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郡也就是今天的唐山一带,北平郡造船工场位于濡水河口,占地数十里,规模庞大,和北海郡的寿光造船场、高密郡的即墨造船场一起并称为北方三大造船场。●⌒,
虽然北海郡的寿光造船场和高密郡的即墨造船场遭遇匪患而毁于一旦,但北平郡的濡河口造船场却完整的保留下来,一则是它处偏僻,和最近的卢龙县相隔数百里的无人区,没有足够粮食补给,乱匪很难攻到造船场;二则幽州一带的乱匪对船只不感兴趣,也无心却掠夺造船工场,濡口造船场便由此而侥幸地保存下来。
可尽管如此,随着高句丽战役的结束和南北货运业被各地乱匪阻截,造船业也陷入了巨大萧条,北平郡造船工场遭遇了致命打击,没有了收入,也就没有了工钱,大量的船匠离开造船场,短短一年时间,数万船匠都先后离开了船场,船场内只剩下十几名管事,整天无所事事,喝酒赌钱,偷卖船场内的物资也就成了他们的生财之道。
这天晚上,船场内来了一名神秘的客人。
“房先生,我真的很奇怪,房家要这些造船物资做什么?”
船场大管事名叫詹环,是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老者,身材高大,脸庞宽阔,他在北平郡造船场做了四十年,已经早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乱世将至,他对大隋前途充满了悲观,只想将造船场的物资卖个好价钱,他也可以回乡安享晚年了。
和他谈这笔买卖之人,正是齐郡房氏家主房彦谦,也就是房玄龄的父亲,张铉当然不能出面,让齐郡豪门世家替他出面是最好不过。
房彦谦微微笑道:“家族太大,光靠种几亩地,养不活那么多族人,我正好在东莱郡的海边有一片地,建座造船工场。也算是给房家添份产业。”
詹环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产业!如果造船还能成为产业,他又何必贱价卖这些上好船料,房家建造船场。恐怕只会把老本全部赔光。
但这话詹环绝对不会说出来,尽管来看材料的人不少,却没有一人肯拿出五百两黄金买下它们,吴郡的浏河船场只肯拿出两百两黄金,和他的期望相差太远。而这个房彦谦并没有对五百两黄金表示异议,这就给了詹环一线希望,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坦诚之言毁了这个希望。
詹环心里很清楚,这些造船物资如果不卖掉,最后都会烂在仓库里,变得一文不值,更重要是他今年已经五十九岁,明年满六十岁后他就会从这里滚蛋,朝廷会任命另一个大管事,那时所有的好处都轮不到他了。他将在落魄中潦倒残生。
“房先生的高瞻远瞩令人佩服,请跟我来!”
詹环带着房彦谦来到主仓库内,仓库被巨大的铁锁锁住,他取下腰间长约两寸的钥匙,苦笑一声道:“偷材料的人太多,我不得不亲自保管钥匙。”
他打开大铁锁,推开了大门,在詹环手中火把的映照下,巨大仓库里各种物资堆积如山,长达数丈的船板。十几长的龙骨身影仿佛一条条孤寂的木头藏在角落里。
“这是多么宝贵的材料!”
詹环轻轻抚摸着船板,心中充满了眷念,他毕竟在这里做了四十年,让他放弃这些材料。等于就放弃了造船场,他心中多少有些不舍。
“还有那些龙骨,可以造五千石的大船,每一根都价值数百金,它们就像我的孩子。”
“詹大管事,我并不勉强。”房彦谦在一旁淡淡地说道。
“不!不!不!”
詹环慌忙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愿意卖给房家主,毕竟房家主也是用它们来造船,不是用来造房子之类。”
房彦谦一挥手,两名家人快步走进来,将一只木箱子放在他们面前,行一礼退了下去,房彦谦打开了盖子,顿时金光灿灿,箱子里堆满了金条。
“五百两!”房彦谦注视着詹环道。
詹环目光死死盯着黄灿灿的金子,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他最终移开了目光,“六百五十两!”
