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宫内,当权桓将隋军的十三个条件向数十名大臣公布,所有大臣顿时炸开了锅,一次性赔偿隋军军粮五十万石,军费五十万两黄金,鸭禄水以北土地划归隋朝,以后每年缴纳岁粮二十万石,岁绢两万匹,禁止高句丽拥有军队,高句丽的安全由隋军负责
众大臣群情激昂,纷纷表示坚决不能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有大臣愤怒得叫喊道:‘与其接受这个条件,还不如灭国!’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不肯在同意上签字,众人纷纷起身拂袖而去,大殿内只剩下寥寥数人,权桓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望着众人离席而去。
这时,他的亲家吏部尚剑文德叹了口气道:“其实我觉得关键是第八条,所有官员的嫡长子都要去中都读,这就是人质啊!如果这一条能改一改,或许条件可以商榷,毕竟谁也承受不起屠城的命运。”
权桓冷冷道:“那怎么改,难道让我权桓的儿子去中都为质就行了吗?”
剑文德知道权桓是不想一个人承担这个责任,所以让大家签字,表示是朝臣们共同的决定,但众人都不肯承担这个责任,剑文德便道:“那就再等两天,等大家冷静下来,大人再和大家说一说,如果还是不肯接受,那大人就开城投降吧!任由隋军处置。”
权桓心里明白,如果不答应条件投降,就算没有屠城也会灭国,他可接受不了这个结局,必须要保住高句丽,保住自己的权势。
其实权桓倒是能接受这些条件,交出高烈不用说了,高烈就在大牢之中,主要是几款核心条件,赔偿军粮五十万石,仓库还有三十万石,再去各城凑一凑,应该凑得出来;赔偿军费五十万两黄金,渊氏家族的财富也足够了,而鸭禄水以北的土地是渊氏家族的封地,他也并不心疼,每年的粮食和布绢,他们也拿得出,关键是不能拥有军队,隋军将在高句丽驻军,这个条件太苛刻。
但权桓也无可奈何,他知道张铉绝不会在这一条上让步,这才是整个投降条件的关键,除非大隋灭亡,否则高句丽休想翻身了。
剑文德又低声道:“大人,过几年后我们或许可以再和张铉商量,我们划一块专门的土地筑城给隋军驻扎,相信他会同意,我们再成立少量的内务军以维持治安,他应该也会同意,只要隋军不干涉高句丽内部政务,我觉得也可以接受,最多是恢复旧制,高句丽王由大隋册封,大人以为呢?”
权桓点点头,这也是个办法,以后再慢慢地一点点争取权利,可无论如何隋军的条件必须满朝文武都签字才行,绝不能把历史责任都压到他权桓一个人的身上。
想到这,他咬牙切齿道:“也罢,我一家家去找,丑话说在前面,愿意接受条件的官员可签字免死,不愿签字官员的名单则交给隋军,让他们接受抄家灭门的命运吧!”
权桓这一招确实很毒辣,到第二天晚上,约七成的官员都乖乖在同意上签字了,还有三成的官员不肯签字,同时提出辞去官职,但权桓不接受辞职,并派军队将不肯签字的官员和他们家人一律捉拿下狱,再给他们最后一晚考虑,如果还不肯签字,那么官员和家人全部处斩,财产交给隋军作为赔偿。
凌晨五更时分,剑武岐匆匆找到一夜未眠的权桓,躬身将一份完整的签名同意交给权桓,“大人,都签字画押了。”
权桓接过签满姓名并押了手印的同意看了看,他不由长长松了口气,对剑武岐道:“天亮后开城投降吧!”
当天晚上,武辄俊带着投降国和两辆囚车再次来到隋军大营,中军大帐前火光猎猎,张铉接过了投降国,高句丽接受他的全部条件,张铉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武辄俊道:“明天巳时正开城投降,隋军要举行入城仪式,我们不会屠城,但也不希望看到任何抵抗。”
武辄俊默默点头,“卑职去转告!”
这时,张铉看了看囚车,几名士兵将第一辆囚车推了上来,里面关押之人正是高烈,虽然他按照约定刺杀了权桓,但渊太祚却出尔反尔,将高烈和穆遂新抓捕入狱,其余手下全部杀死,渊太祚准备用他们二人作为投降条件。
张铉走上前看了看高烈,笑道:“高会主,别来无恙乎?”
