,让他直接涿郡就是了。”
“那就好,还有什么事吗?”张铉问道。
“微臣还有一事。”
韦云起压低声音道:“现在中都大街小巷都在议论,殿下姓张不姓杨,再继续维持隋朝不太合适,也没有必要,殿下,我们是不是该改国号了?”
张铉摇摇头,“这件事时机还不成熟,正如你刚才所言,我在朝廷的基础还并不牢靠,李渊还在一旁虎视眈眈,等天下大势已定,我们再慢慢讨论此事不晚!”
韦云起欣然赞道:“殿下的定力非常人可及也!”
张铉也笑道:“我可没有什么定力,比如对拿下江都,我在师的半路就迫不及待了。”
江都是一个前朝的遗留问题,在宇文化及渡淮北上后张铉确实准备一并解决江都,但由于唐军进攻河内,使张铉不得不暂时放弃收复江都,撤军了河北,江都便成了大将军陈棱控制的一块大隋飞地。
但无论洛阳隋朝还是中都隋朝都无法控制陈棱,江都实际上成了一个打着大隋旗帜而自立的割据势力。
东海岛外的船帆遮天蔽日,三万水军在老将来护儿的率领下,在东莱郡仅仅休整一天后便再度沿海南下,数日后抵达了东海郡。
来护儿从大船上走下,驻东海郡守将李贲连忙上前向来护儿行礼,东海郡是大隋的最南面,由于紧靠徐州,东海郡守军情况比较特殊,在郡治胊山县有一千郡兵,直属于兵部管辖,而在东海岛又有三千驻军,却属于水军,由鹰扬郎将李贲率领,除了供应物资外,东海郡官府一般不涉足东海岛。
“卑职参见老将军!”李贲上前单膝跪下行礼。
“李将军请起!”
来护儿让他起身,又问道:“骑兵到东海郡了吗?”
这次张铉对江都势在必得,所以不仅三万水军数百艘战船全部南下,而且裴行俨的三万骑兵也没有返中都,也是直接从河北南下,从琅琊郡进入了东海郡,也是骑兵的优势,高速机动,调动灵活。
李贲连忙道:“今天上午裴将军的骑兵刚到,不过在胊山县。”
迟疑一下,李贲又问道:“要卑职通知裴将军吗?”
来护儿点点头,“你现在就发信告诉他,我将继续南下,请他也按计划南下,淮河那边我会安排船只给他渡河和运送粮草。”
“卑职遵令!”李贲匆匆去发信了。
来护儿随即高声令道:“传令三军休息两个时辰,大军继续南下!”
由于宇文化及在徐州掠夺以及和瓦岗军爆发战争后,大量的人口从徐州逃到江都郡和琅琊郡躲避兵灾,胊山县的人口从两万激增到十万,县城负担极重,民众也苦不堪言。
东海郡和琅琊郡两郡官员连发十几份求援牒文去中都,恳请朝廷支援赈灾。
为此,朝廷特地拨付粮食五万石以及十五万袋野豌豆给琅琊郡和东海郡用于赈灾,同时又从各地调来一百多名官员协助两郡赈灾。
就在隋军水师抵达东海岛的同时,裴行俨率领三万骑兵也在清晨时分抵达了胊山县,胊山县城内有草料和粮食仓库,可以给隋军士兵和战马补充粮食草料。
在胊山县外一片延绵数十里树林内,外面环绕着一条小溪,流水潺潺,在盛夏里格外的清凉诱人。
三万骑兵和战马在树林内休息乘凉,躲避炎热的天气,炎热的天气对战马影响很大,所以士兵们都小心翼翼爱护自己的战马。
不断有士兵去树林外的小溪内取水,给战马浇在身上降温,他们尽量夜间赶路,白天休息,到目前为止,军队和战马依然保持着充足的体力。
裴行俨坐在一块大石上,专注地研究地图,张铉给他的命令是渡淮南下,止于高邮,没有命令不准进攻江都,裴行俨明白大帅的意图,大帅是要威慑陈棱,让他认清形势投降中都,可一旦陈棱投降了长安,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威慑江都对于裴行俨问题不大,关键是要避免遭到敌军偷袭,裴行俨很清楚战马对于中原各路诸侯意味着什么,就算是水网密布的江淮贼首杜伏威也同样会眼红,裴行俨绝不能让自己的骑兵遭遇偷袭。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单膝跪下禀报:“启禀将军,赵县令派人送来一封信,可能是东海岛那边发来。”
裴行俨精神一振,这极可能是来护儿抵达东海岛了,他当即问道:“信在哪里?”
一名县衙从事被领进树林,将一封信呈上,裴行俨打开看了一遍,和他所料一致,来护儿到了东海岛,又继续南下了,信上说来护儿将派一支船队给他运输粮食草料。
裴行俨连忙问道:“东海岛派来了什么样的船队?”
“派来了两百艘小船,可以从东海郡直接去淮河。”
裴行俨稍稍松了口气,他就怕派来千石以上的大船,根本走不了小河,只能走海路再绕去淮河,那样会误事的,来护儿考虑得还算周到。
裴行俨对从事道:“烦请告诉赵县令,请他立刻组织民夫搬运粮食和草料上船,务必在天黑之前准备好。”
“将军放心,我家县令上午就组织了民夫,现在应该已经在搬运粮食草料了。”
从事告辞走了,裴行俨看了看天色,现在还是下午时分,等天黑下来就出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