“什么!”房彦谦一愣。
“我改主意了,我要六百五十两,不!七百两,我要七百两黄金。”
房彦谦的脸顿时阴沉下来,“大管事,生意不是像你这样做的。”
“房家主听我解释,我还有十几个手下,他们也要得到好处才能闭嘴,而且,要把这些材料从军队眼皮下运走,还需要五十两黄金,所以我必须要七百两。”
“如果你再增加怎么办?”房彦谦冷冷地望着他。
“不增加了,就七百两。”
房彦谦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那好吧!我就再信你一次,七百两,我们成交!”
夜幕中,十艘大船缓缓在船场码头上靠岸,数百名身材黑衣的年轻男子从船上飞奔上岸,他们排成几队,接龙似的将仓库里的物资迅速向船上搬去。
“这是我花高价雇来的船只!”
房彦谦望着十艘巨大的货船,给詹环解释道:“还有这些小伙子,你知道,找到这么多青壮并不容易。”
“是啊!确实不容易。”
詹环笑了笑,随口敷衍两句,有的事情最好不要过问得太多,他只关心自己的黄金,黄金到了手,就算是瓦岗军要这批材料,他也没有任何意见。
这时,张铉从为首大船里走了出来,负手站在船头凝视着远处黑压压的船队,他目光深沉,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将军在想什么?”房玄龄走到他的身旁笑问道。
“我在想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
房玄龄有些不解地笑道:“据我所知,辽东半岛并没有什么人烟,去哪里做什么?”
“那里有港口,有土地,而且那边也不是没有人烟,来护儿的侄子就率一支军队驻扎在那里。”
张铉的目光又投向了船队,喃喃道:“就不知朝廷有没有把他们忘记了?”
天快亮时,十艘大船满载着建造船只的材料离开了北平郡造船工场,在两千驻军的眼皮下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向北海郡方向驶去。
但这些只是第一批,他们一共需要走三次才能将材料全部运完,这些船料至少可以建造百艘大船。
当然,这些材料暂时不能放在北海郡,只能放在人口稀少的东莱郡掖县,那边有房家的一块土地,这些材料名义上还是房家的资产。
只要在需要时才能秘密从东莱郡运到寿光船场,张铉虽然想大展手脚,却又不得不格外小心
随着夏天姗姗步入山东半岛,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在青州大地之上,兵部在五月初发来牒文,要求飞鹰军准备再次攻打琅琊郡,战争机器由此开动。
在刚刚修好的北海郡黄河码头上,一艘艘从黎阳仓驶来的大船将数万石粮食运至北海郡,包括上次裴仁基答应的两万石粮食。
这次裴仁基争取到了十万石军粮,他把六万石粮食给了张铉,由此可见这次将是张铉的军队担当主力。
裴仁基也搭乘运粮船来到了北海郡码头,关于这次南征,他有很多话需要当面和张铉谈一谈。
“我说起我还要感谢将军!”
裴仁基目光深沉地注视着正在卸粮的大船说道:“你替我狠狠教训了王世充,为我出了一口恶气。”
裴仁基说得是实话,齐郡通守是他的一个过渡职务,他并不在意清河郡民众由此大举迁往北海郡。
王世充在背后狠狠给了他一刀,让他蒙受奇耻大辱,他原以为朝廷会谴责王世充,并让王世充向自己道歉,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圣上竟然默许了王世充的所作所为,使他心中充满了憋屈,而张铉的出手使他得以长长出了口恶气。
不过裴仁基提这件事却不是真的为了感谢张铉,而是在暗示他,张铉可是在没有得到自己的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出兵齐郡,他希望张铉能明白这一点。
张铉当然明白裴仁基的言外之意思,歉然解释道:“大帅过奖了,卑职也是飞鹰军一员,王世充的作恶同样令我痛恨,本来卑职想征得大帅同意后再动手,却得知大帅去了京城,所以卑职便擅自行动,还请大帅谅解。”
“这件事不说也罢,我们还是说说琅琊郡吧!”