高烈在狱中遭到宫刑,身心被严重摧残,早已心灰意冷,他此时只想逃得性命,再没有恢复北齐的雄心壮志了,他苦苦哀求道:“粪土烈已无争雄之心,只想苟延残喘度过余生,恳求殿下饶我一命,烈愿为殿下之奴。”
背后穆隧新大怒,厉声喝道:“高烈,你给祖先的脸都丢尽了,堂堂大齐宗嗣,就算死也要顶天立地。”
张铉也没有想到高烈居然变得如此胆小惧死,哪里还有半点渤海会会主的气势,不过高慧一系还在中原活跃,高烈还有利用价值,他笑了笑道:“只要会主能洗心革面,做个富家翁安享晚年其实也不错。”
“来人!打开囚车,带他去大帐休息。”
高烈没想到自己居然能逃过一死,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连声致谢,几名士兵打开囚车,将他扶下去休息了。
张铉又走到穆隧新面前,穆遂新重重哼了一声,扭头不理,张铉冷笑一声道:“虽然有几分骨气,可惜却投靠异族,你也同样把祖先的脸丢尽了。”
穆遂新怒视张铉,“要杀就杀,何必再侮辱我!”
张铉知道穆遂新此人是北齐复国顽固派,留下他后患无穷,便点了点头,“敬你是条汉子,留你全尸。”
他头喝令道:“推下去绞死!”
士兵将囚车推了下去,远远听见穆隧新一声悲呼,“大齐彻底完了!”
“痴人说梦!”张铉冷冷地说了一句
次日上午,十万隋军旌旗招展,盔甲鲜明,在北城外杀气腾腾列队,每个人都十分激动,大隋数度征伐高句丽,死伤百万,今天,他们终于见证了高句丽的彻底投降。
随着一阵鼓声响起,平壤城门大开,一万高句丽军队在剑武岐的带领下出城投降,上缴了兵器、盔甲,被隋军带去战俘营,等候发落。
随即权桓抱着年仅两岁的高句丽王高臧以及数十名文武百官出城投降,他们每个人赤着上身,官印皆挂在脖子上,走出城外便匍匐在地。
权桓大喊道:“高句丽冒犯天军,愿受齐王殿下惩罚!”
张铉点点头,吩咐左右,“我不灭高句丽,让他们穿上衣服!”
士兵让众人穿上衣服,权桓被士兵领上前跪下泣道:“权桓死不足惜,只恳求齐王殿下慈悲为怀,饶过千千万万无辜黎民。”
张铉淡淡道:“莫离支大人是聪明人,能够审时度势保住高句丽,你可继续出任莫离支,将来你长子权文寿可继承你的职位,只要你********宗主国的利益,那么宗主国也会坚决捍卫你的权利,明白吗?”
权桓注视着张铉,点了点头,“微臣明白!”
张铉笑了起来,“好吧!准备入城仪式。”
隋军的鹿角吹响了,‘呜’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平壤城,一队队隋军骑兵举起大旗开始入城,张铉在数百重甲士的护卫下也进入了平壤城,大街两边家家户户摆着香案,跪迎齐王殿下入城。
张铉心中感慨万千,大业十年,他与入城失之交臂,而今天,终于弥补了这个遗憾
入夜,张铉负手站在大帐前注视着黑黝黝的平壤城墙,这时,徐世绩跟着张铉的亲兵匆匆走来,躬身施礼道:“卑职参见大帅!”
张铉笑了笑,望着平壤城墙道:“徐将军知道我为什么不灭掉高句丽吗?”
“卑职觉得大帅不是不想灭它,而是因为”
“因为什么?”张铉头看了他一眼。
徐世绩踌躇一下道:“卑职觉得我们虽然能灭掉它,却一时无法吞掉他。”
张铉笑着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我们的国力还不够深雄厚,等将来我们统一了天下,不仅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都将是我们大隋是我们中原王朝的郡县。”
“殿下,我们将来的国号也叫大隋吗?”徐世绩鼓足勇气低声问道。
“这个问题我现在不好答你,将来你会知道答案。”
张铉并没有责怪徐世绩的鲁莽疑问,笑了笑道:“我今晚请你过来,是想告诉你,我打算任命你为首任驻高句丽都督,能理解我的任命吗?”
徐世绩毫不犹豫道:“卑职绝不会给百济和新罗半点机会。”
这个答让张铉十分满意,他笑道:“还有什么要问吗?”
徐世绩想了想问道:“殿下打算什么时候班师朝?”