裴仁基很满意张铉的态度,他得意一笑,便将话题转回到了琅琊郡的战事上。(未完待续。)
虽然北海郡的寿光造船场和高密郡的即墨造船场遭遇匪患而毁于一旦,但北平郡的濡河口造船场却完整的保留下来,一则是它处偏僻,和最近的卢龙县相隔数百里的无人区,没有足够粮食补给,乱匪很难攻到造船场;二则幽州一带的乱匪对船只不感兴趣,也无心却掠夺造船工场,濡口造船场便由此而侥幸地保存下来。
可尽管如此,随着高句丽战役的结束和南北货运业被各地乱匪阻截,造船业也陷入了巨大萧条,北平郡造船工场遭遇了致命打击,没有了收入,也就没有了工钱,大量的船匠离开造船场,短短一年时间,数万船匠都先后离开了船场,船场内只剩下十几名管事,整天无所事事,喝酒赌钱,偷卖船场内的物资也就成了他们的生财之道。
这天晚上,船场内来了一名神秘的客人。
“房先生,我真的很奇怪,房家要这些造船物资做什么?”
船场大管事名叫詹环,是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老者,身材高大,脸庞宽阔,他在北平郡造船场做了四十年,已经早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乱世将至,他对大隋前途充满了悲观,只想将造船场的物资卖个好价钱,他也可以回乡安享晚年了。
和他谈这笔买卖之人,正是齐郡房氏家主房彦谦,也就是房玄龄的父亲,张铉当然不能出面,让齐郡豪门世家替他出面是最好不过。
房彦谦微微笑道:“家族太大,光靠种几亩地,养不活那么多族人,我正好在东莱郡的海边有一片地,建座造船工场。也算是给房家添份产业。”
詹环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产业!如果造船还能成为产业,他又何必贱价卖这些上好船料,房家建造船场。恐怕只会把老本全部赔光。
但这话詹环绝对不会说出来,尽管来看材料的人不少,却没有一人肯拿出五百两黄金买下它们,吴郡的浏河船场只肯拿出两百两黄金,和他的期望相差太远。而这个房彦谦并没有对五百两黄金表示异议,这就给了詹环一线希望,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坦诚之言毁了这个希望。
詹环心里很清楚,这些造船物资如果不卖掉,最后都会烂在仓库里,变得一文不值,更重要是他今年已经五十九岁,明年满六十岁后他就会从这里滚蛋,朝廷会任命另一个大管事,那时所有的好处都轮不到他了。他将在落魄中潦倒残生。
“房先生的高瞻远瞩令人佩服,请跟我来!”
詹环带着房彦谦来到主仓库内,仓库被巨大的铁锁锁住,他取下腰间长约两寸的钥匙,苦笑一声道:“偷材料的人太多,我不得不亲自保管钥匙。”
他打开大铁锁,推开了大门,在詹环手中火把的映照下,巨大仓库里各种物资堆积如山,长达数丈的船板。十几长的龙骨身影仿佛一条条孤寂的木头藏在角落里。
“这是多么宝贵的材料!”
詹环轻轻抚摸着船板,心中充满了眷念,他毕竟在这里做了四十年,让他放弃这些材料。等于就放弃了造船场,他心中多少有些不舍。
“还有那些龙骨,可以造五千石的大船,每一根都价值数百金,它们就像我的孩子。”
“詹大管事,我并不勉强。”房彦谦在一旁淡淡地说道。
“不!不!不!”
詹环慌忙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愿意卖给房家主,毕竟房家主也是用它们来造船,不是用来造房子之类。”
房彦谦一挥手,两名家人快步走进来,将一只木箱子放在他们面前,行一礼退了下去,房彦谦打开了盖子,顿时金光灿灿,箱子里堆满了金条。
“五百两!”房彦谦注视着詹环道。
詹环目光死死盯着黄灿灿的金子,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他最终移开了目光,“六百五十两!”
“什么!”房彦谦一愣。
“我改主意了,我要六百五十两,不!七百两,我要七百两黄金。”
房彦谦的脸顿时阴沉下来,“大管事,生意不是像你这样做的。”
“房家主听我解释,我还有十几个手下,他们也要得到好处才能闭嘴,而且,要把这些材料从军队眼皮下运走,还需要五十两黄金,所以我必须要七百两。”
“如果你再增加怎么办?”房彦谦冷冷地望着他。
“不增加了,就七百两。”
房彦谦沉吟片刻,终于点了点头,“那好吧!我就再信你一次,七百两,我们成交!”
夜幕中,十艘大船缓缓在船场码头上靠岸,数百名身材黑衣的年轻男子从船上飞奔上岸,他们排成几队,接龙似的将仓库里的物资迅速向船上搬去。
“这是我花高价雇来的船只!”
房彦谦望着十艘巨大的货船,给詹环解释道:“还有这些小伙子,你知道,找到这么多青壮并不容易。”
“是啊!确实不容易。”
詹环笑了笑,随口敷衍两句,有的事情最好不要过问得太多,他只关心自己的黄金,黄金到了手,就算是瓦岗军要这批材料,他也没有任何意见。
这时,张铉从为首大船里走了出来,负手站在船头凝视着远处黑压压的船队,他目光深沉,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将军在想什么?”房玄龄走到他的身旁笑问道。
“我在想辽东半岛。”
“辽东半岛?”
房玄龄有些不解地笑道:“据我所知,辽东半岛并没有什么人烟,去哪里做什么?”
“那里有港口,有土地,而且那边也不是没有人烟,来护儿的侄子就率一支军队驻扎在那里。”
张铉的目光又投向了船队,喃喃道:“就不知朝廷有没有把他们忘记了?”
天快亮时,十艘大船满载着建造船只的材料离开了北平郡造船工场,在两千驻军的眼皮下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向北海郡方向驶去。
但这些只是第一批,他们一共需要走三次才能将材料全部运完,这些船料至少可以建造百艘大船。
当然,这些材料暂时不能放在北海郡,只能放在人口稀少的东莱郡掖县,那边有房家的一块土地,这些材料名义上还是房家的资产。
只要在需要时才能秘密从东莱郡运到寿光船场,张铉虽然想大展手脚,却又不得不格外小心
随着夏天姗姗步入山东半岛,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在青州大地之上,兵部在五月初发来牒文,要求飞鹰军准备再次攻打琅琊郡,战争机器由此开动。
在刚刚修好的北海郡黄河码头上,一艘艘从黎阳仓驶来的大船将数万石粮食运至北海郡,包括上次裴仁基答应的两万石粮食。
这次裴仁基争取到了十万石军粮,他把六万石粮食给了张铉,由此可见这次将是张铉的军队担当主力。
裴仁基也搭乘运粮船来到了北海郡码头,关于这次南征,他有很多话需要当面和张铉谈一谈。
“我说起我还要感谢将军!”
裴仁基目光深沉地注视着正在卸粮的大船说道:“你替我狠狠教训了王世充,为我出了一口恶气。”
裴仁基说得是实话,齐郡通守是他的一个过渡职务,他并不在意清河郡民众由此大举迁往北海郡。
王世充在背后狠狠给了他一刀,让他蒙受奇耻大辱,他原以为朝廷会谴责王世充,并让王世充向自己道歉,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圣上竟然默许了王世充的所作所为,使他心中充满了憋屈,而张铉的出手使他得以长长出了口恶气。
不过裴仁基提这件事却不是真的为了感谢张铉,而是在暗示他,张铉可是在没有得到自己的同意的情况下就擅自出兵齐郡,他希望张铉能明白这一点。
张铉当然明白裴仁基的言外之意思,歉然解释道:“大帅过奖了,卑职也是飞鹰军一员,王世充的作恶同样令我痛恨,本来卑职想征得大帅同意后再动手,却得知大帅去了京城,所以卑职便擅自行动,还请大帅谅解。”
“这件事不说也罢,我们还是说说琅琊郡吧!”
裴仁基很满意张铉的态度,他得意一笑,便将话题转回到了琅琊郡的战事上。(未完待续。)