张铉头望向西方,良久道:“我答应他们中元节前到中都,时间很紧,最晚三天后就必须动身了,我走后,高句丽就交给你了。”
徐世绩默默点了点头。
三天后,九万大军离开了平壤城,一部分大军北上,一部分去浿水乘船,海陆并行返中原,至此,持续近半年的高句丽战役终于落幕。
众大臣群情激昂,纷纷表示坚决不能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有大臣愤怒得叫喊道:‘与其接受这个条件,还不如灭国!’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不肯在同意上签字,众人纷纷起身拂袖而去,大殿内只剩下寥寥数人,权桓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地望着众人离席而去。
这时,他的亲家吏部尚剑文德叹了口气道:“其实我觉得关键是第八条,所有官员的嫡长子都要去中都读,这就是人质啊!如果这一条能改一改,或许条件可以商榷,毕竟谁也承受不起屠城的命运。”
权桓冷冷道:“那怎么改,难道让我权桓的儿子去中都为质就行了吗?”
剑文德知道权桓是不想一个人承担这个责任,所以让大家签字,表示是朝臣们共同的决定,但众人都不肯承担这个责任,剑文德便道:“那就再等两天,等大家冷静下来,大人再和大家说一说,如果还是不肯接受,那大人就开城投降吧!任由隋军处置。”
权桓心里明白,如果不答应条件投降,就算没有屠城也会灭国,他可接受不了这个结局,必须要保住高句丽,保住自己的权势。
其实权桓倒是能接受这些条件,交出高烈不用说了,高烈就在大牢之中,主要是几款核心条件,赔偿军粮五十万石,仓库还有三十万石,再去各城凑一凑,应该凑得出来;赔偿军费五十万两黄金,渊氏家族的财富也足够了,而鸭禄水以北的土地是渊氏家族的封地,他也并不心疼,每年的粮食和布绢,他们也拿得出,关键是不能拥有军队,隋军将在高句丽驻军,这个条件太苛刻。
但权桓也无可奈何,他知道张铉绝不会在这一条上让步,这才是整个投降条件的关键,除非大隋灭亡,否则高句丽休想翻身了。
剑文德又低声道:“大人,过几年后我们或许可以再和张铉商量,我们划一块专门的土地筑城给隋军驻扎,相信他会同意,我们再成立少量的内务军以维持治安,他应该也会同意,只要隋军不干涉高句丽内部政务,我觉得也可以接受,最多是恢复旧制,高句丽王由大隋册封,大人以为呢?”
权桓点点头,这也是个办法,以后再慢慢地一点点争取权利,可无论如何隋军的条件必须满朝文武都签字才行,绝不能把历史责任都压到他权桓一个人的身上。
想到这,他咬牙切齿道:“也罢,我一家家去找,丑话说在前面,愿意接受条件的官员可签字免死,不愿签字官员的名单则交给隋军,让他们接受抄家灭门的命运吧!”
权桓这一招确实很毒辣,到第二天晚上,约七成的官员都乖乖在同意上签字了,还有三成的官员不肯签字,同时提出辞去官职,但权桓不接受辞职,并派军队将不肯签字的官员和他们家人一律捉拿下狱,再给他们最后一晚考虑,如果还不肯签字,那么官员和家人全部处斩,财产交给隋军作为赔偿。
凌晨五更时分,剑武岐匆匆找到一夜未眠的权桓,躬身将一份完整的签名同意交给权桓,“大人,都签字画押了。”
权桓接过签满姓名并押了手印的同意看了看,他不由长长松了口气,对剑武岐道:“天亮后开城投降吧!”
当天晚上,武辄俊带着投降国和两辆囚车再次来到隋军大营,中军大帐前火光猎猎,张铉接过了投降国,高句丽接受他的全部条件,张铉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武辄俊道:“明天巳时正开城投降,隋军要举行入城仪式,我们不会屠城,但也不希望看到任何抵抗。”
武辄俊默默点头,“卑职去转告!”
这时,张铉看了看囚车,几名士兵将第一辆囚车推了上来,里面关押之人正是高烈,虽然他按照约定刺杀了权桓,但渊太祚却出尔反尔,将高烈和穆遂新抓捕入狱,其余手下全部杀死,渊太祚准备用他们二人作为投降条件。
张铉走上前看了看高烈,笑道:“高会主,别来无恙乎?”
高烈在狱中遭到宫刑,身心被严重摧残,早已心灰意冷,他此时只想逃得性命,再没有恢复北齐的雄心壮志了,他苦苦哀求道:“粪土烈已无争雄之心,只想苟延残喘度过余生,恳求殿下饶我一命,烈愿为殿下之奴。”
背后穆隧新大怒,厉声喝道:“高烈,你给祖先的脸都丢尽了,堂堂大齐宗嗣,就算死也要顶天立地。”
张铉也没有想到高烈居然变得如此胆小惧死,哪里还有半点渤海会会主的气势,不过高慧一系还在中原活跃,高烈还有利用价值,他笑了笑道:“只要会主能洗心革面,做个富家翁安享晚年其实也不错。”
“来人!打开囚车,带他去大帐休息。”
高烈没想到自己居然能逃过一死,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连声致谢,几名士兵打开囚车,将他扶下去休息了。
张铉又走到穆隧新面前,穆遂新重重哼了一声,扭头不理,张铉冷笑一声道:“虽然有几分骨气,可惜却投靠异族,你也同样把祖先的脸丢尽了。”
穆遂新怒视张铉,“要杀就杀,何必再侮辱我!”
张铉知道穆遂新此人是北齐复国顽固派,留下他后患无穷,便点了点头,“敬你是条汉子,留你全尸。”
他头喝令道:“推下去绞死!”
士兵将囚车推了下去,远远听见穆隧新一声悲呼,“大齐彻底完了!”
“痴人说梦!”张铉冷冷地说了一句
次日上午,十万隋军旌旗招展,盔甲鲜明,在北城外杀气腾腾列队,每个人都十分激动,大隋数度征伐高句丽,死伤百万,今天,他们终于见证了高句丽的彻底投降。
随着一阵鼓声响起,平壤城门大开,一万高句丽军队在剑武岐的带领下出城投降,上缴了兵器、盔甲,被隋军带去战俘营,等候发落。
随即权桓抱着年仅两岁的高句丽王高臧以及数十名文武百官出城投降,他们每个人赤着上身,官印皆挂在脖子上,走出城外便匍匐在地。
权桓大喊道:“高句丽冒犯天军,愿受齐王殿下惩罚!”
张铉点点头,吩咐左右,“我不灭高句丽,让他们穿上衣服!”
士兵让众人穿上衣服,权桓被士兵领上前跪下泣道:“权桓死不足惜,只恳求齐王殿下慈悲为怀,饶过千千万万无辜黎民。”
张铉淡淡道:“莫离支大人是聪明人,能够审时度势保住高句丽,你可继续出任莫离支,将来你长子权文寿可继承你的职位,只要你********宗主国的利益,那么宗主国也会坚决捍卫你的权利,明白吗?”
权桓注视着张铉,点了点头,“微臣明白!”
张铉笑了起来,“好吧!准备入城仪式。”
隋军的鹿角吹响了,‘呜’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平壤城,一队队隋军骑兵举起大旗开始入城,张铉在数百重甲士的护卫下也进入了平壤城,大街两边家家户户摆着香案,跪迎齐王殿下入城。
张铉心中感慨万千,大业十年,他与入城失之交臂,而今天,终于弥补了这个遗憾
入夜,张铉负手站在大帐前注视着黑黝黝的平壤城墙,这时,徐世绩跟着张铉的亲兵匆匆走来,躬身施礼道:“卑职参见大帅!”
张铉笑了笑,望着平壤城墙道:“徐将军知道我为什么不灭掉高句丽吗?”
“卑职觉得大帅不是不想灭它,而是因为”
“因为什么?”张铉头看了他一眼。
徐世绩踌躇一下道:“卑职觉得我们虽然能灭掉它,却一时无法吞掉他。”
张铉笑着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我们的国力还不够深雄厚,等将来我们统一了天下,不仅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都将是我们大隋是我们中原王朝的郡县。”
“殿下,我们将来的国号也叫大隋吗?”徐世绩鼓足勇气低声问道。
“这个问题我现在不好答你,将来你会知道答案。”
张铉并没有责怪徐世绩的鲁莽疑问,笑了笑道:“我今晚请你过来,是想告诉你,我打算任命你为首任驻高句丽都督,能理解我的任命吗?”
徐世绩毫不犹豫道:“卑职绝不会给百济和新罗半点机会。”
这个答让张铉十分满意,他笑道:“还有什么要问吗?”
徐世绩想了想问道:“殿下打算什么时候班师朝?”
张铉头望向西方,良久道:“我答应他们中元节前到中都,时间很紧,最晚三天后就必须动身了,我走后,高句丽就交给你了。”
徐世绩默默点了点头。
三天后,九万大军离开了平壤城,一部分大军北上,一部分去浿水乘船,海陆并行返中原,至此,持续近半年的高句丽战役终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